§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503202114503200
DOI 10.6846/TKU.2021.00114
論文名稱(中文) 以助人者為底蘊結合團隊合作模式進行幼兒輔導之初探
論文名稱(英文) A Preliminary Study of Preschool Counseling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n Helping Profess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9
學期 1
出版年 110
研究生(中文) 吳天慈
研究生(英文) Tian-Cih Wu
學號 60569061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1-01-11
論文頁數 25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明磊
委員 - 藍挹丰
委員 - 洪英正
關鍵字(中) 學齡前幼兒
幼兒輔導
社工及心理跨專業合作
系統整合
SWOT分析
關鍵字(英) Preschoolers
Early Childhood Counseling
Social Worker and Psychologists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SWOT Analysi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現行幼兒輔導領域之助人工作者跨專業團隊合作之經驗,並歸納於幼兒成長環境中幼兒輔導專業領域之助人工作者跨專業團隊合作模式所扮演之角色,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供相關建議。為達到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以現行幼兒輔導領域中相互密切合作之三位助人者為研究對象,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運用半結構深度訪談的方式蒐集訪談資料,每位研究參與者接受一至二次的訪談並加以分析,共得五筆訪談資料進行經驗整理歸納。
 研究結果發現如下:一、幼兒輔導工作者跨專業團隊合作的經驗,大致可分為(一)學習同時具備社會工作及心理輔導雙專業,拓展助人者之本質。(二)引進外部督導資源,提升專業知能、自我專業認同及團隊建構之技巧。(三)整合社會福利網絡資源,提升幼兒整體系統的平衡;二、幼兒輔導工作於幼兒成長環境(幼兒園)所扮演之角色,大致可分為(一)社會工作整合心理輔導之洞見的「督導者」(二)傾聽、建立關係,持續與幼兒系統對話之「協調者」(三)幼兒系統整合工作取向之「學齡前的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三、影響此團隊合作成效的關鍵因素,藉由內部及外部環境因素進行分類,主要可區分「合作」、「關係」及「意識」三大層面。最後以SWOT策略模型進行市場推廣之分析。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論與發現,針對幼兒輔導領域與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of helping professionals in the early childhood counseling industry, discuss the role each professional plays while working in a cross-disciplinary team, and provide the research results with relevant suggestions as references for early childhood counseling professional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To achieve these objectives, this research study looked at three helpers who work closely with one another in the field of early childhood counseling as research objects, adopte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o collect data, as well a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each participant’s data from a total of five interview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experience of early childhood counseling professionals working in an interdisciplinary team can be roughly categorized into 1) Learning skills related to both social working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o expand the essence of helper, 2) Bringing in external resources to elevat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dividual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team-building skills, and 3) Integrating resources of social welfare network to improve early childhood systems. Secondly, the role that professionals of early childhood counseling plays in children’s growth environmen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1) “Supervisor”- who offers insights into social working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2) “Coordinator”- who listens, builds relationships and continue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early childhood systems, and 3) “Preschool Student Counseling Center”- that is preschool system-oriented. Thirdly, by tak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to account, key factors that can influe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mwork are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s and Awareness- the three major elements that greatly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early childhood counseling professionals working in an interdisciplinary team. The SWOT strategic model is used to evaluate and analyze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market promotion at the end.

  Last but not least, the researchers made suggestions towards early childhood counseling and it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第二節 團隊合作照護模式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幼兒發展與心理健康	10
第二節 幼兒園中跨專業合作的必要性	15
第三節 SWOT分析應用於幼兒輔導服務的助益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研究設計	29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3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包括研究者背景)	34
第四節 實施程序	3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9
第六節 研究檢核	41
第七節 研究倫理	4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45
第一節 幼兒輔導跨專業團隊合作之經驗	45
第二節 幼兒輔導跨專業團隊合作於幼兒成長環境所扮演之角色	92
第三節 幼兒輔導工作者合作成效的關鍵因素	119
第五章 討論與限制	189
第一節 結論	189
第二節 討論	198
第三節 研究限制	219
第四節 建議	221
參考文獻	225
附錄	249
附件一 研究邀請函	249
附件二 研究參與同意書	250
附件三 社工師/心理師第一次訪談綱要	251
附件四 社工師第一次訪談綱要	252
附錄五 社工師/心理師第二次訪談綱要	253

表目錄
表3-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33
表4- 1 106 學年度幼兒園幼生平均每人教育消費支出摘要表	149
表4- 2 106學年度幼兒園教育消費支出總額摘要表	150
表4- 3 2015-2020年台灣現住人口出生、結婚、離婚登記摘要表	154
表4-4 幼生數及教保服務人員數	156
表4- 5 幼兒園輔導資源比較摘要表	170
表4- 6 幼兒園輔導資源比較摘要表	171
表4- 7 107年度台灣私立幼兒園市場概況摘要表	175
表4- 8 國外幼教與國民教育體制比較摘要表	183

圖目錄
圖 3- 1研究流程圖	38
圖 4- 1受訪之幼兒輔導工作者的學習歷程	61
圖 4- 2受訪幼兒輔導人員的角色	118
圖 4- 3受訪幼兒輔導人員團隊合作之歷程	188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111人力銀行(2021a)。社會工作人員/督導的平均薪資範圍。https://www.jobsalary.com.tw/salarysummary.aspx?codeNo=280114
1111人力銀行(2021b)。臨床/諮商心理師的平均薪資範圍。https://www.jobsalary.com.tw/salarysummary.aspx?codeNo=200106
A.LEAGUE(2017)。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國際文憑課程介紹。https://ajnoah.pixnet.net/blog/post/308509645-國際文憑-international-baccalaureate(ib)詳細介紹
Gabbard, G. O.(2007)。動力取向精神醫學-臨床應用與實務第四版(李宇宙、張書森、賴孟泉、簡意玲、吳其炘、黃宣穎、賴虹均、吳 建芝、潘怡如、曾懷萱譯)。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2005)
中央廣播電台(2021)。人口首度負成長 2020年新生兒創新低少於死亡數。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88538
心理師法(民90年11月21日)。
方顯光、陳國嘉、呂梅櫻(2012)。幼兒教育產業競爭策略之研究。華人前瞻研究,8(1),95-109。
王天苗(2004)。幼兒發展與學習之影響因素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研究學刊,93(27),1-18。
王炳雄、邴傑民(2005)。台商在上海學前教育連鎖事業之品牌經營與管理-以上海徐家匯幼兒園及明日星幼兒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
王靜珠(1999)。我國托育機構的演進及未來發展途徑。幼兒教育年刊,11,167-190。
王靜慧(2015)。探討幼兒住院行為反應與主要照顧者焦慮程度之相關研究(為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
王麗斐、杜淑芬(2009)。臺北市國小輔導人員與諮商心理師之有效跨專業合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1,295-320。
王麗斐、杜淑芬、趙曉美(2008)。國小駐校諮商心理師有效諮商策略之探索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3),413-434。
王麗斐、杜淑芬、羅明華、楊國如、卓瑛、謝曜任(2013)。生態合作取向的學校三級輔導體制: WISER 模式介紹。輔導季刊,49(2),4-11。
台北市南區特教資源中心(2020)。巡迴輔導申請流程圖。https://www.wsses.tp.edu.tw/nss/s/websser/51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民 100 年 06 月 29 日)。
幼兒園行政組織及員額編制標準(民 101 年 08 月 01 日)。
白慧娟(2017)。如何讓我看見你:華德福教育觀點下氣質對學生的影響之探究。教育科學期刊,16(1),1-17。
全國教保資訊網(2011)。解開孩子成長的密碼 —0-6 歲嬰幼兒發展手冊。https://www.ece.moe.edu.tw/wp-content/uploads/2011/12/0to6.pdf
全國教保資訊網(2016)。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https://www.ece.moe.edu.tw/archives/5432(2016年12月1日)。
朱恩伶(譯)(2009)。遊戲與現實(原作者:Donald W.Winnicott)。心靈工坊文化。(原著出版年:2005)
朱敬先(2004)。幼兒教育。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朱詩涵(2012)。財務規劃及營運計畫書撰寫技巧。儀科中心簡訊,109,12-12。
朱鳳英(2000)。台灣發展遲緩兒童通報轉介及個案管理服務現況—以台北市為例。中外早期療育服務經驗交流研討會論文,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江秀英、李宜賢 (2011)。嬰幼兒情緒調節相關氣質對照顧者反應的影響。幼兒教保研究,(7),15-30。
江學瀅(2014)。由過渡性客體的觀點看美術班青少年珍藏品之意義。國際藝術教育學刊,12(2),150-175。
行政院(2016)。106年至110年國民心理健康第二期計畫核定版。https://www.mohw.gov.tw/dl-15387-9e5daf05-bcc0-4231-8923-333552cf77cd.html
行政院主計總處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21)。現住人口出生、死亡、結婚、離婚登記【原始數據】。https://ws.moi.gov.tw/001/Upload/400/relfile/0/4413/d1d7bfc0-d03a-4cb6-bac2-06353bc6d082/month/month.html
何慧敏(2009)。沒有門?沒有窗戶?-德國森林幼兒園的探討。幼兒教育,(293),22-38。
吳珍梅、程小蘋(2012)。幼教師對幼兒問題行為之覺知與輔導策略採行之探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10(2),31-64。
吳富娟、陳志賢與溫雅惠(2012)。心理師與社工師跨專業合作經驗之研究。現代桃花源學刊,創刊號,33-52。
吳齊殷、陳怡蒨、黃心怡(2007)。釋放台灣的社會力。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3(1)。
宋鴻燕(2000)。新世代父母教養觀。應用心理研究,(7),30-34。
李佩珊(2019)。Bronfenbrenner 生態系統理論的近期發展與應用。輔導季刊,55(3),14-24。
李俐誼(2012)。公立幼兒園教師親師溝通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
汪光慧(2004)。諮商師生涯轉換之質性研究: 細說生命的轉彎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汪宜霈、王志中、蔡獻裕(2003)。感覺統合與知覺動作訓練對發展遲緩兒童療效之比較。職能治療學會雜誌,21,29-44。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民92 年 05 月 28 日)。 
周文麗、鄭麗珍、林惠芳(2000)。台灣早期療育的發展與未來展望。文教新潮, 5, 7-12。
林本炫(2007)。不同質性研究方法的資料分析比較。質性研究方法的眾聲喧嘩 (127-150)。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林立蘋(2015)。幼托整合經營模式之白地策略分析-以台北市私立幼兒園為個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林如萍、吳明(2005)。雙薪家庭幼兒父母親的婚姻滿意、親職壓力與共親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余福(2007)。幼教事業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林佩蓉、黃于庭、許惠茹(2007)。解開孩子成長的密碼—0-6 歲嬰幼兒發展手冊。教育部。
林佳芬(2010)。都會城市幼兒教育機構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台北及高雄為例。幼兒教育,(298),23-41。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 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林青穎(2012)。家長版網路成癮量表之編制及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林信廷、王舒芸(2015)。公私協力托嬰中心的成就與限制:兒童照顧政策理念的檢視。台灣社會福利學刊,12(2),15-55。
林姿妙、魏書娥(2006)。心理師與社工師在安寧緩和療護團隊中的角色關係-以某醫學中心安寧團隊的歷史經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林建煌譯(2002)。現代管理學。華泰。
林郁倫、陳婉真、林耀盛、王鍾和(2014)。心理師校園駐區服務的困境,需求與挑戰由台北市國中輔導人員之觀點。輔導與諮商學報,36(1),37-64.
林倩如、王智弘(2012)。我國兒童網路成癮研究發展現況之探討。輔導季刊,48(4),1-9。 
林家興(2014)。臺灣諮商心理師執業現況與執業意見之調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5(3),279-302。
林惠雅(1999)。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一):內涵意義之探討。 應用心理研究,(2),143-180。
林惠雅(2000)。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75-96。
林惠雅(2008)。家庭互動型態,子女性別與幼兒社會能力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4),351-377。
林萬億(2015)。當代社會工作: 理論與方法。五南。
林薇(1998)。幼兒飲食行爲形成及影響因素。家政教育學報,(1),42-58
邱志鵬(2019)。加拿大的幼兒教育及照顧服務政策: 以安大略省為例。幼兒教育,(327),6-26。
邱啟潤(2014)。長期照護的本質與理想是什麼?。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10304/7.htm
邱華慧、謝雅芳、洪蕙英、李怡瑧(2005)。幼兒園“雙語班”及 “全美語班” 美語課中師生口語互動之研究。醫護科技學刊,7(4),335-345。
長庚兒科精英醫療團隊等(2016)。華人育兒百科。親子天下。
姜忠信、宋維村(2005)。自閉症嬰幼兒的早期診斷: 文獻回顧。臨床心理學刊,2(1),1-10。
施宜煌(2008)。少子化趨勢下台灣幼兒教育的因應之道。研習資訊,25(4),105-110。
施宜煌、趙孟婕(2015)。從師生互動探思幼兒園班級經營的策略。幼兒教保研究,15,101-117。
施映竹(2011)。兒童網路成癮評估模組之建構及其實徵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段慧瑩(2011)。我國幼兒教育發展之議題與興革。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105。
段慧瑩、馬祖琳(2013)。社會變遷中私立幼兒園未來發展議題與策略探究。幼兒教保研究,(10),1-17。
段慧瑩、齊君蕙(2016)。第二章 學前教育。中華民國教育年報,67-101。
洪素英(1999)。發展遲緩幼兒之家庭生活素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
洪雯柔(2010)。紐西蘭幼兒教育與初等教育改革:卓越與平等間的擺盪。
翁嘉英、吳振能、吳英璋(2003)。[病人角色] 的抗拒與接受: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患者的心理調適歷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6(4),49-82。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5。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9)。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未出版之統計數據。https://pop-proj.ndc.gov.tw/dataSearch2.aspx?uid=3109&pid=59
張淑芬(2015)。心理師從事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類社區諮商之跨專業系統合作能力初探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7(1),23-43。
張翠娥、鈕文英(2007)。跨專業服務融入早期療育課程實施歷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6),111-137。
張韶霞、曾美惠(2002)。台灣小兒職能治療與自覺執業能力之評量。台灣醫學,6(4),483-494。
教育局(2014)。學前教育科成立緣起。https://www.doe.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4944F9C8E22B3210&sms=69B4E6B26379EE4E&s=680FFBBFBD4ED7E2
教育部(2008)。教育部補助辦理公私立幼稚園輔導計畫。中華民國 96 年11 月 21 日教育部台國(三)字第 0960174678 號函。
教育部(2016)。國家教育研究院十二年國教各領域/科目課程綱要課程手冊初稿。https://www.naer.edu.tw/m/412-1000-1590.php
教育部(2016)。尊重多元適性發展-成就每一個孩子。https://www.edu.tw/Default.aspx
教育部(2018a)。「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107年至111年)」。https://www.edu.tw/News_Plan_Content.aspx?n=D33B55D537402BAA&sms=954974C68391B710&s=1F066099DDDA393B
教育部(2018b)。106學年度幼兒園教育消費支出調查【原始數據】。http://stats.moe.gov.tw/files/ebook/Edupay/106edupay_preschool.pdf
教育部(2020)。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公私立幼兒園輔導作業原則。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38235#lawmenu
教育部(2021)。教育部部史。http://history.moe.gov.tw/milestone.asp
教育部國教司(2011)。幼托整合--幼托整合--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幼兒教育及照顧法。http://www.ccut.edu.tw/adminsection/ecce/downloads/10708.pdf
教育部統計處(2019)。幼兒園園數【原始數據】。https://stats.moe.gov.tw/result.aspx?qno=MQAxAA2
教育部統計處(2020)。教育統計簡訊【原始數據】。http://www.stat.org.tw/data/asoctopic/幼兒園概況.pdf
教保服務人員條例(民 106 年 04 月 26 日)。
終身教育司(2021)。業務介紹。https://depart.moe.edu.tw/ed2400/cp.aspx?n=81176EEC7AB4BF7A&s=FCC220F41EEE0856
莊淑婷、葉建宏、邱浩彰(2019)。以全人照護角度探索結合各類團體團隊之途徑-以治療年數兩年內的肌無力病人為對象。中華團體心理治療,25(3),18–32。
許天威、宋明君(1998)。專業團隊合作是學校輔導工作的坦途。輔導通訊,55,53-9。
許瑛玿(2009)。參加 “發展社會工作師與諮商心理師在實務上之分工與合作” 專題座談之我見。輔導季刊,45(3),38-48。
許韶玲、施香如(2013)。網路成癮是一種心理疾病嗎?從實證與論述文獻的脈絡檢視。教育心理學報,44(4),773-792。
許錦雲(2008)。幼兒園良好親師關係之探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創刊號,13-29。
郭原再(2010)。正向心理學對幼兒品德教育的啓示。幼兒保育論壇,(5),145-163。
郭逸玲、卓妙如(2004)。發展遲緩兒早期療育之概念與模式。身心障礙研究季刊,2(2),68-76。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陳玫君(2001)。國民小學全面品質文化,組織型態,策略規劃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陳俊升(2003)。幼兒教育市場消費行為之研究-以台中地區家長選擇幼兒教育機構的歷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俊升(2005)。學前教育結構的限制--家長觀點之論述。教育與社會研究,(9),33-72。
陳彥璇、蘇育令(2007)。談少子化時代下獨生子女之教養方式—以生態學觀點探討。教師之友,48(4),103-110。
陳英豪(2017)。以生態系統理論之居間系統探討提早入學學生的幼小銜接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239-244。
陳惠茹(2015)。教養嬰幼兒親職壓力之研究: 以家庭壓力理論分析。幼兒教保研究,(14),19-39。
陳寧容、王建雅(2015)。蒙特梭利教學與單元教學之幼教師對幼兒品格之課程意識與教學策略研究。長庚科技學刊,(22),71-88。
陳銘達(2000)。幼教之行銷策略-以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
陳增穎、鄭麗卿(2015)。單親幼兒的家長參與,同儕人際及學習表現之探析-以幼兒園之教保服務人員觀點為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13(2),79-95。
傅秀媚(2002)。早期療育中跨專業團隊評估模式相關問題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6),1-22。
曾美智、李明濱(1991)。厭食症與暴食症。當代醫學,(207),74-80。
曾清來(2002)。私立高中職學校經營策略決策過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游以安、姜兆眉(2017)。助人專業合作的鏡映與省思: 從社工師觀點看諮商心理師於學校輔導場域的專業實踐。輔導與諮商學報,38(2),53-73。
游淑華、姜兆眉(2011)。諮商心理與社會工作在[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的跨專業合作經驗-從社工觀點反思諮商心理專業。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0),24-53。
游淑瑜(2002)。華人家庭孩子問題產生觀點與治療介入觀點--與結構家庭治療的對話(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湯堯(2001)。台灣地區之技職教育指標建構研究。http://www. epa.ncnu. edu.tw/epforum/vol4no1/7-3.html.
馮涵棣、梁綺涵(2008)。越南媽媽. 臺灣囡仔: 臺越跨國婚姻家庭幼兒社會化之初探。台灣人類學刊,6(2),47-88。
馮燕(2002)。托育服務:生態觀點的分析。巨流。
馮燕(2009)。從生態觀點看幼兒托育發展。幼兒教保研究,(3),1-15。
黃秀梨、邱怡玟(1999)。護理人員對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應有的認識。護理雜誌,46,67-72。 
黃宛姿(2010)。社工諮商人之生涯轉換與專業發展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黃郁茹(2007)。幼兒氣質與注意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
黃義良(2006)。教育行銷研究的發展分析與展望。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2),189-219。
黃德祥、劉欣虹(2010)。紐西蘭初等教育的發展與特色。教育資料集刊,45。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2020)。巡迴輔導服務。https://www.sw.ntpc.gov.tw/userfiles/1102300/files/附件7-7:巡迴輔導服務.pdf
詹志禹(2001)。親師溝通:高品質的學習鐵三角。載於黃政傑、張芬芬(主編),學為良師—在教育實習中成長。師大書苑。
詹志禹(2004)。臺灣發明家的內在動機、思考取向及環境機會: 演化論的觀點。教育與心理研究,27(4),775-806。
廖祝雍、李介至(2016)。員林市公立幼兒園之需求評估及發展策略:以SWOT分析為例。中州學報,(30),103-114.
廖華芳(1998)。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專業團隊合作模式。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雜誌,23(2),127-140。
管珮君(2013)。專業認同的內涵及其形塑:以跨社工與諮商專業工作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精神醫療及心理衛生政策綱領(民 99年03月30日)。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6)。台北市幼稚園評鑑手冊。教育局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2021)。台北市學齡前兒童發展檢核表。https://health.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890BB287E6A590F0&sms=FEDD3204A66CD37D&s=341720F573D7CFC9
臺北市學前教育資源網(2016)。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http://www.kids.tp.edu.tw/sites/default/files/2018-06/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pdf
蓋浙生(2004)。臺灣高等教育市場化政策導向之檢視。教育研究集刊。
賓靜蓀(2019)。全球IB課程夯什麼?IB亞太區發展認證部總監專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0699
趙文滔(2015)。中小學輔導教師跨系統合作之成功經驗探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9),1-31。
趙文滔、陳德茂(2017)。中小學輔導教師在跨專業系統合作中的挑戰: 可能遭遇的困境、阻礙合作的因素以及如何克服。應用心理研究,(67),119-179。
趙康伶(2006)。幼兒園行銷策略之個案研究。興國學報,(5),205-222.
趙蕙鈴(2012)。以兒童照顧之最佳利益為前提的兒童福利政策評析。兒童照顧與教育期刊,1,87-94。
劉金花(1999)。兒童發展心理學。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劉珠利、賴碧怡(2010)。社會工作與法律之協同合作模式探討—以協助家庭暴力與性侵害受害者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32,504-517。
劉智燕(2006)。幼稚園經營與招生之行動研究—一個園長的觀點。教師之友,47(2),39-48。
劉詩瑜(2006)。網路書店結合隨需列印商務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樊雪梅(譯)(2002)。嬰兒觀察(原作者:Lisa Miller、Margaret Rustin、Michael Rustin、Judy Shuttleworth)。五南圖書。
蔡美芬(2018年8月7日)。觀點投書:擴大育兒津貼,救不了日益敗壞的幼教環境【線上論壇】。https://www.storm.mg/article/472849
蔡純姿(2007)。幼兒園創新經營之個案研究。幼兒保育學刊,(5),35-58。
蔡銘津(2011)。教育體系的求變與經營。師友月刊,(523),14-19。
衛生福利部(2014)。細說從頭。https://www.mohw.gov.tw/cp-7-7-1.html
衛生福利部(2016)。2025 衛生福利政策白皮書。 https://www.mohw.gov.tw/cp-26-42978-1.html
衛生福利部(2017)。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https://www.mohw.gov.tw/cp-88-238-1-48.html
衛生福利部(2019)。3.5.1 兒童少年保護-通報處理情形【原始數據】。未出版之統計數據。https://dep.mohw.gov.tw/dos/lp-2985-113.html
衛生福利部(2019)。3.5.5 兒童少年保護-受虐類型【原始數據】。未出版之統計數據。https://dep.mohw.gov.tw/dos/lp-2985-113.html
衛生福利部(2019)。民國105年台灣地區第十二次家庭與生育率調查報告。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370&pid=1289
衛生福利部(2020a)。兒童健康手冊。https://www.hpa.gov.tw/File/Attach/13521/File_15638.pdf
衛生福利部(2020b)。1.1-03 兒童人口結構【原始數據】。未出版之統計數據。https://dep.mohw.gov.tw/dos/cp-1721-9396-113.html
衛生福利部(2020c)。2.5.4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個案通報概況【原始數據】。未出版之統計數據。https://dep.mohw.gov.tw/DOS/cp-2978-13976-113.html
衛生福利部(2020d)。2.5.7 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人數【原始數據】。未出版之統計數據。https://dep.mohw.gov.tw/DOS/cp-2978-13981-113.html
衛生福利部(2020e)。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少子化友善育兒空間建設-建構0-2歲兒童社區公共托育計畫(核定版)。https://www.ey.gov.tw/File/C06BC867FB877534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5)。疼惜兒童守護健康台灣兒童健康重要成果之回顧與展望。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132&pid=2444
鄭美惠、謝美慧(2009)。幼兒家長選擇就讀公立幼稚園之研究。幼兒教保研究,(3),63-74。
鄭雅莉惠、何東墀(2010)。特殊幼兒融合教育的社會互動,教師課程及教學之研究。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2),25-43。
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2019)。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36月齡組第一波36月齡。https://srda.sinica.edu.tw/datasearch_detail.php?id=2953
蕭佳純、董旭英、黃宗顯(2009)。少子化現象對國小教育發展之影響及其因應對策。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3(1),25-47。
賴念華(譯)(2013)。藝術治療與團體工作:實例與活動(原作者:Marian Liebmann)。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 2004)
駱明潔(2014)。2012年台灣地區幼兒園幼兒睡眠品質之調查。台灣公共衛生雜誌,33(1),89-100。
戴劍鋒、蕭雨秋(2010)。台商投資大陸連鎖幼兒園經營策略之分析以三之三國際文教機構為例。嶺東學報,(28),41-76.
謝珮玲、應宗和、曾英珍、薛媛云、張孝純、許芳綺、林信佑(2012)。孕產婦之母嬰連結經驗探討,教育心理學報,43 (3),681-700。
謝琬倫(2004)。私立幼稚園應用SWOT分析於組織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謝燈材(1981)。淺談兒童心理衛生。師友月刊,(174),43-44。
簡淑真(1998)。蒙特梭利教學法與單元教學法對幼兒發展影響之比較研究。家政教育學報,(1),59-88。
簡淑眞、周育如(2005)。幼兒心智理論發展與語言發展之關係-漢語心智動詞與補語句法之檢視。教育心理學報,36(4),357-373。
醫事人員人事條例(民 88 年 07 月 15 日)。
醫療機構設置標準(民 76 年 09 月 16 日)。
羅湘敏(2001)。特殊教育專業團隊的理念, 模式和運作之探討。特殊教育文集 (三),屏東師範學院特教中心。
寶貝幫主播媽咪(2019)。【幼教體系懶人包】一次看懂幼教體系 選出孩子人生第一間理想學校!。https://www.bobocan.com/blogs/健康幫講堂/27938
蘇育令(2013)。學齡前獨生子女班級同儕互動之個案研究。幼兒教育,(310),14-28。
蘇楓喬、李孟智、謝武勳、張蓓貞、郭育良、洪百薰、林秀娟、陳保中(2007)。出生前後二手菸暴露與嬰兒健康。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6(6),472-481。
 
外文文獻
Achenbach, T. M., & Edelbrock, C. (1989). Diagnostic, taxonomic, and assessment issues. In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pathology (pp. 53-69). Springer, Boston, MA.
Addison, T., & Heshmati, A. (2003). The new global determinants of FDI flow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importance of ICT and democratization (No. 2003/45). WIDER Discussion Paper.
Anselmi, L., Barros, F. C., Teodoro, M. L., Piccinini, C. A., Menezes, A. M. B., Araujo, C. L., & Rohde, L. A. (2008). Continuity of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 from pre‐school years to pre‐adolescence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9(5), 499-507.
Baker, H.S., & Baker, M. N. (1987). Heinz Kohut’s self psychology: An over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4(1), 1-9.
Baker‐Henningham, H., & Walker, S. (2009). A qualitative study of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an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conduct problems in Jamaican pre‐schools.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35(5), 632-642.
Banister, P. (2008). Forensic psychology.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 Sage, Thousand Oakes, CA, 505-523. 
Bennett, P., Elliott, M., & Peters, D. (2005). Classroom and family effects on children’s soci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05(5), 461-480.
Black, D. W., Belsare, G., & Schlosser, S. (1999). Clinical features, psychiatric comorbidity,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ersons reporting compulsive computer use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60(12), 839-844.
Briggs, M. H. (1997). A systems model for early intervention teams. Infants & Young Children, 9(3), 69-77.
Bronfenbrenner, U. (1979). Contexts of child rearing: Problems and prospec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10), 844.
Bruch, H. (1970). Psychotherapy in primary anorexia nervosa.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Bruch, H. (1991). Essstörungen: Zur Psychologie und Therapie von Übergewicht und Magersucht. Fischer-Taschenbuch-Verlag.
Bruch, M. D., Dhingra, M. M., & Gierasch, L. M. (1991). Side chain–backbone hydrogen bonding contributes to helix stability in peptides derived from an α‐helical region of carboxypeptidase A. Proteins: Structure, Function, and Bioinformatics, 10(2), 130-139.
Bub, K. L. (2009). Testing the effects of classroom supports on children's social and behavioral skills at key transition points using latent growth modeling. 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 13(3), 130-148. 
Center for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 (1993). SAMHSA/CSAT treatment improvement protocols. 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US).
Cummings, E. M. (1987). Coping with background anger in early childhood. Child development, 976-984.
Doobay, A. F. (2008). School refusal behavior associated with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A cognitive‐behavioral approach to treatment.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5(4), 261-272.
Downer, J. T., & Pianta, R. C. (2006). Academic and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first grade: Associations with earlier home and child care predictors and with concurrent home and classroom experience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35(1), 11-30.
Dunst, C. J., Trivette, C. M., Starnes, A. L., Hamby, D. W., & Gordon, N. J. (1993). Building and evaluating family support initiatives: A national study of programs for persons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Engel, G. L. (1977). 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 a challenge for biomedicine. Science, 196(4286), 129-136.
Frolich, J., Lehmkuhl, G., & Dopfner, M. (2009). Computer game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Relations to addictive behavior, ADHD, and aggression. Zeitschrift Fur Kinder-Und Jugendpsychiatrie Und Psychotherapie, 37(5), 393-402. 
Furstenberg, F. F., Cook, T. D., Eccles, J., Elder, G. H., & Sameroff, A. (1999). Managing to make it: Urban families in high-risk neighborhoods.
Gentile, D. A., Choo, H., Liau, A., Sim, T., Li, D., Fung, D., & Khoo, A. (2011). Pathological video game use among youths: a two-year longitudinal study. Pediatrics, 127(2), 319-329. 
Haddad, J., Ullah, S., Bell, L., Leslie, E., & Magarey, A. (2018). The influence of home and school environments on children’s diet and physical activity, and body mass index: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approach.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journal, 22(3), 364- 375.
Hamel, G., & Prahalad, C. K. (1993). Strategy as stretch and levera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1(2), 75-84.
Hammarberg, A., & Hagekull, B. (2002). The Relation between Pre-school Teachers' Classroom Experiences and their Perceived Control over'Child Behaviour.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72(6), 625-634. 
Humphries, T., Wright, M., Snider, L., & McDOUGALL, B. E. T. H. (1992). 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sensory integrative therapy and perceptual-motor training in treating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Pediatrics.
Humphries,T.,Wright,M.,McDougall,B.,&Vertes,J.(1990).The efficacy of sensory integrative therapy for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y.Physical and Occupational Therapy in Pediatrics,10,1-17.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 (2021). About the IB. https://www.ibo.org/about-the-ib/
Jones, H. E. (1954). The environment and mental development. Manual of child psychology, 631-696.
Kerr, D. C., Lunkenheimer, E. S., & Olson, S. L. (2007). Assessment of child problem behaviors by multiple informants: A longitudinal study from preschool to school entry.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8(10), 967-975.
Kins, E., Soenens, B., & Beyers, W. (2011). “Why do they have to grow up so fast?” Parental separation anxiety and emerging adults' pathology of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7(7), 647-664.
Ko, C. H., Yen, J. Y., Chen, C.S., Yeh, Y. C., & Yen, C. F. (2009). Predictive values of psychiatriC symptoms for intemet addiction in adolescents a 2-year prospective study. Archives 01Pediatrics & Adolescent Medicine, 163(10), 937-943. 
Liebman, R., Minuchin, S., & Baker, L. (1974). The use of structural family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asthma.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31(5), 535-540.
Manicavasagar, V., Silove, D., Curtis, J., & Wagner, R. (2000). Continuities of separation anxiety from early life into adulthood.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14(1), 1-18.
McDonald, P. (2000). Gender equity in theories of fertility transiti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6(3), 427-439.
McWhirter, P. T., & McWhirter, J. J. (2010). Community and school violence and risk reduction: Empirically supported prevention.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4(3), 242.
Mezick, E. J., Matthews, K. A., Hall, M., Strollo Jr, P. J., Buysse, D. J., Kamarck, T. W., ... & Reis, S. E. (2008). Influence of race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sleep: Pittsburgh Sleep SCORE project. Psychosomatic medicine, 70(4), 410.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17).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https://education.govt.nz/assets/Documents/Early-Childhood/ELS-Te-Whariki-Early-Childhood-Curriculum-ENG-Web.pdf
Moore, P. J., Adler, N. E., Williams, D. R., & Jackson, J. S. (2002).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health: the role of sleep. Psychosomatic medicine, 64(2), 337-344.
Olah,L.S.(2003).Gender Fertility:Second Births in Sweden and Hungary.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wview,22,171-200.
Palazzoli, M. S. (1974). Self-starvation: From the intrapsychic to the transpersonal approach to anorexia nervosa.(Trans A. Pomerans). Chaucer.
Park, S., Kim, J., & Cho, C. (2008). Pre- vale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or- relations with family factors among South Korean adolescents. Adoles- cence, 43(172), 895-909. 
Rainforth, B., & York-Barr, J. (1997). Collaborative teams for student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Integrating therapy and educational services.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Company.
Schimmenti, A., & Caretti, V. (2010). Psychic retreat or psychic pits? Unbearable states ofmind and technological addiction.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27(2), 115-132.
Selvini-Palazzoli, M. (1974). Self-starvation. From the intrapsychic to the transpersonal approach to anorexia nervosa. London: Chancer.
Silove, D., Liddell, B., Rees, S., Chey, T., Nickerson, A., Tam, N., ... & Steel, Z. (2014). Effects of recurrent violence o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severe distress in conflict-affected Timor-Leste: a 6-year longitudinal study.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2(5), e293-e300.
Teece, D. J., Pisano, G., & Shuen, A. (1997).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8(7), 509-533.
Turkle, S. (1994). Constructions and reconstructions of self in virtual reality: Playing in the MUDs. Mind, Culture,and Activity, 1(3), 158-167.
Turkle, S. (2005). The second self: Computers and the human spirit. Mit Press.
Willig, C., & Rogers, W. S. (Eds.). (2017).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 Sage.
Winnicott, C. (1980). Fear of breakdown: A clinical examp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61, 351-35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June 8). Child maltreatment: key facts [Internet].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hild-maltreatment.
World Population Review(2021). Taiwan Population 2021 (Live). https://worldpopulationreview.com/countries/taiwan-population
Zimbardo, P.G., Johnson, R.L., McCann, V. (2012). Psychology: Core Concepts, 7th Edition. Pearson.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