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503201010504400
DOI 10.6846/TKU.2010.01168
論文名稱(中文) 《老子》「道生」架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Lao Tzu "Tao-Sheng" structur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1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楊育庭
研究生(英文) Yu-Ting Yang
學號 69400031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12-25
論文頁數 10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蕭振邦
共同指導教授 - 高柏園
委員 - 林安梧
委員 - 袁保新
關鍵字(中) 老子
道生
架構
比附
縱向
橫向








萬物

自然



關鍵字(英) Lao Tzu
Tao-Sheng
structure
framework
analogy
vertical
horizontal
One
Two
Three
Wu
Yo
Yin
Yang
Te
Woo
Shi
Tzu-Jan
Tien
Ti
Re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從文獻的考察中,吾人發現《老子》的「道」乃為一涵義豐富的文化符碼,進之者,由此而開展的「道生」架構,因於詮釋脈絡之不同,可以從不同面向對「道生」架構進行一種「可能的詮釋」之表述,此一詮釋之可能來自於「一、二、三」的歧異性,雖不必然有特殊的指稱,但卻未必沒有詮釋空間。在詮釋脈絡的擇取上,選定《老子》第四十二章為主要論述架構,依次討論「無、有」(第一與四十章)、「陰、陽」(第四十二章)、「德、物、勢」(第五十一章)以及「自然、天、地、人」(第二十五章)等為比附架構。採取之詮釋策略為,先確定「道生」架構確為一「縱向」結構,在進行「橫向」的比附。

論述程序之安排為:

第一章〈導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研究進路,並對詮釋觀點進行設限,將論述範疇集中於上述的五個篇章。

第二章〈道之性質與定位〉,檢討當前學界的若干《老子》詮釋模型,並將「道」的內涵做一廣度的整理,而對「道」進行總括與定位。

第三章〈道生架構之確立〉,討論「生」字涵義,並對「道生一」進行細部檢討,包括「一、二、三」的實指與虛指、「道」與「一」之異同等,最後進行主要參考架構的確立。

第四章〈道與無有之關係〉,討論《老子》第一章斷句問題,並依次進行語脈意義與涵義之分析,肯認「無」與「有」具有雙重性,最後進行與「道生」架構的比附。

第五章〈道與陰陽之關係〉,從「氣」的脈絡進行論述,探討「陰」、「陽」、「負」、「抱」、「沖氣」、「和」等概念,肯認「陰陽」係指「有分別」而未必為對反相成。最後進行與「道生」架構的比附。

第六章〈道與德物勢之關係〉,著重探討「德」之涵義,並另列舉「玄德」以明全與分之別,此外,將「勢」當作一種「限定關係」,而排除於比附架構外。

第七章〈道與自然天地人之關係〉,探討「道法自然」之涵義,肯認「自然」為「道」之特性,而非在「道」之上另有一「自然」。此外,「法」的理解當為「不違」或「無為」。最後進行與「道生」架構的比附。

第八章〈結論〉總結主要架構與比附架構之縱向與橫向關係,使其在同一個平面展開,並說明架構無法完全對應之限制以及本文可再延伸與補強之處。
英文摘要
From the inspection of the bibliography, I found that the “Tao” of Lao Tzu is a code with rich cultural meanings; furthermore, thus carried out the “Tao-Sheng(道生)” superstructure. Owning to different contexts of interpretation, we could have possible description on “Tao-Sheng” superstructure from different directions.  The possibility of interpretation comes from the different concepts of “One, Two, Three”, though not necessarily exit specific referents, and still allow some space for interpretation. Among the contexts of interpretation, I selected Lao Tzu Chapter 42 as the main discussion framework, followed by the discussion of “Wu(無) and Yo(有)” from Chapter 1 and 40, “Yin(陰) and Yang(陽)” from Chapter 42, “Te(德), Woo(物), Shi(勢)” from Chapter 51, and “Tzu-Jan(自然), Tien(天), Ti(地), Ren(人)” from Chapter 25 as the analogy frameworks. The strategy for interpretation is, establish the “Tao-Sheng” superstructure as an indeed “vertical” structure, then carrying out the “horizontal” analogy.

The discussion procedures are arranged as follow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indicates the motivation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restricts the perspectives of interpretation to concentrate the discussion on the five chapters of Lao Tzu above.

Chapter Tw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se of Tao” is to review some prevailing academic interpretative models of Lao Tzu, and set an integrate description of Tao and its case with this comprehensive bibliographic study.

Chapter Three, “The establishment of Tao-Sheng frameworks” will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Sheng”, and reviews “Tao-Sheng One” in details, including the actual and non-actual “One, Two, Three”, the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of “Tao” and “One”, and conclude in establishing the main frameworks.

Chapter Fou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 and Wu /Yo” is to discuss the punctuation and syntax issue in Lao Tzu Chapter 1, followed by the analysis of contextual meaning and implications. And recognize the duality of “Wu” and “Yo”, conclude in analogy with the “Tao-Sheng” frameworks.

Chapter Fi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 and Yin/Yang” will discuss the “Yin”, “Yang”, “Foo(負)”, “Bau(抱)”, “Chong Qi(沖氣)”, “Ho(和)” concepts based on the contexts of “Qi(氣)”, and recognize “Yin/Yang” represent “somewhat different” and not necessarily a pair of reversed-phase. Last, conclude in analogy with the “Tao-Sheng” frameworks.

Chapter Six,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 and Te/Woo/Shi”, is focusing on the implications of “Te”, and specially citing “Xuan Te(玄德)” to distinguish the individual and the collective. Moreover, I exclude “Shi” from the analogy frameworks as it is a “specific relationship”.

Chapter Sev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 and Tzu-Jan/Tien/Ti/Ren” is to explore the implications of “Tao Fa Tzu-Jan(道法自然)”, and recognize “Tzu-Jan” as an attribute of “Tao”, rather than antecede “Tao”. Moreover, the “Fa”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the “non-violation” or “inaction”. Thus conclude in analogy with the “Tao-Sheng” frameworks.

Chapter Eight, "Conclusion" will sum up with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ertical” main structure and the “horizontal” analogy frameworks. Then state the limitations of existing blanks among corresponding concepts, and thus allows further extension and extrapola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學術目的	1
一、 研究動機與緣起	1
二、 研究宗旨與學術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範圍(觀點設限)與方法(進路)	5
一、 詮釋觀點的確立	5
二、 研究方法與進路	7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探討(理論參考系)	8
一、 「道」總論	8
二、 「道生一、二、三、萬物」	9
三、 「無、有」	10
四、 「陰、陽」	11
五、 道與物	11
六、 道與自然	12
第四節 論述程序與章節安排	12
第二章 「道」之性質與定位	15
前言	15
第一節 「道」的詮釋範型	15
第二節 「道」的詮釋與分類	17
一、 天道說	17
二、 實體說	18
三、 絕對精神	19
四、 動力說	20
五、 本根論	20
六、 原理/規律/法則說	21
七、 母力說	21
八、 境界形態說	21
九、 實務之術	22
第三節 道論總括與定位	23
小結	25
第三章 道生架構之確立	27
前言	27
第一節 「生」字涵義	27
第二節 「道生一」章之理解	31
一、 虛指說	33
二、 實指說	35
三、 「道」與「一」之同異	37
第三節 架構之建立	40
小結	42
第四章 「道」與「無」、「有」之關係	45
前言	45
第一節 第一與四十章的「無」、「有」詮釋	45
一、 第一章斷句問題	45
二、 「無」、「有」的語脈意義分析	47
第二節 「無」、「有」涵義探討	49
第三節 「道生」架構與「無」、「有」之比附	52
小結	55
第五章 「道」與「陰」、「陽」之關係	57
前言	57
第一節 四十二章的「陰」、「陽」詮釋	58
一、 「陰」、「陽」語脈意義分析	58
二、 「負」、「抱」解	61
三、 「沖氣」、「和」語脈意義探討	62
第二節 「陰」、「陽」涵義探討	63
第三節 「道生」架構與「陰」、「陽」之比附	65
小結	67
第六章 「道」與「德」、「物」、「勢」之關係	69
前言	69
第一節 第五十一章「德」、「物」、「勢」詮釋	69
第二節 「德」涵義探討	72
第三節 「道生」架構與「德」、「物」、「勢」之比附	74
小結	75
第七章	「道」與「自然」、「天」、「地」、「人」之關係	77
前言	77
第一節 第二十五章「自然」、「天」、「地」、「人」詮釋	77
一、 「天」、「地」、「人」以及「法」之語脈意義分析	77
二、 「道法自然」解	79
第二節 「自然」與「法」之涵義探討	82
一、 「自然」	82
二、 「法」的關係	84
第三節 「道生」架構與「自然」、「天」、「地」、「人」之比附	85
小結	87
第八章	結論	89
第一節 本文的研究成果回顧與整理	89
第二節 本文的限制與展望	91
參考暨引用書目	93
參考文獻
參考暨引用書目 
(排列方式先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次依「出版年份」排序)
一、參考注本

(一)老子注本

王弼 等(注),2006,《老子四種》台北:大安出版社,一版三刷。

余培林,2001,《新譯老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初版十五刷。

朱維煥,2001,《老子道德經闡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初版。

吳怡,1994,《新譯老子解義》台北:三民書局,初版。

高亨,《老子正詁》收於《民國叢書》第五編第5冊,上海:上海書店,1928年商務印書館影印版。

高明,1998,《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初版二刷。

陳柱,《老子集訓》,收於《民國叢書》第五編第5冊,上海:上海書店,1928年商務印書館影印版。

陳鼓應,2000,《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三次修訂版一刷。

陳鼓應,2003,《老子注釋及評介》北京:中華書局,一版九刷。

陳錫勇,2003,《老子校正》台北:里仁書局,二次增訂版。

焦竑,1962,《老子翼》台北:廣文書局,初版。

蔣錫昌,1971,《老子校詁》台北:明倫出版社,初版。

樓宇烈,1992,《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初版。


(二)其他注本

吳怡,1991,《易經繫辭傳解義》台北:三民書局,初版。

南懷瑾、徐芹庭,1995,《周易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修訂版九刷。


二、其他古籍:

(漢)劉安(撰),高誘(注),《淮南子》中國子學名著集成(85):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清.嘉慶甲子(九年)姑蘇聚文堂重刊莊逵吉本。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台北:洪葉文化公司,2000,普及版一版一刷。


三、專書

方東美,1982,《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公司,四版。

方東美,1993,《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公司,四版。

方穎嫻,1986,《先秦道家與玄學佛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初版。

王邦雄,1993,《老子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八版。

朱榮智,1989,《老子探微》台北:師大書苑公司,初版。

牟宗三,2002,《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修訂版九刷。

牟宗三,2002,《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初版九刷。

余明光,1989,《黃帝四經與黃老思想》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第一版一刷。

林安梧,1993,《存有.意識與實踐:熊十力體用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初版。

林宗定,2008,《老子「道」的詮釋與反思──從韓非、王弼注老之溯源考察》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公司,初版。

東海哲研所主編,1989,《中國哲學與懷德海》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初版。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收錄於《民國叢書》第一編第二冊(上海書店,1926商務印書館影印版)。

胡哲敷,1982,《老莊哲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台八版。

徐復觀,2003,《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初版十三刷。

袁保新,1997,《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初版二刷。

唐君毅,1993,《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全集校訂版二刷。

唐君毅,2004,《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全集校訂版三刷。

許抗生,1999,《老子研究》台北:水牛圖書公司,一版三刷。

陳德和,2005,《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台北:里仁書局,初版。

張松如,1981,《老子校讀》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張起鈞,1958,《老子研究》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初版。

張起鈞,1988,《老子哲學》台北:正中書局,初版十一刷。

張楊明,1977,《老子學術思想》台北:黎明文化公司,初版。

張揚明,1995,《老子考證》台北:黎明文化公司,再版。

張岱年,1992,《中國哲學大綱》台北:藍燈文化公司。 

張舜徽,1983,《先秦道論發微》台北:木鐸出版社,初版。

馮友蘭,1991,《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藍燈文化公司,初版。

項退結,1991,《中國哲學之路》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初版。

程石泉 等合著,1989,《中國哲學與懷德海》台北:三民書局,初版。

程兆熊,1985,《道家思想──老莊大義》台北:明文書局,初版。

勞思光,1991,《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增訂六版。

鄔昆如,1991,《中國哲學之路》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初版。

鄔昆如,1995,《文化哲學演講錄(六)》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初版。

鄔昆如,1997,《哲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四版七刷。

楊榮國(主編),1973,《簡明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楊儒賓,1987,《先秦道家「道」的觀念的發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初版。

趙衛民,2001,《老子的道》台北:幼獅文化公司,初版二刷。

趙中偉,2004,《道者,萬物之宗──兩漢道家形上思維研究》台北:洪葉文化公司,初版一刷。

劉笑敢,1997,《老子──年代新考與思想新詮》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初版。

劉笑敢,2006,《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初版。

劉福增,1999,《老子哲學新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初版。

劉福增,2004,《老子精讀》台北:五南圖書公司,初版。

羅光,1990,《生命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修訂三版。

羅光,1996,《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全書校訂版。

魏元珪,1997,《老子思想體系探索》(上、下)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初版。

嚴靈峯,1966,《老莊研究》台北:中華書局。

嚴靈峯,1993,《老莊列三子研究文集》,收錄於中華叢書「經子叢著」第九冊,台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四、期刊論文

(一)台灣

方連祥,2008,〈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探賾〉,刊於《東方人文學誌》,7卷3期,台北:文津出版社,頁31-42。

林安梧,1992,〈語言的異化與存有的治療──以老子《道德經》為核心的理解與詮釋〉,刊於《鵝湖學誌》第8期,台北: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頁28 - 39。

林安梧,1992,〈論熊十力體用哲學中「存有對象」的兩重性──從對象的兩重性之釐清到存有的根源之穩立〉,刊於《鵝湖學誌》第9期,台北: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頁55 - 75。

林安梧,2000,〈當代新儒學之回顧、反省與前瞻──從「兩層存有論」到「存有三態觀」的確立〉,刊於《鵝湖》第25卷第11期,台北:鵝湖月刊社,頁36 - 46。

林安梧,2000,〈「存有三態論」與「存有的治療」之構建──道家思維的一個新向度〉,刊於《鵝湖》,26卷6期,台北:鵝湖月刊社,頁28-39。

林安梧,2003,〈「道」「德」釋義:儒道同源互補的義理闡述──以《老子道德經》「道生之、德蓄之」暨《論語》「至於道、據於德」為核心的展開〉,刊於《鵝湖》,第28卷第10期,台北:鵝湖月刊社,頁23 - 29。

林安梧,2004,〈老子《道德經》首章之詮釋與重建──論「存在場域」、「生命養護」兼及於「意義治療」〉,刊於《鵝湖》,第30卷第6期,台北:鵝湖月刊社,頁18 - 28。

林安梧,2005,〈《存有三態論》諸向度的展開──關於後新儒學的「新性論、本體論、詮釋學、教養論與政治學」〉,刊於《鵝湖》,第31卷第5期,台北:鵝湖月刊社,頁9 - 19。

林安梧,2008,〈關於《老子道德經》「道、一、二、三、及天地萬物」的幾點討論〉,刊於《東華漢學》,第10期,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頁1 - 24。

馬耘,2001,〈老子「道」「德」試釋〉,刊於《哲學與文化》,28卷8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頁761-772+775。

馬耘,2006,〈《老子》「道」概念形上實體說疑義商榷〉,刊於《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四卷一期,台中:朝陽科技大學,頁84-103。

陳貞吟,1992,〈老子思想中之「有」與「無」〉,刊於《中國國學》,第20期,台南:台灣省中國國學研究會,頁163 - 79。

黃麗頻,2005,〈魏源《老子本義》對王弼「有無」「本末」思想的繼承與發揮〉,刊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6卷2期,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頁83 - 106。

劉福增,1994,〈老子思想奧晦的起源:「有」、「無」和「無為無不為」〉,刊於《國立編譯館館刊》,23卷2期,台北:國立編譯館,頁1 – 41。

劉榮賢,2003,〈中國思想史上的兩種本體論思維〉,刊於《東海中文學報》,15期,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系,頁1 - 22。

劉振維,2003,〈論《老子》書中的「一」與「道」〉,刊於《朝陽學報》,8卷1期,台中:朝陽科技大學,頁133 - 51。

賴賢宗,2007,〈本體詮釋與中國哲學研究方法的省思〉,刊於《哲學與文化》,34卷4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頁87 - 99。

賴錫三,1997,〈「境界形上學」的繼承、釐清和批判與「道家式存有論」的提出〉,刊於《鵝湖》,第23卷第6期,台北:鵝湖月刊社,頁20 - 31。

賴錫三,2008,〈當代學者對《老子》形上學詮釋的評論與重塑—朝向存有論、美學、神話學、冥契主義的四重道路〉,刊於《清華學報》,38卷1期,新竹:清華大學,頁35 - 83。


(二)大陸

王干才,1995,〈也論老子的本體論──就教于張岱年先生〉,刊於《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4卷2期,西安:陝西師範大學,頁48 - 49。

王慶節,2004,〈老子的自然觀念:自我的自己而然與他者的自己而然〉,刊於《求是學刊》,21卷6期,哈爾濱:黑龍江大學,頁41 - 50。

王劍,2007,〈《老子》與《易傳》宇宙生成論的陳地神話淵源〉,刊於《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4卷3期,河南周口:周口師範學院,頁122-125。

吳芳,2008,〈老子「道」之思想研究〉,刊於《文教資料》,2008年7月號中旬刊,江蘇南京:南京師範大學,頁62-63。

何石彬,2005,〈老子之「道」與「有」、「無」關係新探〉,刊於《哲學研究》,2005年7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頁39-44。

周洪,2003,〈陰陽、天一地二及道的原始意義〉,刊於《江西社會科學》,2003年8期,南昌: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頁11-13。

李小光,2000,〈老子「道」論新探〉,刊於《中華文化論壇》,2000年1期,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頁89-94。

馬德鄰,2003,〈「無」的主題──《老子》形上思想的深層意蘊〉,刊於《中國哲學史》,2003年3期,北京:中國哲學史學會,頁47-53。

時勝勛,2007,〈「無」與「有」:《老子》的形而上學〉,刊於《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4卷6期,河南周口:周口師範學院,頁58-62。

堅毅,1997,〈對老子的「一、二、三」究竟應當怎樣理解〉,刊於《廣西社會科學》,1997年5期,南寧:廣西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頁59-61+14。

許淑杰,2005,〈論老子之「自然」〉,刊於《社會科學戰線》,2005年6期,長春:吉林省社會科學院,頁260-63。

陳徽,2006,〈因自然而自由──莊子對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充實與演進〉,刊於《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卷4期,上海:同濟大學,頁41-48。

陳徽,2006,〈老子的「道」即「自然」思想及其「邏輯」展開〉,刊於《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卷2期,合肥:安徽大學,頁27-31。

陳德述,2009,〈老子和諧思想的特點及其現實意義〉,刊於《武漢科技大學學報》,11卷1期,武漢:武漢科技大學,頁1-6。

陳贇,1999,〈形上之學與此在世界的發生──老子「三一」思想的闡釋〉,刊於《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4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頁15-20。

陳恩林,2001,〈論《老子》與《易大傳》宇宙生成論的異同〉,刊於《松遼學刊》〈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5期,四平:吉林師範大學,頁4-7。

張新平,2008,〈道與一、二、三──論老子思想的方法論意義〉,刊於《湖北社會科學》,2008年6期,武漢: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頁98-100。

張岱年,1994,〈論老子的本體論〉,刊於《社會科學戰線》,1994年1期,長春:吉林省社會科學院,頁99-100+98。

傅國強,2006,〈「道」是客觀物質存在〉,刊於《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4期,呼和浩特: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委托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頁59-63。

楊福泉,2003,〈「一」以貫之,「人」法自然〉,刊於《東疆學刊》,20卷2期,上海:上海大學文學院,頁33-40。

董京泉,2005,〈老子「道」的定義及實質之我見〉,刊於《哲學研究》,2005年4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頁48-52。

蒙培元,1996,〈「道」的境界──老子哲學的深層意蘊〉,刊於《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1期,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頁115-124。

趙載光,2004,〈兩種互補的天道觀──《易傳》與《老子》比較〉,刊於《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33卷2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43-46。

趙文娟,2005,〈老子哲學中的「無」〉,刊於《求索》,2005年2期,長沙:湖南省社會科學院,頁119-121。

劉光耀,張軍,2002,〈世界究竟何處來與歸?──對老子宇宙論的羅各斯辨析〉,刊於《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6期,河南洛陽:洛陽師範學院,頁10-12。

劉長欣,〈老子陰陽思想探析〉,刊於《中國道教》,2002年5期,北京:中國道教協會,頁26-28。

劉明,1994,〈老子自然觀新解〉,刊於《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1994年2期,杭州:中共浙江省委黨校 浙江行政學院,頁32-33。

劉季冬,2006,〈王弼對老子以「自然」為核心的道德觀的闡釋〉,刊於《山東社會科學》,2006年8期,濟南: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頁87-89。

劉笑敢,1996,〈老子之自然與無為概念新詮〉,刊於《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6期,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頁136-149。

羅仲祥,2000,〈論老子的自然觀〉,刊於《華節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8卷2期,貴州:華節師專政史系,頁20-25。

魏仕慶,2008,〈論《老子》的「樸」〉,刊於《船山學刊》,2008年2期,長沙:湖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頁87-90。

龐樸,2004,〈「一陰一陽」解〉,刊於《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1期,北京:清華大學,頁5-7。


五、學位論文

吉秀珉(研撰),陳鼓應、杜保瑞(指導),《莊子道與物之關係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鄭倩琳(研撰),陳麗桂(指導),《戰國時期道家之宇宙生成論》(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鄭介棻(研撰),林文彬(指導),《王弼「無」思想之探究》(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六、網路資源

CEPS 思博網 
URL=http://www.ceps.com.tw

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2004,教育部《異體字字典》,URL=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a/fra/fra03844.htm

陳郁夫,1999,《先秦諸子》,故宮【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URL=http://210.69.170.100/s25/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