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502201814574300
DOI 10.6846/TKU.2018.00143
論文名稱(中文) 原始佛教會與原始佛法傳播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in the Communications of Original Buddhism in Original Buddhism Socie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6
學期 1
出版年 107
研究生(中文) 姚佩妤
研究生(英文) Paye-Yiee Yeou
學號 60305044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8-01-19
論文頁數 21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明昱(mingyu@mail.tku.edu.tw)
委員 - 施凱華
委員 - 唐大崙
關鍵字(中) 原始佛教會
原始佛法
人間佛教
因緣法
四聖諦
關鍵字(英) Original Buddhism Society
Original Buddhism
Humanistic Buddhism
Relevant Influencing
Four Noble Truth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佛教是亞洲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佛教的思想在傳播至亞洲各地,乃至世界的兩千四百多年間,其內涵不斷發生著變化,而佛教發展如何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問題也日益顯現。近兩百多年間,國際學術界追尋釋迦佛陀原始教法的研究逐漸開展。而對釋迦佛陀原始教法的實踐,將以全新的面貌呈現「人間佛教」這一主題。
       本研究以原始佛法的弘揚者與實踐者——原始佛教會為對象,探討其理念及社會價值。通過對其核心成員的深度採訪及相關媒體資料的整合與分析,力圖就原始佛教會如何以史學考證基礎,呈現原始佛法,并如何在現實生活中落實以因緣法、四聖諦為核心的原始佛法,呈現人間佛教,進行深入的分析與討論。另外,本研究也對原始佛教會傳播策略,途徑等進行了研究與分析。
       研究表明,弘揚以因緣法、四聖諦為核心的原始佛法的原始佛教會所宣傳的理念與實踐,回應了當代佛教本身與時代性的困境。原始佛教會的發展與其傳播策略,為佛教與社會提供了全新的選擇,從今佛教與社會的共榮。
英文摘要
Buddhism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religions in Asia. The teaching of Buddhism varied along with the spreading of Buddhism in Asia, even around the world, during the past two thousand and four hundred years, while the Buddhism also faced a great challenge on the adoption to the high development of modern world. In past two hundred years, the research on the pursuit of the original Buddha Śākyamuni’s teaching was conducted in international academia. The practice of Original Buddhism is a new appearance of Humanistic Buddhism.
       This project is based on research of Original Buddhism Society, their ideas, practices and values for the society. Using the information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media and depth interviews of the key members of Original Buddhism Society, this project is to show how Original Buddhism Society prove original Buddha’s teaching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as well as the practice of outcomes in daily life with a basis of the Theory of Relevant Influencing and Four Noble Truths. In addition, the communication strategy of the organization is studied.
       The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Original Buddhism Society spreading theory of Relevant Influencing and Four Noble Truths, offer the new opportunity for Buddhism and society to solve the adverse conditions from times and Buddhism itself.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	8
第五節 理論架構	10
第六節 章節安排	13
第二章 印度佛教到臺灣佛教與「原始佛教會」	15
第一節 印度佛教之源流與遞變	15
第二節 臺灣佛教之發展	21
第三節 臺灣佛教的困局	31
第四節 原始佛教會的成立	33
第三章 原始佛教會的組織與運作	35
第一節 原始佛教會組織架構	35
第二節 原始佛教會之核心主軸	37
第三節 原始佛教會之運作準則	49
第四節 隨佛禪師──原始佛教會創始兼領導人	53
第五節 道一尊尼──尼僧團首兼教會管理人	61
第六節 原始佛教會之學法者訪談分析	65
第四章 原始佛教會傳播之理念及途徑	74
第一節 原始佛教會之傳播理念	74
第二節 雜誌、書籍、影音	77
第三節 網路、社群平台	83
第四節 宣法講座、禪修成長	89
第五節 青年團交流、讀書會	91
第六節 原始佛教會傳播現況之分析	94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9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9
參考文獻	101
附錄	107
附錄 1:訪談紀錄	107
附錄 2:簡介	212

圖目錄
圖4- 1:原始佛教會傳播媒介分類	77
圖4- 2:原始佛教會發行出版文冊	80
圖4- 3:YouTube平台影音類型比例	86
圖4- 4:原始佛教會禪修活動地域及場次分佈	90

表目錄
表4- 1:YouTube平台影音點閱率觀看次數	87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書目
王世安 譯(1987)。《印度佛教史》。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 A. K. Warder. 	[1980]. Indian Buddhism 2nd rev ed.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王福闓(2012)。《整合行銷傳播策略與企劃》。臺北:宇河文化。
印順(1971)。《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新竹:正聞。
印順(1979)。《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
印順(1983a)。《華雨集》第四冊〈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臺北:正聞。
印順(1983b)。《雜阿含經論會編》(上冊)。新竹:正聞。
印順(1985)。《印度佛教思想史》。臺北:正聞。
印順(1989)。《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臺北:正聞。
印順(1992)。《雜阿含經論會編(上冊)》。臺北:正聞。
印順(1994)。《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臺北:正聞。 
印順(2000)。《妙雲集》下編〈佛在人間〉。臺灣:正聞。
江燦騰(1997)。《台灣當代佛教》。臺北:南天。
江燦騰(2012)。《認識台灣本土佛教:解嚴以來的轉型與多元新貌》。臺北:台灣商務。
吳芝儀,李奉儒 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原書 Michael Quinn Patton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汪浩 譯(2004)。《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臺北:巨流。(原書 	Ulrich Beck.[1986]. Risikogesellschaft-Auf dem Weg in eine andere 	Moderne. Germany: Suhrkamp Verlag)。
林秀雲 譯(201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書	Earl R. Babbie.[2013].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3th ed. Belmont, Calif.: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施淑青(2000)。《枯木開花:聖嚴法師傳》。臺北:時報文化。
星雲(1999)。《佛光教科書》。高雄:佛光文化。
星雲口述/妙廣紀錄(2016)。《人間佛教》。高雄:佛光文化。
香光書香編譯組 譯(2002)。《佛教的真髓》。嘉義:香光書鄉。(原書 水野	弘元 [1986].《仏教の真髄》. 東京:春秋社)。
悟因(2009)。《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勘定訂與資料彙編》(上冊)。臺北:法界。
符裕、何珉 譯(2012)。《如何做田野筆記》。上海:譯文出版社。(原書	Robert M. Emerson, Rachel I. Fretz, & Linda L. Shaw. [1995]. 	Writing Ethnographic Fieldnotes.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陳俊文、楊銘(2015)。104年公共政策精論。臺北:千華數位文化
聖嚴 譯(1993)。《中國佛教史概說》。臺北:商務印書館。(原書 野上俊靜[1966].《仏教史概説;中國篇》. 平楽寺書店.)
聖嚴(2011)。《承先啟後的中華禪法鼓宗》。臺北:法鼓山文化中心
達和 譯(1998)。《印度佛教史概說》。高雄:佛光文化。(原書 佐々木教悟、 高崎直道、井ノ口泰淳、塚本啓祥 [1967].《仏教史概説・インド篇》. 平楽寺書店.)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歐陽瀚存 譯(1999)。《原始佛教思想論》。臺北:商務印書館。(原書 木村	泰賢.[1924].《原始仏教思想論》. 丙午出版社.)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盧蕙馨(2004)。〈參與觀察〉謝臥龍(編),《質性研究》,頁57-80。臺北:心理。
隨佛(2005)。《不食肉與慈心之道》。臺北:菩提伽耶內覺禪林。
隨佛(2008)。《相應菩提道次第》。臺北:菩提伽耶內覺禪林。
隨佛(2010)。《原始佛教之確證及開展》臺北:中華原始佛教會。
隨佛(2015)。《原始佛教之界定》。臺北:中華原始佛教會。
隨佛(2016)。《隨佛行道第一輯》。臺北:原始佛教會。
證嚴(2008)。《真實之路—慈濟年輪與宗門》。臺北:天下文化。
嚴祥鸞(2008)。〈參與觀察法〉,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	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63-184。臺北:巨流。
闞正宗(2004)。《重讀臺灣佛教正編》。臺北:大千。
顯如、李鳳媚 譯(2003)《印度佛教史》。嘉義:法雨道場。(原書 平川彰 	 	 [1974].《インド 仏教史》. 東京:春秋社.)

二、中文學位論文
沈孟湄(2012)。《從慈濟人文志業看宗教傳播的文化建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曉君(2008)。《非營利組織領導者領導歷程與轉化學習之研究-以慈濟基金會	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施乃瑜(2008)。《宗教傳播與化世的新範式──佛教在當代中國興辦高等教育	之思考》。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博士論文。
夏俊輝(1998)。《宗教服務之研究-以佛教慈濟功德會為例》。私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晴晴(2013)。《非營利組織資訊化行銷之研究—以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商學院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畢盈(2002)。《臺灣地區佛教信眾電視宗教頻道收視行為調查》。南華大學傳	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昭順(2004)。《佛光山與中台禪寺市場定位之比較》。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論文
葉育鎏(2006)。〈宗教節目與觀眾之接收和反應──以大愛電視《人間菩提》	證嚴法師開示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論文。
慕夏溪(2010)。〈關於病毒營銷的傳播原理分析〉。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三、中文期刊
江燦騰(1991):〈臺灣寺院經濟的來源與管理〉,《佛教文化》23。
李艷(2014):〈新媒體背景下的傳統媒體應對——基於媒體公信力的視角〉,《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學報》, 22:3:43-50。
沈孟湄(2013):〈從宗教與媒體的互動檢視臺灣宗教傳播之發展〉,《新聞學研究》,10:179-213。
肖堯中(2008):〈試論網路視域中的宗教傳播——以佛教網站為例〉,《宗教學研究》,4:207-210。
法日、法泳(2012.9b):〈生活中的佛法 — 護夏法工感言〉,《正法之光》25:56。
法莊(2012.6):〈學法感言與心得〉,《正法之光》23:47。
法睽(2013.3):〈台中初階二日禪心得分享〉,《正法之光》30:48。
邱敏捷(2013):〈印順學派的核心思想—以人間佛教為中心的開展〉,《人文與	社會研究學報》47:1:19-32。
昭慧(2011.10):〈傳道法師對南傳佛教在臺灣之觀察與評議〉,《法印學報》	1:1-32。
昭慧(2012.3):〈印順學與人間佛教—由「無諍之辯」到「求同存異」〉,《玄	奘佛學研究》17:7。
馬兵(2013):〈大數據時代輿情服務的機遇與挑戰〉,《中國記者》6:116。
梁斐文(2005):〈宗教型非營利組織行銷策略研究 — 以慈濟功德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12:206-215
陳家倫(2012.12):〈南傳佛教在臺灣的發展與影響:全球化的分析觀點〉,《臺	灣社會學》24:155-206。
曾傳輝(1992):〈論大眾傳播與宗教變遷〉,《新聞與傳播研究》4:66-80。
黃葳威(1999)。〈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宗教傳播策略的變遷:從疑慮消除理論觀	察基督教與佛教〉,國科會計劃。
黃葳威(2003)。〈臺灣地區宗教社區團體傳播策略分析:以基督教與佛教為	例〉,「宗教與文化:思想的動力與歷史的變遷」學術研究成果發表	會。臺北:木柵。
楊惠南(1999):〈人間佛教的困局——以新雨社和現代禪為中心的一個考察〉,「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臺北:弘誓文教基金會。
趙青青(2016):〈新媒體格局下傳統媒介話語權的消解〉,《新聞研究導刊》5:73。
隨佛(2011.11):〈華人南傳佛教學人應有的省思〉,《正法之光》17:5。
隨佛(2012.9a):〈四聖諦學人的警覺〉,《正法之光》25:4-7。
隨佛(2016.7):〈華夏文化圈的百年佛教復興運動緣起四諦之人間佛教〉,《正法之光》50:43-47。
韓振峰(2008):〈提高網絡媒體公信力問題探析〉,《東南傳播》10。
魏然(2015):〈新媒體研究的困境與未來發展方向〉,《傳播與社會學刊》31:221-240。

四、英文文獻
Bass, B.M. [1985].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 New York:The Free Press.
Gary, Yukl. [1993].〈A retrospective on Robert House's “1976 theory of charismatic leadership” and recent revisions〉,《The Leadership Quarterly》4:367-373.
House, Robert J. [1976].〈A 1976 Theory of Charismatic Leadership〉,《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Fourth Biennial Leadership Symposium》Working Paper Series 76-06.
Max Weber. [1968]. On Charisma and Institution Building. 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arren G. Bennis, Burt Nanus. [1985]. Leaders: The Strategies for Taking Charge. New York:Harper & Row.

五、網路資料
皮尤研究中心(2015)。〈世界宗教報告〉, 取自http://www.pewforum.org/2015/04/02/religious-projections-2010-2050/。查詢日期:2017/10/18
行政院主計處(2014)。〈行政院主計處新聞稿〉, 取自http://win.dgbas.gov.tw/dgbas03/ca/society/word/news/92news.doc。查詢日期:2017/9/10
李海峰(2017):〈台灣佛教團體是詮釋佛教現代化的典範〉,取自http://fo.ifeng.com/a/20170816/44663565_0.shtml。查詢日期:2017/09/23
性廣(2006):〈結期精進之禪觀所緣─安般念、四界分別與無量三昧〉。取自http://www.hongshi.org.tw/ZENBview.aspx?nono=63。查詢日期:2017/10/26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