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502200922152900
DOI 10.6846/TKU.2009.00114
論文名稱(中文) 中共和諧外交下「核武威懾」戰略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Research of Nuclear Deterrence Strategy Under China's Harmonious Diplomac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1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唐則義
研究生(英文) Tsi-Yi Tang
學號 79533026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1-12
論文頁數 16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翁明賢
委員 - 丁樹範
委員 - 李黎明
關鍵字(中) 和諧外交
核威懾
最低威懾
限制性威懾
關鍵字(英) Harmonious Diplomacy
Nuclear Deterrence
Minimum Deterrence
Limited Deterrenc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環顧國際戰略環境,面對亞太形勢的快速改變,中共認知外交戰略調整之必要性,同時堅持國防現代化建設,企圖建構足夠的核武力量,有效發揮核武威懾之效果,以反制美國及其盟邦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加深對於涉入亞太事務的影響力。
    中共推動「和諧外交」政策,亦不放棄軍事核武威懾力量。首先,從中共軍事戰略思想結合核武力量發展歷程為起始點,探究中共如何建構核武威懾戰略;另就現階段國際環境,剖析中共核武威懾力量發展現況及趨勢,探討中共如何藉由核武威懾戰略以確保國家最大利益;最後,中共在「和諧外交」的框架下積極發展提昇核武力量,評估對國際環境、亞太區域及台海安全所造成之衝擊與影響。本文總結研究認為:
一、中共操弄「和」、「戰」兩手策略,構建核武威懾戰略新思 維。
二、研判中共可能改變「不首先使用核武」政策與調整核戰略。
三、中共「航天科技」結合「核武現代化」,值得關注。
四、核武效應持續擴散,引發軍備競賽。
五、中共核武威懾,區域強權將重新組合。
六、因應中共核武威懾,台灣必須在國家整體安全考量之下,     建立一套完整的戰略思維。
英文摘要
Looks around the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environment, and facing of the fast changes of the Asia -Pacific circumstance, China acknowledges the needs of adjusting its diplomacy strategy. Meanwhile, constructing the modernized military defense and developing the nuclear force are the effect and also affect of the deterrence for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alliance of the military deployment in Asia-Pacific region.
  China does not to give up its nuclear deterrence power while it impetus the “Harmonious Diplomacy” policy. First, starts with the history of China’s military strategy of unclear weapon and the thoughts of the strategy. Inquisition China constructs its nuclear deterrence strategy. Analysis develops and trends of China’s nuclear power. Discussing how China to protect its best benefits under the unclear strategies. Finally, speculating the impact and influence of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Taiwan Strait’s safety under China’s “Harmonious Diplomacy” policy that aggressively improving its nuclear force power. Concluded the research as follow:
1.China operating “peace” and “war” two-side policy.  Constructing as thoughts of nuclear deterrence strategy.
2.Evaluating from China ”Not to first use unclear weapon” policy to adjusting its “the minimum deterrence “strategy.
3.Attentions on combing China’s “Avi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odernized the nuclear weapon” policy.
4.Proliferation on international unclear weapon causing arms race.
5.China’s unclear deterrence causing reform of region’s power.
6.Under the threatening of China’s unclear deterrence, Taiwan must considerates national security and establish complete strategic though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5
 第三節 研究途徑、方法與架構..........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4
第二章 中共和諧外交下建構核武威懾戰略之規劃設計 .17
 第一節 中共推動和諧外交之國家利益..... .. 17
 第二節 中共和諧外交理念與軍事戰略意涵......23
 第三節 中共建立核武威懾戰略之新思維.......27
 第四節 小結...................37
第三章 中共核武力量發展之時代演進...... ..43
 第一節 中共核武發展的緣起與背景.........43
 第二節 冷戰時期之核武發展............53
 第三節 江、胡時期之核武發展...........57
 第四節 小結...................65
第四章 影響中共核武威懾力量之內、外因素 .....69
 第一節 中共核武發展之外部環境..........69
 第二節 中共核武發展之內部因素..........85
 第三節 中共核武力量之發展現況..........91
 第四節 小結.................. 107
第五章 中共核武威懾戰略之影響..........111
 第一節 對國際環境之衝擊.......... ..111
 第二節 對區域穩定之隱憂............ 121
 第三節 對台海安全之威脅........... .127
 第四節 小結................ ..135
第六章 結論...................141
 第一節 研究總結............. ...141
 第二節 未來展望.............. ..149
參考書目.................. ..157
 
《圖表目錄》
圖目次
  圖1-1 研究概念架構圖..............12
  圖1-2 研究分析架構圖........... . .13
  圖4-1 中共陸基核武打擊範圍示意圖..... ..100
  圖5-1 中共國防預算官方與實際支出判斷統計圖. .128
  圖5-2 中共對台導彈射程涵蓋示意圖..... ..130
表目次
  表2-1 中共核武威懾戰略之定義與相關內容一覽表..31
  表3-1 中共軍事戰略發展過程對照表........63
  表4-1 中共現有核武力量判斷表....... ..101
  表4-2 中共七大軍區二砲部隊駐防判斷一覽表.. .102
  表4-3 中共與西方飛彈分類對照表...... ..110
  表5-1 中共公布1997至2007年國防預算統計表. ..128
參考文獻
《參 考 文 獻》
一、中文部分
專書-
丁樹範,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出版社,2002 年12 月)。
中共國防科技信息中心編,外軍武器裝備現況及發展趨勢1989(北
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 年7 月)。
中共研究雜誌社,中共年報-1995(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5 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9 冊(北京:新
華書局,1998 年3 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編,中國政府白皮書(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年4 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編,世界發展狀況2006(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 年4 月)。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編,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2006/2007(
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 年4 月)。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譯,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 年鑒1999軍備、裁軍和國際安全(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 年4
月)。
王仲春、聞中華,不散的核陰影(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 年
10 月)。
王文榮,戰略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3 年)。
王福春等,核陰影下的南亞(北京:新藝術出版社,1998 年8 月)
。
石明楷,中共戰略現代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 年)。
西原正編,楊連仲等譯,美日聯盟的新挑戰(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 年6 月)。
朱新民,2003 年胡溫體制權力與政策總體檢(台北:遠景基金會,
2004 年)。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 年)。
朱瀛泉,國際關係評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11 月)。
朱聽昌編,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與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1 月)。
米慶余、王曉德編,近現代亞太地區國際關係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年2 月)。
李際均,論戰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 年1 月)。
李際均,軍事戰略思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 年6 月)。
李俊亭、楊金河主編,中國武裝力量通覽:1949-1989(北京:人民
出版社,1990 年)。
李少軍,國際政治學概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
李文志,後冷戰時代美國的亞太戰略(臺北:憬藝出版社,1997 年3月)。
沈大偉,現代化中共軍力:進展、問題與前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 年4 月)。
伯特藍(Christoph Bertram)主編、謝永湉譯,戰略嚇阻的未來(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5 年4 月)。
吳蒓思,威懾理論與導彈防禦(北京:長征出版社,2001 年)。
吳 瓊,戰爭論詮釋(北京:華文出版社,2001 年1 月)。
宋開榮、謝奕旭主編,2003 台海戰略環境評估(台北:國防大學戰
略研究中心,2003 年)。
宋開榮、謝奕旭著,解放軍大規模毀滅武器發展現況(台北:國防大學戰略研究中心,2003 年1 月)。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1987 年)。
亨利‧季辛吉(Henrr A. Kissinger)著,胡國財譯,核子武器與外交政策(台北:黎明出版社,1982 年10 月)。
克勞塞維茲著,楊楠芳譯,戰爭論(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 年)。
肖歡容、張梅譯,Michael Pillsbury 原著,美國學者解讀中國安全(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 年5 月)。
林中斌,核霸-透視跨世紀中共戰略武力(台北:學生書局,1999
年)。
林中斌,以智取勝(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 年9 月)。
林長盛,解放軍的武器裝備(香港:明鏡出版社,1996 年)。
施正鋒,台美中三角關係:由新現實主義到建構主義(台北:前鋒出版社,2000 年5 月)。
林勤經,中共發展資訊作戰的軍事運用(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1年1 月)。
倪世雄,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 年10
月)。
姚有志主編,戰爭戰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 年8 月)。
政大國關中心編,中共人民錄(台北:國關中心,1999 年7 月)。
美國國防部編製,中華民國國防部譯,2008 年中共軍力報告書(台
北:中華民國國防部,2008 年3 月)。
美國國防部,國防戰略審查報告(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 年
10 月)。
張建邦,跨世紀國家安全戰略(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 年)。
張建志,倚天仗劍看世界(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 年10 月)。
張召忠、周碧松,明天我們安全嗎(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年5 月)。
張蘊嶺,夥伴還是對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1 年1 月)。
高金鈿,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2 年)。
翁衍慶,新時期中共國防政策研究(臺北:中共研究出版社,1995
年11 月)。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 Wilfried A. Herrmann 主編,亞洲的安全挑
戰(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 年5 月)。
國防大學主編,2005 年解放軍研究論壇彙編(桃園:國防大學戰略
研究中心,2004 年12 月)。
國防部彙編,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02 年
7 月)。
國防部彙編,九十三年中共軍力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04 年8
月)。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原著,東亞戰略概觀(
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 年3 月)。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著,後鄧小平時期的台灣安全(台北:國防部史政
編譯局,2004 年6 月)。
黃德歐,改變世界的奈米技術(台北:瀛舟出版社,2002 年3 月)
。
崔立如、林利民等主編,國際戰略與安全情勢評估(北京:時事出版
社,2007 年)。
康邵邦、宮力等主編,國際戰略新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
年8 月)。
陳欣之,東南亞安全(臺北:生智出版社,2000 年10 月)。
彭繼超、伍獻軍主編,中國兩彈一星實錄(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0 年)。
彭光謙、姚有志,鄧小平戰略思想(北京: 軍事科學出版社,1994
年8 月)。
傅夢孜主編,亞太戰略場(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 年3 月)。
曾錦城,下一場戰爭-中共國防現代化的軍事威脅(臺北:時英出版
社,1999 年5 月)。
曾祥穎譯,K. Scott McMahon 原著,美國飛彈防禦的過去與現在(
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 年6 月)。
楊中美,中共跨世紀接班人-胡錦濤(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9年1 月)。
楊開煌,新政-胡錦濤時代的政治變遷(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7
年5 月)。
楊永明,國際安全與國際法(台北:元照出版社,2003 年2 月)。
閻學通、孫學豐等主編,中國崛起及其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年12 月)。
閻學通,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年)。
閻學通,中國崛起: 國際環境評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年4 月)。
趙雲山,中國導彈及其戰略—解放軍的核心武器(香港:明鏡出版社
,1999 年)。
Joshua S.Goldstein 著,歐信宏、胡祖慶譯,國際關係(台北:雙業
出版社,2003 年)。
歐錫富,中共二砲現狀與國際核武趨勢(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2006 年10 月)。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事件回顧下卷(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 年6
月)。
蕭新煌、李明峻著,變動的東亞與台灣之因應策略(台北:政大國關
中心,2005 年7 月)。
蕭慕明,中國大陸航天科技的發展 (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2
年5 月)。
薛 釗,戰略性的思考:台灣的安全抉擇臺北(台北:時英出版社,
2001 年)。
譚傳毅,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攻與防(臺北:時英出版社,2000 年11
月)。
期刊-
王崑義,「三和戰略:中國新外交與台灣的戰略選擇」,全球政治評論,第17 期(2007 年1 月)。
以 理,「2006 年中共國防與軍事」,中共研究,第41 卷第1 期(
2007 年1 月)。
以 理,「從民主建設到載人航太背後訊息透視」,中共研究,第
39 卷第11 期(2005 年11 月)。
田俊儒,「由中共現代化論二砲部隊導彈軍力發展」,中共研究,第
36 卷第6 期(2002 年6 月)。
余永章,「中共現代化發展對我之啟示與省思」,中共研究,第38
卷第9 期(2004 年9 月)。
向 駿,「中國威脅論及新圍堵」,美歐月利,第11 卷第5 期(1996
年5 月)。
高翔譯,Katsutoshe Kawano 原著,「日本在廿一世紀的軍事角色」
,國防譯粹,第26 卷第6 期,(1999 年6 月)。
朴成昊,「東北亞新秩序與朝鮮半島」,社會科學輯刊,第1 期(1996
年)。
朱承廣,「亞洲彈道導彈競賽透視」,船艦知識,第9 期(2006 年8
月),頁14~15。
朱松柏,「朝鮮半島的核武危機」,問題與研究,第33 卷第7 期(
1994 年5 月)。
李 彬,「中國核戰略辨析」,世界經濟與政治,2006 第9 期(2006
年9 月)。
李實然,「北韓核子試驗對中共的影響和衝擊」,中共研究,第40
卷第11 期(2006 年11 月)。
沈有忠,「中共解放軍戰略與軍事裝備的現代化」,展望與探索,第
2 卷第8 期(2004 年8 月)。
汪徐和,「國際軍控與裁軍的發展趨向」,現代國際關係,1998 年
第4 期(1998 年4 月)。
阮 銘,「不和諧的和諧社會」,中共研究,第40 卷第10 期(2006
年10 月)。
吳瑟政,「評中國和諧外交的內涵與影響」,中共研究,第41 卷第
1 期(2007 年1 月)。
吳建德,「後冷戰時期中共的核武與戰略」,共黨問題研究,第22
卷第4 期(1997 年4 月)。
林長盛、牛銘實,「對中共核威懾戰略的重新審視」,中共研究,第
37 卷第12 期(2003 年12 月)。
林長盛、牛銘實,「中共洲際導彈軍力的建設與實力」,中共研究,
第37 卷第7 期(2003 年7 月)。
林長盛,「中共第二代戰略彈道導彈的發展與現況」,中共研究,第
38 卷第7 期(2004 年7 月)。
林長盛、牛銘實,「論中共嚇阻美軍介入台海衝突的軍事準備及其影
響」,中國大陸研究,第46 卷第6 期(2003 年11 月)。
林長盛,「中共導彈部隊的現況與發展」,中國大陸,第29 卷第5
期(1996 年5 月)。
林長盛,「共軍戰役戰術彈道導彈的發展與現況」,中共研究,第
38 卷第4 期(2004 年4 月)。
林麗香,「中共與北韓核武危機」,航空技術學院學報,第3 卷第1
期(2004 年3 月)。
林宏宇,「利益分析:國際研究的重要方法」,國際關係學院學報,
第2 期(2000 年8 月)。
林中偉譯, Sabine Scherer 原著,「中共在南海擴張策略」,國防
譯粹,第24 卷第9 期(1997 年9 月)。
孟德聲,「國際強權的驕縱與瘋狂:中華民族所遭受的核武威脅」,
海峽評論,第136 期(2002 年4 月)。
施子中,「從大國外交到和諧世界」,展望與探索,第5 卷第1 期(
2007 年1 月)。
James Kitfieid 著,胡元傑譯,「中共、美國與崛起中的日本」,
國防譯粹,第32 卷第10 期(2005 年10 月)。
馬振坤,「中共二代核武對台海戰略格局之影響」,復興崗學報,第78 期(2003 年)。
馬爾賽勒‧杜瓦勒、蕭乃丞譯,「從核武發展看中共對外政策」,國
防譯粹,第22 卷3 期(1995 年3 月)。
張立德,「中共彈道╱巡弋飛彈暨二砲部隊」,尖端科技,1999 年2
月期(1999 年2 月)。
張克中,「制衡中國-美印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中共研究,第40 卷
第3 期(2006 年3 月)。
張廖年仲,「論中共談判原則之策略運用:從簽訂全面禁止核試條約
為例」,中國大陸研究,第47 卷第3 期(2004 年9 月)。
張書瑋,「共和平崛起論的轉變與戰略架構意涵」,國防雜誌,第
22 卷第2 期(2007 年4 月)。
張雅君,「世紀之交中共的軍事政策與亞太安全:防禦取向模糊性的
探討」,中國大陸研究, 第42 卷第3 期(1999 年3 月)
。
孫紹正,「中共和平崛起論之研析」,展望與探索,第2 卷第9 期(
2004 年9 月)。
凌 宇,「中共導彈核武器最新發展」,廣角鏡月刊,254 期(1993 年
11 月)。
高忠義譯, Evan S. Mediros, Jing- dong Yuanl 原著,「美軍在
亞洲的軍事部署」,國防譯粹,第28 卷第9 期(2001 年9
月)。
翁明賢,「我國新世紀的不對稱國防戰略思維」,政策月刊,第56
期(2000 年3 月)。
陳世民,「中共核現代化與全球安全」,國際關係學報,第21 期(
2006 年1 月)。
陳世民,「從不首先使用核武之爭議論核武角色之演變」,問題與研
究,第37 卷第10 期(1998 年10 月)。
陳世民,「中共核武發展與其對外關係之演變」,中國大陸研究,第
46 卷第6 期(2003 年11 月)。
陳文賢,「國際環境對中共核武政策發展的影響」,問題與研究,第
38 卷第2 期(1999 年2 月)。
陳文賢,「柯林頓政府的核武政策」,問題與研究,第37 卷第5 期
(1998 年5 月)。
陳子平,「中共國防轉型與對台威脅」,國防雜誌,第22 卷第2 期
(2007 年4 月)。
陳破空,「北京與北韓導彈危機」,開放雜誌,2006 年8 月號(2006
年8 月)。
陳偉寬,「從飛彈防禦論台海安全」,空軍學術月刊,第569 期(2004
年3 月)。
陳偉華,「論先制--美國戰略思維之轉變與實踐」,國家安全與軍事
戰略研究,第4 卷第2 期(2003 年4 月)。
陳偉華,「論結構性嚇阻與決策性嚇阻」,問題研究,第41 卷2 期
(2002 年3 月)。
陳勁甫譯, Christoph Bluth 原著,「中共與俄羅斯鞏固新戰略夥
伴關係」,國防譯粹,第26 卷第4 期(1999 年4 月)。
陳永康、翟文中合著,「中共海軍現代化對亞太安全之影響」,中國
大陸研究,第42 卷第7 期(1999 年7 月)。
國安局科技情資輯要,「中共航太發展之評論摘要」,華盛頓觀察,
第10 期(2003 年5 月)。
梅 林,「中共二砲常規導彈軍力的作戰任務與基本戰法」,中共研
究,第35 卷第4 期(2001 年4 月)。
許勝泰,「中共參與防核擴散機制之策略運用」,中共研究,第40
卷第4 期(2006 年4 月)。
許志嘉,「中國新睦鄰外交政策戰略意涵與作為」,遠景季刊,第8
卷第3 期(2007 年月)。
麥 奇,「中共核武器指揮層揭秘」,爭鳴雜誌(香港),(1993 年
6 月)。
曾祥穎,「東北亞核武發展對我國戰略之影響」,陸軍學術雙月刊,第43 卷第494 期(2007 年8 月)。
曾祥穎,「台灣反飛彈作為精進之道」,國防政策評論,第5 卷第3
期(2005 年春季)。
曾祥穎,「彈道飛彈防禦與國家安全」,國防雜誌,第13 卷第11 期
(1998 年6 月)。
曾祥穎,「從中共如何打贏下一場戰爭,試分析其飛彈威脅」,國防
雜誌,第12 卷第11 期(1997 年10 月)。
曾祥穎譯,Ben Sheppard 原著,「南亞彈道飛彈發展競賽」,國防
譯粹,第25 卷第8 期(1998 年8 月)。
廖文中,「中共對美國調整亞洲軍力部署之疑慮」,尖端科技,第
234 期(2004 年2 月)。
廖文中,「對共軍裝備現代化發展之探討」,中共研究,第38 卷第
11 期(2004 年11 月)。
趙建民,「科學發展觀與胡錦濤路線」,展望與探索,第5 卷第12
期(2007 年12 月)。
楊念祖,「中共軍事戰略的演進與未來發展趨勢」,中國大陸研究,
第42 卷10 期(1999 年10 月)。
閻學通,「中國的新安全觀與安全合作構想」,現代國際關係,第
11 期(1997 年月)。
劉建宏,「中共軍力成長與其意涵」,國防政策評論,第5 卷第3 期
(2005 年春季)。
劉廣華譯,Micool Brooke 原著,「日本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利益」,
國防譯粹,第28 卷第9 期(2001 年9 月)。
蔡裕明,「中共核不擴散政策的演變與現況」,共黨問題研究,第
26 卷第10 期(2000 年10 月)。
蔡裕明,「中共加入核供應集團之意涵」,展望與探索,第2 卷第9
期(2004 年9 月)。
蔡裕明,「中共對於核武擴散問題的立場」,遠景季刊,第1 卷第3
期(2000 年7 月)。
鄭大誠,「論中共之核武發展」,國防政策評論,第5 卷第4 期(2005
年春季)。
鄭大誠,「東風起,巨浪升-中共核武發展現況」,科學人,第42
期(2007 年12 月)。
蔣永芳譯, Mark Hewish 原著,「彈道飛彈威脅已演變為強制性外
交的工具」,國防譯粹,第28 卷第2 期(2001 年2 月)。
滕建群,「50 年來印度核武器發展政策演變」,南亞研究,第2 期
(2000 年2 月)。
鍾 堅,「第二次核子時代亞洲地區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之擴散」,國
防政策評論,第5 卷第3 期(2005 年春季)。
鍾 堅,「中共早期核武建軍」,尖端科技,第199 期(2001 年3 月
)。
蕭治華,「中共對國際核裁軍之策略運用」,中共研究,第35 卷第
6 期(2001 年6 月)。
應天行,「中共參與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之效益」,中共研究,第
40 卷第8 期(2006 年8 月)。
蘇奐之,「中共冀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各項工作」,中共研究,第40
卷第8 期(2006 年8 月)。
學位論文-
王維信,「中共核武戰略對亞太地區之影響」,東華大學政治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1 年)。
吳恩德,「嚇阻戰略之研究:以中華民國軍事安全政策為例」,國立
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2
年)。
李敏祺,「後冷戰時期中共導彈戰略-以嚇阻理論分析」,政治作戰
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張錫浩,「中共核武發展對區域安全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戰略與國際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 年)。
張鵬初,「中共和平崛起戰略思維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陳國志,「後冷戰時期中共軍事戰略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三民主
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年)。
陳世民,「中共核武戰略的形成與轉變」,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1 年)。
陳海彬,「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意涵及對台灣的影響」,國立政治大
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 年)。
謝之鵬,「後冷戰時期中共核武戰略與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 年)。
網路資料-
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中國國關在線
http://www.irchina.org/index.asp
人民網
http://www.people.com.cn/BIG5/
中華歐亞基金會
http://www.fics.org.tw/
東北亞資料庫
http://ics.nccu.edu.tw/nea/theablist.php?nation=0
遠景基金會
http://www.pf.org.tw/
中共外交部
http://www.fmprc.gov.cn/chn/wjdt/t164585.htm
中國社會科學院網
http://www.jfdaily.com.cn/gb/node2/node171/node173/node
607/userobject1ai365688.html
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xinhuanet.com/n
ewscenter/index.htm
中央通訊社
http://www.cna.com.tw/
王崑義部落格
http://blog.sina.com.tw/wang8889999/
報紙-
中國時報
聯合報
青年日報
解放軍報
人民日報
二、英文部分
專書-
Alan C. Isaak, 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
(Illinois: the Dorsey Press, 1985).
Anthony H. Cordesman, The Gobal Nuclear Balance: A
Quantitative and Arms ControlAnalysis(
Washington,D.C.: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Press,2002).
Bates Gill and Taeho Kim, China's Arms Acquisitions From
Abroad: A Quest For 'Superb andSecret Weap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Beckman R. Peter, Paul W. Crumlish, Michael N. Dobkowski and
Steven P. Lee,The Nuclear Predicament: Nuclear Weap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NJ:Prentic-Hall,2000).
Bernard Cole and Paul H.B. Godwin, Advanced Military Technology
and the PLA : Priorities and Capabilities for the 2lst
Century (Carlisle Barrack, pa.: U.S. Army War Colleg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1999).
B. H. Liddell Hart , Deterrent or Defense.(London: Stevens Pub,
1960).
Bobbitt, Philip, Lawrence Freedman, and Gregory F.
Treverton,US Nuclear Strategy. (NY: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89).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eds.,Foreign Missile Developments
and the Ballistic Missile Treat to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2015. ( Washington,D.C.: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 Press, 2001).
Chong-pin Lin, China's Nuclear Weapon Strategy : tradition
within Evolution Lexington, (MA:Lexington Book,1988).
Colin, S. Gray,Modern Strategy (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Cordesman, H. Anthony, The Gobal Nuclear Balance: A
Quantitative and Arms Control Analysis
(Washington,D.C.: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Press, 2002).
David S. G. Goodman and Gerald Segal , China's in the Nineties:
Crisis Management and Beyond(Oxford: Oxford Univ.
press,1991).
Jack Spencer, The Ballistic Missile Threat Handbook(
Washington, D.C.: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Press,2000
).
James R. Lilley and David Shambaugh eds.,China's
Millitary Faces The Future,Washington(D.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Press, 1999).
John Lee,No First Use,in Melving Smalla and J. David Singer,
eds.,International War-An Anthology
(Chicago,Illinois:The Dorsey Press,1989).
John Wilson Lewis and Xue Litai, China Builds the Bomb(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Jonathan D.Pollack,China as a Nuclear Power, in Willian H.
Overholt, Asia's Nuclear Future
(Boulder,Col.:Westview,1977).
Jonathan D.Pollack,In China's Shadow: Regional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Military Development(
CA:RAND Press,1998).
Jonathan D. Pollack, In China's Shadow: Regional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Military Development
(CA: RAND Press, 1998).
Khalilzad, M. Zahmay, Abram N. Shulsky, Daniel L. Byman, Roger
Cliff, David T. Orletsky, David Shlapak , and Ashley
J. Tellis, The United States and A Rising China :
Strategic and Military Implications(CA: RAND
Press,1999).
Lisbeth Gronlund, David Wright, and Yong Liu, China And A
Fissile Material Production Cut Off(Survival, Winter
1995-96).
Michael Nacht and Tom Woodrow, Nuclear Issues, in Strategic
Trends in china(U.S.: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1998).
Michele A. Flournoy et al., QDR 2001 Strategy-Driven
Choices for America’s Security(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2001).
Michio Kaku and Daniel Axelrod, To Win a Nuclear War: The
Pentagon's Secret War Plans(Boston: South End
Press,1986).
Richard Sokolsky, Angel Rabasa and C.R. Neu, The Role ofSoutheast Asia in U.S. Strategy Toward China. (CA:
RAND Press, 2000).
Richard J. Harknett, and James J. Wirtz, The Absolute Weapon
Revisited: Nuclear Arms and the Emerging International
Order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8).
Robert A. Manning, Ronald Montaperto, and Brad Roberts, China,
Nuclear Weapons, and Arms Control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2000).
Robert E. Johnson, China's Nuclear Forces and Policies, in
Larry M. Wortzel,ed.,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1988).
Robert G. Joseph and Ronald F. Lehman II, project directors,
U.S. Nuclear Policy in the 21st Century, Final Report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1998).
Robert S. Norris, Andrew S. Burrows and Richard W. Fieldhouse,
British, French,and Chinese Nuclear Weapons(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4).
Rodney W. Jones, and others eds., Tracking Nuclear
Proliferation: A Guide in Maps and Charts (New York: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1998).
Russell D. Howard,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Short
Arms and Slow Legs (Colorado:USAF Institute for
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1999).
Shirley Kan and Robert Shuey , China : Ballistic and Cruise
Missiles (Washington, D.C.: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Library of Congress,1998).
Shulsky,N.Abram,Deterrence Theory and Chinese Behavior(CA:
RAND Press,2000).
Sokolsky, Richard, Angel Rabasa and C.R. Neu, The Role of
Southeast Asia in U.S. Strategy Toward China. (CA:
RAND Press, 2000).
Susan M. Puska, et al.,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fter Next.
( PA: U.S. Army War Colleg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Press, 2000).
The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The Republic of Korea,
Defense White Paper 1996-1997,(Seoul: Korea Institute
for Defense Analyses press, 1996).
Wang Houqing and Zhang Xingye,eds.,The Study of Military
Campaigns(Beijing:Guofang Daxue Chubanshe,2000).
Zahmay M. Khalizad, et al., The United States and a Rising
China: Strategic and Military.(CA: RAND Press, 1999
).
期刊-
Alastair Iain Johnston,“China's New Old Thinking: The Concept
of Limited Deterrence"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0,No.3(Winter 1995~96).
Alastair Iain Johnston ,“Prospects for Chinese Nuclear Force
Modernization: Limited DeterrenceVersus Multilateral
Arms Control,"China Quarterly,Vol.3 ,No2(June 1996).
Clark,Phillip,“Chinese Designs on the Race for Space,"Jane's
intelligence Review,Vol.7,NO.3(May 1999).
Evan Feigenbaum,“Who's Behind China's High-Technology
Revolution?,"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4,no.1(Summer 1999).
Gordon H. Chang,“JFK,China and the Bomb,"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Vol.74,N0.4 (Mar.1988).
Hu, Weixing,“ New Delhi's Nuclear Bomb: A SystemicAnalysis,
"World Affairs, Vol.163, No.1( 2000).
Huth, K. Paul,“ Extended Deterrence and The outbreak of Wa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2,No.2(1988).
Jennifer Weeks,“Sino-U.S.Nuclear Cooperation at a
Crossroads,"Arms control
Today,Vol.27,No.4(June/July 1997).
J Mohan Malik ,“China's Policy Towards Nuclear Arms Control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Contemporary Security
Policy,Vol.16,No.2(August 1995).
Joseph S. Nye,“U.S. Security Policy:Challenges for the 2lst
Centuty, "Commentary, No.19(August/September l998).
J Mohan Malik ,“China's Policy Towards Nuclear Arms Control
in the Post-Cold War Era,"Contemp-orary Security
Policy,Vol.16,No.2(August 1995).
Kim Hong- Nack,“The US and Korea: Dynamics of Political and
Security Relations in the 1990s,"Korea and the World
Affairs, Vol.19,No.1(Spring, 1995).
Nack, Kim Hong,“ The US and Korea: Dynamics of Political and
Security Relations in the 1990s,"Korea and the World
Affairs,Vol.19,No.1(Spring,1995).
Peter J. Gordon,“The politics of Implementing China's Nuclear
Doctrine, Part 2: 1969-Present, "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Vol.8,No.2(Spring 1999).
Richard Fleldhouse,“China's Mixed Signals on Nuclear Weapons,
"The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Vol.
7,NO.3(May 1991).
Robert Jervis,“The Political Effects of Nuclear Weapons,"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3,No.2(May 1988).
See Charles L.Glaser and Steve Fetter,“National Missile
Defense and the Future of U.S. Nuclear Weapons
Policy,"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6,No.1(Summer
2001).
Wagner, R.Harrison,“ Nuclear Deterrence,Counterforce
Strategies, and the Incentive to Strike Firs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5,No.3(1991).
Waltz, N.Kenneth,“Nuclear Myths and Political Realiti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4,No.3(1990).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