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502200911373200
DOI 10.6846/TKU.2009.00110
論文名稱(中文) 童年期性侵害倖存者對其重要他人自我揭露的心理歷程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of the childhood sexual abused survivors' disclosure to their significant other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1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朱育恩
研究生(英文) Yu-En Chu
學號 69213013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1-20
論文頁數 20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洪素珍
委員 - 謝文宜
委員 - 施如齡
關鍵字(中) 性侵害
倖存者
重要他人
自我揭露
關鍵字(英) sexual abuse
survivor
significant other
self-disclosur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指在瞭解童年期受過性侵害的女性倖存者,在面對重要他人時是否揭露其童年性創傷的心理歷程,包括倖存者對於揭露的思考、揭露時可能有的情緒,以及影響其揭露的因素等。並期待研究過程中所發現的重要議題,能對從事性侵害倖存者治療的實務工作者或專業人員提供新的觀點。本研究的研究方法,採用質化研究的敘說分析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訪談二位童年期曾受過性侵害,並接受過心理治療經驗的女性成人倖存者,訪談過程以半結構訪談大綱進行深度訪談。最後研究者以敘說之「整體-內容」及「類別-內容」分析法對二位研究參與者自我揭露的整體歷程進行分析。
經分析詮釋後,本研究發現兩位研究參與者都曾因為童年/青少年時失敗的揭露經驗而使得她們不敢再跟他人揭露,直到成年後才有機會與能量再次揭露。揭露前,兩位研究參與者都對揭露的結果有著負面的想像;揭露的歷程也引發強烈的負向情緒,例如憤怒、悲傷、恐懼、孤單及困惑等;揭露後,兩位參與者均經驗到情緒的抒發。再者,兩位參與者均因為性創傷造成對親密肢體接觸感到困擾,進而跟親密伴侶自我揭露並且也都獲得支持;不同的是,其中一位參與者的揭露次數較多,也會盡量跟重要他人討論性創傷對自己的影響,積極爭取重要他人的支持;但是另一位參與者的揭露模式則較隱微,並且有著「家醜不可外揚」的擔心,始終不敢跟父母揭露。兩位研究參與者對於揭露的擔心與恐懼,及因性創傷引起的困擾與負向情緒,都藉由一次次的揭露而獲得釐清與抒解,研究的結果也顯示自我揭露有助於兩位參與者的復原。
另外,本研究發現影響倖存者自我揭露的因素包括:社會文化,例如處女情節;家庭規則,例如重男輕女;重要他人,例如支持與否;以及個人因素,例如諮商經驗等四項因素,因素之間也會產生交互作用,影響倖存者的自我揭露。
英文摘要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plore childhood sexual abused survivors’ psychological progress, recovery progress and the incident self-disclosure. The researcher also expects that the important issues found in this study can provide new views to professional therapists and others who work with sexual abuse survivors. The researcher applies self-disclosure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o collect and analyze data. The researcher interviewed two female survivors who suffered childhood sexual abuse and conduct psychotherapy with semi-structural in-depth interviews. Finally, the researcher applied the theory of “holistic-content” and “categorical-content” to describe the survivors’ transformation and self-disclosure trauma.

According to researcher’s study, both survivors had failure self-disclosure experiences during their childhood and teenage hood. That causes the survivors did not mention this issue to anyone else until they are adult. Before the self-disclosure interviews, both survivors were expecting negative result. There were also a lot of emotion appears during the interview, such as anger, fear, lonely, confused…etc, but after few sessions of self-disclosure interviews, both survivors experienced the relief of the emotion. Beside the emotional relief, both survivors also received positive support from their intimate partner. 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two survivors is that survivor A had more experiences of self-disclosure, willing to discuss the sexual abuse trauma with her “significant other”, and strive for the support. Survivor B is more implicit, and tries to hide the incident as much as possible. She will not discuss her sexual abuse trauma with her “significant other”. However, both survivors who suffered from childhood sexual abuse have received benefit of emotional relief, recovery progress and self-esteem build up after few self-disclosure interviews.

Base on this study, it also foun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urvivors’ willingness to self-disclosure or not include social factor, family factor, significant other and consulting experienc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相關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兒童性侵害	8
    第二節	性侵害的迷思及其影響	21
    第三節	自我揭露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3
    第二節	研究參與人員	49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工具	54
    第四節	敘說取向的資料整理與分析	60
    第五節	研究的有效性	67
    第六節	研究倫理	70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詮釋	72
    第一節	大嬸婆自我揭露的心情故事	73
    第二節	葶藶自我揭露的心情故事	128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綜合討論	172
	第一節	兩位研究參與者對自我揭露的思考	172
    第二節	整體揭露歷程中,兩位研究參與者情緒的複雜度及轉折	180
    第三節	影響兩位研究參與者自我揭露的因素	183
 

第六章  省思與建議	193
    第一節	研究省思	193
    第二節	給性侵害實務工作者的建議	196
   

參考文獻	200

附件	207
	附件一 訪談大綱	207
	附件二 訪談邀請函	208
	附件三 研究訪談保證書	209
 
表   次
 

表2-1-1  不同的性侵害行為所影響的受害等級	9
表2-1-2	不同理論對兒童性侵害長期影響之觀點	17
表2-2-1  性侵害社會迷思	22
表3-2-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52
表3-2-2  研究參與者性創傷經驗、心理治療經驗,
	以及自我揭露經驗整理表	52
表3-3-1  訪談時數表	57
表3-4-1  資料分析編碼表	60
表3-4-2  依據揭露對象擷取逐字稿內容之範例	62
表3-4-3  依據揭露對象形成初步替代性故事文本之範例	63
表3-4-4  加入第二次訪談資料形成替代性文本並下標題之範例	64
表5-1-1  兩位研究參與者對自我揭露的思考概況	172
表5-3-1  影響兩位研究參與者自我揭露的因素	183
 
圖   次

 

圖2-3-1  自我揭露與關係發展	40
圖4-1-1  大嬸婆自我揭露模式	124
圖4-2-1  葶藶自我揭露模式	16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七出」是哪七項條件呢?(2005.06.14)奇摩知識。2005.06.14,取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61406873
王秀絨(2007)。藝術治療之質性研究-以性侵害倖存者之處遇為例。2007年表達性藝術治療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Catherine Kohler Riesman(1993)原著。敘說分析。台北:五南。
王瑞香(1996)。基進女性主義-女性解放的根本契機。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107-137頁)。台北:女書文化。
王瑞霙(2005)。大學生網路/實境間自我揭露與親密關係之探討~以南部地區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燦槐(1999)。性侵害被害者的心理症狀及復原歷程的評量-個別輔導與團體輔導模式建立。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研究報告。
朱瑞玲(1987)。中國人的社會互動:試論面子的運作。中國社會學刊,11,23-52。
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嘉義:濤石文化。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五南。
吳芝儀(2003)。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載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43-170)。嘉義:南華大學社教所。
吳就君(2002)。婚姻與家庭。台北:華騰。
吳泰毅(2006)。線上╱線下溝通恐懼以及自我揭露話題之比較研究-以即時通訊為例。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吳麗琴(2001)。性侵害受害者個別諮商心理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李茂興、余伯泉譯(1995)。社會心理學。(原作者:Aronson, E., Wilson, T.D., & Akert, R.M.)。台北:揚智。(原著出版於1993)。
李美枝(2001)。E世代心理學:知文知心不知面—談網路人際關係。台北:桂冠。
易之新譯(2003),Freedman, J. & Combs, G.(1996)原著。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台北:張老師文化。
林美蓉(1995)。寂寞與自我坦露。輔導季刊,31(1),58-63。
林佩儀(2000)。三位童年性侵害女性成人復原歷程研究-以社會文化脈絡觀點詮釋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小淨(2005)。論述之外,主體之內-女同志情傷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文彬、林美珍(1999)。大學生發展成熟的人際觀中親密性能力的發展:自我揭露與自主性之年級與性別差異的探討。教育心理學報,31(1),37-62。
邱秋雲(2002)。網路戀情者個人特質與其網戀經驗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洪素珍(2000)。台灣女性性受害生存者創傷復原的歷程。千禧年全國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洪素珍(2001a)。台灣女性性侵害受害者在性及性別議題上之覺醒歷程。性別、醫療與社會學術研討會,高雄醫學大學兩性研究中心。
洪素珍(2001b)。台灣性侵害受害者在原諒議題之心理歷程,兩性平等教育課程與教學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
洪素珍(2003)。 性侵害受害者情緒創傷之復原,性別、暴力與權力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洪素珍(2006)。母親對目睹婚姻暴力兒童需求之理解:焦點團體與紮根理論之應用。調查研究,20,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

洪素珍、楊大和、黃燕珠譯(2002)。創傷與治療師:亂倫生存者心理治療中的反移情與替代性受創。台北:五南。
姚淑文(2001)。婦女性侵害被害經驗的探討-以受害者為中心的社會建構歷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的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6期。
徐璐(1998)。暗夜倖存者。台北:平安文化叢書。
徐麗明譯(1998)。人際歷程心理治療。(原作者:Edward Teyber)台北:揚智。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31-91)。台北:三民。
畢恆達(2003)。同志教育專題引言。兩性平等教育季刊,30(2),50-57。
張莉莉(2002)。性侵害倖存少女心理劇治療歷程與結果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滿玲譯(2003)。社會心理學。台北:雙葉書廊。
張慧英譯(1996)。這就是強暴。台北:平氏叢書,p182-183。
陳淑敏(1989)。歸因方式、自我坦露與高中生之寂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若璋(1994)。兒童青少年性虐待與輔導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
陳若璋(2000)。兒少性侵害全方位防治與輔導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
現代婦女基金會(2000)。『三年有成?傷害猶存!性侵害案件司法二度傷害調查』座談會。台北。
許育光(2000)。敘事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
黃光國(1993)。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
黃囇莉主編(1999)。跳脫性別框框。台北:女書文化。
彭竹嬌(2002)。兒童性侵害-亂倫事件的探討。玄奘學報,5,68-87。
楊大和譯(1995)。創傷與復原。(原作者:J. Herman)。台北:時報。(原著出版年:1992)。
楊牧貞、黃光國(1980)。自我揭露的楔型及其相關變項。中華心理學刊。26(1),51-70。
楊慕慈(2002)。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華騰。
鄔佩麗(1999)。性侵害被害人心理重建輔導人員訓練方案發展研究。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鄔佩麗(2000)。校園性侵害事件之現況了解與因應。「性侵害防治與諮商」初階工作坊。
劉惠琴(1997)。性別與助人工作者的反省─服務網的建立。「性別/諮商」研討會論文,中華心理衛生協會。
劉惠琴(1999)。女性主義與心理學。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性別與社會、建構(135-176頁)。台北:心理。
蔡秀玲、王淑娟譯(2001)。治療亂倫之痛-成年倖存者的治療。(原作者:Courtois, C. A.)。台北:五南。
蔡素妙(1999)。伴侶與親密。諮商與輔導,163,11-14。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琴葳(2005)。兒時性侵害倖存女性之愛情經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碩士論文。
穆怡梅(1995)。錯不在你。台北:生命潛能。
簡美華(2006)。向非施虐母親揭露亂倫經驗及其影響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4期,頁1-24。
勵馨蒲公英、梁玉芳(1998)。記得月亮活下來。台北: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羅燦煐(1996)。強暴迷思與兩性平等。謝臥龍主編。兩性、文化與社會(頁269-286)。台北:心理。
羅燦煐(1997)。性別暴力與迷思再現。1997性別與兩性研討會。
羅燦煐(1998)。解構迷思,奪回暗夜:性暴力之現況與防治。1998全國高中職教師兩性平等教育墾丁工作坊。
羅燦煐(1999)。性別暴力與性別歧視。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性別與社會、建構(頁57-100)。台北:心理。

二、英文部分

Altman, I., & Taylor, D. A. (1973) Social pene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nston.
Bass,E. & Davis,L.(1988).The courage to heal: A guide for women survivors of child sexual abuse. New York: Harper & Row.
Burnard,P. & Morrison,P.(1992). Self-Disclosure:a contemporary analysis. Alershot: Avebury.
Burt, M. R.(1991). Rape Myths. In Odem, M. E. & Clay-Warner, J., Confronting Rape and Sexual Assault(pp.129-144). Delaware: Scholarly Resources.
Courtois, C. A.(1988).Healing the incest wound: Adult survivors in therapy. NewYouk: Norton.
Derlega, V.J., Margulis, S.T., Metts, S. & Petronio, S.(1993). Self-disclosure. Newbury Park: Sage.
Dolan, Y. M.(1991). Resolving Sexual Abuse: Solution-Focused Therapy and Eriksonian Hypnosis for Adult Survivors. NY: W. W. Norton & Company.
Donalek, J. G.(2001). First Incest Disclosure. Issues in Mental Health Nursing, 22,
p. 573-591.
Feinauer, L., Callahan, E. H. & Hilton, H.G.(1996). Positive intimate relationships decrease depression in sexually abused wome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Vol. 24, No. 2, Summer 1, 1996. Brunner/Mazel, Inc. 99-106.
Finkelhor, D. & Browne, A.(1986). Initial and Long-term Effect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In Finkelhor, D.(ed), A sourcebook on child sexual abuse. CA: Sage.
Goodman-Brown, T. B., Edelstein, R. S., Goodman, G. S., Jones, D. P. H. & Gordon, D. S.(2003).Why Children Tell: A Model of Children’s Disclosure If Sexual Abuse. Child Abuse & Neglect, 37, p. 525-540.
Grauerholz, L.(2000).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sexual revictimization:linking 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sociacultural factors and processes. Child Maltreament, 5(1), 5-17.
Hung, Su-Chen(2000).The Process of Recovery from Childhood Sexual Abuse for Female Survivors in Taiwan. Unpublished PHD thsis, University of Durham, England.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ive. CA: Sage.
Lipovsky, J.(1991). Disclosure of Father-Child Sexual Abuse: Dilemmas for Families and Therapists.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13, p.85-101.
Lovett, B. B.(1995). Child Sexual Abuse: The Female Victim’s Relationship with Her Nonoffending Mother. Child Abuse & Neglect, 19, p. 729-738.
Luo, T. E.(1998). Sexual Abuse Trauma Among Chinese Survivors. Child Abuse & Neglect, 12, p. 1013-1026.
Margolin, J. A.(1999). Breaking the Silence: Group Therapy for Childhood Sexual Abuse. NY: The Haworth Press.

McNulty, C. & Wardle, J.(1994). Adult Disclosure of Sexual Abuse: A Primary Cause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 Child Abuse & Neglect, 18, p.549-555.
Oz, S.(2001). When the wife was sexually abused as a child: marital relations before and during her therapy. Sexual and relationship therapy, 16(3), 287-298.
Pearson, Q. M.(1994). Treatment techniques for adult female survivors of childhood sexual abuse.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3, 32-37.
Resick, P. A.(1993).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rape.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8(2), 223-255.
Roesler, T. A. & Wind, T. W.(1994).Telling the Secret: Adult Women Describe Their Disclosure of Incest.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9, p.327-338.
Ward, C.(1995). Attitudes toward Rape-Feminist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SAGE Publication. USA.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