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502200713124800
DOI 10.6846/TKU.2007.01077
論文名稱(中文) 亞洲國家生技產業政策與現況-港、日、韓、星、臺五國之比較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Policy and Current Status of Asian Biotechnology Industry -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Hong Kong, Japan, Korea, Singapore and Taiw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1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陳以德
研究生(英文) Yi-Te Chen
學號 69255088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1-04
論文頁數 9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銘祥
委員 - 陳敦源
委員 - 黃一峯
關鍵字(中) 生物技術產業
中介組織
研發創新
產業結盟
關鍵字(英) biotechnology industry
intermediate organization
innovation
industry allianc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生物技術產業被許多後進國家規劃為下一世代的重點發展策略產業之一,因此紛紛投入大量的資源於此產業領域之中,期盼在這場全球生技產業競賽之中取得一定之成果。本文乃以比較研究法為核心,文獻分析為輔助,藉由亞洲五國的分析比較之後,得出在生技發展過程之中具有極大影響力之關鍵因素,並檢視這些因素究竟如何影響各國生技產業之發展,並可做 為各國在制訂生技產業政策時的參考依據。
觀諸各國所採取之生技產業發展策略,能夠發現大抵上皆由政府做為引領生技產業發展之首要行動者,主要是由於在生技產業本身的高資金門檻以及高風險環境之特性之下,使得掌握大量資源分配權力的政府角色必須在此項競爭裡承擔更為重大之責任。因此本研究主要是以政府政策的觀點來檢視後進國家在發展生技產業時所必須掌握的利基,以及所可能面臨的障礙與困難。
本研究更進一步地探討「中介組織」在生技產業發展過程之中的重要性,一國之中介組織能否發揮應有之功能,乃影響著生技發展的命運。中介組織的任務主要在於發揮生物技術開發與移轉以及人才育成的功能,使初生萌芽的生技業者能夠得到具有商業價值的生物技術以及足夠且適格之人才,經由此般的適度保護使生技業者得以發揮所長。
生技產業的發展仍然需要產業界之間的配合與努力,才能有健全的發展並確保已獲得之發展成果能夠長久。因此生技業界不能夠過度依賴來自外界的保護,而忽略了本身應有之作為,應該要設法逐步累積自身的研發創新能量以及風險承擔能力,並且透過產業垂直或水平之產業結盟,使相對有限的資源運用更具效率及合理性,使生技之發展步入正軌。
英文摘要
The research employs mainly the comparative method, and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as a secondary means. In trying to develop the best biotechnology industry,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seek to establish their own biotechnology industry. After reviewing and comparing five Asian countries, this research finds out that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is tremendous effected by several key factors. For those countries that don’t possess their biotechnology industry, can   use this research as a reference.
  The government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ndustry,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the resources to back-up this kind of project. The other reason for not being able to advance this industry is the limited capital and high-risk of environment. Observing from the government’s point of view, there will be an explanation of problems they will encounter in this process.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a key factor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a biotechnology industry is the intermediate organizati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termediate organization lies in its role in providing the training and transfer of techniques and thus preventing the high-risk failure in this industry. By this means the industry gets the trained personnel’s and the techniques needed for a successful biotechnology industry.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cannot rely solely on its tech-providers but needs to develop new technologies and face the risks through innovating development research. The industry also needs to cooperate with other biotechnology industries, to form an alliance. In forming an alliance, the industry will then be able to properly and reasonably utilize its resources. These steps are imperative in order to succeed and to allow this industry becoming a profit making industr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前言……………………………………………………1
    第一節	   研究背景……………………………………2
    第二節	   研究問題……………………………………5
第二章	   研究方法………………………………………………8
    第一節	   比較法之邏輯………………………………8
    第二節	   比較法之運用………………………………9
    第三節	   比較個案的選擇……………………………10
第三章      文獻探討………………………………………………17
    第一節           生技產業發展之關鍵因素…………………19
    第二節           關鍵變項之探討……………………………21
第四章	   個案分析………………………………………………39
    第一節           概念的操作化與編碼………………………39
    第二節           各國分析……………………………………47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結論………………………………………61
    第一節	   研究發現……………………………………61
    第二節	   關鍵變項之行動者…………………………65
    第三節	   深入探討……………………………………68
    第四節	   結語…………………………………………80
參考文獻……………………………………………………………82
附錄…………………………………………………………………88
表 次
表一、變項架構…………………………………………………………45
表二、研究個案納入比較研究法之初步架構………………………..46
表三、研究個案納入比較研究法之完整架構………………………..60
表四、關鍵變項行動者之優勢與侷限………………………………..66
圖 次
圖一、台灣生技產業範圍……………………………………………….3
圖二、最大相似系統與比較相異法……………………………………..6
圖三、鑽石理論架構…………………………………………………..15
圖四、資源技術擴散示意圖……………………………………………32
圖五、國家創新系統……………………………………………………3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經濟部工業局。2003生技產業白皮書。
經濟部工業局。2004生技產業白皮書。
經濟部工業局。2005生技產業白皮書。
經濟部工業局。2006生技產業白皮書。
行政院國科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2010台灣策略性技術領域分析。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生物技術產業年鑑。
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BTC)。「短中長程發展方向的策略與布局」。台灣經濟研究院。
科學技術統計要覽。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丁錫鏞。2004。台灣的生物技術與生技產業發展政策。嵐德出版社。
江晃榮。2003。生物科技的千億商機。世茂出版社。
王啟光。1999。生技製藥產業關鍵成功因素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王為敏、徐慶昇、文端廉、林晉源。2002。「生技投資的億萬商機」。時報出版社。
王輝煌。1999。「我國科技預算與政策導讀」。國策專刊-「預算與政策」專輯。Vol. 10。頁11-14。
李清安。1999。「對台灣生技產業政策之政策分析-以行政院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為個案」。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連滋、江淑芬。1997。我國潛在新興產業SWOT分析---以生物技術產業為例。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3(3): 95-108。
承立平。1997。「我國科技產業發展政策之做法與檢討」。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3(3): 1-37。
牟敦剛。1992。「生物技術與我國生物產業技術提昇推動之省思」。生物產業。
牟敦剛。2004。「生物科技快易通」。商周出版社。
牟敦剛。1999。「推動我國生物技術及相關產業升級之課題探討」。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 2(1): 76-93。
吳豐祥。1998。「產學合作創新的機會與挑戰」。第七屆中華民國管理教育研討會暨論文集。頁215-229。
林秀英。1991。「國際性策略聯盟之研究」。工業技術研究院。
林慈芳、林蕙薰。2002。「台灣經濟成長潛力與限制因素之探討」。自由中國之工業 92(1): 87-116。
林衛理 。2001。「政策、大學、創投與美國生技產業之發展」。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24(12): 55-65.
林建山。1995。產業政策與產業管理。環球經濟社。
吳青松。1991。高科技產業的策略聯盟。經濟日報大講堂。
徐作聖。1999。國家創新系統與競爭力。聯經出版社。
徐作聖。2003。科技政策與企業策略-台灣十大產業發展策略。全華科技圖書。
徐作聖、賴賢哲。2005。科技政策理論與實務。全華科技圖書。
洪毓甡。1997。從人力資源看我國國家競爭力。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0(4)。頁53-60。
高志道、江晃榮。1991。「美日生物技術的競賽-兼談我國發展生技的困境」。科學月刊。頁264-271。台灣經濟研究院出版。
邱奕嘉、許友耕、徐作聖。2003。高科技產業策略與競爭。全華科技圖書。
陳銘祥。2000。「比較公共政策」。法政學報。201-37.
黃仁德、姜樹翰。2000。「我國生物科技產業的展望與區位選擇」。台灣銀行季刊。
孫明志。2004。「台灣高科技產業大未來-超越與創新」。天下文化。
孫智麗。2001。台灣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現況與策略。台灣經濟研究院出版。
孫智麗。2001。建構知識經濟運作之創新系統:台灣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現況與展望。台灣經濟研究院。
廖君蓉。2002。「美國生物技術產業蓬勃發展」,科技發展政策報導,第1期,頁20。
謝雯玲。2001。台灣生物科技產業的發展。淡江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慶昌。2001。「生物科技的事業發展」。2001我國產業生命力之新契機研討會—生技及製藥產業。經濟部技術處ITIS。頁31-65。
戴謙、楊惠郎。2001。「我國生技產業發展策略之分析及建議」。科技發展政策報導。第10期。頁761-765。
蘇遠志。2004。「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策略」。國家政策季刊卷。3(3): 1-24。
蔡坤達。2002。「影響我國生物科技產業國際競爭力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所碩士論文。
蔡學儀。2004。台灣經濟論。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
英文部分
Bartholomew, S. (1997), “National Systems of Biotechnology Innovation: Complex Interdependence in the Global Syste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 28 (2): 241-66.
Contravtor F.J., Lorange P. (2002), “The growth of alliance in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Vol. 11: 485-502
Fransman, M., Tanaka, S. (1995), “Government, Globalisation and Universities in Japanese Biotechnology”, Research Policy, Vol. 24(1): 13-49.
George W. (2001), The Biotech Investor’s Bible,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Jersey.
Gibbs, D. (2000), “Globalization, the bioscience industry and local environmental responses.”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Vol. 10. 245-57.
IMD, 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 Book 2004,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Lausanne.
IMD, 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 Book 2005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Lausanne.
Lyons, M.P. (1991), “Joint Venture as Strategic Choice – A Literature Review.” Long Range Planning 24(4): 130-44.
McSheehy, William. (2001), “Biotechnology:The new horizon”, Corporate Location, Milton Keynes, May/Jun, pp.18-21.
Merryfield, Bruce. (1989), “Strategic Alliance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32(Feb): 15-20.
Porter, Michael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Free Press.
Porter, Michael E.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Porter, Michael E. (1991), “Why nations?” World Executive's Digest, 5(4), pp. 18-29.
Richard W. Oliver. (2000), The Coming Biotech Age:The Business of Bio-Materials,McGraw-Hill Int’l Enterprises Inc. New York.
Rothwell, R., Zegveld W. (1981),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Public Policy, Frances Printer Ltd. London.
Senker, J. (1996),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Technovation, Vol. 16(5): 219-29.
Yoshikawa, A. (1998),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National Science Policy: Biotechnology Policy in Jap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Vol. 3, pp.735-43.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