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501201712182400
DOI 10.6846/TKU.2017.00120
論文名稱(中文) 新博物館對地方意義之建構與觀覽者的想像過程─以魚藏文化館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Constructing the Imagined Community of Tamsui-- The Case Study of the Museum of Fishiegoodi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1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楊凱安
研究生(英文) Kai-An Yang
學號 60205037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12-30
論文頁數 10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許傳陽
委員 - 李明穎
委員 - 楊明昱
關鍵字(中) 新博物館
文化中介
文化旅遊
觀覽者
地方意義
關鍵字(英) Ecomuseum
Cultural intermediary
Cultural Tourism
Tourist
Local significanc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以觀光旅遊為發展重心的淡水小鎮,不論是淡水老街還是各種美食小吃,搭配美麗的河岸風景,吸引許多國人在假日時造訪,甚至成為國外遊客來到台灣必訪的景點之一。然而隨著時代環境變遷,加上全球化浪潮下,人們開始重視地方發展,同時檢視地方過往的歷史脈絡,赫然發現原來淡水這個小鎮,不只具有眾多歷史痕跡的古蹟建築,還有發展超過百年,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慢慢轉型成觀光性質的漁業,在淡水漁會的努力之下,成立專屬淡水漁業的「魚藏品牌」,並成立具有新博物館性質的魚藏文化館,紀錄下淡水絕代風華的漁業發展史,也讓更多人得以看見淡水的不同面貌,進行深度文化旅遊。

本研究以淡水魚藏文化館為目標,採用田野調查法、文獻資料分析法以及半結構式訪談等研究方法,試圖瞭解魚藏文化館展示的物件,如何型塑地方意義,同時能帶給觀覽者什麼樣的地方想像過程,並透過漁法的呈現及衍生性商品,建構出適當的學習環境。研究結果發現,魚藏文化館透過館內展示的漁業照片,將淡水的地方意義,中介給觀覽者們,讓博物館、地方與觀覽者合而為一,使得觀覽者得以在參訪完魚藏文化館後,對於淡水的地方意義產生新的認知,同時以衍生性商品,延續觀覽者的觀覽經驗,建構出與以往不同的淡水地方意義。
英文摘要
The Tamsui town is to tourism as the focus of development, whether it is Tamsui old street or a variety of local dishes, and beautiful riverbank scenery, attracting many people to visit during the holidays, even become foreign tourists to Taiwan will visit one of the attractions.However, due to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 and the tide of globalization and reviewing the local history of the past, people was surprised to find that the original town of Tamsui, not only has many historical traces of monuments,bus also had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than a century, with the changing times and slowly transformed into a tourism nature of the fisheries.Under the efforts of the Tamsui fishermen’s association, it established the "Tamsui fishiegoodies" of exclusiveTamsui fishery and set up a new museum with culture of fishing industry. Based of the history of fisheries development, people is able to see the different facets of Tamsui, and then going on depth of cultural tourism.

In this study, we used the field research method, the document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method to understand the objects displayed, and how to make the local significance of the museum of Tamsui fishiegoodies, at the same time can bring the viewer what like the local process of imagination through the emergence of fishing and souvnires products, to build a suitabl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museum of Tamsui fishiegoodies displayed the fishery photos in the museum, which combined the local meaning of Tamsui into the viewers and allowed the museums, places and viewers to be integrated into one. After visiting the museum of Tamsui fishiegoodies, viewer experiences a different of Tamsui.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壹章.緒論..................................................1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二. 研究問題.............................................6

第貳章.文獻檢閱..............................................7

   一. 懷舊文化...........................................7

   二. 博物館與新博物館....................................10

   三. 場域理論...........................................23

   四. 文創產業...........................................25

第参章.	 研究範圍與方法.....................................32

    一. 研究地點與範圍....................................32

    二. 研究流程與架構....................................32

    三. 研究方法..........................................33

第肆章.	 魚藏文化與淡水小鎮..................................35

    一. 淡水小鎮的歷史與地理................................35

    二. 台灣漁業發展概況....................................42

    三. 魚藏文化館.........................................49    

    四. 魚藏故事與地方品牌..................................84

    五. 本章回顧與結論.....................................88

第伍章.結論與建議...........................................91

    一. 研究結論..........................................92

    二. 研究建議..........................................97

參考文獻...................................................100

附錄一.....................................................107

附錄二.....................................................108

表目錄

表1.1 台灣各地方代表性生態文化館(博物館).......................4
表1.2 淡水各景點旅遊人次與所占百分比例.........................5
表2.1 各國集體回憶...........................................8
表2.2生態博物館的代表與變遷..................................22
表2.3 文化三層次............................................26
表2.4 五大產業分類..........................................27
表2.5 文化創意產業分類.......................................28
表4.1 淡水行政區沿革........................................38
表4.2 休閒漁業活動四大範疇...................................43
表4.3 台灣主要漁業博物館.....................................44
表4.4 台灣四大漁業..........................................47
表4.5 失傳漁具漁法..........................................55
表4.6 觀覽者參訪前後 對於地方的想像變化.......................75
表4.7受訪者的漁業知識教育學習................................79
表4.8 淡水漁會重要學習教育活動...............................81
表4.9 魚藏文化館 漁業衍生性商品販售統整表.....................87

圖目錄

圖2.1 新博物館 文化中介過程..................................17
圖3.1 研究流程..............................................32
圖3.2 研究架構..............................................33
圖4.1 淡水紅毛城............................................36 
圖4.2 淡水滬尾砲台..........................................36
圖4.3 淡水第二漁港..........................................37
圖4.4 淡水老街..............................................37
圖4.5 淡水港................................................39
圖4.6 淡水里學堂大書院.......................................40
圖4.7 淡水禮拜堂............................................40
圖4.8 滬尾偕醫館............................................41
圖4.9 淡水水上機場..........................................41
圖4.10 淡水區漁會大樓.......................................49
圖4.11 淡水區漁會LOGO.......................................50
圖4.12 魚藏品牌LOGO.........................................50
圖4.13 魚藏文化館入口.......................................51
圖4.14 魚藏小棧外觀.........................................51
圖4.15 魚藏文化館旁留言版....................................52
圖4.16 魚藏文化館指示牌......................................52
圖4.17 淡水漁人碼頭情人橋廣場................................53
圖4.18 魚藏文化館─失傳的漁法、漁具1..........................56
圖4.19 魚藏文化館─失傳的漁法、漁具2..........................56
圖4.20 魚藏文化館─失傳的漁法、漁具3..........................57
圖4.21 魚藏文化館─淡水漁民捕烏魚的樂趣........................57
圖4.22 魚藏文化館─捕捉鰻苗...................................58
圖4.23 魚藏文化館─鰻苗......................................59
圖4.24 魚藏文化館─魩仔魚.....................................60
圖4.25 魚藏文化館─文蛤......................................60
圖4.26 魚藏文化館─吻仔魚作業處理方式..........................61
圖4.27 魚藏文化館─認識魩仔魚.................................61
圖4.28 魚藏文化館─淡水特有魚法 耙文蛤1........................62
圖4.29 魚藏文化館─淡水特有魚法 耙文蛤2........................63
圖4.30 魚藏文化館─烏魚 趕上魚汛的船隻.........................64
圖4.31 魚藏文化館─烏魚 淡水冬季最重要漁獲.....................64
圖4.32 魚藏文化館─烏魚 滿滿船艙的烏金.........................65
圖4.33 魚藏文化館─烏魚 上架販售..............................65
圖4.34 魚藏文化館─淡水漁港產業...............................67
圖4.35 魚藏文化館─淡水周邊漁港...............................67
圖4.36 魚藏文化館─淡水區漁會年鑑.............................68
圖4.37 魚藏文化館─DIY活動教室................................80
圖4.38 魚藏文化館─周邊活動大集合.............................80
圖4.39 魚藏文化館─冬天的淡水.................................81
圖4.40 魚藏文化館─漁夫說書...................................82
圖4.41 魚藏文化館─漁民寫實...................................82
圖4.42 魚藏文化館─有獎徵答...................................83
圖4.43 魚藏文化館─周邊商品A區................................85
圖4.44 魚藏文化館─周邊商品B區................................86
圖4.45 魚藏文化館─周邊商品C區................................86
參考文獻
1、	中文部分

于倩(2015)。《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產品定位之研究》,實踐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王維梅譯(1994)。成長中的美國博物館運動,博物館學季刊,8(4),頁3-10。

王宏鈞(1997)。《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雅璇(2012)。《無盡的再現:台灣博物館數位典藏與圖像授權之營運研究與經濟分析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

朱美蓮(2008)。《文化遺產旅遊遊客懷舊傾向、涉入、體驗、滿意度及忠誠度影響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朱亞琪(2014)。《博物館及其文化觀光的功能:宜蘭縣設治紀念館及其觀眾經驗之研究》,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班

李文豪(2008)。《各國中央銀行設立貨幣博物館之影響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李素珍(2009)。《國立博物館行政法人化相關問題之探討 》,中原大學會計研究所

李靜宜(2014)。《蘭陽博物館志工參與動機與持續服務因素之研究》,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

吳亦真(2010)。《博物館志工持續參與志願服務因素之探討 —以鶯歌陶瓷博物館志工為例》,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吳羿璇(2013)。《產業博物館與觀光工廠影響企業品牌形象因素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

李金波(2015)。《觀光工廠與產業博物館對企業品牌形象助益之研究》,萬能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

李如茵(2015)。《「礦城的記憶與傳播」,新博物館對地方意義之建構─以黃金博物館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何秉薇(2015)。《新博物館與地方傳播的關係─一個女性旅遊的觀點》,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周冠名(2007)。《博物館觀眾參觀體驗滿意度之研究-以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周琳皓(2011)。《文化創意與地方產業之結合-以彰化縣自行車產業為例》,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林政弘、張沛華(1995)。《我國博物館經營管理之探討》,台北:教育部社會教育司

林妙津(2014)。《新世紀大學博物館的角色與功能初探-以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為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

胡蕙霞(1993)。《博物館觀光遊憩功能評估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

施宜君(2011)。《文化傳播與社區營造:馬偕街之場域形構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徐純(2000)。《博物館實務基礎入門》,臺北: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郭義復(1999)。科學博物館展示的變革,博物館學季刊,13(3),頁97-103。

郭義復(2008)。新博物館學的展示觀。博物館學季刊,15(3),頁3-11。

翁雅雯(2013)。《村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村-台南土溝藝術場域擴張經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

翁君菱(2015)。《博物館服務品質與觀眾滿意度研究-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學系

高淑樺(2014)。《台灣原住民部落文創場域形塑分析研究》,南台科技大學數位內容與應用設計碩士班

陳維琪(2005)。《我國行政法人制度可行性研究—以公立博物館為例 》,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所

陳若怡(2008)。《志工在地方博物館經營策略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台北縣鶯歌陶瓷博物館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

陳信誠(2011)。《博物館行銷策略研究-以「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陳怡伶(2012)。《應用社群媒體於博物館經營之研究》,世新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含碩專班)

陳昱廷(2013)。《藝術類博物館的網頁暨社群網路公關運作模式探討》,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

陳孝盈(2015)。《國立博物館行政法人化之研究 》,開南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公共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陳奕萱(2015)。《藝術參與場域和生活-以台南海安路藝術造街行動為例》,東海大學美術學系

陳曼薇、方郁娟(2014)。《從文化中介者探討台灣當代時尚文化意涵》,中華傳播學會2014年年會論文

許立群(2007)。《消費者懷舊傾向、懷舊型態與情緒影響地方老街旅遊價值之研究》,國立宜蘭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許惠晴(2011)。《新博物館空間中觀覽者文化資本、資訊尋求行為與目的地意象之研究-以淡水馬偕街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張理如(2009)。《觀光工廠意象與品牌知名度、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以大黑松小倆口牛軋糖博物館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

張哲榮(2012)。《從文化創意產業探討淡水老街產業經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張玲雅(2015)。《臺南市五條港文化場域意象之懷舊設計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學系

曹皕晴(2015)。《文化展示與地方性建構─以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張廷珊(2015)。《博物館運用社群媒體發展觀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Facebook粉絲專頁個案研究》,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

黃正儒、高忠義合譯(1995),1990年代的博物館理念,博物館學季刊,9(3),頁1-8。

黃光男(2003)。《博物館能量》,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黃光男(2007)。《博物館企業》,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黃光男(2011)。《詠物成金─文化‧創意‧產業析論》,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黃利巧(2014)。《博物館特展行銷策略之研究:以「蔡國強泡美術館」特展為例》,華梵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

黃永懿(2014)。《國立臺灣博物館觀眾之參觀行為與滿意度研究》,臺北市立大學 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馮經宇(2014)。《博物館數位典藏之成效分析 》,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碩士學位學程

彭雅雯(2015)。《地方博物館對地方文化推廣發展之研究—以嘉義市立博物館為例 》,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文創行銷碩士班 

童政嘉(2015)。《文化創意產業群聚之永續性研究─以三義鄉木雕產業為例》,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

曾停香(2009)。《台鹽產品品牌形象對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的相關性研究─以屏東地區產品消費者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 

楊敏芝(2002)。《地方文化產業與地域活化互動模式研究以埔里酒文化產業為例》,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第三屆博士論文

楊允銓(2015)。《懷舊傾向與體驗價值對忠誠度之影響:以懷舊餐廳為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董士鴻(2010)。《建構懷舊地方:以懷舊餐廳"新台灣的原味"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研究所

葉昭玉(2010)。《地方觀光產業結合文化創意產業之策略研究-以雲仙樂園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新北市淡水區漁會(2011)。《漁光列車 臺灣漁業百年回顧》,臺北:長榮國際文化事業

鄭秀嫻譯(1996)。生態博物館─演化型定義,博物館學季刊,10(1),頁3-6。

鄭自隆、洪雅慧、許安琪(2005)。《文化行銷》,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蔡文川(2007)。情意、環境、故事─塑造人地關係的重要因素。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三十九期,頁87-102。

蔡日耀、郭慶老、江英智等(2012)。《耕耘臺灣農業大世紀─漁業風華》,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劉美盈(2014)。《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權模式 》,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賴秋如(2013)。《花蓮縣石雕博物館行銷策略分析 》,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蘇文清(2015)。《地方性文化創意產業之設計策略研究》,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

2、	英文部分

Denis McQuail(2010).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SAGE Publications UK

Pierre Bourdieu(1984).Distinction(Richard Nice,Tran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Kegan Paul.(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9)

Pierre Bourdieu、Loïc Wacquant(1992).Réponses. Pour une anthropologie réflexive.《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李猛、李康譯(1998),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Pierre Nora(1992).Lieux de Memoire .《記憶所繁之處》,戴麗娟譯(2012),臺北市:行人出版社

Philip Kotler、Kevin Keller(2011).Marketing Management Global Edition. 14th edition《行銷管理學》,駱少康編譯(2012),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Tim Cresswell(2004).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臺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Yi-Fu Tuan(1977).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潘桂成譯(1998),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3、	網路資料

中華民國文化部 文創發展網站 http://www.moc.gov.tw/content_271.html 

中華民國文化部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306_19693.html 

中華民國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http://superspace.moc.gov.tw/index.aspx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http://www.cam.org.tw/big5/main.asp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http://www.boch.gov.tw/boch/ 

交通部 海運數位博物館http://transport-museum.nat.gov.tw/oceanshipping/index.jsp 

淡水區漁會官方網站 http://www.ts-fa.org.tw/ts-fa/modules/tadnews/ 

淡水區漁會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tsfish/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官方網站http://icom.museum/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http://www.nmns.edu.tw/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http://tour.ntpc.gov.tw/tom/lang_tw/index.aspx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http://www.ca.ntpc.gov.tw/ 

新北市淡水區公所http://www.tamsui.ntpc.gov.tw/ 

新北市淡水區公所淡水鎮志http://www.tamsui.ntpc.gov.tw/content/?parent_id=10035

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 台北旅遊網  http://new.travel.taipei/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OTOP地方特色網 https://www.otop.tw/ 

維基百科 文化頁面

維基百科 創造力頁面

維基百科 產業頁面

維基百科 博物館頁面

維基百科 國際博物館協會頁面

維基百科 懷舊頁面

維基百科 集體回憶頁面

維基百科 淡水區頁面 

維基百科 品牌頁面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