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501200912490500
DOI 10.6846/TKU.2009.01203
論文名稱(中文) 回首望紅塵:一位女性助人工作者的自我療遇歷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flection of my life: Self-narrative as a healing process for a female profess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1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陳念青
研究生(英文) Nen-Chin Chen
學號 69413004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1-05
論文頁數 18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王行(shane@scu.edu.tw)
共同指導教授 - 洪素珍(suwei@mail.tku.edu.tw)
委員 - 夏林清(apsy1005@fju.edu.tw)
委員 - 施如齡(juling@mail.nutn.edu.tw)
關鍵字(中) 敘說研究
自我療癒
家庭經驗
關鍵字(英) narrative study
self-healing
family experienc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這本論文,主要是透過書寫,以迎對生命裡的遭逢及重整生存的「徑意」。方向不是尋著理論對話,而是自我的反芻。目的不是為了辯證,而是為了呈現不同生命體的經歷。其所展演的是歷程中對己身的翻轉與感悟,亦可說碎裂中自我如何回觀生命的樣態。

主文分成三部曲呈現。第一部曲,先拼揍我與每個家人的記憶,以讓「生命圖景」得以浮現;第二部曲,則透過與指導教授一問一答的生命對話後,再循著對話中的蛀齒隙縫,進行生命議題的自我分析;爾後再重新回觀「家-人」生命步履的意義,亦可說是重新領悟家中每個人的步曲,以找到「故我在」的意義。

至此,論文結構的進展方式,是以一種生命情節「來回交錯」的方式展現,並藉由隱喻、象徵、詮釋與分析,回嚐、品思、溯流生命裡的歷史。在文本的呈現中,可以看見我如何在研究者、當事人與書寫者之間流轉與推移。再且,文裡也記錄著我這麼一個初啼者的文字與觀點的轉進和移動,更記錄著我這一路「療遇」的歷程與反璞。

而這一段長達二年的論文路,亦可說是我在經歷「主體化」的脫變路徑,透過行徑的路程,不僅重整了我這個女性的生命經驗及試圖尋獲主體的歷程外,在這過程中,同時崩解了我這個女人對愛情的「封沈」,致而「醒覺」。
英文摘要
The methodology of the research is narrative study, which reviews the life process of encountering and wondering. Through the autobiographical style of writing, in order to enhance self-awareness and reflections on the life meaning, the researcher transforms life experiences into literary form of stories instead of basing on theoretical viewpoint.

The narration includes three parts written by the researcher. The first part is the story, which comes from the memories of the researcher. The second part is the dialogues between the directive professor and the researcher. The reflections on the life meaning of the “family-individual” relationship is the third part transforms the researcher’s viewpoint on “Being Subjectivity”.

Through the process of narrative, the researcher has not only reframed the meaning of family experience but also re-experienced the process of being subjectivity, as well as the awarenes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n and wome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壹、前  言	1
貳、生命疊層之敘說、分析與回觀	6
第一部路徑:生命疊層之敘說-黑洞裡的人生	6
一、黑洞裡的精靈	7
二、你是我爸爸	10
三、母親的影是我的淚	19
四、生命裡的手與足	30
五、掙出黑洞	41
第二部路徑:生命疊層之分析-潛入傷海	53
一、玫瑰身上刺	55
二、愛情潛意識	62
三、藏身之迷	72
四、父女情結	80
五、主體層次性	88
六、女人的身影	96
七、生命底層的癤	103
第三部路徑:生命疊層之回觀-回流的河	109
一、牽手走一世情	111
二、一屋簷二世代	120
三、矮牆邊的小草	131
四、紫玫瑰的愛情	140
五、那靈修的路上	149
六、流轉-自我-刻痕	158
參、步履踩影	166
肆、結  語	173
伍、後  記	175
參考文獻	177
附件:重要事件年史回溯	179
參考文獻
丁曉雯(1994)。我的愛我的夢我的家。我的愛我的夢我的家【CD唱片】。台北:滾石。
王慧玲、連雅慧(譯)(2002)。M. P. Nichols & R. C. Schwartz著。家族治療的理論與方法。台北:洪葉。
朱侃如(譯)(1999)。M. Stein著。榮格心靈地圖。台北:立緒。
李焯雄(作詞)(2004)。白月光。下一個永遠【CD唱片】。台北:SONYBMG。
余德慧、彭榮邦、石世明、劉宏信、劉美妤著(2006)。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遇。台北:心靈工坊。
吳念真(作詞)(1987)。桂花巷。桂花巷【CD唱片】。台北:滾石。
胡茉玲(譯)(2004)。J. A. Kottler & J. Carlson著。治療師的懺悔。台北:生命潛能。
徐璐(1998)。暗夜倖存者。台北:平安文化。
許瑛旭、郭素蘭、曾雅莉、彭秀救、張慈芬(譯)(1999)。E. Street著。家族諮商實務與歷程。台北:心理。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
翁樹澍、王大維(譯)(1999)。I. Goldenberg & H. Goldenberg著。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台北:揚智。
郭之儀(作詞)(2004)。風中的蠟燭。愛著啊【CD唱片】。台北:阿爾發。
陳小霞(作詞)(1991)。傀儡尪仔。大腳姐仔【CD唱片】。台北:百代。
陳義孝(2003)。佛學常識詞彙。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陳瑞樺(譯)(2005)。F. Fanon著。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
張艾嘉(編劇)(2007年1月19日)。生日快樂。奇摩電影網。2007年8月10日,取自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2120
張雨生(作詞)(1992)。我就要轉彎。帶我去月球【CD唱片】。台北:飛碟。
張進上、郭志通(2005)。客體關係治療在父母化個案之應用。諮商與輔導,41(1),29-37。
彭仁郁(譯)(2003)。J. Kristeva著。恐怖的力量。台北:桂冠。
鈴木敏夫(製作)(2007)。地海戰記【影片】。取自博偉,台北縣三重市成功路173號3樓 。
遠足影像(製作)(2005)。無米樂【影片】。取自中映,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3段106號5樓之1。 
楊添圍、周仁宇(譯)(1999)。N. G. Hamilton著。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實務。台北:心理。
蔡振南(作詞)(1997)。花若離枝。花若離枝【CD唱片】。台北:豊華。
鄭玄藏等(譯)(2002)。G. Corey著。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
韓良憶(譯)(2002)。G. Natalie著。心靈寫作-創造你的異想世界。台北:心靈工坊。
譚家明(編劇)(2007年1月12日)。父子。亞音娛樂世界網。2007年9月9日,取自http://ent.sina.com.cn/f/m/fuzi/index.shtml
龔卓軍(譯)(1999)C. G. Jung主編。人及其象徵。台北:立緒。
Jung, E.(1989). Animus and Anima. Dallas, Texas: Spring.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