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409201315415700
DOI 10.6846/TKU.2013.00162
論文名稱(中文) 近代中國海軍建軍之比較:清末海軍與現代解放軍海軍
論文名稱(英文)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Naval Development:Late Qing Navy and Modern PLA Nav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1
學期 2
出版年 102
研究生(中文) 王承中
研究生(英文) Cheng-Chung Wang
學號 69833013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3-06-20
論文頁數 8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介正
委員 - 林中斌
委員 - 沈明室
關鍵字(中) 海權
海防
海軍戰略
北洋海軍
解放軍海軍
關鍵字(英) Sea power
Coast defense
Naval strategy
Late Qing Navy
PLA Nav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中國雖自古即有海上的活動,但綜觀中國歷史,有鑒於朝貢體系及游牧民族的威脅,中國甚少利用海洋對外興兵,中國絕大多數的水面作戰經驗以及活動範圍也僅在內河或是湖泊。西元1840年鴉片戰爭後,由東南沿海全面也有計畫性入侵的西方列強使得清朝開始重視海防的重要。1874年日本侵犯台灣後,清朝內部在經過海防與邊防激烈的辯論後,1875年決定採取東則海防,西則邊防,兩者並重的戰略思想。海防的重要性第一次與邊防站在同一層級上。雖然清朝對於西北的關注仍未減低,但也開始全面籌組西式現代化海軍,其中以北洋海軍獲得清政府最多的關注,一度成為東亞第一海軍。

中共建政之初,一度希望能打造出及一支保衛沿海沿江的海軍。但隨著國際環境的胚變,以及蘇聯在中國西北邊境駐軍的強大壓力下,造成中共海軍建軍長時期的排擠。當鄧小平上台後,以現代化發展為中共的基本國策後,再加上對美及對蘇方面間關係的和緩,中共於1985年開始逐漸捨棄毛澤東傳統人民戰爭的戰略指導,重新審視中共海軍在國防上的角色。隨著東南沿海地區大規模開發,精華地段東移,加之出口導向的產業結構,使中共逐漸將焦點放在如何擴大東海沿海的防禦縱深,以確保東南精華地區的安全以及海洋權力的運用。劉華清出任中共海軍司令員,提出近海防禦的方針以因應中共國防戰略,也確立至今中共海軍現代化發展的方向。

由於清朝北洋海軍從開始建軍到覆滅的時間剛好20年,而1985年中共海軍得以脫離陸軍的從屬地位,至今也已27年。本論文企圖指出,再經過了一百餘年的分隔,雖然是不同的政治體制但是卻仍有相同的文化背景下,清朝北洋海軍以及中共海軍在建軍的背景、歷程上仍有著不少相同之處,但是由於所處的國際環境、安全威脅以及國內環境的不同,也使得清朝與中共在面對海軍建軍的態度上也有所差異,造成兩者間在發展上的分歧。
英文摘要
China has maritime actions since ancient times.  Howev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hina’s history, China rarely wage a war by ocean because of the tributary system and the threat of nomadic people.  Most China’s surface warfare experience and area only happened in inland-river or lake.  After First Opium War in 1840, western powers plan to invaded southeast china, the Qing Dynasty began to hence the defense of ocean. ( attach importance to maritime defense)  After 1874 Japan invaded Taiwan, Qing government officials made some intense debates about coast defense and border defense. The following year Qing government decided to make coast defense and border defense are same important national defense as strategy thinking, that are maritime defense in east, border defense in west.  The importance of coastal and border defense were first time identical. Qing government still concerned the Northwest, but began to organize modern western-style navy, among Late Qing Navy got the most attention from Qing government, once became the best navy in East Asia.
In the beginning of CCP(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reated, it expect to build a navy to protect the area coastal and riverside.  As a result of the change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pressure that Soviet Union (USSR) garrisoned in China’s north-west frontier, the developing of PLA navy was pushed out for a long time.  After Deng Xiaoping being the leader of CCP, modernization was the main national policy of CCP, and kept the moderate relationship with United States and Soviet Union, from 1985 CCP started to abort Mao Zedong’ strategic guidance that is traditional people’s war, reexamined position of PLA navy in nation defense.  With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in southeastern coastal areas of China and export-oriented industrial structure, CCP gradually attach importance to how expand the defense in southeastern coastal areas to make safety and using ocean power.   Liu Huaqing was the Commander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y, he advanced near coast defensive strategy as CCP’s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and defined the direction of PLA navy modern developing.
	Due to Navy of Late Qing Dynasty from the beginning to end took 20 years, and in 1985 PLA navy had escaped the subordination from army, till now it takes 27 years.  The thesis indicate that although difference of 100 years, the background to start and process of Navy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PLA navy are quite the same with different political system and same cultural background.  Since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security threats,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 Qing Dynasty and CCP’s attitude in develop of the navy are different, resulting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are differen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緒  論	1
壹、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貳、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5
参、研究範圍與限制	7
肆、文獻檢閱	8
第一章  清朝國防思想演進	13
第一節  國際形勢	13
第二節  國防思想	16
第三節  自強運動	20
第四節  小結	25
第二章  清末海軍建軍	26
第一節  海防思想	26
第二節  海軍建設	34
第三節  小結	36
第三章  中共國防思想演進	37
第一節  國際形勢	37
第二節  國防思想	42
第三節  國防現代化思維	47
第四節  小結	50
第四章  現代中共海軍建軍	51
第一節  海軍思想	51
第二節  海軍建設	58
第三節  小結	63
第五章  清末北洋海軍與解放軍海軍戰略之現代化發展比較	65
第一節  安全環境與海上威脅	65
第二節  國內領導階層之態度	69
第三節  建軍思想與目標	71
第四節  武獲與教育	76
結  論	81
壹、清末北洋海軍的建軍特色	81
貳、現代化解放軍海軍的建軍特色	82
參考書目	84
參考文獻
中文專書
1.	Alfred D. Wilhelm著,林添貴譯,《談判桌上的中國人》,臺北:新新聞文化出版,1995年。
2.	Andrew Scobell、Larry M. Wortzel編,國防部部長辦公室譯《中共軍文變化》,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6年。
3.	David G. & Muller Jr.著,李長浩譯,《中共之海權》,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8年。
4.	David Shambaugh著,高一中譯,《現代化中共軍力:進展、問題與前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5.	Dr. Bernard D. Cole著,翟文中、羅倩宜譯,《海上長城─走向廿一世紀的中國海軍》,台北:老戰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6.	Eral Babbie著,李美華等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1998年。
7.	Flemming Christianen & Shirin M. Rei著,黃烈修、潘兆民譯《中國政治與社會》,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1998年。
8.	Laurie Burkitt、 Andrew Scobell & Larry M. Wortzel編,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解放軍七十五週年之歷史教訓》,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9.	Laurie Burkitt、Andrew Scobell、Larry M. Wortzel編,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解放軍七十五周年之歷史教訓》,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10.	Maurice Meisner著,溫洽溢譯《毛主義的誕生:中國共產革命之路》,台北:衛城出版,2012年。
11.	Michael D. Swaine & AshleyJ.Tellis著,洪允息、蔡焰譯,《中國大戰略》,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年。
12.	Stephen J. Flanagan、Michael E. Marti編,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人民解放軍與變動的中國》,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13.	丁樹範,《中共軍事思想的發展,1978~1991》,台北:唐山出版社,1996年。
14.	于化民、胡哲峰,《當代中國軍事思想史》,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
15.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論國防和軍隊建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2年。
16.	中國史學會主編,《洋務運動(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7.	中國史學會主編,《洋務運動(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8.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二編:教亂與民變》,台北: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
19.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八篇 :自強運動(三)軍事》,台北: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
20.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六篇:自強運動(一)通論》,台北: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
21.	尹慶耀,《中共對外關係史料》,台北市:尹慶耀私人出版,2000年。
22.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23.	王生榮,《海權對大國興衰的歷史影響》,北京:海潮出版社,2009年。
24.	王宏斌,《晚清海防:思想與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25.	王亞志,《彭德懷軍事參謀的回億》,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26.	王家儉,《中國近代海軍史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27.	王家儉,《李鴻章與北洋艦隊》,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
28.	王普豐,《毛澤東軍事戰略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年。
29.	王曾才,《中國外交史要義》,台北:五南出版社, 1993年。
30.	史滇生編,《世界海軍軍事史概論》,北京:海潮出版社,2003年。
31.	左宗棠,劉泱泱校點,《左宗棠全集:奏稿,第六冊》,湖南:岳麓書社,2009年。
32.	平松茂雄著,黃璧川、楊鴻儒譯,《中國人民解放軍》,台北:英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33.	石家鑄,《海權與中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1月。
34.	石雲生主編,《中國海軍百科全書》,北京:海潮出版社,1999年。
35.	朱育和、蔡樂蘇,《毛澤東與20世紀中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
36.	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
37.	江一山編,《中共軍事文件彙編》,香港:友聯研究所,1965年。
38.	江澤民,《論國防與軍隊建設》,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 年。
39.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中國大陸研究基本手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2年。
40.	克勞塞維茲著,鈕先鍾譯,《戰爭論精華》,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41.	吳杰章、蘇小東,《中國近代海軍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
42.	李恩涵、張朋園主編,《近代中國:知識分子與自強運動》,台北:食貨出版社,1977年。
43.	李際均,《軍事戰略思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6年。
44.	李德哈特著,鈕先鍾譯,《戰略論:間接路線》,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45.	林中斌,《核霸》,臺北市:臺灣學生出版,1999年。
46.	林中斌主編,《廟算台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
47.	林郁方總編,《第二屆二十一世紀海權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1992年。
48.	林穎佑,《海疆萬里》,台北:時英出版社,2008年。
49.	芮瑪麗著,房德鄰譯,《同治中興:中國保守主義的最後抵抗(1862-187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50.	姜鳴,《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
51.	姚有志、黃迎旭主編,《鄧小平大戰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9年。
52.	施渡橋,《晚清軍事變革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年1月。
53.	約米尼著,鈕先鍾譯,《戰爭藝術》,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54.	軍事科學院編,《鄧小平軍事文集─第三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
55.	夏東元,《洋務運動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56.	孫向祝編著,《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發展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57.	袁方,《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5月。
58.	袁至德,《蘇學中用─中共均是思想中蘇聯戰略跟源》,台中:悅翔數位印刷有限公司,民國101年。
59.	高新生,《中國共產黨領導集體海防思想研究(1949-2009)》,北京:時事出版社,2010年。
60.	高新生,《中國海防散論》,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9年。
61.	國防部部長辦公室編,《中共研究彙編》,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6年。
62.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編,《中共軍隊「精簡整編」問題專輯》,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1986年。
63.	張五岳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64.	張明睿,《中共國防戰略發展─跨世紀軍事革命浪潮跟尖者》,台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
65.	張明睿,《解放軍戰略決策的辯證》,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66.	張建邦策畫,《二○一○中共軍力評估》,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67.	張國輝,《洋務運動與中國近代企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年。
68.	張德澤,《清代國家機關考略》,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
69.	張蘊嶺編,《中國對外關係:回顧與思考(1949~200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70.	張鐵牛、高曉星,《中國古代海軍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
71.	戚其章,《晚清海軍興衰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72.	郭奕圻,《比較英國與法國核武戰略》,台北:秀威資訊,2011年。
73.	陳永平編著,《海空角逐:海軍航空兵史話》,北京:海潮出版社2004年。
74.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六十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75.	陳志奇,《中國近代外交史》,台北:南天出版, 1993年。
76.	陳偉華,《軍事研究方法論》,桃園:國防大學印,民國92年7月。
77.	陳培雄,《毛澤東戰爭藝術》,台北:新高地出版社,1996年。
78.	單秀法、王曉輝,《鄧小平戰略思想與21世紀的中國戰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79.	彭光謙、姚有志主編,《軍事戰略學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年。
80.	彭光謙主編,《鄧小平戰略思想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
81.	費正清著,薛絢譯,《費正清論中國:中國新史》,台北:正中出版社,2001年。
82.	鈕先鍾,《中國古代戰略思想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83.	鈕先鍾,《戰略研究入門》,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9月。
84.	鈕先鍾,《戰略家》,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
85.	馮桂芬,《校邠廬抗議》,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86.	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七十年》,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
87.	廖和永,《晚清自強運動軍備問題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1987年。
88.	翟文中,《台灣生存與海權發展》,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
89.	劉怡,《借西風─中國近代海軍發展史(1862-1945)》,台北:知兵堂出版社,2008年。
90.	劉華清,《劉華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
91.	劉華清,《劉華清軍事文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8年。
92.	劉繼賢、張全啟主編,《毛澤東軍事思想原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
93.	蔣緯國主編,《認識戰略》,台北:中華戰略學會,1997年。
94.	蔡東杰,《中國外交史》,台北:風雲論壇,1990年。
95.	錢曉虎、查春明,《走向深藍的航跡─新中國海軍艦艇歷次遠航出訪紀實》,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9年。
96.	錢鋼,《大清海軍與李鴻章》(香港:中華書局,2004年
97.	薄富爾著,鈕先鍾譯,《戰略緒論》,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98.	魏源著,陳華等校注,《海國圖志(上)》,湖南市:岳麓書社,1998年。
中文期刊
1.	天一,「中國海軍艦載武裝直升機用於艦隊防空的設想」,《艦載武器》,第74期,2005年10月。
2.	成曉軍,「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超越與局限」,《歷史月刊》,第217期,2006年2月。
3.	張德昌,「胡夏米貨船來華經過及其影響」,《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第1卷第1期,1932年11月。
4.	莫大華,「戰略文化:戰略研究的文化途徑」,《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6期,1996年6月。
5.	郭金海,「晚清重要官辦洋務學堂的中算教學─從上海廣方言管到京師同文館」,漢學研究,第24卷第1期,2006年6月。
6.	陳東龍,「解放軍新一代空戰戰術part1─剖析解放軍空軍」,《亞太防務》,第7期,2008年11月。
7.	黃明,「故步自封─清朝中前期水師」,《現代艦船》,第504期,2013年4月。
8.	楊志軍、王福東,「中國海軍航空兵的發展歷程與思考」,《軍事歷史》,第5期,2001年5月。
9.	趙陽輝,「蘇聯對中國海軍技術教育的援助─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海軍工程系為例(1952~1956年)」,《中國科技史雜誌》,第廿七卷,第1期,2006年1月。
10.	劉怡,「中國式戰爭方式與中國式海防觀念(二):以明清之交為例」,《現代艦船》,第484期,2012年9月。
11.	劉庭華,「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的階段劃分、基本內容和主要特點舉要」,《軍事歷史》,第6期,2008年6月。
12.	劉廣京,「一八六七年同文館的爭議」,《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5期,1982年5月。
13.	劉學照,「魏源─清朝中國自強運動的先驅」,《歷史月刊》,第217期,2006年2月。
英文專書
1.	Jack Snyder, The Soviet Strategic Culture: Implications for Limited Nuclear Operations, Santa Monica: Rand, 1977.
2.	Ken Booth, "The Concept of Strategic Culture Affirmed", in Carl Jacobsen, ed. , Strategic Power: USA/USSR, London: Macmillan, 1990.
英文期刊
1.	Alastair Lain Johnston, "Thinking about Strategic Cultur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 No.4, Spring 1995.
學位論文
1.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部碩士論文,2001年)。
2.	林穎佑,「解放軍海軍現代化下的戰略」(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08年)。
3.	徐彥齊,「平戰通徹─中華民國海軍戰略籌思」(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12年)。
4.	葉淑娟,「中共海軍之發展與其戰略影響(1978-1993)」(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1994年)。
5.	賴進義,「晚清海防邊防之爭的研究(1874-1881)─國家戰略構想的解析」(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6.	蘇冠群,「北京廿一世紀南海戰略」(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12年)。

網路資料
1. G8 Information Centre
2. IIP Digital
3. 人民網
4. 中央通訊社
5.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6. 中國共產黨文獻資料‧文獻著作
7. 中國共產黨新聞‧文獻資料
8. 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數據庫
9. 中國船政文化網
10. 中國評論新聞網
11. 中國網新聞中心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14. 中華文化總會
15. 文匯報
16. 台灣大百科全書
17. 奇摩新聞
18. 旺報
19. 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
20. 新浪全球新聞
21. 新浪軍事
22. 新華網
23. 鳳凰網
24. 環球軍事研究中心
25. 聯合新聞網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