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408201411455700
DOI 10.6846/TKU.2014.00121
論文名稱(中文) 《品花寶鑑》中男性情慾研究——以「正情」為主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Male Sexual passion in ”Pin Hua Bao Jian”--focus on the pure lov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江亞竺
研究生(英文) Ya-Jhu Jiang
學號 69801002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12
論文頁數 10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雙英
委員 - 胡衍南
委員 - 鄭柏彥
關鍵字(中) 品花寶鑑
陳森
男同性戀
情慾
正情
關鍵字(英) Pin Hua Bao Jian
Sen Chen
homosexual
sexual passion
pure lov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品花寶鑑》是晚清一部以梨園小旦為主題的小說,裡面除了寫小旦們與縉紳子弟之間交遊、往來之外,也有一些關於人性、官場以及社會的黑暗面,作者陳森都將其當時真實的社會現況濃縮入小說裡,藉由書中情節將當時的社會文化投射出來,這也使後人對清代社會的文化與生活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此研究中,筆者將針對書中男性情慾部分作探討,陳森將書中人物的情感明確畫分兩種,一為純正之情,一為淫邪之情,在此研究筆者緊扣「正情」來探析書中男性與男性間的情慾互動。既然是探討「正情」,筆者將本論文中的「慾」定義為排除一切與肉慾相關的身體親密接觸,只著重在心理想法以及外顯行為。因此「正情」可說是屬於精神層面,凌駕於肉體之上,甚至是屏除肉體關係的一種純淨之情,注重的是兩位男性心靈上的契合與精神上的交會。

  並從作者陳森的生平經歷,來探討作者自身的情慾是否影響到書中人物的情感發展,以及書中的故事脈絡是否有所寄託或是另有涵義。且獨立章節分析書中幾位重要角色,他們在面對同性與異性時的情感慾望有什麼異同,而這又與作者本身的情慾觀有何關聯,章節間看似獨立,其實環環相扣,希望能在交叉分析中,更清楚《品花寶鑑》一書裡的男性情慾為何會如此呈現。
英文摘要
Pin Hua Bao Jian is a novel from the late Ching Dynasty, whose subject matter is the Chinese opera xiao dan. The novel not only describes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xiao dan and the gentry, but also the darker side of humanity, officialdom, and society. The author, Sen Chen, wrote the novel using material from the authentic social situation during that time period. He desired the plot of his novel to reflect the society and culture of that time and cause future generations to know more about the society and culture of the Ching Dynasty.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 will be male sexual passion. Sen Chen makes a clear division between two emotions the characters experience: one is pure love and the other is carnal desire. This research will concentrate on pure love to analyze the sexual passion interaction between males. In reference to pure love instead of carnal desire, the researcher defines sexual passion as an affection that only emphasizes psychological thought and the revealed behavior and excludes physical sexual passion or physical touch. Therefore, pure love can be said to belong to the psychological plane, overriding the physical, placing importance on the interaction of 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between two males.

  Additionally, the researcher will explore the life experience of Chen Sen to see if the author's own sexual passion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os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and whether the novel's plot has an inner meaning. This paper will also analyze important roles in the novel in each plot to discover the difference in affection when facing the same sex and the opposite sex and to see whether that also is related to the affection aspect of the author. Each plot seems independent, but they are actually mutually connected. The researcher hopes this cross analysis will allow readers to have a clearer picture of the presentation of male sexual passion in Pin Hua Bao Jia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0
第二章 作者陳森的情慾觀與《品花寶鑑》的創作	14
第一節 陳森的遊歷與《品花寶鑑》的催生	14
第二節 陳森的情慾觀	16
第三節 陳森創作《品花寶鑑》的目的	27
第三章 《品花寶鑑》中的「純正之情」: 男-男的情慾展現	30
第一節 梅子玉與杜琴言的情慾展現	31
第二節 田春航與蘇蕙芳的情慾展現	63
第三節 其他非婚姻中的情慾展現	75
第四章 《品花寶鑑》中的「夫妻之情」: 男-女的情慾風貌	88
第一節 梅子玉的情慾風貌	88
第二節 田春航的情慾風貌	92
  第三節 徐子雲的情慾風貌	94
  第四節 華光宿的情慾風貌	95
第伍章 結論 	100
參考書目 	104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古籍

(清)陳森:《品花寶鑑》,《清代世情系列》(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6)。
(清)陳森:《品花寶鑑》(臺北:河洛圖書,1980)。
(清)陳森:《品花寶鑑》(臺北:廣雅出版社,1984)。
(清)陳森:《品花寶鑑》,《中國近代小說全集》,第一輯:晚清小說全集(臺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84)。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清)陳森:《品花寶鑑》(臺北:三民書局,2010)。
(清)陳森:《古本小說集成.品花寶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不見出版年份)。

二、專書

俞美娥發行:《倫敦所見中國小說書目》(臺北:鳳凰出版社,1974)。
康來新:《晚清小說理論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
林明德:《晚清小說研究》(臺北:聯經公司,1988)。
阿英編纂:《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
魯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 : 中國小說史略及其他》(臺北:里仁書局,1992)。
曾陽晴:《色情書:中國性學報告》(臺北:皇冠出版社,1994)。
周華山:《同志論》(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1995)。
孫琴安:《中國性文學史》(臺北 : 桂冠圖書公司,1995)。
吳禮權:《中國言情小說史》(臺北 : 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王溢嘉:《情色的圖譜》(臺北:野鵝出版社,1995)。
王溢嘉:《性.文明與荒謬》(臺北:野鵝出版社,1996)。
阿英:《晚清小說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康正果:《重審風月鑑:性與中國古典文學》(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
矛鋒:《同性戀文學史》(臺北 : 漢忠文化事業公司,1996)。
矛鋒:《同性戀美學》(臺北:楊智文化事業公司,1996)。
吳繼文:《世紀末少年愛讀本》(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9)。
吳存存:《明清社會性愛風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矛鋒:《人類情感的一面鏡子:同性戀文學》(臺北:笙易有限公司文化事業部,2000)。
陳益源:《古典小說與情色文學》(臺北:里仁書局,2001)。
張在舟:《曖昧的歷程:中國古代同性戀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林保淳:《古典小說中的類型人物》(臺北:里仁書局,2003)。
王強:《遮蔽的文明:性觀念與古中國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王書奴:《中國娼伎史》(北京:團結出版社,2004)。
熊秉真、張壽安編:《情欲明清:達情篇》(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
孫燕京:《晚清社會風尚研究》(臺北:知書房出版,2004)。
劉達臨、魯龍光:《中國同性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
李明軍:《禁忌與放縱:明清豔情小說文化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5)。
侯運華:《晚清狹邪小說新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
丁峰山:《明清性愛小說論稿》(臺北:大安出版社,2007)。
張廷興:《中國古代豔情小說史》(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英)靄理士(Havelock Ellis)著;潘光旦譯註:《性心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李銀河:《同性戀亞文化》(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9)。
黨月異,張廷興:《明清小說研究概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

三、期刊論文、單篇文章

尚達翔:〈說《品花寶鑑》〉,《明清小說研究》第九輯,1988年。
李獻英:〈漫說《品花寶鑑》〉,《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3月,頁23-26。
尚達翔:〈談反映梨園生活的《品花寶鑑》〉,《南都學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1期,1994年。
吳存存:〈清代相公考略〉,《中國文化》第14期,1996年。
吳存存:〈清代士人狎優蓄童風氣敘略〉,《中國文化》第15期,1997年12月。
矛鋒:〈斷袖--漫談《紅樓夢》、《品花寶鑑》中的同性情愛〉,《聯合文學》
第13卷第4期,1997年2月。
陳益源:〈明末流行風--小官當道:明代的三部同性戀小說〉,《聯合文學》
第13卷第4期,1997年2月。
王德威:〈跨世紀的禁色之戀--從《品花寶鑑》到《世紀末少年愛讀本》〉,《如何現代,怎樣文學?》(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
第13卷第4期,1997年2月。
張瀛太:〈照花前後鏡,情色交相映--《品花寶鑑》中的男色世界〉,《中國文學研究》第13期,1999年5月。
龔鵬程:〈品花記事:清代文人對優伶的態度〉,《明清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0年4月。
曹書文:〈論文學創作中性描寫的審美標準〉,《當代文壇》第6期,2000年。
蔡之國:〈論文學中性描寫的審美標準〉,《江西社會科學》第7期,2001年。
吳存存:〈明中晚期社會男風流行狀況敘略〉,《明清史》第5期,2001年。
施曄:〈明清的同性戀現象及其在小說中的反映〉,《明清小說研究》第1期,2002年。
梁建欣:〈《品花寶鑑》性別倒錯現象成因分析〉,《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3年。
杜志軍:〈論近代狹邪小說對「情」的表現〉,《河北學刊》第23卷第1期,2003年1月。
侯運華:〈晚清狹邪小說的獨特內蘊〉,《洛陽師範學院學報》第6期,2004年。
周曉琳:〈明清豔情小說性描寫的文化心理解讀〉,《船山學刊》第3期,2004年。
何大衛:〈明末清初的「男色」風氣與笠翁之文學作品〉,《中國文學研究》,第十九期,2004年12月。
張體:〈「同志」的言說--對比閱讀《品花寶鑑》和《東宮.西宮》〉,《二十一世紀》第85卷,2004年。
崔榮華:〈明清社會「男風」盛行的歷史透視〉,《河北學刊》第24卷第3期,2004年。
傅及光:〈從《品花寶鑑》探討清代相公之研究〉,《嘉義大學通識學報》第2期,2004年12月。
葉天山:〈論《品花寶鑑》中詩詞的文人意緒〉,《江蘇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第11卷,第3期,2005年6月。
邱遠望:〈《品花寶鑑》在才子佳人小說模式之外的創新〉,《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26卷,第5期,2005年10月。
吳豔峰:〈此愛綿綿--淺探《品花寶鑑》中的情感〉,《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07年。
黃海燕:〈《品花寶鑑》體現的清代文人狎優心態〉,《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5期,2008年10月。
黃勇生:〈男性情愛的想象與期待--論《品花寶鑒》〉,《宜春學院學報》,2008年01月。
王騫:〈《品花寶鑑》:事實成規與審美成規的較量〉,《學習月刊》第12期下半月‧總第442期,2009年。
閆月英、閆秀梅:〈建構與想像--從《品花寶鑑》的性別倒錯現象看性別的意義生成〉,《濰坊教育學院學報》第22卷第4期,2009年12月。
潘洪鋼:〈清代的娼妓與政府的禁娼〉,《歷史月刊》第262期,2009年11月。
胡豔玲:〈論《品花寶鑒》對「情愛」的表現形式〉,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10年。
俞燕、石利娟:〈《聊齋誌異》與《品花寶鑑》的同性戀書寫對比〉,名作欣賞《古代文學》,2010年。
吳岳霖:〈脫俗與卑賤:《品花寶鑑》中的男伶研究〉,《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第12期,2010年6月。
花靖超:〈《品花寶鑑》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綿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0卷第3期,2011年3月。
吳萍萍:〈論《品花寶鑑》對同性戀題材的突破與局限〉,《文學界(理論版)》第8期,2011年。
武雲霞:〈同病相憐與骨子裏優越感--交織於《品花寶鑒》名伶形象中的士人心態〉,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1期,2011年。
武雲霞:〈柔媚誰分弁與釵--論《品花寶鑒》中男性優伶的「陰柔美」〉,《語文學刊》第3期,2011年。
姜秋菊:〈也談《品花寶鑑》的成書年代〉,《明清小說研究》第1期,2011年。
武雲霞:〈梨園物色,定有知音--《品花寶鑒》中的貞伶與義伶略論〉,《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1期,2012年。
胡瑜:〈再談陳森生平著作的若干問題〉,《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2012年。
曾宗宇:〈顛鸞倒鳳《品花寶鑑》之多變主體性探析〉,《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18期,2012年6月。

四、學位論文

翁文信:《姑妄言》與明清性小說中的性意識》,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周淑屏:《清代男同性戀文學作品研究》,香港:能仁書院中國文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年。
齊秀玲:《《品花寶鑑》之戲曲資料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9年。
辛明芳:《晚清狹邪小說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
何志宏:《男色興盛與明清的社會文化》,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林慧芳:《弁而釵》、《宜春香質》與《龍陽逸史》中的男色形象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蕭涵珍:《晚明的男色小說:《宜春香質》與《弁而釵》,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2004年。
何大衛:《中國古代男色文學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6年。
莊仁傑:《晚清文人寓於風月之牆的陷溺與自覺--《品花寶鑑》與《海上花列傳》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8年。
戴冠民:《《品花寶鑑》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民國2008年。
劉德明:《清朝男色風氣研究》,臺北: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2009年。
曾宗宇:《清季狹邪小說之異色桃花源──《品花寶鑑》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