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407201120250100
DOI 10.6846/TKU.2011.00119
論文名稱(中文) 施蟄存新感覺時期作品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Shi Zhicun’s works under the Neo-Sensationis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高嘉萍
研究生(英文) Chia-Ping Kau
學號 79701011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6-18
論文頁數 15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呂正惠
指導教授 - 蘇敏逸
委員 - 胡衍南
委員 - 呂正惠
委員 - 徐秀慧
關鍵字(中) 施蟄存
新感覺派
心理分析小說
代派
關鍵字(英) Shi Zhicun
Neo-Sensationists
psychoanalysis novels
modernist school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施蟄存我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非常具有特色的作家,他通常與劉呐鷗、穆時英一起,被稱為現代文學史上「新感覺派」的代表人物。他率先把西方現代主義表現方法大規模地引入傳統現實主義表現領域中,運用心理分析的表現技巧,挖掘和揭示人物深層心理,在文學多元的三○年代可謂在「創作上獨自走一條新的路徑」。他的小說不僅是其個人藝術探索、人生追求的忠實記錄,而且也從側面反映了都市人生的百態和特定時代條件下急劇變化的社會歷史,在二三○年代的中國產生了重要影響。
    本文主要以《將軍的頭》、《梅雨之夕》和《善女人行品》三個小說集為主,從內容和藝術表現兩方面詳細闡述施蟄存對心理分析小說的實驗探索。在內容上,施蟄存借用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觀照小說中的人物,以性心理為描寫的焦點,將其細膩的筆觸深入到都市,深入到塵封的歷史,深入到人的潛意識,描寫性欲的壓抑、探索人性的奧秘、狀寫內在的真實,展示了其對人性獨特的思考和闡釋。在藝術表現上,使用內心獨白、敘事視角和蒙太奇等意識流手法盡情展現人物的潛意識,使得人物主體意識得到充分的發揮,著重挖掘人物的性心理狀況,並在揭示人物二重人格的同時,呈現人性與文明的衝突,成功地塑造了一批生動的人物形象。並且,在使用現代派技巧於小說創作的同時,施蟄存還兼顧到讀者的閱讀習慣和審美經驗,充分展現了現代和古典的完美融合,通過這種形式的分析,把握小說內在的意蘊。
    此外,與三○年代其他小說家相比,施蟄存的小說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獨特的小說觀、執著的文藝追求、深厚的人文內涵和多樣的藝術風格。正是憑藉這些,施蟄存成功地以其題材和形式的雙重拓展性開創了中國小說新的發展空間,拓展了小說的表現領域,並確立了其在中國現代小說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英文摘要
Shi Zhicun i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 writers in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History. Shi Zhicun, Liu Na'ou and Mu Shiying are admired to be "the Neo-Sensationists"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He was the pioneer to wildly create the performance with Western modernism in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realism. Psychoanalysis skill was applied to reveal the deep psychological character of people. He was so call that "walking alone on the creation of a new path", compared to diversified Chinese literature writers in the 1930s. His novel was not only the personal artistic exploration, but also was the faithful record of people to pursuit their life. Also it reflected the attitudes of urban people life. And it record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specific social conditions of history. His novel deeply influenced people of China from the end of 1920s to the early 1930s. 
  In this paper, "The General's Head"、 "Dusk in rain" and "The Kind Women's character" were studied. It detailed described the exploration from both ways of the content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of the psychoanalysis novel by Shi Zhicun. It mentioned that Shi Zhicun contemplated of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follow Freud's psychoanalytic theory. Description of its delicate brush strokes deep into the city, deep into the dust of history focus on the psychology of sex. He demonstrated sexual repression deeply into the subconscious to explore the mysteries of human mind and the inner truth of people. His novel show unique think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human nature. Performance in the arts, the use of interior monologu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narrative techniques such as perspective and enjoy the show montage character's subconscious. It can bring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of the main character into full play. Focusing on people's psychological state of excavation, and reveal the character double personality to showing the conflicts of human nature and civilization. A number of vivid characters were successfully created. Also using the skill of modernist school writing showed up in novels in 1930s, was a distinctive phenomenon then in Chinese literature. Shi Zhicun also took into account the reader's reading habits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It fully demonstrated the perfect fusion of modern and classical literature by this form of analysis to grasp the implication inherent in the novel. 
  In addition, Shi Zhicun has its own unique as compared with other novelists of 1930s. Unique novel concept, persistent pursuit of art, deep cultural content and diversity of artistic style.
  By this way, Shi Zhicun successfully dual created its subject matter and form of expansion of Chinese fiction to create a new space for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field. And he established the irreplaceable important position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histor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6
第三節  研究的問題與範圍	12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	14
第二章  施蟄存生平與文學活動	16
第一節  生平概述        	17
第二節  創作歷程	        19
第三節  翻譯            	25
第四節  出版事業	        27
第五節  文學選擇        	30
第三章  新感覺派的興起與影響	34
第一節  日本新感覺派的興起與發展35
第二節  中國新感覺派的興衰	45
第三節  施蟄存與新感覺派	56
第四節  中日新感覺派的異同	62
第四章  施蟄存小說的心理描寫	66
第一節  薄暮和魔幻的都會心理	67
第二節  在欲望中退守的女性心理	87
第三節  歷史人物心理	        99
第五章  施蟄存小說的藝術形式	122
第一節  小說技巧        	123
第二節  風格的展現       	137
第六章     結論         	147
參考書目                	151
一、	施蟄存作品集    	151
二、	專書(依筆劃)	        151
三、	期刊論文         	154
四、	學位論文(依時間先後)	158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	施蟄存作品集
1929《追》,上海:水沫書店。
1929《娟子姑娘》,上海:亞細亞出版局。
1929《上元燈》,上海:水沫書店。
1932《上元燈》再版,上海:新中國書局。
1932《將軍底頭》,上海:新中國書局。
1932《李師師》,上海:良友書局。
1933《梅雨之夕》,上海:新中國書局。
1933《善女人行品》,上海:良友書局。
1935《旅舍集》收入施蟄存的《李師師》等,上海:良友書局。
1936《小珍集》,上海:上海:良友書局。
1947《待旦錄》,上海:懷正文化出版社。
1948《四喜子的生意》,博文書店。
1994《文藝百話》,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5《沙上的腳迹》,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6《十年創作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北山樓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1《北山四窗》,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1《往事隨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北山散文集》(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1《北山散文集》(二),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2《閑寂日記,昭蘇日記》,上海:文匯出版社。
2005《蝴蝶夫人》,北京:京華出版社。
2006《施蟄存精選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二、	專書(依筆劃)
王溢嘉編譯:《精神分析與文學》,中和:野鵝出版社,1985年7月。
王瑤:《中國現代文學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19-20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1998年。
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9月。
王向遠,《中日現代文學比較論》,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宇平:《現代之後──施蟄存1935-1949年創作與思想初探》,臺北:秀威資訊,2008年5月。
皮述民等四人:《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板橋:駱駝出版社,1997年10月。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臺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91年。
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臺北:揚志文化公司,2002年7月。
朱壽桐:《中國新文學的現代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10月。
朱壽桐:《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上、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洪華:《上海文化與現代派文學》,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李今:《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李今:《海派小說論》,臺北:秀威資訊,2005年。
李歐梵著,王德威主編:《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9月。
李歐梵:《徘徊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上海:三聯書局,2000年3月。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李歐梵編:《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覺派小說選》,臺北:允晨文化,2001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聯書店,2000年12月。
李今:《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呂正惠主編:《文學的後設思考》,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11月。
沈從文:《沈從文全集》,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年12月。
沈建中:《遺留韻事:施蟄存遊蹤》,上海:文匯出版社,2007年。
吳福輝著:《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吳福輝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2月。
林祥主編,沈建中採訪:《世紀老人的話:施蟄存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
金理:《從蘭社到《現代》︰以施蟄存、戴望舒、杜衡及劉吶鷗為核心的社團》,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
施蟄存主編:《文飯小品》,上海:脈望出版社,1935年2月。
施蟄存、杜衡主編:《現代》,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9月。
唐正序、陳厚誠主編:《20世紀中國文學與西方現代主義思潮》,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夏志清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再版。
孫乃修:《佛洛伊德與中國現代作家》,臺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5月。
孫乃修:《佛洛伊德與二十世紀中國作家》,臺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5月。
郭志剛、李岫主編:《中國三十年代文學發展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
許道明:《海派文學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張勇:《摩登主義──1927-1937上海文化與文學研究》,臺北:人間出版社,2010年2月。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陳子善、徐如麒編選:《施蟄存七十年文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4月。
彭小妍:《海上說情慾──從張資平到劉吶鷗》,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1年1月。
黃獻文:《論新感覺派》,武漢:武漢出版社,2000年。
黃裳等著;陳子善編:《夏日最後一朵玫瑰:記憶施蟄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6月。
楊義:《文化衝突與審美選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
楊義:《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
楊義:《京派與海派比較研究》,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1994年9月。
楊義:《中國比較文學批評史綱》,臺北:業強出版社,1998年6月。
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上、中、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
楊義:《楊義文存第四卷:中國現代文學流派》,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 
楊迎平:《永遠的現代──施蟄存論》,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年。
黎活仁:《現代中國文學的時間觀與空間觀 : 魯迅・何其芳・施蟄存作品的精神分析》,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
葉渭渠:《日本文學思潮史》,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出版,1997年3月。
趙凌河:《中國現代派文學引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0年12月。
趙毅衡:《苦惱的敘述者——中國小說的敘事形式與中國文化》,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4年。
鄭樹森編:《現代中國小說選》,臺北:洪範出版社,1989年。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年第15刷。
應錦襄、林鐵民、朱永湧:《世界文學格局中的中國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譚楚良:《中國現代派文學史論》,上海:學林出版社, 1996年4月。
嚴家炎編:《新感覺派小說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嚴家炎:《論中國現代文學及其他》,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89年4月。
嚴家炎:《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
蘇雪林:《中國二三十年代作家》,臺北:純文學出版社, 1983年10月。
韋勒克(Rene Wellek)、華倫(Austin Warren)著,王夢鷗、許國衡譯:《文學論》,臺北:志文出版社, 1990年11月。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葉頌壽譯:《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新論》,臺北:志文出版社,1985年。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車文博主編:《佛洛伊德文集》,長春:長春出版社,1998年2月。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吳康譯:《精神分析引論新講》,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年7月。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孫名之譯:《夢的解析》,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年5月。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林克明譯:《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臺北:志文出版社,2002年11月。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高覺敷譯:《精神分析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6月。
熱奈特(Gérard Genette),王文融譯:《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
橫光利一著,黃玉燕譯:《春天坐馬車來》,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11月。

三、	期刊論文
之林:〈中國現代新感覺派小說敘事結構解析〉,《廣西師院學報》,3(1994),頁44-50。
方長安:〈論三十年代現代派小說〉,《文學評論》,5(1998年),頁138-149。
尹鴻:〈論中國現代新感覺派小說〉,《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1(1991),頁31-45。
王玲寧:〈新感覺派作家施蟄存、穆時英創作異質論〉,《河南社會科學》,3(2002),頁5-7。
王健:〈黃金枷鎖桎梏的兩條女性生命──曹七巧與蟬阿姨形象評析〉,《國文天地》,15:9(2000.02),頁53-57。
王向遠:〈新感覺派文學及其在中國的變異──中日新感覺派的再比較與再認識〉,《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4(1995),頁46-62。
王振亮:〈重評新感覺派小說的創作方法〉,《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6(1996),頁30-33。
王振亮:〈新感覺派小說研究述評 〉,《東方論壇》,2(1997),頁11-16。
王愛松:〈都市的五光十色──三十年代都市題材小說之比較〉,《文學評論》,3(1995),頁17-28。
文學武:〈各具異彩的文學景觀──京派小說與海派小說比較論>,《文學評論》,4(1998),頁22-33。
朱錦輝:〈從創造社作家、施蟄存、張愛玲的創作看現代心理小說之演變〉,《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1(1993),頁14-18。
朱亞夫:〈施蟄存與魯迅的兩次論爭〉,《縱橫》,2(1998)。
朱壽桐:〈論我國新文學中的現代主義〉,《文學評論》,2(1996),頁127-139。
余鳳高:〈心理學派與中國現代文學〉,《文學評論》, 5(1985),頁62-75。
余鳳高:〈施蟄存小說創作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6(1991),頁197-205。
余志平:〈施蟄存現實題材小說創作心態論 〉,《武漢交通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1999),頁36-39。
余志平:〈施蟄存歷史題材小說創作心態透視〉,《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2(2000.03),頁52-54。
余志平:〈論施蟄存小說創作道路及主導心態 〉,《孝感學院學報》,2(1999),頁52-57。
李俊國:〈都市裡的陌生人──析施蟄存的小說視角兼談現代都市文學的一種審美特徵〉, 《湖北大學學報》 , 4( 1988)。
李俊牡:〈施蟄存小說論 〉,《龍岩師專學報》,2(2002),頁41-44。
李俊牡:〈神化的英雄與人的還原-施蟄存歷史小說論〉,《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5:3(2000),頁13-17。
李春林:〈論施蟄存的新感覺派小說〉,《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2(1991),頁181-186。
李歐梵:〈中國現代小說的先驅者──施蟄存、穆時英、劉吶鷗作品簡介〉,《聯合文學》,3:12(1987.10),頁8-14。
李歐梵:〈探索「現代」──施蟄存及《現代》雜誌的文學實踐〉,《文藝理論研究》,5(1998),頁41-52。
李亞林:〈新感覺派小說敘事方式〉,《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5(1993),頁16-21。
冷耀軍:〈施蟄存小說文化史價值重釋-試論其小說中的生命本真意識〉,《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8:1(2002.01),頁56-59。
壯一:〈紅綠燈──1932年的作家〉,《文藝新聞》,1932。
沈明:〈新感覺主義與新心理主義──穆時英、施蟄存小說創作比較〉,《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7:6(2001.11),頁59-63。
沈遠川:〈論新感覺派小說的現代性〉,《上海師範大學學報》,4(2001)。
沈遠川:〈論新感覺派小說的抒情性〉,《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3:3(2001.09),頁14-18。
沈遠川:〈論新感覺派都市小說中的人性 〉,《江西社會科學》,2(2002),頁17-21。
沈善堅:〈施蟄存和他的《上元燈》〉, 《讀者月刊》,2:2(1931)。
吳福輝:〈中國心理小說向現實主義的歸依——兼評〈春陽〉〉,《十月》,6(1981)。
汪星明:〈試論新感覺派對中國小說現代化的貢獻〉,《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8(1996),頁21-26。
花家明:〈中國現代小說的新圖式──論施蟄存的心理分析小說〉,《伊犁師範學院學報》,4(2000),頁24-27。
金華:〈從施蟄存的小說看現代派文學對自然生命形式的呼喚〉,《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1995),頁174-176。
周凌玉撰:〈都市體驗──論新感覺派小說創作之特色〉,《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1999),頁32-34。
唐正華:〈施蟄存佛教小說創作心理透視 〉,《學術界》,5(1994),頁64-67
唐正華:〈論施蟄存歷史題材短篇小說的創新 〉,《文史哲》,2(1994),頁85-92。
翁菊芳:〈試論施蟄存怪誕小說對愛倫‧坡的超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3(2010.05),頁72-75。
陶榕:〈一個變態人格的心理流程──談施蟄存的心理分析小說「石秀」〉,《貴州民族學院學報》,1(2002),頁49-53。
張平:〈評幾篇小說──〈石碣〉、〈大澤鄉〉、〈豹子頭林沖〉 、〈將軍底頭〉、〈石秀〉〉,《現代文學評論》,1:3(1931)。
張國安:〈論中日新感覺派藝術感覺的共同特徵 〉,《中國比較文學》,1(1994),頁31-43。
張國安:〈新感覺:上海和東京的差異〉,《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9(1995),頁32-38。
郭詩詠:〈論施蟄存小說『技術化視覺性』與心理分析之關係〉,《電影欣賞季刊》,20:4(2002)年,頁18-29。
郭詩詠:〈建構潛意識的內在空間:論施蟄存《將軍底頭》的「內在性」問題〉,《中山人文學報》,14(2002.04),頁125-145。
郭豫適:〈胡喬木同志訪晤施蟄存先生記〉,《文藝理論研究》,1(1994),頁62-66。
商景云:〈現代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融合與滲透──施蟄存心理分析小說初探〉,《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1994),頁184-189。
許秦蓁:〈租界區與殖民地──新感覺作家筆下的城/鄉〉,《育達研究叢刊》,1(2000.10),頁121-132。
黃德志:〈施蟄存研究述評〉,《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3(1996),頁170-174。
黃德志:〈施蟄存歷史題材小說創作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1(1997),頁174-178。
黃德志:〈悖離、整合、歸依-論施蟄存小說創作方法的衍變〉,《江漢論壇》,1(2000.01),頁69-73。
黃忠來:〈從《將軍底頭》看施蟄存小說的虛構色彩〉,《廣東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3(2000),頁20-24。
黃忠來:〈施蟄存與左翼文學運動〉,《江西社會科學》,6(2001),頁37-40。
黃忠來:〈從《上元燈》看施蟄存小說的懷舊情緒〉,《襄樊學院學報》,23:1(2002),頁70-75。
黃忠來:〈圍困與突圍:解讀施蟄存〉,《魯迅研究月刊》,4(2002),頁57-62。
黃忠來、楊迎平:〈論施蟄存現代派小說的非現代主義特質〉,《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01),頁70-73。
黃忠來、楊迎平:〈政治化趨向語境中的「遠離政治」──論30年代現代派作家施蟄存的政治傾向〉,《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7:2(2002),頁20-22。
彭小妍:〈性啟蒙與自我的解放──「性博士」張競生與五四的色慾小說〉,《當代》,76(1992.08月),頁32-49。
彭小妍:〈五四的「新性道德」──女性情慾論述與建構民族國家〉,《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1995.08),頁77-96。
彭小妍:〈「新女性」與上海都市文化──新感覺派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0(1997.03),頁317-356。
彭小妍:〈浪蕩子美學與越界──新感覺派作品中的性別、語言與漫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8(2005),頁121-148。
楊迎平:〈中國現代文學心理分析小說回眸〉,《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2000),頁22-27。
楊迎平:〈同一層面的不同言說——論新感覺派小說中的女性形象 〉,《文藝理論研究》,3(2000),頁89-95。
楊迎平:〈施蟄存同魯迅的交往與交鋒〉,《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3(2000),頁86-96。
楊迎平:〈現代主義小說在中國的變形-論施蟄存的現代派小說〉,《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4:4(2000.11),頁108-111。
楊迎平:〈新時期施蟄存研究述評〉,《中國文學研究》,1(2000),頁89-92。
楊迎平:〈論施蟄存的小說創作與外國文學的關係〉,《文藝理論研究》,1(2004),頁11-17。
劉進才:〈「白日夢」中的自尊與自憐──「春陽」中嬋阿姨情感心態剖析〉,《開封大學學報》,2(1995),頁10-12。
劉曉蘭:〈無意識中的意識──淺析施蟄存的心理分析小說〉,《南平師專學報》,18:1(1999),頁14-16。
劉艷:〈心理分析小說的現代流變──對郁達夫、施蟄存、張愛玲的歷時性考察〉,《東岳論叢》,21:4(2000.07),頁119-122。
閻振宇:〈中日新感覺派比較論〉,《文學評論》,3(1991),頁87-96。
樓適夷:〈施蟄存的新感覺三主義──讀了〈在巴黎大戲院〉與〈魔道〉之後〉,《文藝新聞》,33(1931.10)。
蔣淑嫻:〈論施蟄存的東方「心理分析」小說〉,《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0:1(1999.03),頁62-65。
鄭明娳:〈施蟄存小說中的兩性關係〉,《教學與研究》,13(1991.06),頁83-91。
鄭明娳、林燿德專訪:〈中國現代主義的曙光──施蟄存先生對談〉,《聯合文學》,6:9(1991.07),頁130-141。
蔡登山:〈愛慾與怪誕──施蟄存的新感覺世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2(2002),頁9-13。
蔡登山:〈迷茫與焦灼的漫遊者──記新感覺派作家〉,《全國新書資訊月刊》,6(2007),頁28-31。
應國靖:〈施蟄存傳略〉,《文教資料簡報》,7-8(1983)。
應國靖:〈論中國三十年代的「現代派」〉,《文壇邊緣》, 1987。
嚴家炎撰:〈論三十年代的新感覺〉,《中國社會科學》,1(1985)。

四、	學位論文(依時間先後)
王明君著:《中國新感覺派小說之研究》 ,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年。
邱孟婷著:《「新感覺」的追尋──劉吶鷗、穆時英、施蟄存小說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李黛顰著:《十里洋場的漫遊者──上海新感覺派的都市書寫》,新莊: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依雯著:《新感覺派的頹廢意識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廖祿存著:《施蟄存現代文學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
周奕君著:《通往典範之路:以八○年代現代小說史對「新感覺派」的建構為例》,花蓮:東華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7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