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407200712255200
DOI 10.6846/TKU.2007.00126
論文名稱(中文) 陳洪綬人物畫之研究―兼論版畫中的人物形象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port on Ch'en Hong-Shou's Figure Painting and Engraving in Human Imag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2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陳毓欣
研究生(英文) Yu-Shin Chen
學號 69300022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6-15
論文頁數 18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馬銘浩
委員 - 傅錫壬
委員 - 俞美霞
關鍵字(中) 陳洪綬
人物畫
版畫
關鍵字(英) Ch'en Hong-Shou
Figure Painting
Engrav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人物畫一向是中國繪畫史上的重要門類之一,其發展至唐代達到顛峰。不過,自唐以下,人物畫受重視的程度越來越低,純粹以山水或花鳥為主題的畫作因而崛起,並造成流行。山水畫儼然取代人物畫成為中國畫壇的新寵兒,而人物畫雖未必消聲匿跡,發展上卻停滯不前。這樣的情形到了明代終於有了改善,明代出現很多優秀的人物畫家,例如丁雲鵬、吳彬、崔子忠以及陳洪綬都是晚明時期復興人物畫的重要畫家。
  陳洪綬身處在明末政治腐敗、社會動盪的時代,然而城市的生活品質與文化發展,卻因工商業的發展而有了進步,文人參與書籍出版與書畫買賣,使得整個中、晚明社會的文化水準及藝術品味提升。身處晚明一個複雜、矛盾的時代背景下,文人往往帶有古怪、異常的個性與表現,其中陳洪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的怪異不僅僅表現在他的思想、行為中,也反應在他的藝術創作之上。陳洪綬雖為文人階層,然而他的繪畫風格卻同時呈現文人畫與職業畫匠畫的特色,原因在於他學畫的過程中,並不拘泥於一家或一代,而是帶著歷史宏觀的角度去多方汲取眾家之長,因此他的繪畫風格相當豐富,並且能從前人的影子中脫穎而出,創造個人的風格。尤其就人物畫來說,他是一個由明代過度到清代的關鍵人物,代表了明代人物畫發展的總結,也對清代初期的繪畫造成影響。本論文就試著就陳洪綬的人物畫進行研究,探討其身處在晚明的政治情勢以及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如何在人物畫發展趨緩的時候力挽狂瀾,以及他針對明代畫壇風氣所提出的見解。
  另外,陳洪綬在版畫史上的地位亦相當重要,他代表了將版畫藝術推向雅致、脫俗一面的重要角色,他幾組留世的版畫作品,呈現出不同於以往的版畫新風貌。而且,從他的版畫內容來看,也都是以人物為對象,因此本論文也對陳洪綬的版畫作品進行分析。
英文摘要
Figure Painting is one of crucial categories in Chinese painting history, and the figure Painting was at the summit of the development in Tang dynasty. Landscape painting, however, had replaced figure Painting to become a trend in Chinese painting after Tang dynas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igure Painting tended to stop. The circumstance has not changed until Ming dynasty. There were plenty of famous figure painting painters, like Yun Peng Ting, Pin Wu, Tzu Chung Tsui and Hong Shou Chen. They contributed a lot to revive the figure painting in late Ming dynasty.
Although Hong Shou Chen was a literator, his paining combin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literati paint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pf commercial painting. Because he integrated other painters’ strength into his painting, his works were fertile of imagination. Moreover, because Chen lived in Ming and Ching dynasty, he had a huge influence on human image in early Ching dynasty. The essay tries to do research on Chen’s human image and analyze how he devoted himself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image in late Ming.
Also, Chen played a vital role in Chinese engraving history. He presented the engraving in an elegant way different from other painters, and some of his famous works had strong personality. Looking into the content of his engraving, the character was the only subject. Thus, this essay also analyzes Chen’s engraving work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命題及前人研究成果………………………………	1
	一、研究動機……………………………………………	1
	二、前人研究成果………………………………………	2
第二節	研究範圍…………………………………………………	6
	一、範圍…………………………………………………	6
	二、內容提要……………………………………………	7
第二章	晚明城市文化的形成背景	8
第一節	晚明城市的形成…………………………………………	9
第二節	晚明城市的轉型…………………………………………	10
第三節	晚明城市文人的組合型態………………………………	11
第四節	晚明文人的生活情趣……………………………………	13
小結	……………………………………………………………	15
第三章	陳洪綬繪畫觀之形成背景	16
第一節	生平………………………………………………………	17
第二節	作品繫年…………………………………………………	20
第三節	明代畫壇析論……………………………………………	41
	一、延續元代畫風階段…………………………………	41
	二、南宋院體的復興與浙派的發展……………………	42
	三、吳門畫派的崛起……………………………………	44
小結	……………………………………………………………	45
第四章	陳洪綬的繪畫創作觀	46
第一節	文人畫的界定……………………………………………	46
第二節	董其昌南北宗論概述……………………………………	49
第三節	陳洪綬對南北宗論的省思及其畫論……………………	51
小結	……………………………………………………………	58
第五章	陳洪綬人物畫風格的特點	59
第一節	人物畫的歷史發展………………………………………	60
第二節	陳洪綬人物畫的特色與典型……………………………	66
	一、特殊的人物造型……………………………………	73
	(一)仕女畫……………………………………………	73
	(二)羅漢畫……………………………………………	80
	二、取材上的偏好………………………………………	88
小結	……………………………………………………………	94
第六章	陳洪綬版畫中的人物風格	95
第一節	《九歌圖》、《屈子行吟圖》……………………………	96
第二節	《水滸葉子》……………………………………………	109
第三節	《西廂記》插圖…………………………………………	120
第四節	《節義鴛鴦塚嬌紅記》插圖……………………………	133
第五節	《博古葉子》……………………………………………	138
小結	……………………………………………………………	142
第七章	陳洪綬變形畫風的形成	144
第一節	追求「不似」而產生的結果……………………………	144
第二節	政治環境與晚明文人心態………………………………	148
第三節	版畫畫風的影響…………………………………………	151
第四節	對明代畫壇摹擬風氣盛的反動…………………………	153
第八章	陳洪綬在畫壇上的定位	154
第一節	文人身分及其懷才不遇的命運…………………………	155
第二節	職業畫家的無奈…………………………………………	159
第三節	諸家對陳洪綬繪畫成就的評論…………………………	166
第四節	不應被歸屬派別的繪畫風格……………………………	174
第九章	結論	175
第一節	陳洪綬人物畫的時代意義………………………………	175
第二節	陳洪綬在版畫史上的地位………………………………	176
第三節	後續研究面向……………………………………………	177
參考文獻                                             179
圖版目錄
唐•周昉《簪花仕女圖》……………………………………………	62
唐•張萱《明皇合樂圖》局部………………………………………	62
明•陳洪綬《對鏡仕女圖》…………………………………………	67
唐•敦煌壁畫《維摩詰像》局部……………………………………	68
北宋•李公麟《維摩詰像》局部……………………………………	68
明•陳洪綬《張深之先生正北西廂密本•箋愁》…………………	69
明•陳洪綬《宣文君授經圖》………………………………………	69
明•陳洪綬《雜畫冊•羅漢》………………………………………	70
明•陳洪綬《觀音羅漢》……………………………………………	71
明•陳洪綬《撲蝶仕女圖》…………………………………………	72
(傳)唐•周昉《內人雙陸圖》局部…………………………………	73
明•陳洪綬《斜倚薰籠圖》…………………………………………	73
明•陳洪綬《夔龍補袞圖》…………………………………………	74
明•陳洪綬《對鏡仕女圖》局部……………………………………	75
明•陳洪綬《節義鴛鴦塚嬌紅記》版畫〈嬌娘像〉二……………	75
唐•周昉《簪花仕女圖》……………………………………………	76
唐•張萱《明皇合樂圖》……………………………………………	76
明•陳洪綬《仕女圖軸》……………………………………………	77
明•陳洪綬《模古雙冊•仕女》……………………………………	78
明•陳洪綬《鬥草圖》………………………………………………	79
明•陳洪綬《雜畫冊•羅漢》………………………………………	81
明•陳洪綬《觀音羅漢》……………………………………………	81
明•丁雲鵬、盛茂燁《羅漢圖》……………………………………	84
明•丁雲鵬《畫應真像》……………………………………………	85
明•陳洪綬《隱居十六觀圖冊•品梵》……………………………	87
明•陳洪綬《模古雙冊•羅漢》……………………………………	88
明•陳洪綬《為豫和尚畫冊之高士臨流圖》………………………	88
明•陳洪綬《摘梅高士圖軸》………………………………………	89
明•陳洪綬《李白宴桃李圖軸》……………………………………	89
明•陳洪綬《高賢讀書圖軸》………………………………………	90
明•陳洪綬《模古雙冊•五柳先生》………………………………	91
明•陳洪綬《模古雙冊•陶淵明》…………………………………	91
明•陳洪綬《歸去來兮•采菊》……………………………………	92
明•陳洪綬《歸去來兮•無酒》……………………………………	92
明•陳洪綬《歸去來兮•解印》……………………………………	93
明•陳洪綬《歸去來兮•種秫》……………………………………	93
明•陳洪綬《歸去來兮•贊扇》……………………………………	94
明•陳洪綬《九歌圖•東皇太一》…………………………………	99
明•陳洪綬《九歌圖•雲中君》……………………………………	100
明•陳洪綬《九歌圖•湘君》………………………………………	101
明•陳洪綬《九歌圖•湘夫人》……………………………………	101
明•陳洪綬《九歌圖•大司命》……………………………………	102
明•陳洪綬《九歌圖•少司命》……………………………………	102
明•陳洪綬《九歌圖•東君》………………………………………	103
明•陳洪綬《九歌圖•河伯》………………………………………	104
明•陳洪綬《九歌圖•山鬼》………………………………………	105
明•陳洪綬《九歌圖•國殤》………………………………………	106
明•陳洪綬《九歌圖•禮魂》………………………………………	107
明•陳洪綬《九歌圖•屈子行吟圖》………………………………	108
明•陳洪綬《水滸葉子•呼保義宋江》……………………………	112
明•陳洪綬《水滸葉子•大刀關勝》………………………………	113
明•陳洪綬《水滸葉子•花和尚魯智深》…………………………	114
明•陳洪綬《水滸葉子•行者武松》………………………………	115
明•陳洪綬《水滸葉子•宋江》……………………………………	118
明•陳洪綬《水滸葉子•武松》……………………………………	119
明•陳洪綬《水滸葉子•關勝》……………………………………	119
明•陳洪綬《李卓吾先生批評西廂記真本》版畫〈雙文小像〉……	122
明•陳洪綬《李卓吾先生批評西廂記真本》版畫〈遇豔〉………	123
明•陳洪綬《李告辰本西廂》版畫〈鶯鶯像〉……………………	124
明•陳洪綬《張深之正北西廂祕本》版畫〈雙文小像〉…………	125
明•陳洪綬《張深之正北西廂祕本》版畫〈目成〉………………	126
明•陳洪綬《張深之正北西廂祕本》版畫〈解圍〉………………	127
明•陳洪綬《張深之正北西廂祕本》版畫〈窺簡〉………………	128
明•陳洪綬《張深之正北西廂祕本》版畫〈驚夢〉…………………	129
明•陳洪綬《張深之正北西廂祕本》版畫〈報捷〉…………………	130
明•陳洪綬《節義鴛鴦塚嬌紅記》版畫〈嬌娘像〉之一…………	134
明•陳洪綬《節義鴛鴦塚嬌紅記》版畫〈嬌娘像〉之二…………	135
明•陳洪綬《節義鴛鴦塚嬌紅記》版畫〈嬌娘像〉之三…………	136
明•陳洪綬《節義鴛鴦塚嬌紅記》版畫〈嬌娘像〉之四……………	137
明•陳洪綬《博古葉子•陶朱公》…………………………………	140
明•陳洪綬《博古葉子•陶淵明》…………………………………	141
明•陳洪綬《歸去來兮圖卷•采菊》………………………………	167
明•陳洪綬《歸去來兮圖卷•無酒》………………………………	168
明•陳洪綬《歸去來兮圖卷•解印》………………………………	168
明•陳洪綬《歸去來兮圖卷•種秫》………………………………	169
明•陳洪綬《歸去來兮圖卷•贊扇》………………………………	169
參考文獻
一、	古籍
(一)一般古籍類

1、宋˙蘇軾:《東坡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64年。
2、宋˙蘇軾:《東坡題跋》,上海市:遠東出版社,1995年。
3、宋˙米芾:《海岳題拔》,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4、宋˙韓拙:《山水純全集》,台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5、宋˙周煇著,劉永翔、崔文印校注:《清波雜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1994年。
6、元˙趙孟頫:《松雪齋文集》,台北:學生書局,1970年。
7、元˙倪瓚:《倪雲林先生詩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北:莊嚴文
  化公司,1997年。
8、明˙王世貞:《藝苑巵言》,收於《歷代詩話續編》,北京市 : 北京圖書館
  出版社,2003年。
9、明˙王士性:《廣志繹》,北京市:中華書局,1981年。
10、明˙屠隆:《婆羅館清言》,收於《百部叢書集成》,台北市:藝文印書館,
  1965年。
11、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64年。
12、明˙董其昌:《容臺集》、《容台別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1
   年。
13、明˙范允臨:《輸蓼館集》,台北:中央圖書館,1971年。
14、明˙馮夢龍:《古今譚概》,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9年。
15、明˙謝肇淛:《五雜組》,台北:新興書局,1971年。
16、明˙張岱:《琅嬛文集》,台北市:淡江書局,1956年。
17、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59年。
18、明˙鍾惺:《隱秀軒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9、明˙鄭元勳:《媚幽閣文娛》,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0年。
20、明˙陳洪綬:《陳老蓮木刻畫》,北京市:學苑出版社,1997年5月。
21、明˙陳洪綬:《博古葉子》,收錄於《酒牌》,陳洪綬、任熊等編繪,欒保
   群解說,山東濟南市: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年9月。
22、明˙陳洪綬:《陳洪綬書畫集》,北京市: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2003年10月。
23、明˙黃省曾:《吳風錄》,收於《百部叢書集成˙百陵學山》,台北:藝
   文印書館,1965年。
24、明˙陳繼儒:《妮古錄》,收於《百部叢書集成˙顏寶堂秘笈》,台北:藝
   文印書館,1965年。
25、明˙陳繼儒:《白石樵真稿》,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
   社,2000年。
26、明˙申時行重修:《明會典》,台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27、明˙胡應麟:《少室山房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
28、明˙文徵明:《文待詔題跋》,收於《百部叢書集成˙學海類編》,台北:
   藝文印書館,1965年。
29、明˙馮夢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台北河洛圖書公
   司,1980年。
30、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台北:民主出版社,1983年。
31、明˙范允臨:《輸蓼館集》,台北:中央圖書館,1971年。
32、清˙龍文彬:《明會要》,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
33、清˙張廷玉:《明史》,台北:洪氏出版社,1975年。
34、清˙黃之雋:《江南通志》,台北:京華書局,1967年。
35、清˙趙翼:《二十二史劄記》,台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
36、清˙惲格:《甌香館集》,台北:學海出版社,1972年11月。
37、清˙施潤章:《學餘堂文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72年。
38、清˙徐世昌:《晚晴簃詩彙》,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2年。
39、清˙周亮工:《尺牘新鈔》,台北:大為圖書社,1960年2月。
40、清˙周亮工:《書影》,收錄於楊家駱主編:《讀書劄記叢刊》第二集
   第十四冊,台北市:世界書局,1963年4月。

(二)畫史、畫論類古籍

1、東晉˙宗炳:〈畫山水序〉,收於俞崑《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局,
  1984年。
2、南齊˙謝赫:《古畫品錄》,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商務書局。
3、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收於《百部叢書集成˙學津討原》,台北:藝
  文印書館,1965年。
4、五代˙荊浩:〈筆法記〉,收於俞崑《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局,
  1984年。
5、宋˙郭熙:《林泉高致集》,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商務印書館,
  1931年。
6、宋˙黃休復:《益州名畫錄》,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商務印書館,
  1931年。
7、宋˙米芾:《畫史》,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商務印書館,
  1931年。
8、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收於《百部叢書集成˙學津討原》,台北:藝
  文印書館,1965年。
9、宋˙《宣和畫譜》,台北:商務印書館,1971年。
10、宋˙鄭樁:《畫繼》,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11、元˙湯垕:《畫鑑》,收於《百部叢書集成˙學津討原》,台北:藝文印書
   館,1965年。
12、明˙唐寅:《六如畫譜》,收於《百部叢書集成˙惜陰軒叢書》,台北:藝
   文印書館,1967年。
13、明˙莫是龍:《筆塵》,收於《百部叢書集成˙奇晉齋叢書》,台北:藝文
   印書館,1965年。
14、明˙李開先:《中麓畫品》,台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15、明˙屠隆:《畫箋》,收於俞崑:《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局,
   1984年。

二、	近現代專著

1、《中國美術辭典》,雄獅出版社。
2、《全明傳奇˙中國戲劇研究資料第一輯》,台北:天一出版社。
3、楊家駱主編:《讀書劄記叢刊》第2集第14冊,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4月。
4、《百部叢書集成˙學海類編》,台北:藝文圖書館,1965年。
5、《畫史叢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6、《美術叢書》初集三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11月。
7、《晚明變形主義畫家作品展》,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年。
8、《筆記小說大觀》,台北市:新興書局,1977年。
9、吳晗:《江浙藏書家史略》,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10、俞崑:《中國繪畫史》,台北:華正書局,1984年。
11、王伯敏:《中國版畫史》,台北市:蘭亭書店,1986年。
12、葛路:《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發展史》,台北市:華正書局,1987年5月。
13、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
14、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上海:江蘇美術出版社,1988年6月。
15、鄭威:《董其昌年譜》,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9年。
16、李致忠:《歷代刻書考述》,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
17、陳師曾:《中國文人畫之研究》,台北:中華書畫出版,1991年。
18、高木森:《中國繪畫思想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
19、陳傳席:《明末怪傑―陳洪綬的生涯與藝術》,浙江: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2年11月。
20、李維琨著;洪文慶主編:《陳洪綬》,台北:錦繡出版社,1994年。
21、吳敢集校:《陳洪綬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3月。
22、夏咸淳:《晚明士風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7月。
23、高居翰:《氣勢撼人:十七世紀忠國會畫中的自然與風格》,李佩樺等譯,台北市:石頭出版社,1994年。
24、陳綬祥著;洪文慶主編:《顧愷之》,台北:錦繡出版社,1995年。
25、單國霖著;洪文慶主編:《仇英》,台北:錦繡出版社,1995年。
26、楊新著;洪文慶主編:《唐寅》,台北:錦繡出版社,1995年。
27、劉龍庭著;洪文慶主編:《趙孟頫》,台北:錦繡出版社,1995年。
28、鄭文惠著;洪文慶主編:《王紱》,台北:錦繡出版社,1995年。
29、鄭文惠:《詩情畫意:明代題畫詩的詩畫對應內涵》,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30、楊國楨、陳支平:《明史新編》,台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
31、張朝暉、徐琛:《中國繪畫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6年10月。
32、王璜生:《陳洪綬》,收於《明清中國畫大師研究叢書》,長春市:吉林美術出版社,1996年12月。
33、單國強:《戴進》,收於《明清中國畫大師研究叢書》,長春市:吉林美術
   出版社,1996年12月。
47、阮榮春:《沈周》,收於《明清中國畫大師研究叢書》,長春市:吉林美術出版社,1996年12月。
48、樊波:《董其昌》,收於《明清中國畫大師研究叢書》,長春市:吉林美術出版社,1996年12月。
49、謝建華:《唐寅》,收於《明清中國畫大師研究叢書》,長春市:吉林美術出版社,1996年12月。
50、薛永年:《橫看成嶺側成峰》,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51、牛建強:《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52、翁萬戈:《陳洪綬˙上卷˙文字編》,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8月。
53、王伯敏:《中國繪畫通史》共二冊,台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
50、《中國歷代畫史彙編》,天津:天津古輯出版社,1997年12月。
51、高居翰:《江岸送別:明代初期與中期繪畫》,夏春梅等初譯,台北市:石頭出版社,民國1997年。
52、高居翰:《山外山:晚明繪畫》,王嘉驥等譯,台北市:石頭出版社,1997年。
53、《中國歷代畫家大觀─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
54、承載:《十七世紀江南社會生活》,台北:南天書局,1998年。
55、戴麗珠:《明清文人題畫詩輯》,台北:學海出版社,1998年。
54、李茂增:《宋元明清的版畫藝術》,中國鄭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3月。
55、《悅目:中國晚期書畫》,台北:石頭出版社,2001年。
56、陳傳席:《中國名畫家全集―陳洪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57、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重印版。
58、裘沙:《陳洪綬研究-時代、思想和插圖創作》,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年2月。
59、胡益民:《張岱研究》,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60、葉宗鎬:《傅抱石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三、	期刊及學位論文

(一)期刊

1、《雄獅美術》第80期,1977年10月。
2、吳永猛:〈文人畫的發展〉,收於《空大人文學報》,1992年4月第1期。
3、張子寧:〈董其昌論吳門畫派〉,收於《藝術學》,1992年9月第8期。
4、陳偉:〈論陳洪綬的藝術特色及其成因〉,收鞳m溫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
5、王育成:〈明陳洪綬《戲嬰圖》與《妙法蓮華經》〉,收於《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95年02期。
6、金松:〈對陳洪綬人物畫圖式的審美分析〉,收於《新美術》中國美術學院,1998年02期。
7、劉曄:〈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陳洪綬《歸去來圖》觀〉,收
  於《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及設計版),1999年03期。
8、王正華:〈女人、物品與感官慾望:陳洪綬晚期人物畫中江南文化的呈現〉,收於《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002年12月第10期。
9、《故宮學術季刊》,台北市:故宮博物院,2004年秋季,第二十二卷第一期。
10、肖衛東:〈貫休與「應夢羅漢」〉,收於《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
11、程君顒:〈晚明畫論、畫史中所見的浙派〉,收於台北:《輔大歷史學報》,
  2000年6月第11期。

(二)學位論文

1、 熊宜中:《陳洪綬評傳》,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
2、 汪麗玲:《陳洪綬人物畫的藝術形象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3、 郭淳華:《綜合、轉換與變形:論晚明變形畫之風格及其時代意義》,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4、 許文美:《陳洪綬《張本西廂》之研究》,台北:台大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5、 馬銘浩:《中國版畫畫譜文獻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
6、 成怡夏:《從晚明城市文化看陳洪綬畫中的隱逸人物―以〈隱居十六觀圖〉為中心》,新竹:國立清大史研所碩士論文,1997年。
7、 林紋琪:《董其昌文人畫論的檢討與反思》,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