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402201616161100
DOI 10.6846/TKU.2016.00114
論文名稱(中文) 為何支持太陽花學運?政黨認同或議題瞭解
論文名稱(英文) Why Citizen Supports the Sunflower Movement? Party Identification vs. Issue Understanding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1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吳靜儒
研究生(英文) Ching-Ju Wu
學號 60164005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1-20
論文頁數 6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蕭怡靖
委員 - 游清鑫
委員 - 林聰吉
關鍵字(中) 社會運動
太陽花學運
政治極化
關鍵字(英) Social Movement
Sunflower Movement
Political Polariz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自古以來,社會運動一直以來以各種形式存在於社會中,一般而言,社會運動以社會學角度做切入探討可能形成之原因,而在社會運動的過程中,誘發的原因有需多面向,本文從社會學角度切入,簡述社會運動的形成及運作方式。
  本文研究以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Sun Flower Movement)為例,以政治極化(Political Polarization)、理性選擇(Rational Choice)及認知動員(Cognitive Mobilization)等概念為切入本文的主要理論。藉由檢驗過去各理論文獻,探討民眾表態支持與否是政黨認同的因素?亦或是對議題本身的認知。而是否因為是場學運,世代不同亦會有不同結果?並藉由二元勝算對數進一步進行分析,進而發現民眾在對於表態是否支持的態度上,受到黨性影響,而自身是否瞭解服貿議題,其實並不重要。
  在台灣,特別是在對中國大陸有關的議題上,存在中立客觀的因素較少,影響民眾表態的最大的因素仍舊隱身於背後的藍綠黨性,也因此太陽花學運背後驅使民眾表態支持與否的最大誘因即是黨性。
英文摘要
Since ancient times, social movements always have existed in various forms in society. In general, social movements cover lots of ways. In this study, we study from sociological point of view and how to organize social movements and how to work to do.
     In this study, the Sunflower Movement in 2014 for example with political polarization, rational choice and cognitive mobilization concepts such as the main theory of this study. By testing various theoretical literatures in the past, does party identification or issue understanding cause the citizens to support the Sunflower Movement? And does different generations have different attitude for the Sunflower Movement?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party identific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issue understanding to cause the citizens to support the Sunflower Movement. In addition, the younger generation more support the Sunflower Movement than the older genera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民眾對社會運動的態度----7
第一節	社會運動的形成與運作----7
第二節	政治極化的氛圍----12
第三節	理性選擇與認知動員	----19
第四節	世代差異----21
第五節	研究假設與架構----25
第六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29
第三章 民眾對兩岸服貿態度及318學運看法----30
第一節 民眾對兩岸服貿協議的態度----30
第二節 民眾對318學運支持與否的態度----41
第三節 民眾對318學運支持與否的模型分析----46
第四章 結論----53
第一節 研究發現----54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56
附錄、相關變數之測量及處理方式----57
參考文獻----60

表次
表3-1  民眾對兩岸服貿協議具體內容的瞭解程度…………………….……....31
表3-2  民眾對簽署兩岸服貿協議的態度………………………………..….…..32
表3-3  瞭解服貿與是否支持簽署之交叉表……………………….…………....34
表3-4  世代分配表………………………………………………………….........35
表3-5  「是否瞭解服貿」與「是否支持簽署協議」間不同世代之交叉表….37
表3-6  民眾對兩岸服貿協議瞭解支持程度與藍綠認同之交叉表…………….39
表3-7  不同世代民眾對兩岸服貿協議瞭解支持程度與藍綠認同之交叉表… 40
表3-8  民眾對太陽花學運支持與否的態度……………………………………..42
表3-9  兩岸服貿協議認知態度與是否支持太陽花學運之交叉表……………..43
表3-10  藍綠認同與瞭解服貿內容及是否支持太陽花學運之交叉表………... 44
表3-11  世代與藍綠認同之學運支持度交叉表…................................................45
表3-12  民眾對太陽花學運支持與否之二元勝算對數模型…………………....48
表3-13  不瞭解服貿民眾對太陽花學運支持與否之二元勝算對數模型………50
表3-14  瞭解服貿民眾對太陽花學運支持與否之二元勝算對數模型…..…. ... 52

圖次
圖2-1臺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分佈……………………………………….…...15
圖2-2本文研究架構圖…………………………...…………………….………28
參考文獻
王甫昌,2000,<第十五章:社會運動>,載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增訂版,王振寰、瞿海源編,台北:巨流,p.501-536。
王保鍵,2009,《圖解政治學》,台北:書泉,p.218-220。
王振寰,2002,《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王振寰,2009,<第一章:社會學是甚麼>,載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三版,
王振寰、瞿海源編,台北:巨流,P.4-25。
王鼎鈞,2014,<台灣指標民調:馬英九總統信任度再跌破2成>,《華視新聞》網站:http://news.cts.com.tw/nownews/politics/201403/201403131390974.html,
檢索日期:2015年09月23日。
王鼎銘,2015,<抗爭行為的集體行動邏輯:「反貪倒扁運動」之理性選擇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7(4):605-640。
王維菁、馬綺韓、陳釗偉,2013,<網際網路時代的社會運動:以台灣環境運動組織為例>,《資訊社會研究》,25:1-22。
朱真楷,2014,<把學運當造勢場 綠自我迷失>,《中國時報》網站: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4000440-260102,檢索日期:2015年12月03日。
朱雲漢,2014,<台灣離民主崩壞還有多遠?>,《天下雜誌》,544:107-109。
何明修,2004,<當本土社會運動育到西方的新社會運動理論:以台灣的反核運動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7:69-97。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
何明修、林秀幸主編,2011,《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台北:群學。
吳東野,2007,<政府施政滿意度與選民投票行為>,《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http://www.npf.org.tw/post/1/909,檢索日期:2015年04月04日。
吳榮義,2014,<從民調數字看318學運反《服貿協議》>,《台灣思想坦克》,22:4-5。
李美枝,2003,<台灣地區族群與國族認同的顯性與隱性意識>,《本土心理學研究》,20:36-71。
李明穎,2012,<網路潛水者的公民參與實踐之探索:以「野草莓運動」為例>,《新開學研究》,112:77-116。
李建興、王等元,2010,《社會學新論》,台北:全華圖書。
周易正等譯,Gary Browing. Hacli Abigail and Webster Frank原著,2004,《當代社會學與社會》,台北:韋伯。
周志懷,2014,<解讀學運 陸專家:綠營背後操控>,《中國時報》網站: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403000934-260301,檢索日期:2015年09月23日。
林水吉,2005,<從政治參與觀點探討公民投票的立法建制>,《通識研究集刊》,8:107-147。
林挺生,2014,<兩岸經濟合作與經濟安全化:與ECFA有關爭議的分析>,《全球政治評論》,45:65-86。
林萬億,2014,<對未來失望 青年世代反撲>,《蘋果日報》網站: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0411/35759301/,檢索日期:2015年10月12日。
林聰吉,2007,<解析台灣的民主政治:以民主支持度與滿意度為觀察指標>,《選舉研究》,14(1):61-84。
林聰吉,2014,<台灣民眾政治極化之分析:多元指標的觀察>,《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102-2410-H-032-042-MY2)》。
林鶴玲、鄭陸霖,2001,<台灣社會運動網路經驗:一個探索性的分析>,《臺灣社會學刊》,25:111-156。
林繼文,2005,<虛假霸權:台灣政治學研究中的理性選擇>,《政治科學論叢》,25:67-104。
邱天助,2007,<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生活記事的敘事分析>,《東亞研究》,38(2):46-84。
邵宗海,2009,<馬式用人哲學的後遺症>,《中國評論新聞網》網站:http://hk.crntt.com/doc/1011/6/6/1/101166180.html,檢索日期:2015年04月14日。
施正鋒,2014,<歷史教育、轉型正義及民族認同>,《臺灣國際研究季刊》,10(4):1-25。
苗廷威譯,Donatella della Porta and Mario Diani 原著,2002,《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巨流。
胡健森,2014,<占領立院,花店老闆送「希望」向日葵給抗議學生、群眾>,《今日新聞網站》:http://www.nownews.com/n/2014/03/20/1156798,檢索日期:2015年04月24日。
徐火炎,2004,<台灣結、中國結與台灣心、中國情:台灣選舉中的符號政治>,《選舉研究》,11(2):1-41。
徐火炎,2005,<認知動員、文化動員與台灣2004年總統大選的選民投票行為-選舉動員類型的初步探討>,《臺灣民主季刊》,2(4):31-66。
孫迺翊,2013,<陸生納保行不行?外國人平等社會權法理初探>,《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4(2):80-86。
倪永傑,2015,<2016 台海形勢 考驗兩岸智慧>,《中央日報》網站: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41&docid=103412341,檢索日期:2015年11月01日。
馬立泰,2013,《社會學理論:主要理論學家及學派》,台北:五南。
馬康莊、陳信木譯,George Ritzer 原著,1989,《社會學理論》(下),台北:巨流。
盛杏湲,2008,<第十五章 政治參與>,《政治學》,台北:五南,P.451-480。
盛杏湲、鄭夙芬,2009,<台灣民眾的藍綠認同與紅衫軍運動的參與:一個框架結盟的解釋>,載於《公民與政治行動:時政與規範之間的對話》,張福建編,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p.95-130。
盛治仁,2003,<臺灣民眾民主價值及政治信任感研究-政黨輪替前後的比較>,《選舉研究》,10(1):115-169。
陳方隅,2014,<負面競選的「好處」:讓中立選民不願意投票,選戰回歸基本盤-看顏色投票>,《關鍵評論》網站: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84219
檢索日期:2015年06月07日。
陳彥廷、曾韋禎,2013,<反黑箱協議 學者籲人民收回權利>,《自由時報》網站: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700344,檢索日期:2015年02月06日。
陳陸輝、耿曙,2008,<政治效能感與政黨認同對選民投票抉擇的影響-以2002年北高市長選舉為例>,《臺灣民主季刊》,5(1):87-118。
陳儀深,2010,<臺獨主張的起源與流變>,《臺灣史研究》,17(2):131-169。
陳蔚承,2013,<實名制,網路社會運動與網路人際關係支初探:以Facebook個人網頁討論士林王家「文林苑」都更案為例>,淡江大學大傳系碩士學位論文。
陳憶寧,2011,<探索政治議題感知的世代差異-一個媒介效果的觀點>,《臺灣民主季刊》,8(2):139-181。
湯紹成,2014,<美國、日本都有相當程度介入>,《中國時報》網站: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11000471-260102,檢索日期:2015年03月09日。
崔曉倩、吳重禮,2011,<年齡與選舉參與:2008年總統選舉的實證分析>,《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26:7-44。
彭玲嫻譯,Jose Saramago 原著,2002,《盲目》,台北:時報文化。
游清鑫,2002,<台灣民眾的政黨偏好:方向與強度的探討>,《中國地方自治》,55(10):4-20。
游清鑫、蕭怡靖,2007,<以新選民的政治態度論台灣民主的未來>,《臺灣民主季刊》,4(3):109-151。
楊婉瑩、林珮婷,2011,<當「男女有別」變成「男女不平等」-性別腳色認知與政治效能感>,《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9:121-172。
劉正山,2009,<2008年總統大選競選期間政黨支持者選擇性接觸媒體傾向的分析>,《選舉研究》,16(2):51-70。
劉義周、田芳華,2009,<教育與公民意識:以反貪腐倒扁運動與保衛本土挺扁運動為例>,載於《公民與政治行動:實證與規範之間的對話》,張福建編,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p.95-130。
劉嘉薇,2014,<民眾政黨認同、媒介選擇與紅衫軍政治運動參與>,《政治學報》,58:101-126。
蔡秉璁,2015,<318學運政治素人的影響>,《台灣新社會智庫》網站: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6600&Itemid=119,檢索日期:2015年06月07日。
鄭夙芬,2009,<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選舉研究》,16(2):23-49。
鄭琪芳,2012,<青年好窮 收入倒退17年>,《自由時報》網站: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612128,檢索日期:2015年08月30日。
盧希鵬,2009,<社會關係的建立:社會交換理論>,《經理人月刊》網站:http://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1960,檢索日期:2015年06月27日。
謝正一、吳毓星,2010,<探討ECFA對台灣未來發展之影響>,《華人經濟研究》,8(2):64-72。
謝蕙風,2006,<初探七零年代台灣男性知識份子對新女性主義的言論與態度>,《東華人文學報》,8:173-211。
瞿海源,2002,<結社自由、團體參與、與民主>,載於《自由、平等與社會正義研討會論文集:法治、人權與公民社會》,瞿海源、錢永祥、顧忠華編,p.197-236,台北:桂冠。
蕭怡靖,2009,<「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之政黨認同測量的探討>,《選舉研究》,16(1):67-93。
蕭怡靖,2014,<從政黨情感溫度計解析台灣民眾的政治極化>,《選舉研究》,21(2):1-42。
蕭遠,2011,<網際網路如何影響社會運動中的動員結構與組織型態?-以台北野草莓學運為個案研究>,《臺灣民主季刊》,8(3):45-85。
蕭新煌,2004,<臺灣的非政府組織、民主轉型與民主治理>,《臺灣民主季刊》,1(1):65-84。
蘇國賢,2009,<第五章:階級與階層>,載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三版,王振寰、瞿海源編,台北:巨流,p.103-128。
Abramowitz, Alan I. and Kyle L. Saunders. 2008. “Is Polarization a Myth?” Journal of Politics 70(2):542-555.
Ansolabehere, Stephen, Rodden Stephen and James M. Snyder. 2006. “Purple America.”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2):97-118.
Christopher, Gary. 2014. The Psychology of Ageing: From Mind to Societ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Collum, Ed. 2011. “Motivations an Differential Participation in a Community Currency System: The Dynamics Within a Local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 Sociological Forum 26(1):144-168.
Dalton, Russell J. 1984. “Cognitive Mobilization and Partisan Dealignment in Advanced Industrial Democracies.” Journal of Politics 46(1):264-284.
Dawes, T. Christopher, Peter John Loewe and James H. Fowler. 2011. “Social Preferences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73(3)”845-856.
Feld, Scott L. 1981. “The Focused Organization of Social Ti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6(5):1015-1035.
Fiorina, Morris P. and Matthew S. Levendusky. 2007. “Disconnected: The Political Class versus the People.” In Red and Blue N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America’s Polarized Politics, eds. Pietro S. Nivola and David W. Brady.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p.49-71.
Fiorina, Morris P. and Samuel J. Abrams. 2011. “Where’s the Polarization?” In Controversies in Voting Behavior (5th ed.), eds. Richard G. Niemi, Herbert F. Weisberg, and David C. Kimball. Washington, D.C.: CQ Press.
Giguère, Benjamin, Richard Lalonde and Evelina Lou. 2010. “Living at the Crossroads of Cultural Worlds: The Experience of Normative Conflicts by Second Generation Immigrant Youth.” Political Psychology 31(2):227-247.
Goldstone, Jack A. 2004. “More Social Movements or Fewer? Beyond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s to Relational Fields.” Theory and Society 33(3/4):333-365.
Huntington, Samuel P. 1991. “Democracy’s Third Wave.” Journal of Democracy 2(2):12-34.
Inglehart, Ronald. 1971. “The silent Revolution in Europe: Intergenerational Change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i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5(4):991-1017.
Johnston, Hank. 2014. What is a Social Movement? Cambridge: Polity Press.
Kimball, David C. and Cassie A. Gross. 2007. “The Growing Polarization of American Voters.” In The State of the Parties: The Changing Role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Parties (5th ed.), eds. John C. Green and Daniel J. Coffey.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ress.
Klandermans, Bert, Jojanneke van der Toorn and Jacquelien van Stekelenburg. 2008. “Embeddendness and Identity: How Immigrants Turn Grievances into Ac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3(6):992-1012.
Lim, Chaeyoon. 2008. “Social Networks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ow Do Networks Matter?” Social Forces 87(2):961-982.
Marx, Gary T. and Doug McAdam. 1994. Collective Behavior and Social Movements: Process and Structure.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McAdam, Doug and Sidney Tarrow. 2010.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8(2):529-542.
McCright, Aaron M. and Riley E. Dunlap. 2008. “The Nature and Social Bases of Progressive Social Movement Ideology: Examining Public Opinion toward Social Movements.”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49(4):825-848.
Rosenstone, Steven J. and John Mark. Hansen. 1993. Mobilization,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cy in America.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Tajfel, Henri. 1978.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Cambridge: Academic Press.
Tajfel, Henri. and John C. Tuner. 1986.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eds, Worschel & W.G. Austin. Chicago: Nelson-Hall.
Tarrow, Sidney. 1996. “Power in Movements: Social Movements,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9(2):415-417.
Weber, Christopher. 2013. “Emotions, Campaigns,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66(2):414-428.
Wilkinson, Paul. 1971. Social Movement. New York: Praeger.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