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309200914230700
DOI 10.6846/TKU.2009.00093
論文名稱(中文) 蕭蕭詩作探究
論文名稱(英文) An Inquiry Into Hsiao Hsiao’s Poetic Tex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楊雯琳
研究生(英文) Wen-Lin Yang
學號 69100006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16
論文頁數 16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蕭振邦
委員 - 呂正惠
委員 - 莊祖煌
關鍵字(中) 蕭蕭
現代詩
文學批評
中介嵌結法
典範轉移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符號論(學)美學理論
突現理論
關鍵字(英) Hsiao Hsiao
Taiwan modern poetry
method of mediated connections
paradigm shift
Susanne K. Langer’s aesthetical theory
emergence theor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若以新詩創作、教學、評論與編選的著作數量等客觀事實為據,以及參與文學活動的積極度,蕭蕭儼然已成台灣現代詩壇上無法被忽視的存在,但在研究蕭蕭的散論或專著中,對比於新詩教學、評論與編選,詩作卻較少成為關注焦點。因此,本文以「如何恰如其分地描繪台灣現代詩壇上蕭蕭的詩人形象」為問題意識,採用中介嵌結法為研究方法,進行典範轉移的文獻解讀法,試圖兼顧文學批評的「作者」、「作品」、「讀者」與「世界」四要素,依基層概念分析、糾結議題的釐清與基本理念分析,直接而有效地切入探究主題,並同時嘗試選擇一種美學詮釋模型來完成對蕭蕭詩作的解讀。
    首先由文化研究的進路論述現代詩典範轉移的狀況,以「中國古典文學詩定義的流變」、「五四新文學運動西化下的新詩改革」與「台灣現代詩發展的兩個球根說」三項文化元素形成現代詩傳統中的核心概念,接著採用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三元文化分析架構重構五○年代迄今的新詩發展史,藉此呈現文學批評中的「世界」要素。
    其次援引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的美學理論作為理論參考系,以突現理論為中介,形成「蕭蕭詩作─突現理論(中介)─蘇珊‧朗格美學理論」的嵌結關係,對詩作進行基層結構面、上層結構面與基本理念的分析,細究詩作形式的美學涵義,以此突現出蕭蕭的詩人面貌與特質。接著以突現理論為中介,依作者與讀者兩種解讀詮釋進路,分別形成「蕭蕭詩作─突現理論(中介)─作者」與「蕭蕭詩作─突現理論(中介)─讀者」二種嵌結關係,藉此深究詩作中形式與情感的關係,如此一來,除了可以建構出蕭蕭的生命觀與生命情境,且能分析出詩作深層所蘊涵的重要意義。論述至此,則已含括「作者」、「作品」與「讀者」三要素。
    最後以前述研究成果為基礎,在進行上述分析後所得出蕭蕭詩作展現的生命觀與生命情境,將其再回置現代詩的發展脈絡中,如此便能兼顧文學批評中「作者」、「作品」、「讀者」與「世界」四要素,是故循此除了能推究出支撐持續創作及推廣現代詩的動力來源,亦能準確描繪蕭蕭在台灣現代詩壇的詩人形象。
英文摘要
In this thesis I attempt to display the image of the poet Hsiao Hsiao in Taiwan modern poetry arena by interpreting his poetic texts as well as by explaining the meaning of these texts for the poet. I begin my study with the question of how to properly describe the image of the poe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mediated connections and the method of interpreting the paradigm shift of literature. I also include the four components of literary criticism--the author, the text, the reader and the world--into my analysis. Finally, I try to apply Susanne K. Langer’s aesthetical theory to interpret Hsiao Hsiao’s poetry.
    In practice, I first adopt Raymond Williams’s three-dimensional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culture to reconstruct the history of Taiwan modern poetry’s development since 1950s till now. I then adopt “Hsiao Hsiao’s poetic texts--emergence theory (mediate)--Langer’s aesthetical theory,” “Hsiao Hsiao’s poetic texts--emergence theory (mediate)--the author,” and “Hsiao Hsiao’s poetic texts--emergence theory (mediate)--the reader” mediated connections to analyze Hsiao Hsiao’s poetic texts. With this practice I am able to display the four components of literary criticism.
    Eventually, my study will unfold the concep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life in Hsiao Hsiao’s poetry, contrasting it with the developing context of Taiwan modern poetry to assert the impetus of the poet’s pursuit of modern poetry writing and its proliferations. Thus, the image of Hsiao Hsiao in the Taiwan modern poetry is properly plac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論文宗旨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檢視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24


第二章	台灣現代詩壇的典範轉移狀況析論	29
第一節	台灣現代詩壇的典範核心概念	29
第二節	重建與衝撞融合期––五○年代至1987年解嚴前	40
第三節	多元發展期––1987年解嚴後迄今	53


第三章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美學理論與突現理論簡述	61
第一節	現代詩批評理論的典範轉移狀況檢視	61
第二節	蘇珊‧朗格美學理論要點簡介	74
第三節	突現理論原理概述	83


第四章	蕭蕭詩作形式的美學涵義	87
第一節	典範形塑期與詩風建立期的起承關係	88
第二節	功能開拓期與返源任真期的轉合關係	109
第三節	破形之有限以見詩之無限	116


第五章	蕭蕭詩作的形式與情感關係	119
第一節	詩作的套組階層結構要素細論	121
第二節	作者意向的解讀詮釋進路V.S讀者意向的解讀詮釋進路132
第三節	留白––詩的無用之用	139


第六章	台灣現代詩壇上蕭蕭的詩人形象	141
第一節	詩作突現出的詩人形象	141
第二節	現代詩史中的詩人形象	146


第七章	結論	153
第一節	蕭蕭詩人形象的整全描繪	153
第二節	詩作特色分析模型要點歸納	154


參考文獻	159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蕭蕭著作

(一)	現代詩集
1、1978,《舉目》,彰化:大昇出版社,初版。
2、1982,《悲涼》,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3、1989,《毫末天地》,台北:漢光文化公司,初版。
4、1996,《緣無緣》,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5、1998,《雲邊書》,台北:九歌出版社,初版。
6、2000,《皈依風皈依松》,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初版。
7、2000,《凝神》,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初版。
8、2000,《蕭蕭‧世紀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9、2000,《我是西瓜爸爸》,台北:三民書局,初版。
10、2002,《蕭蕭短詩選》(中英對照),香港:銀河出版社,初版。
11、2007,《後更年期的白色憂傷》,台北:唐山出版社,初版。
12、2008,《草葉隨意書》,台北:萬卷樓,初版。


(二)	散文集
1、1976,《流水印象》,彰化:大昇出版社,初版。
2、1981,《美的激動》,台北:蓬萊出版社,初版。
3、1983,《來時路》,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4、1984,《太陽神的女兒》,台北:九歌出版社,初版。
5、1986,《稻香路》,台北:九歌出版社,初版。
6、1987,《感性蕭蕭》,台北:希代出版社,初版。
7、1988,《與白雲同心》,台北:九歌出版社,初版。
8、1989,《一行二行情長》,台北:漢光文化公司,初版。
9、1989,《測字隨想錄》,台北:合森文化公司,初版。
10、1990,《神字妙算》,台北:漢藝色研,初版。
11、1990,《字字玄機》,台北:健行文化出版公司,初版。
12、1991,《八字看平生,一字透玄機》,台北:健行文化出版公司,初版。
13、1992,《忘憂草》,台北:九歌出版社,初版。
14、1992,《每一滴水都有他自己的聲音》,台北:耀文圖書公司,初版。
15、1993,《站在尊貴的窗口讀信》,台北:九歌出版社,初版。
16、1994,《47歲的蘇東坡,47歲的我》,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17、1995,《禪與心的對話》,台北:九歌出版社,初版。
18、1996,《心中升起一輪明月》,台北:九歌出版社,初版。
19、2000,《詩人的幽默策略》,台北:健行文化出版公司,初版。
20、2001,《父王‧扁擔‧來時路》,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21、2003,《詩話禪》,台北:健行出版社,初版。
22、2003,《暖暖壺穴詩》,台北:紅樹林文化,初版。
23、2006,《放一座山在心中》,台北:九歌出版社,初版。
24、2006,《老子的樂活哲學》,台北:圓神出版社,初版。


(三)	評論集
1、1977,《鏡中鏡》,台北:幼獅文化公司,初版。 
2、1980,《燈下燈》,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初版。 
3、1991,《現代詩縱橫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初版。 
4、1993,《從鍾嶸詩品到司空詩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初版。 
5、1993,《現代詩廊廡》,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初版。 
6、1997,《雲端之美,人間之真》,台北:駱駝出版社,初版。


(四)	學術論文
1、1987,《現代詩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初版。
2、2004,《台灣新詩美學》,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3、2007,《土地哲學與彰化詩學》,台中:晨星出版社,初版。
4、2007,《現代新詩美學》,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五)	賞析教學類
1、1979,《青紅皂白––中國古典詩中的色彩》,台北:故鄉出版社,初版。
2、張漢良.蕭蕭編著,1979,《現代詩導讀--導讀篇1》,台北:故鄉出版社,初版。
3、———,1979,《現代詩導讀--導讀篇2》,台北:故鄉出版社,初版。
4、———,1979,《現代詩導讀--導讀篇3》,台北:故鄉出版社,初版。
5、———,1979,《現代詩導讀--理論史料篇》,台北:故鄉出版社,初版。
6、———,1979,《現代詩導讀--批評篇》,台北:故鄉出版社,初版。
7、1980,《中學白話詩選》,台北:故鄉出版社,初版。
8、1982,《現代詩入門》,台北:故鄉出版社,初版。
9、1984,《感人的詩》,台北:希代出版社,初版。
10、1989,《青少年詩話》,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11、1991,《現代詩創作演練》,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12、1997,《現代詩遊戲》,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13、1997,《詩從趣味始》,台北:幼獅,初版。
14、1999,《中學生現代詩手冊》,台南:翰林出版公司,初版。 
15、1999,《中學生現代散文手冊》,台南:翰林出版公司,初版。
16、2001,《蕭蕭教你寫詩、為你解詩》,台北:九歌出版社,初版。
17、2005,《新詩體操十四招》,台北:二魚文化,初版。



(六)	編選書目
1、1979,《現代名詩品賞集》,台北:聯亞出版社,初版。
2、1981,蕭蕭‧向陽‧陳寧貴合編《中國當代新詩大展》三冊,台北:德華出版社,初版。
3、1982,《七十年散文選》,台北:九歌出版社,初版。
4、1983,《奔騰年代––今生之旅之三》,台北:故鄉出版社,初版。
5、1983,《歸根時候––今生之旅之四》,台北:故鄉出版社,初版。
6、1984,《七十二年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7、1985,《七十三年散文選》,台北:九歌出版社,初版。
8、1987,《鼓浪的竹筏》,台中:晨星出版社,初版。
9、1988,《七十六年散文選》,台北:九歌出版社,初版。
10、1990,《七十八年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11、1990,《詩魔的蛻變––洛夫詩作評論集》,台北:詩之華出版社,初版。 
12、1991,《七十九年散文選》,台北:九歌出版社,初版。
13、1994,張漢良‧蕭蕭合編《半流質的太陽》,台北:幼獅,初版。
14、1994,《預約一個亮麗的生命》,台北:幼獅,初版。
15、1994,《詩癡的刻痕––張默詩作評論集》,台北:文史哲,初版。
16、1994,《詩儒的創造––瘂弦詩作評論集》,台北:文史哲,初版。
17、1994,《八十二年散文選》,台北:九歌出版社,初版。
18、1995,張默.蕭蕭編著,《新詩三百首(1917-1995)》(上下二冊),台北:九歌出版社,初版。
19、1995,《永遠的青鳥––蓉子詩作評論集》,台北:文史哲,初版。
20、1997,余光中.蕭蕭合編,《八十五年詩選》,台北:現代詩季刊社,初版。
21、1997,《八十五年散文選》,台北:九歌出版社,初版。
22、1998,《黃衫客––景美女中文學選集》,台中:文學街出版社,初版。
23、1999《千針萬線紅書包》,台北:幼獅,初版。
24、瘂弦.張默‧蕭蕭合編,1999,《天下詩選.1923~1999台灣》(二冊),台北:天下遠見,初版。
25、2001,《八十九年詩選》,台北:台灣詩學季刊社,初版。
26、2002,蕭蕭.白靈編著,《新詩讀本》,台北:二魚文化,初版。
27、2003,《飛翔的姿勢》,台北:幼獅,初版。
28、2004,《與自然談天––生態散文集》,台北:幼獅,初版。
29、2004,《壓力變甜點––幽默散文集》,台北:幼獅,初版。
30、2005,向陽.林黛嫚.蕭蕭編著,《台灣現代文選》,台北:三民書局,修訂二版一刷。
31、2005,《我們就在光之中》,台北:文史哲,初版。
32、2005,《開拓文學沃土》,台北:聯合文學,初版。
33、2005,《攀登生命巔峰》,台北:聯合文學,初版。
34、2006,《揮動想像翅膀》,台北:聯合文學,初版。
35、2006,《優遊意象世界》,台北:聯合文學,初版。
36、2006,《生命的學徒––生命散文集》,台北:幼獅,初版。
37、2007,《九十五年散文選》,台北:九歌出版社,初版。


二、	專書(中文文獻依作者姓名筆畫序、西文文獻依作者姓氏字母序)
Langer Susanne K., 1953, Feeling and Form: A Theory of Art developed from 
Philosophy in a New Key,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 1974, Philosophy in a New Key: A Study in the Symbolism of Reason, Rite, 
and Art ,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周.卜商,1983,《詩序》,輯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初版。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1997,《尚書正義》,輯於《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清‧阮元校勘,嘉慶二十一年重刊宋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初版十三刷。
王夢鷗,1997,《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時報,初版二刷。
石元康,1998,《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台北:東大,初版。
羊子喬‧陳千武編,1982,《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⑨––亂都之戀》,台北:遠景,初版。
朱自清,1994,《朱自清文集⑦‧學術論著卷Ⅳ––新詩雜話》,台北:開今文化,初版。
清.朱彬,1972,《禮記訓纂》,輯於楊家駱主編,《國學名著珍本彙刊––近三百年經學名著彙刊之一》,台北:鼎文書局,初版。
朱棟霖主編,2000,《中國現代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初版三刷。
向陽編著,2005,《台灣現代文選新詩卷》,台北:三民書局,初版一刷。
李元貞,2000,《女性詩學––台灣現代女詩人集體研究》,台北:女書文化,初版一刷。
李幼蒸(譯),吳芳玉(校閱),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1998,《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Le degré zéro de l'écriture: Éléments de sémiologie ),台北:桂冠圖書公司,初版二刷。
李癸雲,2000,《與詩對話––台灣現代詩評論集》,台南縣:台南縣文化局,初版。
李南衡主編,1979,《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5‧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初版。
何金蘭,1989,《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一版一刷。
吳新發(譯),泰瑞.伊果頓(Terry Eagleton)(著),2002,《文學理論導讀》(Literary theory : an introduction),台北:書林出版社,增訂二版。
吳潛誠,1988,《詩人不撒謊》,台北:圓神出版社,初版。
辛鬱.白靈主編,1996,《八十四年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周慶華,1994,《秩序的探索––當代文學論述的省察》,台北:東大,初版。
———,1996,《臺灣當代文學理論》,台北:揚智,初版。
林瑞明主編,2005,《國民文選.現代詩卷Ⅱ》,台北:玉山社,初版一刷。
林燿德.孟樊編,1992,《流行天下––當代台灣文學通俗論》,台北:時報,初版。
林燿德,1986,《一九四九以後》,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1991,《重組的星空》,台北,業強出版社,初版。
———編著,1993,《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⑵.文學現象卷》,台北:正中書局,臺初版。
孟樊‧林耀德編,1990,《世紀末偏航––八○年代文學論》,台北:時報,初版一刷。
孟樊編著,1993,《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⑷.新詩批評卷》,台北:正中書局,臺初版。
——,1998,《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二版一刷。
柯順隆.陳克華.林燿德.也駝.赫胥氏,1986年,《日出金色––四度空間五人集》,台北:文鏡,初版。
封德屏主編,1996,《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初版。
洛夫.張默.瘂弦合編,1969,《中國現代詩論選》,高雄:大業書店,初版。
徐凡晰,1997,《出神––徐凡晰(百華)畫冊》,台灣:徐百華出版,五洲印刷,初版一刷。
奚密,1998,《現當代詩文錄》,台北:聯合文學,初版。
許玉雯(譯),諾瑞娜.赫茲(Noreena Hertz)(著),2004,《當企業購併國家:全球資本主義與民主之死》(The Silent Takeover : Global Capitalism and the Death of Democracy, 2001),台北:經濟新潮社,初版四刷。
梁啟超,1998,《飲冰室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第一次印刷。
張堂錡,1996,《從黃遵憲到白馬湖》,台北:正中書局,臺初版。
張誦聖,2001,《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初版。
張漢良編著,1988,《七十六年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編著,2002,《方法:文學的路》,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初版。
張默.白靈主編,2000年,《八十八年詩選》,台北:創世紀詩雜誌社,初版。
張默編著,1997,《小詩選讀》,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五印。
——編,2003,《現代百家詩選(新編)》,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商禽.焦桐主編,1999,《八十七年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焦桐,1998,《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一九七七~世紀末)》,台北:時報文化,初版一刷。
——主編,2002,《九十年詩選》,台北: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出版,爾雅出版社發行,初版。
程樹德,1981,《論語集釋(全二冊)》,輯於楊家駱主編,《國學名著珍本彙刊––近三百年經學名著彙刊之一》,台北:鼎文書局,二版。
瘂弦.陳義芝主編,1998,《八十六年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楊宗翰,2002,《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台北:巨流,初版。
趙天儀,2000,《台灣文學的週邊––台灣文學與台灣現代詩的對流》,台北縣:富春文化,初版。
輔仁大學外語學院編,1998,《兩岸後現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外語學院,初版。
廖炳惠編著,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初版二刷。
趙家璧主編,1990,《中國新文學大系①‧建設理論集》,台北:業強出版社,台一版。
趙遐秋‧呂正惠主編,2002,《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初版。
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1991,《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初版。
劉昌元,1994,《西方美學導論》,台北:聯經,二版。
葉維廉,1983,《比較詩學》,台北:東大,初版。
葉慶炳,1997,《中國文學史》(上下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初版六刷。
鄭樹森,,1994,《從現代到當代》,台北:三民書局,初版。
陳千武,1997,《台灣新詩論集》,高雄:春暉出版社,初版。
陳義芝,2006,《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台北:九歌出版社,初版。
———主編,2005,《二○○四年臺灣詩選》,台北:二魚文化,初版一刷。
蔣伯潛(廣解)、朱熹(集註),1996,《廣解四書》,台北:臺灣東華書局,二十二版六刷。
蔡源煌,1983,《文學的信念》,台北:時報文化,初版。
簡政珍編著,1993,《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⑴.文學理論卷》,台北:正中書局,臺初版。
羅青,1980,《從徐志摩到余光中》,台北:爾雅出版社,六版。
——,1994,《詩的風向球》,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1994,《詩的照明彈》,台北:爾雅出版社,初版。
龔鵬程,1997,《臺灣文學在臺灣》,台北:駱駝出版社,初版一刷。
———編著,1998,《美學在台灣的發展》,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初版。


三、	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丁旭輝,2000,〈蕭蕭圖象詩研究〉,刊於《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9期,台北:中國語文學會,頁470-80。
———,2000,〈賞析蕭蕭的三首絕妙好詩〉,刊於《笠詩刊》第220期,台北:笠詩刊社,頁138-43。
———,2005,〈論蕭蕭短詩的簡約美學〉,刊於《國文學誌》第10期,彰化:彰化師大國文系,頁57-79。
向明,1999,〈真空妙有––賞析蕭蕭的〈空與有〉(第一首)〉,刊於《台灣詩學季刊》第27期,台北: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頁34-5。
吳當,2001,〈有情天地一蕭蕭––讀《蕭蕭世紀詩選》〉,刊於《明道文藝》第307期,台中:明道文藝社,頁52-7。
吳肇嘉,1999,〈讀蕭蕭〈我心中的那頭牛啊!〉〉,刊於《台灣詩學季刊》第28期,台北: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頁55-7。
焦桐,1996,〈聽聽那牧歌––小評析蕭蕭詩集《緣無緣》〉,刊於《聯合文學》12卷7期,台北:聯合文學,頁166。
游喚,1998,〈經典詩的確立〉,刊於《台灣詩學季刊》第25期,台北: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頁159-67。
楊雯琳,2008,〈論蕭蕭的組詩〈河邊那棵樹〉的結構特色與寓意〉,刊於《問學集》第十五期,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初版,頁225-38。
———,2009,〈月光下的現代詩––論蕭蕭《後更年期的白色憂傷》中的禪意特色與其發揮之用〉,刊於《問學集》第十六期,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初版一刷,頁228-44。
潘煊,1999,〈訪蕭蕭〉,刊於釋滿光主編,《普門》第234期,台北縣:普門雜誌社出版,長欣文化經銷,頁51。
蕭蕭,2000,〈台灣風情〉,刊於《台灣詩學季刊》第31期,台北: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頁38-40。


四、	學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畫序)
林毓鈞,《蕭蕭新詩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班碩士論文,2006年8月。
黃如瑩,《台灣現代詩與佛––以周夢蝶、敻虹、蕭蕭為線索之考察》,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國語文教學班碩士論文,2006年6月。
黃耀俊,《蘇珊.朗格符號論美學研究––以台灣建築中之總統府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陳政彥,《蕭蕭詩學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蔡明諺,《龍族詩刊研究––兼論七○年代台灣現代詩論戰》,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4月,第二版。
鄭慧如,《現代詩的古典觀照––一九四九~一九八九˙台灣》,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6月。


五、	網路資料
林淇瀁(向陽),1997,〈八○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向陽工坊,URL=http://tea.ntue.edu.tw/~xiangyang/chiyang/tailit1.ht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