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308201317463900
DOI 10.6846/TKU.2013.00118
論文名稱(中文) 關於羅東在地材料與構築之實驗
論文名稱(英文) An Experiment of Local Materials and Tectonics of Lo-Tung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1
學期 2
出版年 102
研究生(中文) 曾煜凱
研究生(英文) Yu-Kai Tseng
學號 60036003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3-07-02
論文頁數 12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珍誠
共同指導教授 - 黃瑞茂
委員 - 施宣光
委員 - 宋立文
關鍵字(中) 地方
場所
材料
構築
氛圍
數位製造
關鍵字(英) Local Area
Place
Material
Tectonic
Aura
Digital Fabric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最初研究的動機是以身為一個在地人為出發點,探討地方的特質與人們之間的關係。對於人在地方的真實生活當中,對於所熟悉的場所以及空間的體驗與感知,或是在在時間的緊湊變遷之後,所存在了記憶。希望透過本研究來重新討論與研究人們對於一個地方的定義,同時結合數位設計工具來重新詮釋地方中的不同場所。

    在設計操作的過程中,先由地方記憶開始找尋熟悉的地方或者具有地方特色的場所。觀察場所之中的元素與當地人的行為所產生的回應,轉化運用到空間上。設計操作上運用傳統與現代的地方材料,了解構成方式和特性,嘗試在材料與質感的重新組構;透過與建築設計結合,呈現一個屬於地方、空間場所特有的氛圍,以構成空間與地方互動的地域空間美學。本研究的第一個階段:尋找具有當地特色的生活元素,並依其性質分類,分為環境、材料、特產、與工藝等四大類。第二個階段:分別由這四類元素當中,選擇其中不同的項目來進行小設計的操作。第三個階段:選擇三個場所分別設定不同的主題,每個場所由上一階段中取五個小設計來進行組織。透過階段性的操作再現地方的特有經驗,同時也是對於地方的一種回饋。

    從一開始對於地方的發想省思,思考自我對於地方的認知與態度,由理論當中尋找答案,再從理論當中自我思考。除此之外,以數位時代的設計工具重新詮釋空間,本論文透過數位設計的操作以及數位製造的嘗試來回應設計者個人對於生長環境的想法,並讓其他人也能感受地域性空間特質與獨特氛圍。
英文摘要
The motivation of this thesis start off with the native viewpoint of explori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 research that has investigated either into the spatial experiment and cognition in the real life where people acquainted with, or the remembrance of the space after a compact transition of time. This study has shown an anticipation of re-discussing the definition of a plac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digital design materials to reinterpret different places in the local space.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sign manipulation, the local remembrance was a germ idea to hunt for familiar spaces or distinguishing places; the observation among spatial elements reacted with the behavior of inhabitants has transformed and utilized in space forming.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both traditional and modern materials in either the tectonic methods or characters, the demonstration of material-texture-reconstruction has combined with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ategy to present an aura of local and spatial place exclusively, thus contributes the territorial space esthetics with an interaction of space and region. The first phase of this study searches for living element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which a property classification divides the disparities into four major categories, including environment, material, specialty, and workmanship, etc. The second phase, different projects chosen from the four categories are proceeded in the miniature design. The third phase, three selected places are established in different themes, and a combination of five miniature design in the previous stage is embedded in each place. A gradational operation could recurrent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regional experience, and provide feedback toward local space simultaneously.

The voyage traces back to the thought of concept development with inspection toward local space, in which the introspection of awareness and attitude rises afterward; when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beacons the foothold, a self-reflection thus ferment from the known answers. Furthermore, with the capacity of digital design tools putting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space into practice, the idea of responding to the individual growth environment has gone through the experiment of digital design manipulation and digital fabric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enabled other people to sense the regional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inctive aura.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1-1	瞭解個人生長與生活的地方	1
1.1-2	參與「台灣旺得了」展場的佈置經驗	2
1.1-3	探討羅東的在地性	2
1.1-4	對於商業介入地方的反省	3
1.1-5	思考台灣特有的當代構築美學	3
1.1-6	結合手工與數位的設計於操作過程	4
1.2	研究目的	5
1.2-1	對於不同「地方」的不同詮釋方式	5
1.2-2	對於宜蘭地景的再思考	5
1.2-3	閒置空間再利用	5
1.2-4	探討材料的在地性	6
1.2-5	以數位美學詮釋地方	6
1.2-6	空間氛圍之探索	7
1.3	相關領域	8
1.4	研究流程	8
1.5	研究成果	9
第2章 相關案例探討與文獻回顧	10
2.1.	案例	10
2.1-1	Highline	10
2.1-2	Dominus Winery	11
2.1-3	Caixa Forum	12
2.1-4	Swiss Sound Box	13
2.2.	相關文獻	14
2.2-1	海德格爾:建、居、思	14
2.2-2	場所精神	15
2.2-3	建築現象學	16
2.2-4	Peter Zumthor:建築氛圍	17
2.3.	建築師	18
2.3-1.	Luis Baragen	18
2.3-2.	Herzog & de Meuron	19
2.3-3.	Peter Zumtor	21
2.4.	關鍵字	22
2.4-1.	地方	22
2.4-2.	場所	22
2.4-3.	現象	22
2.4-4.	氛圍	22
2.4-5.	材料	23
2.4-6.	構築	23
第3章 設計前導與操作	24
3.1.	地方特色	24
3.1-1.	宜蘭特產	25
3.1-2.	傳統工藝	28
3.2.	場所選擇與初步操作	31
3.2-1.	前言	31
3.2-2.	場所概況	32
3.3.	初步操作	35
3.3-1.	環境系列:	36
3.3-1.1.	水的地面:	36
3.3-2.	材料系列:	45
3.3-2.1.	磚的堆疊	45
3.3-2.2.	磚的拼貼	50
3.3-2.3.	Pattern	56
3.3-3.	特產系列	67
3.3-3.1.	Wood Pavilion	67
3.3-4.	工藝系列	69
3.3-4.1.	燈籠	69
3.3-4.2.	石雕	71
第4章 場所設計操作	73
4.1.	前言	73
4.2.	場所﹝一﹞	73
4.2-1.	設計操作A	74
4.2-2.	設計操作B	76
4.2-3.	設計操作C	78
4.2-4.	設計操作D	80
4.2-5.	設計操作E	82
4.2-6.	場所﹝一﹞組織模擬	84
4.3.	場所﹝二﹞	85
4.3-1.	設計操作A	86
4.3-2.	設計操作B	89
4.3-3.	設計操作C	92
4.3-4.	設計操作D	94
4.3-5.	設計操作E	96
4.3-6.	場所﹝二﹞組織模擬	97
4.4.	場所﹝三﹞	98
4.4-1.	設計操作A	99
4.4-2.	設計操作B	101
4.4-3.	設計操作C	103
4.4-4.	設計操作D	104
4.4-5.	設計操作E	106
4.4-6.	場所﹝三﹞組織模擬	108
第5章 結論與後續發展	109
5.1.	操作過程	109
5.1-1.	第一階段	109
5.1-2.	第二階段	110
5.1-3.	兩個階段的設計回顧	113
5.2.	數位設計心得	114
5.3.	個人心得和結論	116
5.4.	後續研究建議	117
參考文獻	118
參考書目	118
參考論文	118
網路資源	118
附錄	120

圖目錄
【圖 1-1】光榮路橋下	1
【圖 1-2】台灣旺得了展場佈置過程	2
【圖 1-3】材料的突破	6
【圖 2-1】HIGHLINE	10
【圖 2-2】加入自然的元素/堆疊	11
【圖 2-3】新與舊	12
【圖 2-4】加入自然的元素/堆疊	13
【圖 2-5】海德格爾:建、居、思	14
【圖 2-6】場所精神	15
【圖 2-7】建築現象學	16
【圖 2-8】建築氛圍	17
【圖 2-9】LUIS BARAGEN	18
【圖 2-10】HERZOG & DE MEURON	19
【圖 3-1】宜蘭印象	24
【圖 3-2】鴨稻共棲	25
【圖 3-3】製作鴨賞過程	26
【圖 3-4】蜜餞	26
【圖 3-5】鄂王社區空照圖	28
【圖 3-6】鄂王社區地圖	28
【圖 3-7】鄂王社區匠師	29
【圖 3-8】場所現況	31
【圖 3-9】場所位置圖	32
【圖 3-10】場所現況	32
【圖 3-11】場所位置	33
【圖 3-12】場所現況	33
【圖 3-13】場所位置與現況	34
【圖 3-14】雨落現象	36
【圖 3-15】雨落概念圖	36
【圖 3-16】DISTANCE電池	37
【圖 3-17】ATTRACTOR現象	37
【圖 3-18】GH操作	37
【圖 3-19】增加控制點的過程	38
【圖 3-20】圓轉換成方格	38
【圖 3-21】地面層次與人的關係	38
【圖 3-22】漣漪現象	39
【圖 3-23】GH操作	39
【圖 3-24】漣漪現象操作	40
【圖 3-25】結構操作過程	40
【圖 3-26】結構模擬圖	40
【圖 3-27】結構模擬	41
【圖 3-28】結構操作GH	41
【圖 3-29】雨滴現象	42
【圖 3-30】GH操作	42
【圖 3-31】水滴形態操作	43
【圖 3-32】水滴表面操作過程	43
【圖 3-33】水滴形態與採光的關係	43
【圖 3-34】水滴形態與採光的關係	44
【圖 3-35】空間上下的關係與模擬	44
【圖 3-36】室內空間光影模擬	44
【圖 3-37】間距規則	45
【圖 3-38】均值堆疊的磚牆立面	45
【圖 3-39】旋轉的規則	45
【圖 3-40】旋轉規則牆面模擬	45
【圖 3-41】開洞的規則	46
【圖 3-42】開洞操作的磚牆立面	46
【圖 3-43】開洞的磚牆立面模擬	46
【圖 3-44】GH操作	47
【圖 3-45】IMAGE SAMPLER基本操作	47
【圖 3-46】GH操作	48
【圖 3-47】影像操作	48
【圖 3-48】磚牆立面	48
【圖 3-49】起伏的磚牆立面	49
【圖 3-50】磚牆模擬	49
【圖 3-51】磚牆立面光模擬	49
【圖 3-52】操作位置	50
【圖 3-53】GH操作	50
【圖 3-54】空心磚單元變化	51
【圖 3-55】指標字樣	51
【圖 3-56】IMAGE  SAMPLER操作	51
【圖 3-57】以不同面積將組購字樣的單元分類	52
【圖 3-58】材料模擬	52
【圖 3-59】合成模擬	52
【圖 3-60】材料細節	53
【圖 3-61】GH操作	53
【圖 3-62】操作位置	54
【圖 3-63】GH操作	54
【圖 3-64】模擬圖	55
【圖 3-65】材料細節	55
【圖 3-66】合成模擬	55
【圖 3-67】操作位置	56
【圖 3-68】VORONOI規則	56
【圖 3-69】VORONOI圖形	56
【圖 3-70】花磚圖形	57
【圖 3-71】單元操作	57
【圖 3-72】MESH變化	57
【圖 3-73】GH操作	58
【圖 3-74】四個點的單元圖形	58
【圖 3-75】六個點的單元圖形	58
【圖 3-76】十二個點的單元圖形	58
【圖 3-77】鏡射單元	59
【圖 3-78】花磚模擬圖	59
【圖 3-79】雷射切割機	60
【圖 3-80】數位製造	60
【圖 3-81】GH操作	61
【圖 3-82】圖形操作過程	62
【圖 3-83】單元圖形	62
【圖 3-84】立面模擬	62
【圖 3-85】數位製造過程	62
【圖 3-86】操作位置	63
【圖 3-87】VORONOI GROUP指令	63
【圖 3-88】葉脈影像	63
【圖 3-89】指令操作	64
【圖 3-90】VORONOI GROUPS規則	64
【圖 3-91】第一層碎化	64
【圖 3-92】第二層碎化	65
【圖 3-93】GH操作	65
【圖 3-94】第一層碎化光影模擬A	65
【圖 3-95】第一層碎化光影模擬B	65
【圖 3-96】VORONOI漸變操作	66
【圖 3-97】GH操作	66
【圖 3-98】花穿圖形光影效果	66
【圖 3-99】PAVILION模擬	67
【圖 3-100】GH操作	67
【圖 3-101】結構和頂蓋的操作	68
【圖 3-102】PAVILION模擬	68
【圖 3-103】GH操作	69
【圖 3-104】燈籠操作	69
【圖 3-105】GH操作	70
【圖 3-106】皮層操作	70
【圖 3-107】皮層光影模擬	70
【圖 3-108】表面較平滑	71
【圖 3-109】表面為錐狀	71
【圖 3-110】表面模擬	71
【圖 3-111】立面模擬	72
【圖 3-112】VORONOI操作	72
【圖 3-113】曲面結合FRAME模擬	72
【圖 4-1】羅東夜市	73
【圖 4-2】中山公園前廣場	73
【圖 4-3】雨滴現象	74
【圖 4-4】設計操作A過程	74
【圖 4-5】裝置與人的關係	75
【圖 4-6】雨滴意象模擬	75
【圖 4-7】設計操作B操作過程	76
【圖 4-8】花格磚模擬圖	76
【圖 4-9】花格磚與人的關係	77
【圖 4-10】六角花格磚模擬	77
【圖 4-11】GH操作	78
【圖 4-12】顏色區分不同口徑的構建單元	78
【圖 4-13】皮層操作	79
【圖 4-14】WOOD PAVILION與人的關係	79
【圖 4-15】WOOD PAVILION模擬	79
【圖 4-16】設計操作D過程	80
【圖 4-17】構件A  出處	80
【圖 4-18】構件B  出處	81
【圖 4-19】裝置與人的關係	81
【圖 4-20】漣漪模擬	81
【圖 4-21】設計操作E過程	82
【圖 4-22】裝置與人的關係	82
【圖 4-23】裝置細部	83
【圖 4-24】花窗模擬	83
【圖 4-25】場所﹝一﹞組織模擬	84
【圖 4-26】場所﹝二﹞	85
【圖 4-27】設計操作A過程	86
【圖 4-28】分割原有曲面後繪製新的曲面	86
【圖 4-29】以曲面上的控制點造成曲面翻轉	87
【圖 4-30】骨架	87
【圖 4-31】曲面和骨架的關係	87
【圖 4-32】燈籠曲面模擬	88
【圖 4-33】花格磚單元	89
【圖 4-34】設計操作B過程	90
【圖 4-35】將網格做分堆	90
【圖 4-36】花格磚模擬	91
【圖 4-37】利用VB SCRIPT操作二維紋理	92
【圖 4-38】利用比例縮放產生同心圓	92
【圖 4-39】設計操作C過程	93
【圖 4-40】紙管開口模擬	93
【圖 4-41】羅東鋼鐵廠	94
【圖 4-42】沖孔模型板交錯後的效果	94
【圖 4-43】設計操作D過程	95
【圖 4-44】鏽蝕鋼板牆面模擬	95
【圖 4-45】舖面界定區域、改變動線	96
【圖 4-46】雨落地面模擬	96
【圖 4-47】場所﹝二﹞操作模擬	97
【圖 4-48】場所﹝三﹞	98
【圖 4-49】不同砌法產生的效果	99
【圖 4-50】設計操作A過程	99
【圖 4-51】磚牆立面局部	99
【圖 4-52】磚堆疊模擬	100
【圖 4-53】甕	101
【圖 4-54】設計操作B過程	101
【圖 4-55】金屬桿件操作	102
【圖 4-56】頂蓋模擬	102
【圖 4-57】設計操作C過程	103
【圖 4-58】空心磚牆面模擬	103
【圖 4-59】三維VORONOI操作	104
【圖 4-60】設計操作D過程	104
【圖 4-61】兩種不同形態結合	105
【圖 4-62】石雕模擬	105
【圖 4-63】設計操作E過程	106
【圖 4-64】不同形態的宜蘭石	107
【圖 4-65】宜蘭石模擬	107
【圖 4-66】場所﹝三﹞組織模擬	108
表目錄

【表 3-1】宜蘭羅東特色系列	35
【表 5-1】宜蘭羅東特色系列	109
【表 5-2】場所﹝一﹞設計操作組織	110
【表 5-3】場所﹝二﹞設計操作組織	111
【表 5-4】場所﹝三﹞設計操作組織	112
【表 5-5】設計分類	113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中譯書目
﹝一﹞作者:Peter Zumthor,譯:張宇,
《建築氛圍》〈ATMOSPHERES〉,2010,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中文書目
﹝一﹞姚瑞中,
《台灣廢墟迷走》,2006,邊城出版。
﹝二﹞沈克寧,
《建築現象學》,2007,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參考論文

﹝一﹞陳敏傑,
《包裝淡水》,2007,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
﹝二﹞陳逸珊,
《生活在壯圍》,2010,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三﹞王聖旻,
《後工業地景之數位再構築》,2011,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四﹞楊芳銘,
《生活環境中自然元素的運用¬以新營糖廠為例》,2012,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網路資源

羅東鎮公所全球資訊網
http://www.lotong.gov.tw/
羅東林區管理處
http://luodong.forest.gov.tw/
走讀宜蘭
http://mookyilan.ilccb.gov.tw/
NOTCOT.ORG
http://www.notcot.org/
Dezeen
http://www.dezeen.com/
TESIGN
http://tesignstudio.blogspot.tw/
P&A LAB
http://pandalabccc.blogspot.tw/
co-de-it
http://www.co-de-it.com/wordpress/code/grasshopper-code
urban future organization
http://www.au-urbanfuture.org/blog/?tag=grasshopper&paged=2
the leda atomicus
http://ledatomica.wordpress.com/
[FORMul[a]RCH]
http://formularch.blogspot.tw/
… kinds of ways …
http://www.kindsofways.info/
RWNB Multiplicity
http://rwnbmultiplicity.wordpress.com/page/2/
Arquitectura de voltereta
http://arquitecturadevoltereta.wordpress.com/
iaac
http://www.iaac.net/
designcoding
http://www.designcoding.net/
DESIGN PLAYGROUND
http://designplaygrounds.com/
[DAP]3
http://dap3.nl/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