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308200500582100
DOI 10.6846/TKU.2005.00048
論文名稱(中文) 美中互動下的亞太安全建構-從溫特(Alexander Wendt)建構主義解析
論文名稱(英文) The Construction of Asia-Pacific Security Under U.S.-P.R.C. Interactions-from Alexander Wendt's Constructivism Perspectiv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3
學期 2
出版年 94
研究生(中文) 張志銘
研究生(英文) Chih-Ming Chang
學號 69026012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5-06-16
論文頁數 20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翁明賢
委員 - 陳文賢
委員 - 顏建發
關鍵字(中) 亞歷山大溫特
建構主義
美中互動
亞太安全
關鍵字(英) Alexander Wendt
Constructivism
U.S.-P.R.C. Interactions
Asia-Pacific Securi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能動者與結構的建構關係是溫特(Alexander Wendt)建構主義所關注的焦點,因為能動者塑造結構,結構也會建構能動者的行為模式;循此美國與中國在亞太地區的互動關係,相對地也會制約亞太國家的政策產出,建構出亞太安全的互動模式。因此,本文在論述上即先敘述建構主義的概念,以及認知與結構轉換的關係,並就此角度於各章節解析美中互動下的亞太安全建構。各章節的論述先以國際結構與亞太局勢做為分析的背景條件;其次,就美國與中國的亞太戰略和兩國的戰略互動做為研析兩國認知建構的文化模式,與結構認知之下所產生的身份與利益的改變因素;最後,文化建構所形塑的互應邏輯是否也會對亞太國家的外交互動與政策產出構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亦即俄羅斯、日本與台灣等國家外交政策的產出是否會受到上述文化結構的制約與限制。
研究發現亞太戰略結構因應美國不同時期的戰略認知而隨之調整,中國也因此在不同的時期分別與美國建立不同的文化建構,而不同的文化模式也重塑著美國、中國與亞太各國的安全建構關係,並且產生結構轉變的障礙,除非國際結構有新的觀念或因素產生,整體的文化建構也才會跟著轉變。文化建構的發展模式也由早期的霍布斯文化轉向洛克文化的無政府狀態發展,意味各國皆將國際規範內化到國家的互動關係之內,至使整體亞太安全建構呈現相對穩定之局勢。另外,亞太安全建構的關鍵因素也就在於如何處理台海局勢,妥善處理安保體制與台海局勢的發展也就成為美中兩國未來文化建構的重要課題。
英文摘要
The Alexander Wendt’s Constructivism is concerned about Ag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relationship, it’s because of “the Agent mold Structure, Structure can also construct the Agent’s behaviors”. From this viewpoint, in the Asia-Pacific area,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and China not only restricts to Asia-Pacific countries’ policy output relationally but also constructs out of model of Asia-Pacific Securi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sis, it explains the general idea of Constructivism,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dentify and structure change. Then the major concept is adopted to express Asia-Pacific Security construction under the interactions of U.S.-P.R.C. in following chapters. Second, researching what the identified constructional model about culture in the Asia-Pacific strategy and strategic interactions under U.S. and P.R.C. is; moreover finding out what the element of identity and interest shift is. Finally, in different levels, the interactive logic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whether influence Asia-Pacific countries diplomacy interaction and policies output or not, it means that these countries, includes of Russia, Japan and Taiwan might be restricted or limited by the model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on their diplomacy policy output. 
From the above ratiocination, the Asia-Pacific strategic structure seems be changed by the strategic identity in different periods; conditioned by the structure, China will follow the footstep of U.S. to establish distinct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se cultures will re-mold the relationship of security construction between U.S., P.R.C. and Asia-Pacific countries. Finally, it possibly produces the obstructions to the structure conversion; the whole culture construction would not be changed unless the new ideas or elements emerge. From Hobbes’s culture to Locke’s, the culture construction growth means that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would improve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gime. Maybe the trend will make the whole Asia-Pacific security construction relationally stable.On the other side, the key point of the Asia-Pacific security construction is how to handle Cross-Strait question. On the other hand, how to properly handle U.S.-Japan Defense System and Cross-Strait question will be the main subject to the U.S. and P.R.C. culture construc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美中互動下的亞太安全建構-從溫特(Alexander Wendt)建構主義解析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概念界定、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17
第二章	建構主義的結構理論……………………………………………………21
第一節 建構主義的解析……………………………………………………22
第二節 溫特( Alexander Wendt)的建構主義………………………………31
第三節 認知與結構轉換……………………………………………………42
第四節 小結…………………………………………………………………48
第三章	1949~1978年美中互動下的亞太安全建構……………………………49
第一節 國際結構與亞太局勢………………………………………………49
第二節 美國與中國的亞太戰略……………………………………………54
第三節 美中互動下的亞太安全建構………………………………………65
第四章	1979~1990年美中互動下的亞太安全建構……………………………79
第一節 國際結構與亞太局勢………………………………………………79
第二節 美國與中國的亞太戰略……………………………………………85
第三節 美中互動下的亞太安全建構………………………………………95
第五章	1991~2001年美中互動下的亞太安全建構……………………………107
第一節 國際結構與亞太局勢………………………………………………107
第二節 美國與中國的亞太戰略……………………………………………114
第三節 美中互動下的亞太安全建構………………………………………128
第六章	後911時代美中互動下的亞太安全建構………………………………143
第一節 國際結構與亞太局勢………………………………………………143
第二節 美國與中國的亞太戰略……………………………………………147
第三節 美中互動下的亞太安全建構………………………………………162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173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發現……………………………………………………171
第二節 研究展望……………………………………………………………176

參考書目
一、英文部分……………………………………………………………183
二、中文部分……………………………………………………………190
三、網際網路部分………………………………………………………202

《圖表目錄》

表1-1、1990年至1999年亞洲國家國防支出表………………………………4
表1-2、傳統安全與綜合性安全概念內涵比較…………………………………11
表1-3、建構主義學者分類摘要表………………………………………………16
表2-1、因果問題與建構問題的區別……………………………………………36
表2-2、建構主義國際體系三種無政府狀態解析………………………………41
表2-3、三種體系文化及其內化等級……………………………………………44
表3-1、1950年至1970年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問題」表決統計表…………60
表3-2、1950年至1970年間美國對台軍售之主要武器系統…………………71
表3-3、1951年至1968年美國對台經濟援助..…………………………………72
表3-4、1950年至1972年台灣與中國邦交國變化趨勢………………………74
表4-1、1963年至1993年美蘇之間主要雙邊軍備管制協定……………………80
表4-2、1959年至1993年世界上主要多邊軍備管制條約與協定………………81
表4-3、美國與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美方統計)…………………………………92
表4-4、1972年至1990年美國軍售中國金額…………………………………94
表4-5、1972年至1990年美國對台軍售金額…………………………………103
表5-1、後冷戰時期亞太各國的國防支出表……………………………………111
表5-2、亞太地區多邊合作安全機制……………………………………………112
表5-3、後冷戰時期中國對外簽署合作夥伴關係一覽表………………………122
表5-4、中國參與APEC十年來的角色與行為特徵……………………………123
表5-5、1990年至1996年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投票一覽…………………123
表5-6、1991年底至2001年中俄互動關係大事紀………………………………129
表5-7、1990年至2001年美國對台主要軍售…………………………………..138
表6-1、柯林頓政府與小布希政府亞太區域政策之差異………………………147
表6-2、中國十五大與十六大政治報告中有關外交政策方向之比較…………154
表6-3、美中兩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155
表6-4、中國公佈1993年至2003年國防預算統計表…………………………157
表6-5、美國國防部2002年及2003年中國軍事力量評估差異對照表………157
表6-6、海外活動任務擴大中的日本自衛隊……………………………………165
表6-7、911之後日本針對反恐行動的相關作為…………………………………167
表6-8、2001年美國對台軍售清單及不同意出售項目…………………………168
表7-1、中國政治報告體現的外交戰略思想……………………………………179
表7-2、中國的各種行為模式……………………………………………………180
表7-3、台灣的未來對美國利益的影響…………………………………………181
表7-4、中國動武理由以及美國的反應…………………………………………181

圖1-1、文化、互動過程與國家實踐關係圖………………………………………18
圖1-2、研究概念架構圖……………………………………………………………19
圖2-1、政治文化的構成及其功能模式……………………………………………26
圖2-2、關於體系結構與單位國家關係的簡約模式………………………………36
圖2-3、國際文化結構變化的完全模式:…………………………………………45
圖2-4、文化、互動過程與國家實踐關係圖………………………………………46
圖5-1、布希政府的亞太扇形戰略及其衍生圖…………………………………116
圖6-1、以戰力為基礎的觀念:新三位一體……………………………………146
三、網網際路部份
Asia Foundation (亞洲基金會)		http://www.asiafoundation.org 
Brookings Institute (布魯金斯研究所)	http://www.brook.edu 
Center for Asia-Pacific Policy (CAPP), RAND Corporation (蘭德公司亞太政策中心)
http://www.rand.org/nsrd/capp/ 
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
http://www.csis.org 
Heritage Foundation (傳統基金會)	http://www.heritage.org http://www.ndu.edu
Institute for 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所」)http://www.ndu.edu/inss/insshp.html
National Committee o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http://www.ncafp.org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http://www.ncuscr.org
Stimson Center (史汀生中心)http://www.stimson.org 
The RAND Corporation (蘭德公司)http://www.rand.org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http://www.cass.cn/meiguosuo/xsyj/wyh.asp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http://www.iwep.org.cn/ 
中國國關在線http://www.irchina.org/ 
中國期刊網http://211.74.3.49/index.asp
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系統WWW版http://163.13.35.22/ncl3web/index.htm 
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影像系統
http://readopac.ncl.edu.tw/html/framel.htm
台灣綜合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 (Division of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DSIS, Taiwan Research Institute, TRI)
http://www.dsis.org.tw
遠景基金會http://www.future-china.org.tw 
楊永明—國際關係事務首頁http://140.112.2.84/~yang/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參考文獻
一、英文部份

Ⅰ. Books
Alagappa, Muthiah. eds., Asian Security Practice: Material and Ideational Influence, Cal: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Babbie, Earl.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9th ed. U.S.: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2001.
Barnett, Doak A. A New U.S. Policy toward China,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1.
Baylis, John. and Smith, Steve. eds., The Globalization of Would Poli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Binnendijk, Hans. and Montaperto, Ronald N. eds., Strategic Trends in China(Washington: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1998)
Brown, Harold Thinking about National Security.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83.
Brzezinski, Zbigniew. Power and Principle: Memoirs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 1977-1981, New York: Farrar Straus Giroux, 1985.
Bueler, William M. U.S. China Policy and The Problem of Taiwan, Boulder, Colorado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 1980.
Buzan, Barry. Ole Waver and Jaap de Wilde, Security: 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sis, Boulder, Colorado: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8.
Buzan, Barry. People, State and Fear: An Agenda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New York: Harvard Wheastsheaf, 1991.
Chang, Cecilia S. T. ed., U.S.-R.O.C. Relations: From The White Paper to The Taiwan Relations Ac, New York: The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 1984.
Clough, Ralph N. Island China,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Davis, Elizabeth Van Wie. Chinese Perspectives on Sino-American Relations 1950-2000. NewYork: The Edwin Mellen Press, 2000.
Dougherty, James E. and Pfaltzgraff, Robert L.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Comprehensive Survey, New York: Longman, 2001.
Dougherty, James E. and Pfaltzgraff, Robert L. Jr.,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Comprehensive Survey, 4th ed. U.S.: Addison-wesley Education Press, Inc., 1997.
Edstrom, Bert. Japan's Evolving Foreign Policy Doctrine, New York: Sr. Martin's Press, 1999.
Finnemore, Martha. National Interests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Foot, Rosemary. The Practice of Power: US Relations with China Since 1949.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5.
Galenson, Walter. 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Taiwan,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9.
Giddens, Anthony.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ofornia Press, 1984.
Glaubitz, Joachim. Between Tokyo and Moscow. London:Hurst & Company, 1995.
Haig, Alexander M. Jr., Caveat: Realism, Reagan,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Macmillan, 1984.
Harding, Harry. A Fragile Relationship: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ince 1972,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2.
Hickey, Dennis Van Vranken. United States-Taiwan Security Ties: From Cold War to Beyond Containment, London: Praeger, 1994.
Horelick, Arnold L. ed., U.S.-Soviet Relations: the Next Phase,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6.
Hsiao, Gene T. Sino-American Détente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74.
Joffe, Ellis. The Chinese Army After Mao,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Johnston, Alastair Iain. Culture Realism: 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Princeton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History and Politics, 1998.
Kaplan, Morton A. System and Proces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John Wilry & Sons, Inc., 1967.
Katzenstein, Peter J. Cultural Norms and National Security: Police and Military in Postwar Japa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8.
Katzenstein, Peter J. ed.,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Kaufman, Daniel J. Jeffrey S. McKitrick, and Thomas J. Leney, eds., U.S. National Security: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Washington, D.C.: Heath and Company, Jul. 1985.
Kegly, Charles W. Jr. and Eugene R. Wittkopf, World Politics: Trend and Transformation, 4th edi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3.
Kissinger, Henry A. Diplomacy, U.S.: the Easton Press, 1994.
Kissinger, Henry A. White House Year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9.
Kratochwil, Friedrich V. Rules, Norms, and Decisions: on the Conditions of Practical and Legal Reason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omestic Affair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Kubalkova, Vendulka., Onuf, Nicholas. and Kowert, Paul.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 Const ructed World, New York: M. E. Sharpe, Inc., 1998.
Kubek, Anthony. How the Far East Was Lost: American Policy and the Creation of Communist China, 1941-1949, Chicago: Henry Regnery Co., 1963.
Lampton, David M. 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Managing U.S.-China Relations 1989-200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2001.
Lapid, Yosef. and Kratochwil, Friedrich. eds., the Return of Cluture and Identity in IR Theory: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World Politics, Boulder: Lynne Rienner, 1996.
Lasater, Martin L. The New Pacific Community: U.S. Strategic Options in Asia.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6.
Lawrance, Alan. China Under Communism.London: Routledge, 1998.
Maki, John M.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Japan: The Road to Democracy, New York: Praeger, 1962.
Mangold, Peter. National Secur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Morse, Ronald A. ed., U.S.-Japan Relations:An Agenda for the Future,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Pacific Forum, 1989.
Mosher, Steven W. e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Democratic Friends, Strategic Allies, and Economic Partners. 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2.
Neumann, Iver B. and Waver, Ole. eds.,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asters in the Making,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 1997.
Paterson, Thomas. ed., Major Problem in American Policy: Documents and Assays, Ⅴ.Ⅱ, Washington, D.C.: Heath and Company, 1984.
Pillsbury, Michael. China Debates the Future Security Environment.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January 2000, http://www.fas.org/nuke/guide/china/doctrine/pills2/
Pumphrey, Carolyn W. ed., The Rise of China in Asia: Security Implication, Carlisle, PA: U.S. Army War Colleg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January 2002.
Pyle, Kenneth B. The Japanese Question. Washington, D.C.: the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1992.
Rittberger, Volker. Ed., Regime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3.
Ross, Robert S. ed.,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Tripolarity and Policy Making in the Cold War, New York: M.E. Sharpe, Inc., 1993.
Smith, Sir William. and Lockwood, Sir John. CHAMBERS MURRAY: Latin-english DICTIONARY, Morrison & Jibb Ltd, London and Edinburgh, 1976. 
Solomon, Richard H. U.S.-China Relations Since The Onset of Normalization: A relationship in Search of A Rationale. U.S.: The RAND Corporation, 1984.
Sudo, Sueo. Southeast Asia in Japanese Security Policy.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91.
Tim Dunne et al., eds., The Eight Years Crisi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19-1999,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Truman, Harry S. Memories of Harry S. Truman, New York: Da Capo Press, 1965.
Wendt, Alexander.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Wilborn, Thomas L. Security Cooperation with China: Analysis and a Proposal. Carlisle Barracks, PA: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U.S. Army War College, November 25, 1994.
Zagoria, Donald S. “The Changing U.S. Role in Asian Security in the 1990s,” in Sheldon Simon, ed., East Asian Security in the Post Cold War Era. M.E. Sharpe, New York, 1993.
II.Periodicals
Baker, James A. Ⅲ, “America in Asia: Emerging Architecture for a Pacific Community,” Foreign Affairs, Vol.70, No.5, Winter1991-92. pp. 1-17.
Brooks, Stephen G. and Wohlforth, William C. “American Primacy in Perspective,” Foreign Affairs, Vol.81. No.4 (July/August 2002), 
Brown, Eugene. “The Debate Over Japan’s Strategic Future: Bilateralism Versus Regionalism,” Asian Survey, Vol. 33, No. 6(June 1993), pp.519-546
Buzan, Barry. and Little, Richard. “Wh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s Failed as an Academic Project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Millenniu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30, No.1, 2001, p. 19-39.
Christensen, Thomas J. “China, the U.S.-Japan Alliance, and the Security Dilemma in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3, No. 4, 1999, pp.49-80.
Cohen, William S. Annual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and the Congress 2001,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David, Baldwin. “The Concept of Securit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23, No.1 , 1997. pp. 5-26.
Department of Defense ,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the Asian Pacific Rim: Looking Toward the 21st Century. Department of Defense, Feb 28, 1991.
Department of Defense,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the Asian Pacific Rim: Report to Congress, 1992. 
Department of Defense, THE UNITED STATES SECURITY STRATEGY FOR THE EAST ASIA-PACIFIC REGION 1998, pp. 5-8. 
Department of Defense, The United States Security Strategy for the East Asia-Pacific Region, 1995, pp. 5-24.
Dessler, David. “What’s at Stake in the Agent-Structure Debat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3, No.3 (Summer 1989), pp.441-473.
Dittem, Lowell. “The Strategic Triangle: A Elementary Gametheorical Analysis,” World Politics, ,Vol. 33,No. 4, pp.490-499.
Duffield, John S. “Political Culture and State Behavior : Why Germany Confounds Neo-re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3, No.4 (Autumn 1999), pp.763-803
Dulles, John Foster. “Policy for Security and Peace,” Foreign Affairs, Vol. 32, No. 3 (April, 1954), pp.354-364.
Farrell, Theo. “Constructivist Security Studies: Portrait of a Research Program,”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 4, Issue 1, Spring 2002, pp. 49-72. 
Feske, Suasnne “The U.S.-Japanese Security Alliance: Out of Data or Highly Fashionable?” The Journal of East Asian Affairs, Vol.6, No.2, Summer 1997, pp. 430-451.
Guihong, Zhang “U.S. Security Policy Toward South Asia After September 11th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hina: A Chinese Perspective,” the Henry L. Stimson Center Report, January 2003
Hopf, Ted. “The Promise of Constructiv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3, No.1 (Summer 1998), pp.171-200.
Huntington, Samuel P. “The American’s Changing Strategic Interests,” Survival, Vol.33, No.1. January/February 1991.
Khaliazad, Zalmay “Congage China,” Rand Issue Paper, 1991。
Lampton, David M. “China and America after 9/11” National Interest, No. 66 (Winter 2001/02), pp. 112-113。 
Maynes, Charles William. “America Without Cold War,” Foreign Policy, No. 78, Spring1990, p.3.
Mearsheimer, John J. “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 No.1 (Winter 1994/1995), pp.5-49.
Michael Y. M. Kau, Pierre M. Perlooe, Susan H. Marsh & Jefrey Berman, “Public Opinion and Our China Policy,” Asian Affair (January/February 1978), pp.133-147.
Munro, Ross H. “Awakening Dragon: The Real Danger in Asia is From China,” Policy Review, No. 62, Fall 1992, pp. 10-16.
Nixon, Richard M. “Asia after Vietnam,” Foreign Affair, Vol. 46, No. 1, Oct. 1967, pp. 111-125.
Olsen, Edward A. “A New American Strategy in Asia”, Asia Survey, Vol. 31, #12, December, 1991, p.1139-1154.
Palan, Ronen P. “A World of Their Making: an Evaluation of the Constructivist Critiqu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26, No.4, 2000, pp.575-598
Posen, Barry R. and Ross, Andrew L. “Competing Visions for U.S. Grand Strateg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1, No. 3, Winter 1996/97, pp.5-53.
Rice, Condoleezza. “Promot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Foreign Affairs,Vol.79, No.1, 2000. 
Richard Armitage, et. al.,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Advancing Toward a Mature Partnership,” INSS Special Report,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October 11, 2000。
Ruggie, John G. “What Makes the Would Hang Together? Neo-Utilitarianism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vist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2, No.4 (Autumn 1998), pp.855-885.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September 30, 2001. 
Walsh, James “China: The World's Next Superpower,” Time, Asia Edition, May 10, 1993, pp. 15-39.
Walt, Stephen M.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ne World, Many Theories,” Foreign Policy, Spring 1998, pp.29-46.
Wendt, Alexander.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6, No. 2. Spring, 1992, pp.391-425. 
Wendt, Alexander. “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88, No. 2 (June 1994), pp.384-425
Wendt, Alexander. “Construct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0, Issue 1(Summer, 1995) p.71-81.
Wendt, Alexander.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1, 1987, p.335-370. 
White House, 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Enlargement and Engagement, , February 1995. 
Wolfers, Arnold. “‘National Security’As An Ambiguous Symbol,”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67,No. 4, (December 1952), pp. 481-502.
X, “The Sources of Soviet Conduct,” Foreign Affairs, V. 25, July 1947, pp. 566-582.
Yahuda, Michael. “The International Stan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The China Quarterly, n. 148, December, 1996, p. 1320.
Zalmy M. Khalilzad, et al., The United Stated and a Rising China: Strategic and Military Implications Santa Monica: RAND, 1999.

二、中文部份

Ⅰ. 書籍
「台海安全與國防戰略」研討會論文,2002年10月20日,http://www.taiwanncf.org.tw/seminar/20021020/ 
Andrew J. Nathan and Robert S. Ross eds., 何大明譯,長城與空城計-中國尋求安全的戰略(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
Caspar W. Weiberger著,鄒念祖 等譯,為和平而戰—五角大廈關鍵性的七年。台北: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1986年2月。
J.K. Fairbank & R. Macfarquhar 主編,王建朗等譯,劍橋人民共和國史─1966-198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Jack Smith著,伊群譯,中國外交新政策。香港:七十年代雜誌社,1974年。
James H. Mann,林添貴譯,轉向:從尼克森到柯頓美中關係揭密 (About Face: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台北,先覺,1999。
James R. Lilley著,林添貴譯,李潔明回憶錄-美、中、台三角關係大揭密。台北:時報文化,2003年。
John W. Mason著,何宏儒譯,冷戰(The Cold War 1945-1991)。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
Martin L. Lasater 等著,林宜瑄 等譯,後鄧小平時期的台灣安全(Taiwan’s Security in the Post-Aeng Xiaoping Era)。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Richard Bernstein and Ross H. Munro eds., 許綬南譯,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台北,麥田出版,1997年。
Richard J. Ellings, Aaron Friedberg, eds., 2001-02戰略亞洲:權力與目的。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2年。
Robert Kagan and William Kristol eds., 當前威脅-美國外與國防政策的危機與契機(Present Dangers-Crisis and Opportunity in American Foreign and Defense Policy)。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2年2月。
Robert S. Ross,叢鳳輝 等譯,風雲變幻的美中關係(1969-1989)。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Roy Maeridised著,胡祖慶譯,當代各國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1年5月。
Warren I. Cohen著,張靜爾 譯,美國對中國的反應—中美關係的歷史剖析。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
William H. Lewis & Stuart E. Johnson (eds.), 馬振華 譯,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反擴散的新展望。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7年8月。
山極晃著,鹿錫俊譯。中美關係的歷史性展開(1941~1979)。卝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4月。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二○○一至二○○三」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2003年12月)。
中美關係報告編輯小組主編,中美關係報告—一九八五至一九八七。台北: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1989年二月。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全球戰略大格局—新世紀中國的國際環境。北京:時事出版社,200年12月。
中國關係報告編輯小組主編,中美關係報告—1983至1985。台北: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1986年2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關係文件集:1954-1955,第三集。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58年。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02年)
方永剛、唐復全著,大國逐鹿─新地緣政治。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方長平。國家利益的建構主義分析。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9月。
方柏華,國際關係格局—理論與現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王兆星、戴德錚,國際競合與升沈-紅色觀點。台北:天肯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王泰平 主編,新中國外交50年(上、中、下)。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王曾才,世界現代史(下)。台北:三民書區,1994年。
王萬里,美蘇關係研究。台北:黎明文化,1986年。
王緝思 主編,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台北:生智出版社,2001年。
任曉、胡泳浩 等著,中美日三邊關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
安衛、李東燕,十字路口上的世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朱明權,美國國家安全政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2000年。
朱陽明主編,亞太安全戰略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
朱維瑜 主編,2002 年世界年鑑。台北:中央通訊社,2001年。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出版社,初版,1998年。
米慶余 主編,國際關係與東亞安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
吳安家 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5年。
吳東林,巨變中的強權戰略-體系變遷與美、中、臺三角關係。台北:時英出版社,2002年。
宋成有、李寒梅 等著。戰後日本外交史(1945~1994)。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年。
李少軍,國際政治學概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
李文志,後冷戰時化美國的亞太戰略—從扇形戰略到新太平洋共同體。台北:憬藝公司,1997年。
李世華、張土清,鄧小平外交戰略思想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
李巨廉,戰爭與和平。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李慎明、王逸舟 主編,2001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李寶俊。當代中國外交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杜攻 主編,轉換中的世界格局。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年。
沈劍虹,使美八年紀要—沈劍虹回憶錄。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汪毓瑋 主編,「亞太經合會」後布希政府對華政策與兩岸關係發展。台北:遠景基金會,2001年。
周建明、張曙光。美國安全解讀。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年。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6版.
林正義,台灣安全三角習題—中共與美國的影響。台北:桂冠圖書服份有限公司,1997年。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1年10月。
姜長斌、羅斯 主編,1955-1971年的中美關係。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年。
星野昭吉著,劉小林、張勝軍譯。全球政治學-全球化進程中的變動、衝突、治理與和平。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10月。
洪賓。國家利益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年7月。
胡為真,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4月。
胡涵鈞。當代中美貿易(1972~2001)。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胡鞍鋼 主編,中國大戰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胡鞍鋼、門洪華 主編。解讀美國大戰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倪世雄、王義桅 主編。中美國家利益比較。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唐永勝、郭新寧,角逐亞太。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孫國祥 等著,亞太綜合安全年報2002-2003。台北:遠景基金會,2003年6月。
翁明賢,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台北:創世文化世界出版社,2003年。
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一九五○~一九七二。台北:五南圖書,1993年。
高連福主編,東北亞國家對外戰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年8 月。
國防研究院敵情研究所編,匪俄關係之演變及其發展。台北,1967年10月。
張小明,冷戰及其遺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張亞中、李英明,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生智文化,2000年。
張明睿,中共國防戰略發展。台北,洪葉文化,民87年9月。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台北:揚智文化,2003年。
張蘊岭 主編,夥伴還是對手─調整中的中美日俄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1月。
畢英賢,俄羅斯。台北:海王,1995 年。
莫大華,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安全研究。台北,時英出版社,2003年。
郭壽航,鄧小平國防現代化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8年6月。
郭樹勇,建構主義與國際政治。北京:長征出版社,2001年。
陳一新,戰略模糊中的美中台新圖像。台北:遠景基金會,2004年。
陳一新,斷交後的中美關係:1979-1994。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陳友,美國對華政策50年。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12月。
陳舟。美國的安全戰略與東亞。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
陳明,布希新政府之兩岸政策走向。台北:遠景基金會,2001年。
陳欣之,東南亞安全。台北:生智文化,1999年10月。
陳峰君 主編,冷戰後亞太國際關係。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年7月。
陳啟懋,中國對外關係。台北:吉虹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陳毓鈞,戰爭與和平—解析美國對華政策。台北,環宇出版社,1997年。
陸忠偉 主編。非傳統安全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傅啓學,三十年中美中俄關係的演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2月。
馮紹雷,一個歐亞大國的浮沉。台北:五南,1993 年。
楊育才,歐亞雙頭鷹-俄羅斯軍事戰略發展與現狀。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
楊洁勉,後冷戰時期的中美關係-外交政策比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裘兆琳 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1998-2000。台北:中研院歐美所,2002年。
劉山、薛君度 主編,中國外交新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劉杰。機制化生存-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抉擇。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樊勇明、談春蘭著,日本的大國夢。香港, 三聯書店,民82。
潘錫堂,中共十二大後的對蘇聯外交政策。台北:山遠出版社,1987年3月。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1982-1992。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閻學通 等著,中國崛起—國際環境評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閻學通 等著。中國與亞太安全-冷戰後亞太國家的安全戰略走向。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年。
縱橫編輯部 主編,新中國外交大寫意。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1年1月。
薛釗。戰略性的思考-台灣的安全與抉擇。台北:時英出版社,2001年。
韓念龍 主編,當代中國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蘇浩。從啞鈴到橄欖-亞太合作安全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5月。
蘇進強 主編,九一一事件後全球戰略評估。台北:台灣英文新聞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蘇進強。全球化下的台海安全。台北:揚智文化,2003年。

Ⅱ. 期刊
Alexander Wendt,《國際政治中的三種無政府文化》,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2001年,153-198。
Damon Bristow, 周子鈴、黃建誠 譯,《台海兩岸軍力平衡:中國是否擁有優勢?》,國防政策評論,第1卷第2期,2000年冬季,頁97-129。
Jonathan Pollack著,朱志宏譯,《轉變中的中國外交策略》,亞洲與世界文摘,第1卷第2期,頁40。
丁永康,《二十一世紀初的中俄戰略關係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2期,2003年3、4月,頁81-96。
丁永康,《冷戰與國際兩極體系》,問題與研究,第29卷第9期,1990年6月,頁69-81。
丁守中,《從布希的大陸之行看美國的中國政策》,美國月刊,第3卷第12期,1989年4月,頁4-9
于有慧,《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1期,2004年1/2月,頁105-124。
于有慧,《中共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3期,1999年3月,頁45-62。
于有慧,《後冷戰時代中共新安全觀的實踐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2期,頁57-67。。
中國國務院,「二○○二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國國務院,2002年12月9日) 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21209/884483.html 
尹慶耀,《「中」美關係回顧—截至一九九二年》共黨問題研究,第24卷第6期,1998年6月,頁4-13。
方長平,《國家利益分析的建構主義視角》,教學與研究,2002年第6期,頁62-67。
方長平、馮秀珍,《國家利益研究的範式之爭:新現實主義、新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國際論壇,第4卷第3期,2002年5月,頁53-59。
王公龍,《溫特建構主義理的的貢獻與缺失》,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年第5期,頁34-39。
王公龍,《對日美同盟「再定義」的再認識-以現實主義、新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為視角的選擇性分析》,日本學刊,2002年第5期,頁18-31。
王帆,《亞太冷戰格局再認識》,國際觀察,2001年,第5期。
王成娟,《俄羅斯的全方位大國外交政策》,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年1月。
王定士,《俄中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之研究》,俄羅斯學報,2002年1月,頁115-132。
王厚雙,《經濟全球化時代國家經濟安全的特點探討》,太平洋學報,2001年,第1期。
王思粵,《美國與中國經貿關係的回顧與展望》,美歐月刊,第11卷第4期,1996年4月,頁53-67。
王昭麟,《台灣在美國亞太政策中的地位》,美國月刊,第8卷第8期,1993年8月,頁56-67。
王高成,《柯林頓的中共經貿政策》, 美歐月刊,第11卷第2期,1996年2月,頁1-19。
王高成,《從小布希東亞之行看美國亞太戰略》,遠景基金會季刊,第3卷第3期,2002年7月,頁75-102。 
王緝思,《美國對華政策中的戰略大三角》,美國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2000年1月。
丙金伏、方華,《1999年國際形勢展望》,現代國際關係,1998年第1期,1998年2月。
包宗和,《戰後國際政治體系之變遷》,美國月刊,第5卷第9期,1990年9月,頁4-8。
包宗和,《轉型中的國際體系:一九七○至一九九○》,亞洲與世界月刊,第14卷第4期,1991年4月,頁46-54。
石之瑜,《做為藝術的政治學-兼評建構主義的科學哲學立場》,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2001年夏季號,頁293-310。
朱鋒,《布希訪華與中美關係》,和平與發展,2002年,第2期。
吳玲君,《中共APEC策略與角色的轉變:新現實主義的解析》,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3期,2001年5-6月,頁1-21。
呂有生,《冷戰後美國亞太戰略的特點》,現代國際關係,1997年第10期,頁9-14。
李志強,《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美歐月刊,第九卷第10期,1994年10月,頁12-22。
李昱鵬,《美國全球軍事戰略調整動向及對台灣問題的影響》,台灣研究季刊,2002年,第1期,頁19-22。
李登科,《五十年的『中』、美、蘇(俄)關係》,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10期,1999年10月,44-67。
李穎,《西方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評介》,國際政治研究,2001年第4期,頁33-40。
李繼東,《論地緣經濟時代的基本特性—從地緣經濟學視角對冷戰後時代的審視》,世界經濟學政治,2002年第2期。
杜玉華、文軍,《論三代領導集體的國家安全思想》,衡陽師範學院學報(長沙),第21卷第1期,2000年2月,頁19-24。
辛本健,《亞太地區:美國21世紀全球戰略的第一重點》,國際政治與安全,2001年,8期,頁26-31。
邢繼盛,《試論建構主義的結構觀》,外交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頁91-96。
周力行,《2003年美國亞太戰略對台海安全環境之影響》,全球政治評論,2003年第二期,頁1-27。
周煦,《台灣關係法的回顧與檢討》, 理論與政策,第48期,1998年12月,頁11-27
周煦,《美俄戰略夥伴關係》,美歐月刊,第9卷第7期,1994年7月,頁27-32。
周煦,《新世紀的中(共)美關係》,國際關係學報,第15期,2000年12月,頁69-90。
周寶根,《中國與國際核不擴散機制的一種建構主義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2期,頁23-27。
林文程,《中共對台政策與台海兩岸關係》,國防政策評論,第1卷第4期,2001年夏季,頁90-112。
林正義,《「八一七公報」後美國對台軍售政策》,歐美研究,第23卷第3期,1993年9月,頁27-60
林正義,《九一一事件對國際關係的影響》,國際事務季刊,第2期,2002年春,頁2-26。
林正義,《亞太安全保障的新體系》,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12期,1996年12月,頁1-18。
林正義,韓國對中美關係的影響,美國研究,第19卷第4期,1989年12月,頁81-112。
林郁方,《台灣關係法對我國安全承諾之探討》,美歐月刊,第9卷第5期,1994年5月,頁91-105。
金榮勇,《日本「橋本主義」下的東亞情勢與互動》,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9期,1997年9月,頁1-11。
俞邃,《世界格局與大國關係若干問題探討》,現代國際關係,1998年第1期,1998年2月。
施子中,《中共推動大國外交與建構夥伴關係之研析》,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3期,1997年7月,頁1-42。
柯玉枝,《從國家利益看冷戰後中共與日本關係中的合作與競爭》,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2期,1999年2月,頁63-77。
柯玉枝,《從國家利益看冷戰後中共與日本關係中的合作與競爭》,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2期,1999年2月,頁63-77。
胡學雷,《國際社會結構是觀念結構嗎?》,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年第6期,頁1-6。
范菊華,《規範與國際制度安排:一種建構主義的闡釋》,現代國際關係,2002年第10期,頁56-60。
范菊華,《對建構主義的解析》,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7期,頁27-32。
倪世雄,《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新發展-學派、論戰、理論》,复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頁18-23。
唐小松,《建構主義:解讀外交政策決策的一種方法-以60年代美國對華政策為例》,國際觀察,2002年第1期,頁7-10。
唐天日,《一個不祥的信號-評美日安保體制的蛻變》,瞭望新聞週刊,第18期1996年4月29日,頁44。
唐治平,《2010-2015年的中國周邊環境-決定性因素和趨勢展望》,戰略與管理,第5期(2002年), 
秦亞青,《國際政治的社會建構—溫特及其建構主義國際政治理論》,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2001年,頁231-264。
秦亞青,《國際體系的無政府性-讀溫特「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美國研究,2001年第2期,頁135-145。
秦亞青,《權力․制度․文化-國際政治學的三種體系理論》,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年第6期,頁5-10。
袁正清,《國際關係理論的行動者-結構之爭》,國際政治,2003年第9期,頁18-24。
袁正清,《從安全困境到安全共同體:建構主義的解析》,歐洲研究,2003年第4期,頁38-50。
袁正清,《從單元-結構到行動者-結構》,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年第7期,頁37-38。
袁正清,《無政府狀能的建構主義審視》,大平洋學報,2003年第2期,頁36-44。
袁易,《多邊安全與安全困境下之合作:國際關係理論與美「中」關係》,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6期,1996年6月,頁1-18。
袁易,《對於Alexander Wendt有關國家身份與利益之批判:以國際防擴散建制為例》,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民90年夏季號),頁265-291。
高飛,《淺析當代國際關係研究的政治文化視角》,國際論壇,2003年7月第5巷第4期。
張大林,《日美同盟向何處》,國際問題研究,1996年1月。
張子揚,《911事件改變布希政府之中國政策:事實或迷思?》,全球政治評論,2005年第十期,No.10,頁91-116。
張小明,《革命、修正和補充-評溫特的「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及其建構主義學說》,歐洲,2001年第3期,頁12-18。
張建新,《建構主義國際體系理論及其社會結構觀》,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年第12期,頁11-16。
張建新,《關於建構主義與其他國際關係理論的關係問題》,世界經濟與研究,2004年第7期,頁41-42。
張敏謙,《美國全球戰略剖析-從「世界新秩序」到「克林頓主義」》,美國研究,2004年第4期,頁7-39。
張隆義,《中曾根訪美談日美防衛關係》,問題與研究,1983年5月,頁66-71。
張隆義,《後冷戰時期日本防衛政策》,問題與研究,第31卷第8期,1992年8月。
張隆義,《從安保觀點看冷戰後日本對中共的政策》,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1期,1999年1月,頁1-16。
張雅君,《中共與俄羅斯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發展的基礎、阻力與動力》,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3期,2000年3月,頁1-25。
莫大華,《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的原型、分類與爭論-以Onuf、Kratochwil和Wendt的觀點為分析》,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5期,民91年9、10月,頁111-148。
許志嘉,《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對中共政策的調整》,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3期,2003年5/6月,頁75-104。 
許志嘉,《鄧小平時期的中共外交政策》,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7期,1997年7月,頁35-38。
郭梅花,《冷戰後美國的亞太戰略與對華政策調整》,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頁52-55。
郭學堂,《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安全形勢—從冷戰後國家安全觀的變化談起》,世界經濟研究,2000年,第1期。
郭樹永,《建構主義的「共同體和平論」》,歐洲,2001年第2期,頁18-25。
陳一新,《布希政府亞太戰略的構想與部署》,遠景季刊,第2卷第4期,頁1-27。
陳一新,《柯林頓政府台灣危機決策制訂過程-個案研究》,遠景季刊,第1卷第1期,2000年1月,頁108-109。
陳一新,《美國在單極為主多極政經體系中的新地位與新挑戰》,美國月刊,第7卷第2期,1992年2月,頁4-16。
陳文賢,《國際環境對中共核武政策發展的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2期,1999年2月,頁3-4
陳文賢,《從權力平衡的觀點看亞太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3期,1998年3月,頁19-34。
陳伯賢,《中、美、俄、日四國互動關係探析》,中共研究,第31卷第12期,1997年12月。
陳東曉,《淺議建構主義對東亞安全前景的再認識》,國際觀察,2000年第4期,頁30-34。
陳峰君,《亞太概念辨析》,當代亞太,1999年第7期,頁3-9。
陳毓鈞,《尼克森與美國的對華政策》,美歐月刊,第9卷第6期,1994年6月,頁13-26。
陸俊元,《冷戰後亞太地緣政治格局與中國安全利益》,人文地理,2001年12月。
陸俊元,《冷戰後亞太地緣政治格局與中國安全利益》,東北亞論壇,2001年第2期。
黃旻華,《評「論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建構主義」》,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11期,2000年11月,頁71-92。
黃剛,《冷戰後美日同盟:建構主義的解釋》,國際觀察,2002年第1期,頁15-18。
楊永明,《冷戰時期日本之防衛與安全保障政策:1945-1990》,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5期2002年9-10月,頁13-40。 
楊永明,《冷戰時期日本之防衛與安全保障政策:1945-1990》,問題與研究,第四十一卷,第五期,9-10月,頁13-40
楊永明,《美日安保與亞太安全》,政治科學論叢,第九期,1998年6月,頁275-304。
楊永明,《美國亞太安全戰略之理論分析》,美歐季刊,1997年秋,頁35-71。
楊廣,《國際體系的形成、穩定和變化-圖解溫特「國際政治社會理論」》,國際政治經濟評論,歐洲,2002年第5期,頁62-73。
董磊,《國際關係三大理論範式與國際安全觀的建構》,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頁66-68。
鄒念祖,《新世界秩序的調整與形成》,問題與研究,第31卷第12期,1992年12月,頁25-35。
寧騷,《選擇夥伴戰略,營造夥伴關係-跨入21世紀的中國外交》,鄧小平理論研究,2000年2月,頁7。
廖書賢,《1983 年至2000 年中共對南韓的外交政策:調適與務實》,「國際關係」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政治大學),2002 年9 月28 日。
趙建民,《柯林頓總統訪問中國大陸的意義》,共黨問題研究,第24卷第7期,1998年7月。
趙春山,《蘇聯『新思維』下的三角關係》,美國月刊,第3卷第12期,1988年12月,頁35-40。
劉永濤,《美國對華政策中的認同政治:一個案例分析》,國際觀察,2002年第1期,頁11-14。
劉冠效,《轉變中的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反恐特別措施法」的探討》,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5期,2002年9-10月,頁41-65。
劉建林,《中、美、俄三角關係現狀及其發展趨勢》,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45-47。
劉復國,《綜合性安全與國家安全—亞太安全概念適用性之檢討》,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2期,1990年2月,頁21-37。
劉德海,《美日政經關係變遷之探討》,美國月刊,第7卷第3期,1993年3月,頁82-92。
潘錫堂,《中國「獨立自主」外交政策形成背景與實質內涵的探討》,淡江學報,第27期,1989年2月,頁125-130。
蔡增家,《美日安保條約的政經意涵與制度的調適》,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9期,1998年9月,頁1-18。
鄭端耀,《布希政府安全戰略發展評析》,遠景季刊,第4卷第2期,頁1-37。
鄭端耀,《國際關係「社會建構主義理論」評析》,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2001年,頁199-229。
曉風,《後冷戰時期冷戰思維的產物-日美新防衛合作指針評析》,東北亞論壇,1998年,第1期。
戴萬欽,《布希政府之亞太安全政策》,問題與研究,第29卷第9期,1990年6月,頁43-57。
蘇長和,《亞太地區的大國關係》,國際觀察,1998年,第2期。
顧立民,《新世紀中共地緣戰略思想》,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3期,2003年5、6月,頁44-74。 
吴心伯,《冷戰結束之初美國亞太安全戰略的轉變》,美國研究,2002年第3期。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