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307201910241500
DOI 10.6846/TKU.2019.00070
論文名稱(中文) 台灣青年國家認同的自我敘說建構
論文名稱(英文) Taiwan Youth’s National Identity’s Self-Narrative Construct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盧璿之
研究生(英文) HSUAN-CHIH LU
學號 60369113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6-12
論文頁數 23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邱惟真(arnold@gms.tku.edu.tw)
委員 - 宋鴻燕(sunghy@mail.tku.edu.tw)
委員 - 陳祥美(hmchencsm@gmail.com)
關鍵字(中) 國家認同
認同研究
自我敘說
關鍵字(英) National Identity
Identity research
Self-Narrativ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希望探討在目前國家認同分歧的現況下台灣青年的國家認同的建構歷程以及相關生命經驗。本研究共邀請三位1980年後出生的台灣青年為訪談對象,每位進行1至2次的深度質性訪談,並使用敘說分析中的「整體-形式」以及「多重自我的對話與轉化」的研究方法分析資料,呈現研究結果。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 個人的國家認同經驗須放置於主流敘事的架構中才擁有意義,亦即是敘說經驗要在特定的歷史文化脈絡中才可被他人理解。
(二) 三位研究參與者的生命早期先接觸到族群議題,並在之後的生命經驗中感受到其他群體的壓迫感受形成我群和他群的觀念,最後再連結到政治主張和政治理想。
(三) 三位研究者在個人生命早期描述較多關於族群和文化方面的經驗,並在生命後期的階段描述較多自己在社會、政治和制度上的經驗。
(四)三位研究參與者的國家認同的發展並非呈現線性的階段發展,而是始終處於不斷循環的動態過程,其動態循環的歷程為「覺察認同線索」、「調適認同衝突」、「適應認同混亂後成長」和「實踐認同產生行動」。
(五) 個人的國家認同發展歷程受到社會歷史脈絡的影響極深,但個人在社會脈絡中依舊具有能動性。
(六) 研究參與者的國家認同的生命故事中,主要有代表理性和代表感性的兩個主軸,此兩個主軸會與其他不同位置的觀點相互建構形成屬於個人的國家認同故事。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進一步提出研究限制、研究建議和研究者反思。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hopes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aiwanese youth and related life experiences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ifferences of national identities. In this study, three Taiwanese young people born after 1980 were invited to interview, each of whom had been conducted one or two in-depth interviews, using the "whole-form" and "multiple self-convers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narrative analysis. The research method analyzes the data and presents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individual's national identity experience must be plac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mainstream narrative to have meaning, that is, the narrative experience must be understood by others in a specific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2) These three research participants faced with the ethnic issues in the early life, and in the later life experience, they felt the oppressive feelings of other groups formed the concept of my group and other groups, and finally linked to political ideas and political ideals.
(3) Three researchers described more about ethnic and cultural experiences early in their lives and described more of their social, political, and institutional experiences at later stages of their lives.
(4)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three research participants is not a linear stage development, but a dynamic process that is always in a continuous cycle. The dynamic cycle of the process is “perceived identification clues”, “adapted identity conflicts”, and “adaptation”. "Growing with confusion and becoming mature" and "making identity action."
(5)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s national identity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but the individual is still active in the social context. (6) In the life story of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national identity, there are two main axes representing rationality and representative sensibility. These two main axes will mutually construct views with other different positions to form a personal identity stor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is study further proposes research limitations,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and researcher's reflection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9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20
第二章、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 21
第一節 認同的相關理論  21
第二節 國家認同的相關研究 40
第三節 敘說心理學 58
第三章、研究方法 70
第一節 敘說分析意涵  70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7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9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  8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5
第六節 研究倫理  9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93
第一節 阿女的生命故事  93
第二節 語堂的生命故事  120
第三節 子瑜的生命故事  144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68
第五章 研究結論和反思 19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96
第二節 研究限制 200
第三節 研究建議  202
第四節 研究者反思-回到故事中去和解  205

參考書目 211
一、中文部分 211
二、英文部分 221
附錄一:研究邀請函 226
附錄二:研究參與同意書 228
附錄三:半結構深度訪談大綱 229
附錄四:研究札記 230
附錄五:中華民國(台灣)重大歷史事件年表 231

表次
表 2-2. 1三種認同理論表(陳朝政, 三種認同理論表(陳朝政, 2005) 52
表 3-2. 1受訪者的基本資料表 受訪者的基本資料表  79
表 3-5 1 刪除多餘的贅字與語 刪除多餘的贅字與語 氣字彙後,形成訪問稿示例  86

圖次
圖 1-1. 1台灣民眾的中國人/認同趨勢( 台灣民眾的中國人/認同趨勢( 1992-2017)  4
圖 1-1. 2台灣民眾的統獨認同( 台灣民眾的統獨認同( 1992-2017) 5
圖 2-1. 1心理社會發展階段 心理社會發展階段  26
圖 2-3. 1不同研究典範之基本信念 不同研究典範之基本信念 60
圖 4-1. 1研究參與者阿女國家認同的形成歷程 研究參與者阿女國家認同的形成歷程 117
圖 4-2. 1研究參與者語堂國家認同的形成歷程 研究參與者語堂國家認同的形成歷程 140
圖 4-3. 1研究參與者子瑜國家認同的形成歷程 究參與者子瑜國家認同的形成歷程 165
圖 4-4 1.國家認同的覺察線索 17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Anderson, B.(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譯)。台北市:時報文化。(原著出版於1983年)
Anderson, H., & Gehart, D.(2010)。合作取向實務:造成改變的關係與對話(周和君、董小玲譯)。台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於2007年)
Andrews, M.(2015)。形塑歷史:政治變遷如何被敘述(陳巨擘譯)。台北:聯經。(原著出版於2007年)
Augousstinos, M., Walker,I., & Walker, D.(2010)。社會認知:一種整合的觀點(王勇智、曾寶盈、陳舒儀譯)。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06年)
Berk, L. E.(2008)。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李美芳、黃立欣譯)。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原著出版於2005年)
Brown, J.(2004)。自我(陳皓鶯、薛貴、曾盼盼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98年)
Castells, M.(2003)。認同的力量-信息時代三部曲:經濟、訊息與文化(夏鑄九、黃麗玲譯)。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97年)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蔡敏玲、余曉雯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2000年)
Crossley, M. L.(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慈、蔡欣志、吳芝儀譯)。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於2000年)
Erikson, E, H.(1998)。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孫名之譯)。浙江教育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68年)
Erikson, E. H.(2017)。青年路德:一個精神分析與歷史的研究(康綠島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58)
Erikson, E. H., & Erikson, J. M.(2012)。生命週期完成式(廣梅芳譯)。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於1982年)
Erikson, E. H., & Erikson, J. M.,& Kivnick, H. Q.(2000)。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周怜利譯)。台北市: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於1986年)
Freedman, J., & Combs, G.(2000)。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易之新譯)。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於1996年)
Gergen, K. J.(2014)。醞釀中的變革:社會建構的邀請與實踐(許婧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1999年)
Giddens, A.(2005)。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性的自我與社會(趙旭東、方文譯)。台北:左岸文化出版。(原著出版於1991年)
Goffman, E.(2016)。汙名,管理受損者身份的筆記(曾凡慈譯)。台北:群學。(原著出版於1963年)
Huntington, S.(2008)。誰是美國人-族群融合的問題與國家認同的危機(高德源、劉純佑、石吉雄譯)。台北縣:左岸文化。(原著出版於2004年)
Jenkins, R.(2006)。社會認同(王志弘、許妍飛譯)。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原著出版於1996年)
Lászó, J.(2018)。故事的科學:敘事心理學導論。(鄭劍虹、陳建文、何吳明譯)。中國: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08年)
Lieblich, A., &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吳芝儀譯)。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於1998年)
Merriam, S. B.(2011)。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顏寧譯)。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於2009年)
Riessman , C . K .(2003)。敘說分析(王勇志、鄧明宇譯)。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於1993) 
Schultz, D. P., & Schultz, S. E.(2017)。人格心理學(危芷芬譯)。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於2016年)
Smith, J. A.(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王勇志、李文玫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2003年)。
White, M.(2012)。敘事治療的實踐:與麥克持續對話(丁凡譯)。台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於2011年)
Woodward, K.(2006)。認同與差異(林文琪譯)。台北:韋伯。(原著出版於1997年)
丁興祥(2012)。自我敘說研究:一種另類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56,15-18。
于蕙清(2002)。民族主義原生論與建構論之評析。正修學報,15,39-47。
方文(2008)。群體資格:社會認同事件的新路徑。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5(1),89-108。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峻祺(2013)。中華民國國家認同形塑之研究:以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政策宣導廣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
王國安(2013)。巫永福國家認同的產生與轉變歷程。明新學報,39(1),41-57。
石之瑜(1995)。後現代的國家認同。台北:世界。
石之瑜(1998)。主體政治與政治主體。問題與研究,37(5),61-77。
石之瑜(1999)。政治心理學。台北:五南。
石忠山(2015)。憲政愛國主義—探尋一個國族認同的理性概念。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52,63-122。
石德生(2010)。社會心理學視域中的"社會認同"。攀登雙月刊,29,72-77。
伍育英(2010)。基督宗教信念對女性喪偶者生命意義重構歷程之敘說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安秋玲(2009)。自我同一性發展理論的不同取向及其演變關係。心理科學,32(6),1511-1513。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市:揚智。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初探。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吳乃德(1996)。自由主義和族群認同:搜尋台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台灣政治學刊,1,5-39。
吳乃德(2002)。認同衝突和政治信任:現階段台灣族群政治的核心難題。台灣社會學,4,75-118。
吳乃德(2005)。麵包與愛情:初探台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台灣政治學刊,9(2),5-39。
吳乃德(2013)。狂飆的年代?一般民眾的認同趨勢,1992-2005。張茂桂、羅文輝、徐火研等編,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傳播與政治行為,頁93-128,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
吳由美(2006)。台灣國家認同的發展與反思。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施正鋒主編)。台北市:翰蘆圖書出版社。
吳叡人(2010)。認同的重量:想像的共同體導讀。載於吳叡人譯(2010)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6-28。台北市:時報文化。
吳叡人(2016)。受困的思想:台灣重返世界。新北市:衛城出版。
吳親恩、林政楠(2010)。省籍通婚與中國人、台灣人認同-家庭成員影響力的變化。政治學報,50,41-82。
呂英華(2006)。社會科學中關於「概念」的測量-以國家認同概念的測量為例。競爭力評論,17,19-44。
李世宏(2009)。從建構主義探討台灣國家認同的變遷(未出版博士論文)。中正大學,嘉義。
李冠成、楊婉瑩(2016)。老台灣人vs新台灣人:台灣人認同世代差異之初探。台灣政治學刊,20(2),125-186。
李美枝(2003)。台灣地區族群與國族認同的顯性與隱性意識。本土心理學研究,20,39-71。
李美枝、李怡青(2003)。我群與她群的分化:從生物層次到人的層次。本土心理學研究,20,3-38。
李強(2003)。後全能主義體制下現代國家的建構。江宜樺、李強(編)。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頁291-309)。台北:商周出版社。
李筱峰(1995)。台灣,我的選擇!:國家認同的轉折。台北:玉山社。
李筱峰(2007)。台灣近代史論集。台北:玉山社。
李靜婷(2010)。台灣選民政治認同之世代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李艷霞、曹婭(2016)。國家認同的內涵、測量與來源:一個文獻綜述。教學與研究,12,49-58。
沈清松(1993)。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4,4-25。
周婧景(2017)。敘事心理學:以博物館展覽闡釋的心理-以美國下東區移民公寓博物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31(1),59-75。
周曉虹(2008)。認同理論:社會學與心理學的分析路徑。社會科學,4,46-53。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市:揚志文化。
林孟如(2013)。民主化與本土化後國家認同之研究-以2012年第十三屆總統大選首投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姮妤(2003)。台灣國家認同爭議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台北。
林濁水、梁文傑(1999)。台灣政黨轉型與民眾統獨意象的變遷。中國大陸研究,42(6),59-70。
林瓊珠(2012)。穩定與變動:台灣民眾的「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與統獨立場分析。選舉研究,19(1),97-127。
林耀盛(2001)。時間與意義:疾病、創傷及敘說之交疊構面。本土心理學研究,15,221-270。
邱惟真(1996)。朱光潛之自我建構:一種敘說式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邱惟真(2009)。性侵害加害人團體之自我敘說:一種敘說建構取向(未出版博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邱惟真、丁興祥(1999)。朱光潛多重自我的對話與轉化:一種敘說建構取向。應用心理研究,2,211-249。
施正鋒(2000)。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出版社。
施正鋒(2000)。台灣民族主義的發展、現況、以及挑戰。台灣國際研究季刊,11(4),1-32。
施正鋒(2002)。台灣人的民族/國家認同。台灣民主季刊,1(1),185-192。
施正鋒(2007)。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的族群政治。台灣民主季刊,4(4),1-26。
施正鋒(2012)。加拿大 Métis原住民的認同與身份。台灣國際法季刊,9(3), 5-46。
施正鋒(2013)。自我認同與民族認同的追尋。台中市: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出版。
柯禧慧(2006)。從身份認定的追尋到研究的再建構:一位小學教師與研究生的發聲。應用心理研究,29,213-244。
洪瑞斌(2013)。Pi的奇幻旅程以及故事述說:自我敘說之旅程、方法及文本。應用心理研究,57,21-28。
洪瑞斌、陳筱婷、莊騏嘉(2012)。自我敘說研究中的真實與真理:兼論自我敘說研究之品質參照標準。應用心理研究,56,19-53。
胡紹嘉(2008)。敘事、自我與認同─從文本考察到課程探究。台北市:威秀資訊。
胡紹嘉(2012)。旅歷台灣,返想中國:一位來台陸生的跨文化敘事與認同重構。新聞學研究,111,43-87。
胡慧玲(2013)。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三,民主的浪潮。新北市:衛城。
若林正丈(2014)。戰後台灣政治史-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歷程(洪郁如、陳培豐譯)。台北市:臺大出版中心。(原著出版於2008年)
范信賢(2013)。敘事探究的社會學想像:個體經驗與社會脈絡的交織。課程與教學季刊,16(1),139-158。
孫鴻業(2002)。污名、自我、與歷史:台灣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與認同(未出版碩士論文)。清華大學,新竹。
徐火炎(2004)。台灣結、中國結與台灣心、中國情:台灣選舉中的符號政治。選舉研究,11(2),1-41。
殷冬水(2016)。論國家認同的四個向度。南京社會科學,5,53-61。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的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6,261-274。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49。
馬一波、鐘華(2006)。敘事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
高恒信、李美枝(2001)。台灣地區人民省籍、黨籍與政治意識形態在政治群體認同中的糾結。本土心理學研究,13,231-274。
高峰強(2009)。理性的消解-後現代心理學。山東:教育出版社。
康紹邦(2005)。全球化語境下的國家認同(未出版博士論文)。中共中央黨校,北京。
張君慧(2012)。以焦點團體訪談法探究台灣民眾國家認同的樣貌(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張茂桂(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張茂桂等著)。台北:業強。
張萌萌(2011)。西方身份認同研究述評。雲夢學刊,32(2),28-33。
張瑩瑞、佐斌(2006)。社會認同理論及其發展。心理科學進展,14(3),475-480。
許巧靜(2006)。台灣政治轉型與國家定位之演變:1945-2000。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14(1),65-95。
許志嘉(2009)。認同的轉變:兩岸關係的結與解。東亞研究,40(1),41-74。
許維德(2013)。族群與國族認同形成-台灣客家、原住民與台美人的研究。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出版中心;台北市:遠流。
郭永玉、胡小勇(2015)。特質、動機和敘事:人格研究的三種範式及其整合。心理科學,38(6),1489-1495。
郭艷(2008)。大陸台胞的認同變遷:一種基於理論的探討。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6(4),40-43。
陳光輝(2011)。婚姻對身份認同之影響的初探。選舉研究,18(2),121-156。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佩鈺(2004)。僧侶自我轉化經驗及其自我觀之敘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陳牧民(2006)。台灣國家認同研究的現況與展望。施正鋒(編),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頁23-41)。台北:台灣國際研討學會。
陳陸輝、陳映男、王信賢(2012)。經濟利益與符號態度:解析台灣認同的動力。東吳政治學報,30(3),1-50。
陳朝政(2005)。大陸台商的認同變遷:理論的歸納與推論。東亞研究,36,227-274。
陳麗文(2007)。文化的斷裂與延續:以台灣社會為例。空大人文學報,16,79-112。
彭芙蓉(2009)。現代化進程中的國家認同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西北師範大學,甘肅。
曾建元(2006)。國民主權與國家認同。中華人文社會學刊,4,44-76。
游盈隆(1996)。台灣族群認同的政治心理分析。台灣政治學刊,1,41-84。
游淑華(2006)。衝突與建構-親子衝突的互動與意義建構歷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黃光國(2013)。社會科學的理路(第三版)。台北市:心理。
黃志呈(2015)。在台灣演變中的中國人認同:從1992至2012年知民調資料分析。台北:致知學術。
黃俊傑(2000)。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市:正中。
黃美池(2010)。黑衣墨鏡下的原生情感與認同抉擇:論羅大佑的專業認同與國族/族群認同(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黃毓茹(2013)。我,就是台灣人…-陳水扁外省籍幕僚的國家認同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台北市。
黃馥珍、卓紋君(2009)。敘說研究的探索-從三本敘說分析研究的比較說起。輔導季刊,45(3),49-64。
黃囇莉(2007)。M型政黨vs.鐘型意識-台灣國族認同之意識形態及其心理基礎。中華心理學刊,49(4),451-470。
楊芙宜(2003)。民主化與國家認同的轉變:從政治菁英論述到民眾態度的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楊婉瑩、李冠成(2011)。一個屋簷下的性別權力關係對國家認同的影響(1996-2008)。選舉研究,18(1),95-137。
葉又瑋(2011)。國家安全之內部因素探討-以台灣的國家認同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葉春嬌(2007)。敘事與台灣民眾的國族認同轉折--1994~2004年報紙讀者投書的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廖小雯、程景琳(2011)。成年初顯期的自我認同狀態、自我定義記憶之解釋歷程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探討。應用心理研究,51,79-110。
趙剛(2014)。風雨台灣的未來-對太陽花運動的觀察與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5,263-284。
趙慶華(2013)。紙上的「我(們)」--外省第一代知識女性的自傳書寫與敘事認同(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
劉文斌(2004)。台灣國家認同變遷下的兩岸關係(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劉正山(2016)。世代之間政治認同差異的圖像:以多重對應分析結合習慣領域視野進行的探索。習慣領域期刊,7(2),27-50。
劉安真(2001)。「女同志」性認同形成歷程與汙名處理之分析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蔡英文(1997)。認同與政治-一種理論性反省。政治科學論叢。8,51-84。
蔡素琴、洪雅鳳、劉淑慧(2014)。敘事分析方法:由Labov敘事結構與隱喻故事取徑。台灣諮商心理學報,2(1),77-96。
鄭睦群(201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國家認同與其論述轉換之研究(1970~2000)(未出版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蕭阿勤(2012)。人與歷史,敘事與現實主義繪畫。文化研究,15,326-334。
蕭高彥(1997)。國家認同、民族主義與憲政民主:當代政治哲學的發展與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6,1-27。
蕭揚基(2002)。台灣地區高中學生國家認同及其相關因素。公民訓育學報,11,67-107。
賴誠斌、丁興祥(2002)。歷史及社會文化脈絡中個人主體性之建構:以沈從文的堅持為例。應用心理研究,16,173-214。
顏靜筠(2015)。國小教師身份認同之敘事探究——不同師資培育背景教師的經驗故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羅志平(2017)。族群、認同與國家體制-兩岸關係思考的一個面向。人文與社會學報,3(6),1-20。
二、英文部分
Berzonsky, M.D.(1989).The Self as a Theorist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Identity Form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sonal Construct Psychology,2:363-376.
Blasi, A. & Glodis, K.(1995). The Development of Identity. A Critical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elf as Subject. Developmental Review,15,404-433.
Brewer, M.B.(2001).The Many Faces of Social Identity:Implications for Political Psychology.Political Psychology,22, 1,115-125.
Brubaker, R. & Cooper, F. (2000). Beyond identity. Theory and Society,29(1):1-47. 
Bruner, J. S. (1990). Acts of meaning.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rikson,E. H.(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Norton.
Fearon, J. D.(1999). WHAT IS IDENTITY (AS WE NOW USE THE WORD)?. In Weatherhead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 Harvard University, November 3. https://web.stanford.edu/group/fearon-research/cgi-bi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3/10/What-is-Identity-as-we-now-use-the-word-.pdf
Gergen, K. J. & Gergen, M. M.(1988). Narrative and the self as relationship.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1,17-56.
Gleason, P. (1983). Identifying Identity: A Semantic History.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6, 910-931.
Grotevant, H. D.(1987).Toward a Process Model of Identity Formation.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2(3),203-222.
Guba, E., & Lincoln, Y. (1994). Competing paradigm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Denzin, & Y.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105-117). Thousand Oaks, CA: Sage.
Hall, S.(1992).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In S.Hall.,D. Held.,& T.McGrew(Eds.)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s. Combridge : Polity Press.
Hammack, P.L. & Pilecki, A.(2012). Narrative as a Root Metaphor for Political Psychology. Political Psychology,33(1),75-102.
Hammack, P.L. (2008). Narrative and the Cultural Psychology of ident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12(3),222-247.
Hammack, P.L.(2011). Narrative and the politics of meaning. Narrative Inquiry,21: (2),311-318.
Hornsey, M,J. (2008).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A Historical Review.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2(1),204-222. 
Houghton, D. P.(2009).Political Psychology Situations, Individuals, and Cases. New York: Routledge.
James, W. (1890).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 Holt.
Kroger , J., & Marcia, J. E.(2011). The Identity Statuses: Origins , Meanings , and Interpretations. In S. J. Schwartz, K. Luyckx & V. L. Vignoles(Eds.) Handbook of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arch (pp. 31-53). New York, NY: Springer.
Marcia, J.E.(1966).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 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5),551-558.   
Mavric, B.(2014). Psycho-Social Concep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Collective Self-Esteem. Journal of transdisciplinary studies,7(1),184-200.
McAdams, D.P. (2011). Narrative Identity. In S. J. Schwartz, K. Luyckx & V. L. Vignoles(Eds.) Handbook of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arch,(99-115). New York:Springer.
Mead, G.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Oyserman, D., Elmore, K., & Smith, G. (2003). Self, Self-Concept, and Identity.In M. R. Leary & J. P. Tangney(Eds.) Handbook of self and identity( 2nd., pp. 69-104). New York, NY,US: The Guilford Press.
Phinny, J.S.(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3), 499-514.
Polkinghorne,D.E.(1995). Narrative configuration in qualitative analy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8:1, 5-23, DOI:10.1080/0951839950080103
Sarbin,T. R.(1986).Narrative psychology:The Storied Nature of Human Conduct. New York:Prager Special Study.
Schwartz, S. J., & Vignoles, V.L., & Luyckx, K. (2011). Epilogue:What’s Next for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 J. Schwartz, K. Luyckx & V. L. Vignoles(Eds.) Handbook of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arch.(pp. 933-938). New York: Springer.
Schwartz, S. J.(2001). The Evolution of Eriksonian and Neo-Eriksonian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arch: A Review and Integration. Ident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and Research.1(1),7-58.
Serpe, R.T & Stryker, S.(2011). The Symbolic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and Identity Theory. In S. J. Schwartz, K. Luyckx & V. L. Vignoles(Eds.) Handbook of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arch.(pp.225-248). New York: Springer.
Smith, A. D. (1992).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idea of European unity. International Affairs. 68(1), 55-76.
Spears, R.(2011). Group Identities: The Social Identity Perspective. In S. J. Schwartz, K. Luyckx & V. L. Vignoles(Eds.). Handbook of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arch. (pp.201-224).New York:Springer.
Spinner-Halev, J.& Theiss-Morse, E.(2003). National Identity and Self-Esteem.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1(3),515-532.
Strykers, S., & Burke, P. J. (2000).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an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63(4),284-297. 
Unal, F., & Inac, H. (2013).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Modern Time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3, 223-232.
Vassilieva, J. (2016). Narrative Psychology: Identity, Transformation and Ethics. Australia: Palgrave Macmillan. https://doi.org/10.1057/978-1-137-49195-4
Vignoles, V.L., & Schwartz, S.J., & Luyckx,K. (2011). Introduction:Toward an Integrative View of Identity. n S. J. Schwartz, K. Luyckx & V. L. Vignoles(Eds.) Handbook of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arch.(pp. 1-27). New York:Springer.
Weigert, A. J.,Teitge, J. S.,& Teitge, D. W.(1986).Society and identit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