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307201816004600
DOI 10.6846/TKU.2018.00077
論文名稱(中文) 認知失諧理論如何影響臉書的同溫層-以婚姻平權議題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on Facebook's Echo Chamber - A case study of Equal Rights in Marriag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6
學期 2
出版年 107
研究生(中文) 鍾佩庭
研究生(英文) Pei-Ting, Chung
學號 60405023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8-06-19
論文頁數 16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玉鈴
委員 - 湯允一
委員 - 陳怡妃
關鍵字(中) 同溫層
認知失諧
選擇性暴露
婚姻平權
關鍵字(英) Echo Chamber
Cognitive Dissonance
Equal Rights in Marriage
selective exposur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隨著智慧手機的售價和行動資費變得越來越平易近人,人們要隨時隨地的使用網際網路也比以前更容易許多,網路已然成為現今社會資訊傳播的主要平台之一,也因如此,人們要獲取訊息、交流意見都方便許多。同樣的,看到跟自己立場不同、不喜歡、沒興趣的事物我們也能避而遠之。社群媒體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或許大於我們的想像,也許我們都活在自己的同溫層世界而不自知。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Facebook的使用者,以近年來討論熱烈的婚姻平權議題為案例,並且使用認知失諧理論來探討同溫層現象的發生及影響,並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檢視使用者的使用情形、立場偏好、認知失諧感對訊息的接受度有無影響,希望能發現使用者的哪一些行為或心態會造成同溫層的發生。
 經過數據分析,本研究發現,立場偏好確實會影響使用者對訊息的選擇,而使用者會盡量避免接觸到自己不喜歡的訊息,經過對訊息的篩選,Facebook動態牆的訊息多元性會呈現較單一的情形。而本研究也發現認知失諧會產生不同的心理不適感,不同的不適感也會影響到使用者對不喜歡的訊息有不同的反應。
英文摘要
As the price of smart phones and mobile tariffs become more and more accessible, it is easier for people to use the Internet anytime, anywhere.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platforms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in today’s society. People want to get information and exchange ideas are much easier. In the same way, we can avoid things that we don't like, dislike, or have no interest in.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media on our lives may be greater than our imagination. Maybe we all live in our own echo chamber without knowing it.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Facebook users. In recent years, discussions have been held on the heated issue of equal rights in marriage, and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has been used to discuss the occurrence and impact of the echo chamber. From the user's point of view, examine the user's use situation, position preference, and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have effect on the acceptance of the message or not, hoping to find out which behavior or mentality of the user will cause the echo chamber.
  After data analysis, the study found that position preference does affect the user’s choice of information. Users will try to avoid contact with information they don’t like. After filtering the information, Facebook’s News Feed will showing less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angles. This study also found that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can produc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discomfort. Different discomforts also affect users' different reactions to disliked messag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研究流程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群媒體與政治參與	8
第二節	同溫層的時代	18
第三節	認知失諧與選擇性暴露	33
第四節	婚姻平權	44

第參章 研究方法	6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0
第二節	研究假設	60
第三節	研究設計	62
第四節	操作型定義67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69

第肆章 資料分析	72
第一節	研究樣本描述	72
第二節	信度與效度檢定	82
第三節	描述性統計	89
第四節	獨立樣本T檢定	97
第五節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03
第六節	簡單相關分析	130
第七節	線性迴歸分析	13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40
第一節	研究假設驗證結果	140
第二節	為研究發現與結論	144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48
參考文獻	152
附錄:本研究問卷	161

圖1- 1 2017年台灣國人網路應用統計	1
圖1- 2 媒體改變受眾立場	3
圖1- 3 研究流程	7
圖2- 1 2018年1月世界各國平均花費在社群媒體上的時間	9
圖2- 2 2018年1月世界各國的社群媒體滲透率	10
圖2- 3 2018年1月社群媒體與通訊軟體的使用排行	11
圖2- 4 國人擁有社群帳號比例 	12
圖2- 5 國人使用社群網站的頻率 (每週使用三次以上)	12
圖2- 6 從社群媒體收看新聞及收看年齡比例	14
圖2- 7 Google新聞推薦	19
圖2- 8 Facebook的貼文畫面	23
圖2- 9 Amazon使用者購買Obama書籍的分布圖	26
圖2- 10 DuckDuckGo的頁面	27
圖2- 11認知失諧行為的過程演變	36
圖2- 12不同媒體平台的受眾回答比率	39
圖2- 13 2009-2015年,不同出生世代,支持同性婚姻的比例	49
圖3- 1研究架構	60

表2- 1 社群媒體與政治參與過去研究方向整理彙整表	17
表2- 2 Facebook演算法的功能彙整表	21
表2- 3 同溫層過去研究方向整理彙整表	30
表2- 4 認知失諧理論過去的研究方向整理彙整表	42
表2- 5 選擇性暴露過去的研究方向整理彙整表	43
表2- 6 本研究整理歷年有關同志的基本調查	47
表2- 7 本研究整理台灣同性婚姻民意之調查	48
表2- 8 本研究整理多元成家方案概述表	52
表2- 9 本研究整理婚姻平權一讀草案版本比較	54
表2- 10 婚姻平權過去研究方向整理彙整表	59
表3- 1 本研究提出的假設	61
表3- 2 參與程度對照題項統整表	63
表3- 3 心理衝突對照題項統整表	65
表3- 4 網絡結構多元性對照題項統整表	66
表3- 5 操作型定義彙整說明表	68
表3- 6 因素分析KMO值衡量標準	70
表4- 1 本研究受測者的性別分佈	72
表4- 2 本研究受測者的年齡分佈	73
表4- 3 本研究受測者對婚姻平權立場之分佈	74
表4- 4 本研究受測者對婚姻平權立場之強度分佈	75
表4- 5 本研究受測者之教育程度分佈	75
表4- 6 本研究受測者之職業分佈	76
表4- 7 本研究受測者每週使用Facebook之時數分佈	77
表4- 8 本研究受測者每日使用Facebook之頻率分佈	78
表4- 9 本研究受測者Facebook好友數量之分佈	79
表4- 10 樣本結構次數分配表	80
表4- 11 Facebook使用情形次數分配表	81
表4- 12 本研究各構面之信度檢測	82
表4- 13 本驗就各構面之KMO值與Bartlett’s球形檢定摘要表	83
表4- 14 參與程度構面之因素分析	84
表4- 15 心理衝突構面之因素分析	85
表4- 16 結構多元性構面之因素分析	86
表4- 17 本研究信度與效度之彙整表	88
表4- 18 參與程度變項之描述性統計	90
表4- 19 心理衝突變項之描述性統計	92
表4- 20 結構多元性變項之描述性統計	94
表4- 21 各個構面之平均數與標準差比較	95
表4- 22 性別與各構面之T檢定彙整表	97
表4- 23 性別與參與程度題項之T檢定彙整表	98
表4- 24 性別與心理衝突題項之T檢定彙整表	100
表4- 25 性別與結構多元性題項之T檢定彙整表	101
表4- 26 年齡之變異數同質性測試	103
表4- 27 婚姻平權立場好之平均值等式穩健測試	103
表4- 28 年齡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04
表4- 29 Facebook使用頻率受測者之分級標準	105
表4- 30 Facebook使用頻率之變異數同質性測試	105
表4- 31 Facebook使用頻率對各構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07
表4- 32 參與程度受測者之分級標準	108
表4- 33 參與程度之平均值等式穩健測試	108
表4- 34 參與程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09
表4- 35 心理衝突受測者之分級標準	109
表4- 36 心理衝突之變異數同質性測試	110
表4- 37 心理衝突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1
表4- 38 選擇性暴露對認知失諧之變異數同質性測試	111
表4- 39 選擇性暴露對認知失諧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2
表4- 40 認知失諧題項與選擇性暴露題項表	113
表4- 41 認知失諧1對選擇性暴露題項之變異數同質性測試	114
表4- 42 認知失諧1對選擇性暴露題項之平均值等式穩健測試	114
表4- 43 認知失諧1對選擇性暴露題項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5
表4- 44 認知失諧2對選擇性暴露題項之變異數同質性測試	115
表4- 45 認知失諧2對選擇性暴露題項之平均值等式穩健測試	116
表4- 46 認知失諧2對選擇性暴露題項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7
表4- 47 認知失諧3對選擇性暴露題項之變異數同質性測試	117
表4- 48 認知失諧3對選擇性暴露題項之平均值等式穩健測試	118
表4- 49 認知失諧3對選擇性暴露題項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9
表4- 50 認知失諧4對選擇性暴露題項之變異數同質性測試	119
表4- 51 認知失諧4對選擇性暴露題項之平均值等式穩健測試	120
表4- 52 認知失諧4對選擇性暴露題項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0
表4- 53 立場強度對各構面之變異數同質性測試	121
表4- 54 立場強度對參與程度之平均值等式穩健測試	121
表4- 55 立場強度對各構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2
表4- 56 Facebook好友人數之變異數同質性測試	123
表4- 57 Facebook好友人數之平均值等式穩健測試	123
表4- 58 Facebook好友人數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4
表4- 59 Facebook好友人數與結構多元性變項之變異數同質性測試	125
表4- 60 Facebook好友人數與結構多元性變項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6
表4- 61 Pearson相關係數代表程度	130
表4- 62 心理衝突與選擇性暴露行為、認知失調心理狀態之相關程度	131
表4- 63 各構面之相關分析表摘要表	132
表4- 64 本研究之各項模型有效性彙整表	134
表4- 65 參與程度對心理衝突、結構多元性之迴歸分析彙整表	135
表4- 66 心理衝突對結構多元性之迴歸分析彙整表	136
表4- 67 使用頻率對參與程度、心理衝突結構多元性之迴歸分析彙整表	137
表4- 68 立場偏好對參與程度、心理衝突、結構多元性之影響	138
表4- 69 本研究假設驗證結果彙整表	139
表5- 1 本研究假設驗證結果彙整表	14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專書
Festinger(1999)。《认知失调理论》。鄭全全譯。杭州市 : 浙江教育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57)
Griffin(2015)。《A First Look at Communication Theory》。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1)。
Klapper(2016)。《The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段鵬譯。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60)。
Malcomson(2016)。《分裂的網路》。王寶翔譯。新北市:新樂園, 遠足文化出版。
Pariser(2012)。《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宋瑛堂譯。台北市: 左岸文化事業
Postman(2016)。《娛樂至死》。蔡承志譯。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85)。
Poundstone(2016)。《為什麼Google不夠用?》。林奕伶譯。台北市:商周出版。
Sunstein(2008)。《信息烏托邦─眾人如何生產知識》。畢競悅譯。北京市:法律出版社
Sunstein(2011)。《Republic.com 網路會顛覆民主嗎?》。黃維明譯。臺北市:新新聞文化事業公司。
Zuckerberg(2015)。《玩弄臉書》。翁雅如譯。台北市:大田出版。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 : 論文寫作的枕邊書》。台北市:學富文化。
顏志龍(2015)。《傻瓜也會寫論文》。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顏志龍(2016)。《給論文寫作者的統計指南 : 傻瓜也會跑統計》。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碩博士論文
王顥穎(2014)。《二○一二年總統選舉的兩岸政見議題之探討─媒體效應的觀點》。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班。
朱一宸(2015)。《同性婚姻平權運動與身分法變革─以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版民法修正案為中心》。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何念雅(2017)。《世代個體差異、感知媒介資訊性及議題重要性之效果研究-以「婚姻平權」議題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吳政軒(2015)。《探討臉書動態消息的同質性程度及相關的影響因素》。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秀碧(2007)。《認知失調對團隊資訊分享與決策績效的影響》。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彥伶(2016)。《社群媒體使用與異質性討論對政治參與的影響》。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煒婷 (2010)。《移轉投票者之初探研究-以2004-2008年總統選舉為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張倖綾(2017)。《同志在網路上接觸婚姻平權相關言論之經驗與因應策略》。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戚宇賢(2014)。《你刪除了多少好友?探討太陽花學運期間的臉書使用行為》。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陳秀清(2017)。《同性伴侶註記與婚姻平權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公民與社會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陳盈臻(2016)。《同志運動的構框分析:以性別平等教育與多元成家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筱婷(2015)。《我國同志團體推動同性婚姻政策倡議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劉俐妘(2015)。《「同性婚姻」行不行─以諾丁斯關懷倫理取向探究》。華梵 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
潘子頎(2013)。《選民對候選人負面消息印象之研究─以2010年台北市長選舉為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鍾逸帆(2016)。《邁向同性婚姻平權社會:立法模式與司法判決模式之比較分析》。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簡詩婷(2018)。《台灣同性婚姻政策形成過程之探討—以政策倡導聯盟為分析途徑》。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碩士論文。

研討會與期刊
Cass R. Sunstein(2015)。《言論自由與極端主義:憲法與審議思辨》。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雷震民主人權講座。
毛禹風(2012)。《社群網站中同質化群體的意見氣候研究》。中華傳播學會。
王秋旭(2015)。《信息繭房效應下微博群體極化現象分析》。新聞研究專刊。
王秋玲、董娟(2010)。《寬恕的心理機制:從認知失調角度解析寬恕的發生》。濟南職業學院學報。78。
王泰俐(2013)。《「臉書選舉」?2012年台灣總統大選社群媒體對政治參與行為的影響》。東吳政治學報,31,頁1-52。
王增勇(2011)。《跨越世代相遇:看見「老年男同志」》。生命教育研究,3,頁169-230。
周賓凰(2002)。《認知失調及其在財務研究之應用》。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38,頁15-22。
林聖庭(2012)。《社群網站很政治:以單純曝光效果探討社群網站使用對政治參與的影響》。中華傳播學會。
林聰吉(2007)。《社會網絡、政治討論與投票參與》。選舉研究,14(2),頁1-25。
張卿卿(2002)。《競選媒體使用對選民競選議題知識與政治效能感的影響─以兩          千年總統大選為例》。選舉研究,9(1),頁1-39。
曹宇凡(2007)。《同志辦遊行馬英九到場聲援》。中央社,版1。
陳伯璿、洪仲威、黃子芸(2015)。《認知失調與臉書的朋友關係:檢視選舉期間的臉書選擇性暴露》。中華傳播學會。
陶振超(2015)。《網際網路與友誼網絡:取代、擴大、或強化》。傳播與社會學刊,34,頁57–88。
項光勤(2010)。《關於認知失調理論的幾點思考》。學海,6,頁52 – 55。
劉正山(2009)。《2008 年總統大選競選期間政黨支持者選擇性接觸媒體傾向的分析》。選舉研究,16,頁51-70。
劉嘉薇(2015)。《民眾選擇性暴露、敵意媒體效果與政黨認同:以客家電視臺為例》。東吳政治學報,33,頁187-250。
鄧倩(2016)。《媒體的「信息繭房」現象研究》。視聽雜誌,08。
鄭宇君(2015)。《科學月刊》。46,頁576–577。
簡至潔(2012)。《從「同性婚姻」到「多元家庭」-朝向親密關係民主化的立法運動》。台灣人權學刊,1,頁187-201。
蘇慧婕(2012)。《淺論社群網路時代中的言論自由爭議:以臉書「按讚」為例》。臺灣法學雜誌,214,頁28-37。

網路資料
Pariser(2011)。Beware online "filter bubbles"。網址:https://www.ted.com/talks/eli_pariser_beware_online_filter_bubbles?。上網日期:2018.3.14。
Quattrociocchi(2017)。同溫層效應蔓延中。鍾樹人譯。網址: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3609。上網日期:2018.5.12。
中央研究院(2017)。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網址:https://www.ios.sinica.edu.tw/sc/cht/scDownload.php。上網日期:2018.5.23
王貞懿(2017)。隱形的牢籠 同溫層現象。網址:    https://castnet.nctu.edu.tw/castnet/article/11065?issueID=662。上網日期:2018.5.13。
台灣同志遊行聯盟(2016)。為什麼遊行。網址:http://twpride.org/twp/?q=about/twpride。上網日期:2018.6.13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18)。台灣同志(LGBTI)人權政策檢視報告。網址:https://hotline.org.tw/1。上網日期:2016.6.5。
台灣智庫(2016)。台灣智庫2016年11月民調記者會會後新聞稿。網址:https://reurl.cc/Yl6bl。上網日期:2018.6.1。
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2012),Filter Bubble是甚麼?。網址:https://seo.dns.com.tw/archives/5901。上網日期:2018.5.14。
司法院(2015)。聲請人祁家威之聲請書。網址:https://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1060324/b.pdf。上網日期:2018.6.2。
白經濟團隊(2017)。誰支持同性婚姻?出生世代與教育程度的觀察。網址:https://talkecon.com/homosexual_social_change/。上網日期:2018.6.3
李宜穆(2011)。網路搜尋結果個人化,讓人們越來越笨。網址: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17468/BN-ARTICLE-17468。上網日期:2018.6.5。
沈榮欽(2017)。同溫層的真正問題。網址: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1279。上網日期:2018.5.12
社團法人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2016)。一讀草案版本比較。網址:https://tapcpr.org/marriage-equality/first-reading。上網日期:2018.6.1。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7)。歷年數位機會(落差)調查報告。網址:https://www.ndc.gov.tw/cp.aspx?n=55C8164714DFD9E9。上網日期:2018.5.10
葉瑜娟(2017)。同性婚姻釋憲─度過難熬的每一天。網址:https://www.twreporter.org/a/marriage-equality-top-court-decision。上網日期:2018.6.3。
資訊工業策進會(2017)。八成以上台灣人愛用Facebook、Line坐穩社群網站龍頭 1人平均擁4個社群帳號 年輕人更愛YouTube和IG。網址。      https://www.iii.org.tw/Press/NewsDtl.aspx?nsp_sqno=1934&fm_sqno=14。上網日期:2018.5.10。
藍立晴(2018)。同溫層、演算法……成就Facebook的一切也將毀了它。網址:https://cnews.com.tw/002180322a02/。上網日期:2018.5.20。
關鍵評論(2017)。同溫層裡又暖又舒服,為什麼要刻意讓自己「認知失調」?。網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7420。上網日期:2018.5.14。
英文部分
Arpan, Laura M. & Erik M. Peterson.(2008). Influence of Source Liking and Personality Traits on Perceptions of Bias and Future News Source Selection.Media Psychology 11, 2: 310-329.
Bakshy, E., Messing, S., & Adamic, L. (2015). Exposure to ideologically diverse news and opinion on Facebook. Science Express, 368, 1130-1132.
Bessi, A. (2016). Personality traits and echo chambers on Facebook.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65, 319-324.
Colleoni, E., Rozza, A., & Arvidsson, A. (2014). Echo chamber or public sphere? predicting political orientation and measuring political homophily in twitter using big data.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4, 317–332.
Cotton, J. L., & Hieser, R. A.,(1980).Selective exposure to information and cognitive dissona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4(4), 518-527
Ebach, M. C., Michael, M. S., Shaw, W. S., Goff, J., Murphy, D. J., & Matthews, S. (2016). Big data and the historical sciences: a critique. Geoforum, 71, 1-4.
Garrett, R. K. (2009). Echo chambers online?: politically motivated selective exposure among internet news user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4(2), 265–285.
Grevet, C., Terveen, L. G., & Gilbert, E. (2014). Managing politic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media.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 Social Computing, 1400-1408.
Kim,Y., Hsu, SH., Zúñiga. HG., (2013). Influence of social media use on discussion network heterogeneity and civic engagement: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ersonality trait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3 (3). 498-516.
Lynch, M. (2016). The Internet of Us:A First Look at Communication Theory. 	New 	York: Liveright Publishing Corporation.
Macnamara, J., & Kenning, G., (2011). E-Electioneering 2010: Trends in Social Media Use in Australia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lia incorporating Culture and Policy 139, 7-22
Matthew, D., L., Kevin, N., O., Daniel T, G., & Daniel, L. S., (2001). Do Amnesics exhibit cognitive dissonance reduction the role of explicit memory and attention in attitude change, American Psyhological Society, 12(2), 135-140
McClurg, SD., (2003). Social networks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role of social interaction in explaini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56 (4). 449-464.
Natalie J.Stroud. (2006). Selective exposure to partisan information. Political Science, General Mass Communications.
Tsfati, Yariv and J. N. Cappella. (2003).  Do People Watch What They Do Not Trust? Explor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ews Media Skepticism and Exposure.”Communication Research 30, 504-529
Vaccari, C., & Valeriani, A. (2015). Following the leader! Direct and indircet flow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during the 2013 Italian general election campaign. New Media & Society, 17, 1025-1042.

網路資料
Elisa Shearer and Jeffrey Gottfried(2017)。News Use Acros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2017。網址:http://www.journalism.org/2017/09/07/news-use-across-social-media-platforms-2017/。上網日期:2018.5.11。
Hayden and Tomal(2012)。History of Social Media。網址:https://www.copyblogger.com/history-of-social-media/。上網日期:2018.1.26。
Matthew Fulco(2017)。Facebook Still Dominates Taiwan’s Social Media。網址:https://topics.amcham.com.tw/2017/04/facebook-still-dominates-taiwans-social-media/。上網日期:2018.02.26。
Monica Anderson(2016)。Social media causes some users to rethink their views on an issue。網址:     http://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16/11/07/social-media-causes-some-users-to-rethink-their-views-on-an-issue/。上網日期:2018.6.10。
NickI Bilton(2014)。As the Web Turns 25, Its Creator Talks About Its Future。網址:https://bits.blogs.nytimes.com/2014/03/11/as-the-world-wide-web-turns-25-fear-about-its-future/。上網日期:2018.5.11。
Olivia Solon(2017)。Tim Berners-Lee on the future of the web: 'The system is failing。網址: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7/nov/15/tim-berners-lee-world-wide-web-net-neutrality。上網日期:2018.5.11。
Orgnet(2008)。New Political Patterns。網址:http://www.orgnet.com/divided.html。上網日期:2018.5.11。
Thomas L. Friedman(2016)。Social Media: Destroyer or Creator?。網址: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60216/c16friedman/zh-hant/。上網日期:2017.10.22
Wael Ghonim(2015)。Let's design social media that drives real change。網址:https://www.ted.com/talks/wael_ghonim_let_s_design_social_media_that_drives_real_change。上網日期:2017.12.23。
We Are Social(2018)。GLOBAL DIGITAL REPORT 2018。網址:https://digitalreport.wearesocial.com/。上網日期:2018.5.10。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