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307201709063900
DOI 10.6846/TKU.2017.00048
論文名稱(中文) 以延伸式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消費者對行動支付之使用意願
論文名稱(英文) Using the Extended TAM to Explain Behavioral Intentions of Cousumer to Use Mobile Paymen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Banking and Financ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林哲毅
研究生(英文) Che-Yi Lin
學號 70453011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6-18
論文頁數 9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李沃牆
共同指導教授 - 池秉聰
委員 - 杜玉振
委員 - 陳光榮
委員 - 李沃牆
關鍵字(中) 科技接受模式
理性行為理論
行動支付
信任
關鍵字(英)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Mobile Payment
Trus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近年來,隨著行動通訊技術、網路與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通訊業者提供頻寬的大幅提升,智慧型行動裝置的興起,全面改變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行動商務服務已成為電子商務市場的主流,並重要的影響著消費者的生活型態,考量現今行動支付方式所具備的便利、快速、容易使用、不受空間限制等優勢因素,以及近幾年願意使用新興支付工具的客群比例逐漸增長已頗具規模,有鑑於電子商務活動的延伸及成熟發展,可做為未來推廣行動支付之目標族群。本研究參考相關的文獻,瞭解目前行動支付發展現況,針對相關行為理論之認知定義,提出因應現今行動市場環境的變數,以延伸式科技接受模型為基礎探討消費者於行動支付之意向因素,建立消費者行動支付的模型架構,並定義本研究之行動支付方式為近端感應及掃碼支付。依據問卷分析的實證結果,本研究發現知覺有用、知覺易用、規範信念、遵從動機、信任對使用態度皆具有直接效果或中介效果,所以消費者的使用態度是為決定消費者使用意向之關鍵因素。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以提供金融業者於未來推廣行動支付服務上之參考。
英文摘要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cation bandwidth and the rise of smartphones, modern lifestyle has changed.
Mobile commerce service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e-commerce, and the impact of the consumer's life style. Because mobile payment methods are convenient, fast, easy to use, free from space constraints and other advantages, and consumers who are willing to use new payment instruments are growing. In the extension of e-commerce activities and mature development, these consumers can be the promoted target group of mobile payment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obile payment development, and aim at the cognitive definition of relevant behavior theory, and put forward the variables of the mobile payment market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ntion factors of consumers using mobile payment, establishes the model structure of consumer action payment. The mobile payment method defined in this study is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and scan code payment.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analysis,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perceived usefulness, the perceived ease-of-use, the normative belief, the motive and the trust have the direct effect or the indirect effect to the use attitude, Consumers' using attitude is a key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intentions of consumers.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e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are present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inancial industry to promote mobile payments in the fu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目  次	I
表  次	III
圖  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6
第四節 研究流程	7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行動支付之定義	9
第二節 行動支付之技術類型	10
第三節 行動支付服務營運模式	11
第四節 台灣行動支付發展現況	14
第五節 其他各國行動支付發展	19
第六節 科技接受模式	23
第七節 理性行為理論	26
第八節 信任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31
第二節 操作型定義	32
第三節 問卷設計與發展	33
第四節 資料蒐集方法	38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38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41
第一節 問卷的次數分配表	41
第二節 信度與效度分析	58
第三節 問卷結果交叉分析與假設檢定	5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9
第一節 結論	79
第二節 建議	80
參考文獻	83
附錄 正式問卷	90

表  次
表 1行政院金融管理委員會信用卡業務統計	2
表 2 台灣行動支付比較	18
表 3 信任的定義	29
表 4 信任在交易關係中的重要性	30
表 5 研究假設表	32
表 6 本研究之操作型定義	32
表 7 本研究之衡量題項與衡量尺度	34
表 8性別之次數分配	41
表 9 年齡之次數分配	42
表 10婚姻之次數分配	43
表 11 教育程度之次數分配	43
表 12 平均月收入之次數分配	44
表 13 職業之次數分配	45
表 14 居住地區之次數分配	46
表 15 以NFC或掃碼方式進行行動支付之次數分配	47
表 16目前所擁有的行動通訊設備之次數分配	47
表 17目前使用過的「NFC近端支付」行動支付平台之次數分配	48
表 18目前使用過的「掃碼支付(以QRCCDE或條碼)」行動支付平台之次數分配	49
表 19消費者對於信任之認知分析表	50
表 20消費者對於知覺有用性之認知分析表	52
表 21消費者對於知覺易用性之認知分析表	52
表 22消費者對於規範信念之認知分析表	53
表 23消費者對於遵從動機之認知分析表	54
表 24消費者對於主觀規範之認知分析表	55
表 25消費者對於使用態度之認知分析表	56
表 26消費者對於使用行為意圖之認知分析表	57
表 27 問卷信度表	59
表 28不同年齡與行動支付使用經驗交叉分析	60
表 29不同年齡與信任交叉分析	61
表 30不同年齡與知覺有用性交叉分析	62
表 31不同年齡與行動支付使用意圖交叉分析	63
表 32不同教育程度與行動支付使用經驗交叉分析	64
表 33不同教育程度與信任交叉分析	65
表 34不同教育程度與知覺有用性交叉分析	66
表 35不同教育程度與行動支付使用意圖交叉分析	67
表 36平均月收入與行動支付使用1經驗交叉分析	67
表 37平均月收入與信任交叉分析	69
表 38平均月收入與知覺有用性交叉分析	70
表 39平均月收入與行動支付使用意圖交叉分析	71
表 40信任與行動支付的使用態度交叉分析	72
表 41知覺有用性與行動支付的使用態度交叉分析	73
表 42知覺易用性與行動支付的使用態度交叉分析	74
表 43規範信念與行動支付的主觀規範交叉分析	75
表 44遵從動機與行動支付的主觀規範交叉分析	76
表 45使用態度與行動支付的使用意圖交叉分析	77
表 46主觀規範與行動支付的使用意圖交叉分析	78
 
圖  次
圖 1台灣智慧型手機普及率發展趨勢及預測	1
圖 2研究之流程圖	8
圖 3 NFC近端支付之支付畫面 (以APPLE PAY為例)	17
圖 4 QR CODE或二維條碼之支付畫面 (以LINEPAY為例)	17
圖 5科技接受模式	24
圖 6 FISHBEIN AND AJZEN(1975)理性行為理論架構圖	27
圖 7本研究架構	31
圖 8性別比例	42
圖 9年齡比例	42
圖 10婚姻比例	44
圖 11教育程度	44
圖 12年收入	45
圖 13職業	45
圖 14居住地區	46
圖 15行動支付使用經驗比例	48
圖 16擁有的行動通訊設備比例	48
圖 17使用過那些「NFC近端支付」	49
圖 18使用過那些「掃碼支付」	50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1.	王麗惠(2000),停板交易對股票系統性風險與流動性影響之研究-以台灣電子、紡纖類股樣本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2.	吳彥寬(2006),線上拍賣之消費者信任與隱私關注,成功大學電信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	吳萬益(2000),「企業研究方法」,華泰文化出版,臺北。
4.	呂昌明、李碧霞、陳錫琦(1996),「有捐血意圖卻未捐血者的信念探究」,師大學報,第41期,頁209-226。
5.	沈郁倡(2000),應用理性行為理論探討高階主管對於資訊科技在企業流程改造之角色,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	林美玲(2005),網路購物顧客接受模式之研究,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專班碩士論文。
7.	洪惠敏(2009),「行銷活動對信用卡刷卡行為之影響─以計劃行為理論觀點」,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專班碩士論文。
8.	孫加燕、朱玉梅(2009),金融危機對信用卡業的影響, 市場論壇, 2009(9), 頁7-8
9.	翁世吉、田育任(2014),「行動商務支付應用發展趨勢」,財金資訊季刊,第78期,頁19~26
10.	曹真睿(2001),信用卡對貨幣需求之影響探討,中央大學產經所碩士論文。
11.	郭彥宏(2016),影響消費者對行動支付使用意願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2.	陳寬裕、王正華(2010),「論文統計分析實務:SPSS與AMOS的運用」,五南,台北。
13.	曾春瑜(2013),以延伸式科技接受模型探討行動支付帳單之使用意願,東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馮炫竣(1999),消費者使用電子銀行之行為研究-以ATM、電話銀行及網路銀行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馮益堅(2012),針對信用卡詐欺犯罪銀行業防弊策略探討,輔仁大學企管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16.	楊雅婷(2009),以理性行為理論和科技接受模型來探討消費者對創新科技智慧型手機的購買意願行為之研究,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士論文。
17.	葉惠娟(2007),通貨替代之探討-臺灣之實證研究,中山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劉書蘭(2002),消費者採用行動商務之行為研究-以行動銀行為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19.	蕭宇伶(2016),從交易成本觀點探討消費者使用行動銀行意圖,台中科技大學企管系碩士論文。
20.	鍾育明(2004),信任機制對網路交易意圖影響之研究,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系博士論文。
21.	鍾興祺(2015),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使用者採用NFC 行動支付之意圖,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22.	韓昆舉(2014),行動支付之技術應用及法律問題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科技法律組碩士論文。
二、英文文獻
1.	Agarwal, R. and J. Prasad (1998), “A Conceptual and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Personal Innovativeness in the Domai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Vol.9, pp. 204-224.
2.	Agarwal, R. and J. Prasad (1999), “Ar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Germane to the Acceptance of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Decision Sciences, Vol. 30, No.2, pp. 361-391.
3.	Ajzen, I. and M. Fishbein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Addison-Wesley Boston, MA 
4.	Berry, L. L. (2000). “Cultivating Service Brand Equity.”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Vol.28, No.2, 128-137
5.	Chen, L., M. L. Gillenson and D. L. Sherrell(2002). “Enticing Online Consumers: An Extend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Perspectiv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Vol.39, pp.705-709
6.	Davis, F. D. (1993).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s Characteristics, User Perceptions and Behaviroal Impa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Machine Studies, Vol.38, No.3, pp.475-487.
7.	Davis, F.D.(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Vol.13, pp.318-339.
8.	Davis, F.D., R. P. Bagozzi and P. R. Warshaw(1989).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Vol.35, pp. 982-1003.
9.	Dayal, Sandeep, Helene Landesberg, and Michael Zeisser(1999). “How to build trust online.” MM , Vol.Fall, pp.64-69.
10.	Dirks, K. T. (2000). “Trust in Leadership and Tea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NCAA basketbal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Vol.85, pp.1004−1012.
11.	Doney, P. M. and J. P. Cannon (1997). “An Examination of The Nnature of Trust In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61, No.2, pp.35-51.
12.	Gefen, D., E. Karahanna, and D. W. Straub(2003). “In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With Online Stores: The Importance of TAM and Trust.”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EEE Transactions on, Vol.50, No.3, pp.307-321.
13.	Giffin, K. (1967). The Contribution of Studies of Source Credibility to A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Trust in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68, No.2, pp.104-120
14.	Jarvenpaa, S.L., N. Tractinsky and M. Vitale (2000). “Consumer Trust in An Internet Sto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Vol.1, No.2, pp.45-71.
15.	Klein, D. A. (2007). “Seeking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Nature: a Postgenomic Perspective.” ASM Microbe, Vol.2, No.12, pp.591-595.
16.	Legris, P., J. Ingham and P. Collerette (2003). “Why do People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Vol.40, pp.191-204.
17.	Li, Y. M., and Y. S. Yeh (2010). “Increasing Trust in Mobile Commerce Through Design Aesthetic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26, No.4, pp.673-684.
18.	Lu, C. S., K. H. Lai and T.C.E. Cheng(2007). “Applic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Evaluate the Intention of Shippers to Use Internet Services in Liner Shipping.”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l.180, No.2, pp.845-867.
19.	Mayer, R. C., J. H. Davis and F. D. Schoorman (1995).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0, No.3, pp.709-734.
20.	McKnight, D. H., V. Choudhury and C. Kacmar(2002).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Trust Measures for E-commerce: An Integrative Typology.”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Vol.13, No.3, pp.334-359.
21.	Moon, J. W. and Y. G. Kim(2001). “Extending the TAM for a World-Wide-Web Context.”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Vol.38, No.4, pp.217-230.
22.	Pine, B. J., D. Peppers and M. Rogers(1995). “Do You Want to You’re Your Customers Forev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73, No.2, pp.103-114.
23.	Taylor, S. and P.A. Todd(1995).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 ATest of Competing Models.”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Vol.6, No.2, pp.144-176
24.	Vance, A., E. D. C. Christophe and D. W. Straub (2008). “Examining Trus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tifacts: The Effects of System Quality and Cultur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Vol.24, No.4, pp.73–100
25.	Williamson, O. E. (1993). “Calculativeness, Trust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36, No.1, pp.453-486.
26.	Wu, J. and S. Wang (2005). “What Drives Mobile Commerce?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Revis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Vol.42, pp.719-729.
三、其它
1.	金融研究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2016),各國行動支付發展趨勢及相關個案研究,2016年5月。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