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307201415035400
DOI 10.6846/TKU.2014.00093
論文名稱(中文) 師「情」話「意」─ 一位老師追溯「正向情意」來觀以「師生互動歷程」的敘事探究。
論文名稱(英文) Analysis of The Discourse Between A Teacher and His Students ─ A Viewpoint of “ Positive Affectiv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陳少庭
研究生(英文) Shau-Ting Chen
學號 70175006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19
論文頁數 13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薛雅慈
委員 - 鄭同僚
委員 - 朱惠芳
關鍵字(中) 正向情意
情意溝通教學
正向心理學
師生互動
關鍵字(英) Positive Affective
A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Teaching
Positive Psychology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動機為「情意溝通教學理論」契合研究者自己本身的教學模式,從而藉
由這樣的動機來探究自身成長脈絡與師生互動教學行為之間的關連性。

  一、研究目的如下:
  第一、探究自己「成長背景所學與所歷經」的生命情事為何?
  第二、自己追溯正向情意教學與師生互動關係歷程為何?

  二、本研究方法為敘事探究法,研究對象是研究者自己。

  三、研究結果發現歸納如下:
  第一、確認研究者自身從原生家庭開始到異質環境下,期間所經歷的人生寶貴經
        驗的基模不外乎理論典範以及需要惕勵的借鏡。
  第二、透過情意溝通教學理論之理性與感性的教學模式所衍伸出的同理基模的建
        構歷程。
  第三、發現有別於情意溝通教學理論之理性與感性教學模式的學習認知步驟與流  
        程。

  四、研究建議如下:
  可將此發現結果,提供給師資培育中心或現職老師,作為可應用於整合並同理學生,於教學情境中所需強化其教學效果的自我檢核參照流程建議;同時也可以藉此幫助學生重新認知與其原生家庭相異環境中所需要接軌的學習步驟與流程。
英文摘要
The theory “A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Teaching”, said to be the motivation of this research, is suitable for the model of instruction created by the researcher. My growing process and the connection of 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behavior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explored through this motiv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mentioned below:
First of all, what are my live circumstances of the growing background of the learning and the experience?
Secondly, what is the process of the retrospective period of the positive Communicative teach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The method of narrative inquiry is said to be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is categorized as the following:
1. The study confirms the period from my original family to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 when I’ve been through the schema of my precious live experience, including the mottos of the theory and others’ reference to be on the alert.
2. The teaching model by means of the sensitivity and emotion of Communicative teaching theory is given rise to the constructive process of the schema for the same reason. 
3. The study claims the learning cognitive steps and processes differed from the teaching model by means of the sensitivity and emotion of Communicative teaching theory.

The suggestion of this research is mentioned as the following: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is provided for Center for Teacher Education and current teachers a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and integration for leaners, the suggestion of the researcher’s retrospective consulting processes required to be strengthened among the situation of the instruction. Simultaneously, it is able to help students recognize the learning steps and processes integrated into the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 among original families as well.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表次  III
圖次  IV
第一章  慈航啟行,圓緣無礙01
第一節  回溯-(研究動機)02
第二節  追尋-(研究問題與目的)07
第三節  定位-(待答問題)09
第四節  指引-(名詞釋義)09
第五節  界線-(研究範圍與限制)11

第二章  解情說意,如燈點心15
第一節  感性與理性相乘16
第二節  班班可考19
第三節  萬家燈火27
第四節  廣結良緣37
第五節  正向心理學45
第六節  感性與理性協調統整的理解56

第三章  整裝待發,昂首啟程59
第一節  再回首的回溯方法60
第二節  豐收滿行囊的準備65
第三節  同舟共濟70
第四節  掌舵76
第五節  有跡可循79
第六節  心悅誠服80 

第四章  人生軌跡,交響曲85
第一節 「塑」我人生首部曲85
第二節 「教」我人生協奏曲92
第三節 「引」我人生安可曲99
第四節  人生軌跡,交響曲的理解與詮釋104

第五章  師路丰采,日臻有成107
第一節  師路停看聽107
第二節  師路采風匯118
第三節  師路的理解與詮釋124

第六章  慈航啟行,圓緣滿載127
第一節  曲折直行127
第二節  柳暗花明(新發現)129
第三節  開枝散葉(建議)130
參考文獻 132

表次
表2-2-1  寬容與欣賞差異對照表26
表2-2-2  尊重與關懷差異對照表26
表2-3-1  情意教育的策略27
表2-3-2  國內近年(2002-2010)國內探討情意教育研究30
表2-4-1  國內探討師生互動關係的研究38
表2-4-2  民族誌教室內互動議題表42
表2-5-1  學者正向主觀經驗的研究46
表2-5-2   Seligman提出的REACH模式48
表2-5-3   Seligman提出身體愉悅提升高層次愉悅境界三種方法49
表2-5-4  樂觀與悲觀解釋形態向度分析表50
表3-5-1  資料編碼的方式與意義79

圖次
圖1-0-1  研究者辦公室的桌面一角及座右銘「莫忘初衷」01
圖2-2-1  溝通理性感性教學模式24
圖2-2-2  情意四態度與健全的二我關係簡圖25
圖3-0-1  航海圖59
圖3-2-1  訪談概念架構圖66
圖4-0-1  研究者的生長環境樹林市文化街二巷二十四號街景85
圖5-0-1  研究者蒐集學生的卡片、信件及研究生與學生合影107
圖6-3-1  研究者發現新模式129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Seligman, M.E.P.(1990/1997)。學習樂觀.樂觀學習(洪蘭譯)。台北:遠流。
Seligman, M.E.P.(2002/2003)。真實的快樂(洪蘭譯)。台北:遠流。
Seligman, M.E.P.(2002/2003)。真實的快樂(洪蘭譯)。台北:遠流。
方德隆 (1998)。班級社會體系。載於陳奎熹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139-177。  台北:師大書苑。
王文科 (199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妙里 (2002)。反思教學中教師內省智慧的探索。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沂釗 (2005)。幽谷中的曙光--正向心理學發展與希望理論在輔導上的應用。教育研究,134,106-117。
石文宜 (2006)。國中生人格特質、師生互動關係與偏差行為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任俊、葉浩生(2005)。西方積極心理學運動是一場心理學革命嗎? 心理科學進
江文慈 (1997)。情緒調整的發展軌跡與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雪齡 (2010)。正向心理學-生活和教學的實用。台北:心理。
吳明清 (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五南。
吳芝儀、李奉儒譯 (1995)。Michael Quinn Patton(1980;1990)原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芝儀、廖梅花譯 (2001)。Anselm Strauss &Juliet Corbin原著。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濤石文化。
吳麗媚 (2010)。教師情緒管理與師生關係之敘事研究:一位教師的自我省思。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吳耀明 (2004)。國小優良教師對班級經營觀點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2,111-134。
李嘉樹 (2010)。積極心理學的領軍人-馬丁‧賽里格曼。大眾心理學,6,47-48。
李裴穎 (2008)。師生互動與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立德大學應用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周天賜 (1981)。國民中學國文科情意教學評量之研究。臺北:撰者。
周旭華譯,T.Morris著 (1996)。造就自己。台北 : 天下文化。
孟維杰、馬甜語 (2010)。積極心理學思潮興起:心理學研究視野轉換與當代價值。哲學動態,11,103-108。
林昭瑾 (2006)。《伊索寓言》之情意教學--以新竹國小四年六班為例。國立新竹。
林育瑋 (1996)。幼教教師的專業發展。國民教育,36(5),24-34。
林美紅 (2008)。國小師生互動調適歷程之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唐嘉蓮 (2004)。以高一國文科教材進行情意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孫敏芝 (1989)。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高雄:復文書局。
高淑清 (2002)。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際整合導向(頁517-576)。台北:學富。
崔光宙、李崗、唐淑華、林烘煜、饒見維、劉志如、姜元御(2008)。情緒轉化-美學與正向心理學的饗宴。台北:五南。
常雅珍 (2004)。激發心靈潛能─以正向心理學內涵建構情意教育課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旻暉 (2011)。以「感恩」為焦點的情意教學與班級氣氛的關係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春興 (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 (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 東華。
張春興 (2000)。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 (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若舒、董瑩瑩(2009)。淺析積極心理學,昭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31(2),26-29。
張瑞菊 (2002)。情意導向兒童閱讀教學活動設計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屏東市。
張嘉雲 (2005)。我的課程之旅:一位女性教師的課程意識之生命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
張慶勳 (2006a)。校本文化領導的理念與實踐。高雄:復文。
張慶勳 (2006b)。學校組織文化與領導。台北:五南。
莊雅婷 (2010)。國小高中學生自我調整與數學教室中師生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許文禧 (2011)。情意教學融入國小高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殷宏 (1999)。師生互動策略之探究。中等教育,50(6),62-80。
許鶯珠 (2009)。正向心理學在諮商輔導的應用。諮商與輔導,281,48-52+63。
郭明堂 (1992)。從人本心理學談兒童情意教學。高市文教,46,22-24。
郭榮澤 (1985)。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師生互動關係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未出版。
郭肇聖 (2009)。國中數理資優生正向心理情意教育方案發展與成效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木金 (1998)。談美感教育與情意教育。北縣教育,22,24-28。
陳伯璋 (199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台北:南宏。
陳明秀 (2008)。Seligman 正向心理學進行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科書之內容分析。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奎熹(1998)。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與主要理論。載於陳奎熹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15-40)。台北:師大書苑。
陳奎憙 (1993)。教育社會學(3 版)。台北市:三民書局。
陳浙雲 (1999)。教育部─青少年輔導計畫執行成長專輯。臺北:教育部。
陳惠邦 (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傅行健 (2009)。音樂情意教學應用於國小學童情緒智力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學系教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心怡 (1999)。性別、班級組成形式、師生互動與學習動機-以高三自然組學物理科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文志 (2006a)。活出生命的價值-正向心理學的認識。師友,464,1~7。
曾文志 (2006b)。就算短暫,也是永恆。師友,465,57~63。
曾秀蓮 (1996)。落實情意教育--由開放教育談起。研習資訊,13(2),26-31。
曾莉芳 (2012)。情意教學課程方案對學生挫折容忍力之影響-以國小三年級學生為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曾燕春 (1999)。從挑戰與回應的歷史法則-論開放教育的回應。國立編譯館通訊,42,33-38。
湯瑪斯‧高登 (1993)。教師效能。(歐申談譯)。台北:新雨。(原著出版年:1974)。
程建教 (1995)。從學科觀點談有效的班級經營, 國教輔導,,34(5),43-48。
馮朝霖 (1995)。「化混沌之情.原天地之美」論情意教育。北縣教育,6,32-36。
黃月霞 (1989)。情感教育與發展性輔導─「情育課程」對兒童「態度」與「學業成績」的影響。台北: 五南出版社。
黃光國 (1991)。情意教育的內涵與策略。教育資料文摘,27(1),107-115。
黃光雄 (1982)。情意領域目標分類。高雄:復文。
黃光雄 (2001)。質性教育研究。嘉義:濤石。
黃志鵬 (2003)。高職導師實施班級情意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黃政傑 (1977)。團體歷程理論及其在教學上的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黃政傑 (1999)。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瑞琴 (1991)。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葉宗文 (1992)。國小情意教育之實施。高市文教,46,16-19。
趙梅如 (1989)。國中學生教師信任感與生活適應、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歐用生 (1990)。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 (1996b)。課程與教學革新。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 (1998)。學校情意課程與兒童人格建構。國民教育,38(4),2-10。
歐用生 (1998)。學校情意課程與兒童人格建構。國民教育,38(4),2-10。
潘正德 (1993)。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學生輔導通訊,25,24-31。
潘志煌 (1997)。師生教學互動中的性別差異-國小班級多重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佳霖 (2007)。童話閱讀之情意教學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鄭曉楓 (2011)。正向心理學主要內涵及其在心理諮商之應用。諮商與輔導,304,6-10。
盧雨薇 (2009)。課堂中師生互動對台灣國中生學習動機以及學習成效之影響。銘傳大學應用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水南 (1995)。情意教育的特質與教學策略。北縣教育,6,18-22。
謝婉如 (2002)。音樂懊情意教學與國中生情緒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鍾聖校 (2000)。情意溝通教學理論-從建構到實踐。台北:五南。
鍾聖校 (2012)。正向心理情意教與學。台北:五南。
魏美惠 (1996)。智力新探。台北: 心理出版社。
龔光軍 (2010)。積極心理學研究述評。南昌高專學報,6,69-71。
二、西文部分
Beane, J. A. (1990), Affect in the cirriculum :Toward democracy, dignity, and
diversity,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rendtro, L. k., Brokenleg, M., & Bockern, S.V.(2005). The circle of courage and
positive psychology. Reclaiming Children and youth, 14, 130-136.
Carruthers, C., Hood, C., & Parr, M.(2005). Research update:The power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arks & Recreation, 40(10), 30-37.
Claudia, W.(2005).The new science of happiness. Retrieved April 19, 2006, from
http://www.time.com/time/2005/happiness/
Delamont, S.(1976). Interaction in the classroom. London: Methuen.
Denzin, N.(1984). The research ac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Hargreaves, D. H.(1967).Social relations in a secondary school.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Huebner, E.S., Suldo, S.M., Smith, L.C., & McKnight, C.G.(2004). Life satisfaction
in children and youth:Empirical found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school psychologists.Psychology in schools, 41, 81-93.
Jackson, P. W.(1968). Life in classroom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Marcus, G. E., & Fischer, M. M. (1986). Ethnography and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 An experimental moment in the human sciences(pp. 17-44).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0/7)
Moneta, G..B., & Csikszentmihalyi, M. (1996).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challenges and skills on the quality of subj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4, 275-310.
Peter, C. & Seligman, M.E.P.(2004).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New York:
Oxford Univrsity Press.
Pope, A, McHale S. , & Craighead, W.(1988).Self-esteem enhancement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Elmsford, N.Y.: Pergamon Press.
Purple, D.,& K, Ryan (1976): Moral education-Its comes with the territory. Ca : Mc
Cutchan.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London: Sage.
Salovey, P., Rothman, A., J., Detweiler, J.B., & Steward, W.T. (2000). Emotional
states and physical health.American Psychologist,55, 110-121.
Seligman, M.E.P., &Csikszentmihalyi, M.(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n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0(1), 5-14.
Smith, L. & Geoffrey, W.(1968). The complexities of an urban classroo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Terjesen, M.D., Jacofsky, M., Froh, J., & DiGiuseppe, R.(2004). Integrating positive
psychology into schools: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Psychology in Schools, 41,163-172.
Waller, W.(1932). 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Wolcott, L.L. (1997). Tenure, promotio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Examining the 
culture of faculty rewards.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1(2), 3-18.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