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307201214412300
DOI 10.6846/TKU.2012.00095
論文名稱(中文) 21世紀兩岸三地人才政策之比較---以人才輸入政策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Comparison of Personnel Policy Among Cross-Strait(China, Hong Kong & Taiwan) --- The case studies of Quality Migrants Admission Schem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2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劉粵儀
研究生(英文) Yuet-Yi Lau
學號 69928037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06-05
論文頁數 13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五岳
委員 - 李志強
委員 - 劉孟俊
關鍵字(中) 競爭力
人才流動
攬才機制
吸引力
友善環境
居留條件
關鍵字(英) Professionals
Personnels
migration
admission policy
attraction to foreigner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人才是研發與競爭力的關鍵。在知識經濟與經濟全球化的衝擊下,各國紛紛在國際上網羅優秀人才,藉以提高一國在國際市場競爭力。在全球化的經濟發展趨勢下,因應區域市場的興迭,人才隨之流動已為常態。
  各國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增加下,許多國家及地區在國際上尋求外籍專業人才,吸引其移民的方式,除了以優渥待遇吸引其加入當地企業外,亦以政策工具吸引其至當地投資,並吸引其入籍該國,以彌補其專業人才之供給缺口。
  研究發現,中國大陸現時對於海外高階人才之延攬獎助由幾個部會共同承辦,推動一系列引智計畫,在薪資報酬、經費投入、智慧財產保護、出入境便利等方面提供海外人才協助,當中千人計畫透過高額的待遇補貼,若再加上其他政府所提供的補助,再加上中國大陸充滿想像空間的市場與產業發展潛力,對高階專業人才將具有非常高的吸引力;香港因鄰近中國大陸,具外部環境優勢,再加上稅賦相對較低,搭配香港優秀人才入境計畫等、吸引外籍研發與專業管理人才,提供較為寬鬆的居留條件;另外,觀察台灣對外籍專業人才吸引的瓶頸,除了市場與產業面因素外,對外籍人士仍存有諸多不便利性,如:無明顯的稅賦優惠措施、所得稅率相對較鄰近國家為高、生活環境與其他支援體系對外籍專業人士不友善等較鄰近國家及地區缺乏吸引力之處。
  鄰近地區(特別是引才政策取得相對成功的中國大陸及香港)攬才機制值得台灣參考,但對台灣而言當務之急仍可從建立對外籍專業人士友善環境的角度著手以增加其對外籍專業人才之吸引力。
英文摘要
Professionals and Personnel are the key for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re is global competition of professionals and personnel among the world. Hence, the Professionals and Personnel are globally mobiles.
  As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professionals among the whole world,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e seeking for foreign professionals to migration in their place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domestic demand of professionals and Personnel in that area.

  The study examine the attra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s admission policy among the Cross-Strait ( the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 ) to foreign Professionals. The Foreign Professional Admission policy of China is worked out by certain central bureaus, providing high pay, related living benefits to attract their targets. It is attractive to foreign professional as the potential market in China is huge in addition to the benefits provid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ong Kong, as it is nearby China, would have its external advantages in attracting foreign Professionals, also, Hong Kong’s simple and relatively low taxation (17% income tax for all foreigner) would p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orld competition in foreign professionals. Taiwan, as there is still not very opened to foreigner, the policy is relatively unfriendly comparing to the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relatively high taxation, unclear application window and inconvenience in living) would made it be less attractive to foreign immigrants.

  To improve this situation, the ROC government should make reference to the nearby areas from their advantages and to develop a more foreigner-friendly environment to strengthen its attractiveness to foreign Professionals and Personnel in order to engage in the global competition in talent-admiss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摘要		I
目錄		III
圖目錄		IV
表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研究範圍、研究限制	6
  第三節	 研究流程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0
  第一節	 全球化理論	10
  第二節	 國家競爭力論	12
  第三節	 人才資本理論	16
  第四節	 政府機關及學者相關研究	18
第三章	兩岸三地社會現況分析	21
  第一節	 兩岸三地國際競爭力分析	21
  第二節	 兩岸三地社會內部整體人口結構分析	26
  第三節	 兩岸三地境內外籍人士居留現況分析	47
第四章	兩岸三地主要人才政策	56
  第一節	 中國大陸方面	56
  第二節	 香港方面	66
  第三節	 台灣方面	78
第五章	兩岸三地引才政策比較分析	90
  第一節	 政策適用之族群分析	90
  第二節	 負責部門分工分析	108
  第三節	 居留條件分析	119
第六章	結論	127
參考文獻		134
中文部分		134
英文部分		138

 

圖目錄

圖1-1	研究架構圖	9
圖2-1	Porter「國家競爭力論」示意圖	13
圖3-1	中國大陸2011年在IMD競爭力指標中的表現	22
圖3-2	香港2011年在IMD競爭力指標中的表現	23
圖3-3	台灣2011年在IMD競爭力指標中的表現	24
圖3-4	中國大陸2001-2010年就業市場供求變化	30
圖3-5	近年香港人口增長及性別比例變化圖	31
圖3-6	香港2001-2011年人口中位數變化圖	32
圖3-7	香港按教育程度(最高就讀程度)劃分的十五歲及以上人口分布	33
圖4-1	中國大陸培養及吸引海外人才相關政策時程表	59
圖4-2	申報千人計畫的一般程序	62
圖4-3	申報千人計畫的四個平台及具體要求	63

 

表目錄

表3-1	WEF 2008-2011年兩岸三地「全球競爭指數(GCI)」排名	24
表3-2	IMD 2008-2011年兩岸三地「世界各國競爭指標」排名	24
表3-3	中國大陸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基本情況	27
表3-4	中國大陸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基本情況	28
表3-5	中國大陸就業基本情況	29
表3-6	香港2001年、2006年及2011年按職業劃分的工作人口	35
表3-7	香港2001年、2006年及2011年按行業劃分的工作人口	36
表3-8	台灣近年人口年輕結構及性別比統計	39
表3-9	台灣2001-2011 年人口教育程度及學歷統計	40
表3-10	台灣就業者(按職業分)統計	41
表3-11	台灣就業者(按行業分)統計	43
表3-12	香港2001-2011年按出生地點劃分人口統計	49
表3-13	香港2001-2011年按國際劃分的人口統計	50
表3-14	香港2001-2011年按種族劃分的人口統計	51
表3-15	香港投資者入境數據資料(截止2011年12月31日)	52
表3-16	台灣地區現持有效居留證(在台)外僑居留人數統計表	53
表4-1	香港優秀人才入境計畫處理申請流程	67
表4-2	優秀人才入境計畫申請者資格要求	68
表4-3	優秀人才入境計畫綜合計分制 	69-70
表4-4	優秀人才入境計畫成就計分制詳情	71
表4-5	香港資本投資者入境計畫獲許投資資產類別	74
表4-6	台灣就業服務法第46條	79
表4-7	台灣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46第1款之第6款工作
資格及審查標準	83
表5-1	〈建立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綠色通道的意見〉聲明	108
參考文獻
一、中文

(一)書籍
中央研究院(2008),《人口政策白皮書》(少子女化、高齡化及移民)。

中央研究院(2011),人才宣言,台北:中央研究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07),〈人事部負責人就「關於建立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綠色通道的意見」有關問題答問〉,中國國務院辦公廳。

朱浤源(2005),《攥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頁:182,台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王柏鴻(譯)、杭廷頓、柏格著(2002),《杭廷頓、柏格看全球化大趨勢》,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史惠慈(2004),〈中國積極向外延攬人才〉,《警及前瞻:大陸經濟》

李明軒、邱美如(合譯)〈1996〉、Michael Porter著,《國家競爭優勢》,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周桂田,《全球化與全球在地化:現代的弔詭》,中央日報。

周旭華(譯)(1998)、Michael Porter著,《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易君博(2003),《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胡鞍鋼(主編)(2003),《中國大戰略》,北京:浙江人民出版社。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境事務處,「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入境規定指引」。

張慶勳(2005),《論文寫作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陳信宏(2007),〈主要國家吸引人才政策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曾嬿芬(2005),「高科技勞動力需求與移民政策:各國政策比較」,

戴維.赫爾德(David Held)等著、楊雪東等譯(2001),《全球化大變革:全球化時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二)報告
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組(2000),〈中國科技發展研究報告(2000)─科技全球化及中國面臨的挑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宜(2009),「國際人口移動對我國勞動市場及經社發展之影響與因應對策」,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8),「2008年6月26日立法院第7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3次全體委員會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業務概況及立法計畫報告」,台北:行政院科學委員會。

洪春暉、陳景松、李芳菁、張淳矞、施雅茹(2011),〈我國產業技術與高階人才外移現象與對策分析〉,經濟部工業局100年度專案計畫(主要經貿國家產業競爭研究及政策規劃計畫)期末執行成果報告,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2011),「2011年人口普查簡要報告」。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府統計處(2011),「2011年人口普查主要統計數字」。

單驥、黃同圳、黃麗璿、范懿文(2003),〈國科會補助延攬人才成效評估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國立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藍科正、黃良志、張秋蘭(2006),〈完善外籍專業人士來台工作及生活之相關配套措施〉。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報告。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三)論文
李季菊(2003),《我國高科技人才流動探析》,中國東南大學碩士論文。


施政(1985),《公共政策制定與執行限制因素之研究:勞動基準法政策過程的分析》,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廣賢(2006),《我國公派出國留學工作中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大連理工大學碩士論文。

韓伯鴻(2009),《台灣延攬中國大陸科技人才政策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期刊
王惟貞(2002),〈科技人才流動的時空背景概述〉,《科技發展標竿》第2卷第1期。

陳信宏、蔡慧美、溫蓓章(2006),〈國際人才流動、政策趨勢及我國海外人才對策〉,台灣經濟論衡月刊,第5卷第12期。

劉漢榆、江怡玲(2006),〈從國家競爭力探討我國的競爭力驅動因素〉,《中華民國競爭力研究學會競爭力評論》,第9期。

戴肇洋,〈外籍專業人才延攬政策創新思維之研究〉,就業安全半年刊,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五)報刊文章
李可(2012),「千人計畫:對中國發展影響深遠」,北京:光明日報。


(七)網際網路
人民網(2012),〈李蘭:深入實施「千人計畫」全方面吸引全球高層次人才〉,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新聞網,2012/03,(載自: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2cppcc/BIG5/17344179.html)

千人計畫官方網站(2010),2012/03,(載自:http://www.1000plan.org/ )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08),「大陸地區專業人士從海外申請來台作業流程」,2012/03,(檢自:https://www.immigration.gov.tw/ct_cert.asp?xItem=1089295&ctNode=32595&mp=1)

───(2009),「外籍專業人士申請核發就業PASS卡」,2012/03,(載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1089377&ctNode=30066&mp=1)

內政統計年報(2011),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處,2012/03,(載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中國網,「中國科技人才政策分析」,2012/03,(檢自: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rcbg/901442.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及社會保障部(2008),〈建立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綠色通道的意見〉,2012/03,(檢自:http:www.mohrrs.gov.cn/mohrss/Desktop.aspx?path=mohrss/mohrss/InfoView&gid=61160885-48cb-4f91-b5b8-c1e11bf236d4&tid=Cms_Info)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大會(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香港政府一站通。2012/03,(載自:http://www.gov.hk/tc/residents/immigration/chinese/law.htm#nat)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1), 2012/03,(載自:http://www.stats.gov.cn/)

全球競爭力指數(2011),世界經濟論壇網站,2012/03,(檢自:
http://www3.weforum.org/docs/WEF_GCR_CompetitivenessIndexRanking_2011-12.pdf)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0),「核發『外人三卡』」延攬國際人才」,2012/03,(檢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3155)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政府統計處(2012),「2001年、2006年及2011年香港按職業劃分的工作人口」,2012/03,(載自:http://www.census2011.gov.hk/tc/main-table/C104.html)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境事務處。(http://www.immd.gov.hk/chtml/QMAS.htm)

───(2012),「入境事務處2011年工作回顧」,2012/03,(載自:http://www.immd.gov.hk/chtml/20120120.htm)

新華社(2009),〈中央組織部就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千人計畫」問答〉,2012/03,(載自: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jrzg/2009-03/20/content_1264192.htm)

───(2011),〈「千人計畫」目前已分五批共引進各行業專家1143人〉,2012/03,(載自:http://www.gov.cn/jrzg/2011-05/30/content_1873324.htm)



二、英文

Cho, M. H. (1998). “Ownership 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the Corporate Value: an 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47, Pp.103-121.

David Held and McGrew. (2002). Globalization/Anti- Globalization. Cambridge:Polity Press

Dess, G.G. & Shaw, J. D. (2001). “Voluntary turnover, soci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6: Pp446-456.

Dunning, J.H. (1993). ” Internationalizing Porters Diamond”.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Vol.33(2), Pp.7-15

Dzinkowski, R. (2000). “The value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2(4).

Francis, A. & P. K. Tharakan. (1989).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uropean Industry. New York: Routledge Kegan & Paul.

Gary, S. Becker.1964, (1993 3rd ed.). Human Capital: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iddens. A. (1998). The Third Way:The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 Cambridge:Polity Press.

Grubel, H. G. and Scott, A. D. (1966). The International Flow of Human Capital, London:Macmillan.

Heywood. Andrew. (2011). Global Politic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Lowell, Lindsay. (2007).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Flows and Stocks, 1957-2005” OECD Working paper.

IMD. (2011).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 Book 2011. ( access on http://www.worldcompetitiveness.com/OnLine/App/Index.htm)

───. (2011). World Competitiveness Online. (on 2012/03) access on: http://www.worldcompetitiveness.com/OnLine/App/Index.htm

OECD. (2001).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utlook. Annual Report:2001 Edition.

Pieke, Frank N. (2012). “Immigrant China”. Modern China 38 (1).Pp.40-77

Porter, Michael E..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 68. No. 2. New York: Free Press.United Nations‧2004‧ “World Economic and Social Survey 2004—International Migration.”.

Schultz, Theodore W. (1960). “Capital Formation by Educ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68. Pp.571−583.

Stewart, T. (1997). Intellectual capital: 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Doubleday.

World Bank. (1997). World Dvevelopment Report.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1).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anking. ( access on : http://www.weforu,.org/initiatives/GlobalCompetitivenss/rankings)

Young. John A. (1985). “Global Competition---The New Reality” in Results of the 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Washington, D.C: The Presidential Commission of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