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307200523013200
DOI 10.6846/TKU.2005.00046
論文名稱(中文) 砂拉越詩巫華人社團聯合會研究(1977-1997)
論文名稱(英文) Study of United Chinese Association Sibu Divison Sarawak (1977-1997)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東南亞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3
學期 2
出版年 94
研究生(中文) 陳琮淵
研究生(英文) Tsung-Yuan Chen
學號 69123003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5-06-02
論文頁數 33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建淳
委員 - 陳三井
委員 - 張啟雄
關鍵字(中) 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
海外華人
社會組織
非營利機構
社會變遷
詩巫
砂拉越
關鍵字(英) United Chinese Association Sibu Divison Sarawak
Overseas Chinese
Social Organization
Social Change
Sibu
Non-profit organization,(NGO's)
Sarawak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文以「砂拉越詩巫華人社團聯合會」為主題,研究斷限聚焦於其成立以降的二十年。事實上,該會不僅是砂拉越第一個省級華人社團聯合會,其於政治參與、經濟活動、華文教育、社會公益等領域貢獻卓著,斐聲於砂華社會。在早已存有若干華族政黨及各類志願性組織(voluntary association)的砂華社會中,何以會出現此種形式的社團聯合會?其產生的時代背景為何?於當地社會扮演著何種角色?該組織的出現標示著什麼樣的時代意義?又其與華族政黨及其他自願性組織的關係又是如何?著實令人好奇。
    為了嘗試回答上述問題,本文以砂拉越的歷史發展為經,華社組織形態為緯,依序分析各時期自願性組織的發展。基本上,這種宏觀的角度有助於釐清「華人社團聯合會」產生的時代背景與意義,再者,透過對當地華社結構與社團運作模式的了解與掌握,除了能予其適當的評價外,希望以「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為中心的討論,具體呈現砂州華社變遷的縮影。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則試圖結合「歷史社會學」(historical sociology)與文獻分析、田野調查諸領域,以掖助因果關係的解釋。
    戰後砂拉越華人社團的發展與演變受到一定政治、經濟、文化因素的影響,其組織的形態也呈現時代的特徵,足以印證外在環境變遷造成人類團體改變的痕跡。本文由歸納政治、社會等面向的客觀因素,分析戰後社會發展之趨勢,以求索聯合會產生的時代背景。再者,聯合會的內部組織架構及外部網絡關係,亦是本文探究的重點之一。最後,則針對該會的社會活動內容加以分析,進而勾稽出「砂拉越詩巫華人社團聯合會」於砂華社會中的特殊地位。
    海外華人社會組織的研究中,詩巫華人社團聯合會除了自身時空條件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著眼於國人對東馬,特別是砂拉越華人發展的了解仍十分有限,作者冀期透過史料排比及理論剖析,為相關領域稍事補白。對砂拉越(詩巫)華社而言,本文則由歷史學及社會學的角度,析論砂華社會組織變遷之梗概,為當地讀者提供若干不同的學術性視野。
英文摘要
The United Chinese Association Sibu Division Sarawak, known as UCA Sibu, established in 1977.  In fact, the UCA Sibu is the first provincial Chinese association and it is contributive to the politics, economics, Chinese education, and public interests in Sarawak.  Besides, the UCA Sibu is already a famous association among Sarawak Chinese.  Accordingly, this study is focused on the UCA Sibu, covering the 1977-1997 period. However, these kind of Chinese parties and voluntary associations have been long existed in the Sarawak Chinese society.  Therefore, we are dying of curiosity to know why this kind of association exists, when it came into being, what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it was, what its importance and meaning are, and what the relations among it and the Chinese parties or the voluntary associations are.  These questions are really interest.

     In order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above-mentioned, we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oluntary associations by the history of Sarawak and the types of these associations.  Basically, it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UCA Sibu with this sort of macro-aspects.  We hope to evaluate the UCA Sibu fairly via some acquaintance with the structures and working models of Sarawak Chinese associations, and furthermore, we want to present the changes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s in Sarawak by a discussion on the UCA Sibu.  Documentary-historical method, fieldwork, and history sociology are applied to this study to explain the causal relation.

     After World War Ⅱ,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CA Sibu have been affected by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of Sarawak; then changed the UCA Sibu because of these factors.  It proved that the factors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would make changes in associations of humankind; hence, we analyze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Sarawak’s society by these factors to comprehen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UCA Sibu.  In addition, .the internal system and the external network of the UCA Sibu is also one of the key points in this study.  Finally, we analyze the social activities, which the UCA Sibu did, to outline its unique status in the Sarawak Chinese society.

     The UCA Sibu has the particularities in history and geography; besides, it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studies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associations.  We intended to give some supplementaries to the related field of it by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data and theories.  We analyze the changes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s in Sarawak from the angle of history and sociology, and we hope to provide som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vision to Sarawak peopl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旨要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5
一、海外華人社團	5
二、砂拉越歷史與華社結構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史料來源	11

第二章 砂拉越華人社會	17

第一節 華人與砂拉越發展	17
一、布魯克政權的肇建與擴張	20
二、殖民治理與華人移民社群	25
第二節 詩巫於砂拉越的獨特性	33
一、墾場生活與幫權社會	36
二、族群擴散與行業分化	58
三、砂州華族文化的重鎮	69

第三章 「聯合會」崛起之因果分析	79

第一節 詩巫華人社團發展情況	80
一、草創期(1902-1945)	92
二、整合期(1945-1977)	99
三、成熟期(1977-1997)	105
第二節 社團銳變的客觀因素	111
一、戰後砂華政治意識昂揚	112
二、共組大馬與新經濟政策	117
三、華人政黨加入內閣執政	123
第三節 「聯合會」的籌設	127
一、成立動機	127
二、籌備與聯繫	130

第四章 「聯合會」的組織架構及其內涵	134

第一節 內部編制	134
一、會員代表大會	135
二、理事會與常務理事會	137
三、附屬組織	141
第二節 會員與經費	148
一、會員組成	148
二、經費來源	155
第三節 領導層分析	168
一、領袖晉升要素	170
二、個案分析	176

第五章 「聯合會」的社會功能及時代意義	188

第一節 外部網絡關係	188
一、國內	188
二、國外	207
第二節 社會活動及影響	217
一、政治參與	217
二、經濟活動	227
三、教育文化	231
四、社會公益	246
第三節 社會評價及時代意義	254
一、社會評價	254
二、時代意義	260

第六章 結論	268

參考書目	274
附錄	301

表    次

表 二 一  查爾斯.布魯克治下頒布的獎勵土地開發及種植辦法	29
表 二 二  黃乃裳與砂王查爾斯.布魯克簽訂之開墾合約譯文	41
表 二 三  「新福州」墾民移殖的時間及人數表	44
表 二 四  新廣東墾場招工告示	49
表 二 五  廣東墾場發展情況(1902-1918)	52
表 二 六  遷民出國前的職業選擇(1934-1935)	61
表 二 七  當代砂華社會華人方言群與行業類型關係分析表	62
表 二 八  砂拉越華族方言群人口數目與比例(1947-2000)	62
表 二 九  1925年砂拉越各省註冊華校分布情況	71
表 二 十  1948年砂拉越各省註冊華校分佈情況	72
表 二 十一  全砂華文獨中分佈與數量統計	73
表 二 十二  由發軔到大馬組成前砂拉越華文報業發展(1927-1963)	74
表 二 十三  1990-1999年砂七個團體出版書籍數量	78
表 三 一  詩巫中華總商會會員與理事人數比例表(1977)	85
表 三 二  詩巫營業商號統計表(1949)	87
表 三 三  詩巫中華總商會屬下業緣社團(1979)	87
表 三 四  成立於二戰前的詩巫省華人社團(1902-1945)	95
表 三 五  二次世界大戰後至聯合會成立前詩巫省華人社團(1945-1976)	100
表 三 六  砂華社會幫權結構系統	104
表 三 七  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屬下社團(1997)	105
表 三 八  砂拉越(詩巫)華人社團的發展進程	110
表 三 九  1963年砂拉越大選選制、選區及應選名額	120
表 三 十  1970年砂拉越州大選成績	124
表 三 十一  砂州各省華團成立時間先後	133
表 四 一  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組織架構	134
表 四 二  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歷屆理事名單(1978-1997)	137
表 四 三  常務理事會的組成及職權	138
表 四 五  詩巫省華團青年組(華青團)歷屆領導層(1978-2003)	142
表 四 六  華青團歷年舉辦之主題活動(1988-2003)	143
表 四 七  詩巫省華團婦女組歷屆領導層(1990-1997)	146
表 四 八  砂拉越主要華團會員數量調查	152
表 四 九  理事會議出席記錄表(1988-1989)	153
表 四 十  華青團團委會議出席積分表(1996-1997)	153
表 四 十一  會費收入金額與比重(1989-1997)	156
表 四 十二  「華團彩票」抽獎獎品及提供單位	161
表 四 十三  聯合會頒佈的新會所募捐獎掖辦法	163
表 四 十四  聯合會喜喪捐禮儀標準	166
表 四 十五  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歷屆會長、秘書、財政	169
表 四 十六  華團領導層(歷屆華團會長)政商履歷(1977-2005)	171
表 五 一  詩巫華團主辦第十八屆「大馬華人文化節」活動行程表(2001)	197
表 五 二  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歷年新春大團拜概況(1986-1995)	203
表 五 三  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與友族的交流活動(1980-1998)	204
表 五 四  我國僑教政策簡概	208
表 五 五  砂拉越賑濟九二一震災捐款統計	209
表 五 六  我國對東南亞各國投資概況(1989-2002)	211
表 五 七  馬來西亞對中共之貿易額(1980-1988)	212
表 五 八  聯合會宣導政治參與及公民意識之相關活動(1979-1992)	223
表 五 九  聯合會經濟組歷年舉辦的講座活動	229
表 五 十  詩巫華文小學教育發展實況(2001)	238
表 五 十一  華文教師培育計畫初期成果統計(2001-2003)	238
表 五 十二  劉欽候醫院紀念館參觀人數統計(1997-2003)	244
表 五 十三  聯合會歷年貸學金受惠學生名單(1987-1997)	247
表 五 十四  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提供貸學金一覽	248

 
圖    次

圖 一 一  馬來西亞全圖	3
圖 一 二  砂拉越地圖	3
圖 二 一  砂拉越的堡及其建立年代	24
圖 二 二  布魯克王朝圖版的擴張過程	24
圖 二 三  新加坡移入砂拉越華人人口統計(1887-1905)	31
圖 二 四  閩粵各屬僑鄉	48
圖 二 五  詩巫廣東墾場分佈圖	51
圖 二 六  人文生態體系結構圖	58
圖 二 七  古晉-石隆門-西連地區客屬族群分佈圖	65
圖 二 八  詩巫福州墾場發展地圖	67
圖 三 一  詩巫華族社團質量分析	108
圖 三 二  砂拉越華社組織變遷的一般模式	111
圖 三 三  1978年砂州選舉的政治漫畫:以三把鎖匙為競選標誌的獨立人士	125
圖 三 四  聯合會成立初期之會徽	133
圖 三 五  聯合會目前使用的會徽	133
圖 四 一  聯合會屬會數量及成長趨勢(1977-1997)	150
圖 四 二  聯合會成員質量分析(1997)	151
圖 四 三  林宜慧-黃偉雯對砂華社會領袖分析架構	184
圖 四 四  砂華社會袖領要素及影響模式分析	187
圖 五 一  馬來西亞華人社團的垂直聯繫關係	196

相    片

相片 二 一  砂拉越河(Sarawak River)河口出土的中國瓷器	19
相片 二 二  砂拉越建國者詹姆士.布魯克(James Brooke)	22
相片 二 三  砂拉越總督木達.哈森(Muda Hassim)	22
相片 二 四  第二代砂王查爾斯.布魯克(Charles Brooke)	27
相片 二 五  聳立於法庭廣場的砂王查爾斯紀念碑	27
相片 二 六  刊於憲報上的拉讓江移殖通告	30
相片 二 七  加帛的絲維雅堡(Fort Sylvia)	35
相片 二 八  加拿逸的市街	35
相片 二 九  詩巫「新福州」墾場的肇基者黃乃裳	38
相片 二 十  乃裳快婿林文慶博士	38
相片 二 十一  星洲富商邱菽園	38
相片 二 十二  知恩感懷的黃乃裳公園	46
相片 二 十三  承前啟後的黃乃裳中學	47
相片 二 十四  新福州墾場第二代領導者富雅各(James Hoover)	48
相片 二 十五  收割樹膠的福州婦女	48
相片 二 十六  砂王親頒之富雅各紀念銅碑	49
相片 二 十七  廣東墾場港主鄧恭叔	50
相片 二 十八  胡椒的種植與採集	50
相片 二 十九  興化墾場的功臣蒲魯士(Rev. Brewster)	53
相片 二 二十  飲水思源的興化紀念廣場	53
相片 二 二十一  新珠山近況	56
相片 二 二十二  電單車(摩托車)是興化屬人謀生的主業之一	64
相片 二 二十三  海南會館一隅即為瓊屬常業咖啡店	64
相片 二 二十四  美里廉律的客家農墾聚落	65
相片 二 二十五  打鐵為業的客屬族群	66
相片 二 二十六  加拿逸的聖芳濟學校(St. Francis Xavier School)	70
相片 二 二十七  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推廣華族文化不遺餘力	76
相片 二 二十八  籌建中的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新會所	77
相片 二 二十九  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所典藏的珍貴書籍史料	77
相片 二 三十  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與淡江大學歷史系舉辦一系列學術交流	78
相片 三 一  江夏黃氏公會為詩巫主要姓氏公會之一	83
相片 三 二  興化莆仙公會為該屬人士提供良好的交誼空間	88
相片 三 三  碼頭工友聯合會為業緣聚合的例證之一	88
相片 三 四  詩巫慈善社所屬療養院負起救濟當地貧病者的重任	88
相片 三 五  詩巫宗教信仰的中心之一福源堂	89
相片 三 六  聯誼性質的砂拉越留台同學會詩巫分會	89
相片 三 七  福州公會的會徽為榕屬人士的精神象徵	92
相片 三 八  詩巫中華商會第二屆成員(1932)	96
相片 三 九  詩華籌賑會幹部參與南僑總會在婆羅洲舉行的第一次會員大會	97
相片 三 十  1950年詩巫華社慶祝中華人民共合國國慶及中英建交遊行	115
相片 三 十一  1950年詩巫華社慶祝中共建政及中英建交提燈遊行	115
相片 三 十二  籌組詩巫華團主要機構之一「詩巫中華總商會」	129
相片 三 十三  作者與南大校友會秘書也是國際時報總編輯李福安先生	129
相片 三 十四  聯合會註冊執照	130
相片 三 十五  聯合會首任會長錢惠光先生接受作者訪談時的神情	131
相片 三 十六  聯合會成立文告	132
相片 四 一  聯合會第一屆理事會就職典禮	136
相片 四 二  第三屆會長賴漢儒由錢惠光手上接下證書與印信	136
相片 四 三  華青團首任團長張如雲於第一屆代表大會上致詞	142
相片 四 四  華團秘書長江賢欽即是華青團養成的青年領袖之一	143
相片 四 五  第一屆婦女組成員在會長劉會幹見證下宣誓就職	146
相片 四 六  聯合會婦女組主要活動一覽表(1990-1994)	147
相片 四 七  聯合會婦女組領導層之一劉文惠女士	148
相片 四 八  聯合會邀請社團入會之文件	149
相片 四 九  樹立於展覽廳內的屬會名表為團體向心力的象徵	154
相片 四 十  聯合會會所內部空間規畫優雅舒適	158
相片 四 十一  聯合會寬敞的大禮堂為社團活動提供良好場地	158
相片 四 十二  會所一隅的出租攤位為聯合會收入來源之一	159
相片 四 十三  聯合會會所募款的銅牌徵信錄	160
相片 四 十四  印刷精美的華團新春團拜邀請卡	162
相片 四 十五  聯合會新春大團拜	162
相片 四 十六  聯合會會所內的捐款者玉照為獎掖捐貲的利器之一	164
相片 四 十七  以前任會長劉賢英為名的大型會廳表彰其貢獻	164
相片 四 十八  興建中的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會所(舊貌)	167
相片 四 十九  聯合會新穎會所具有相當高的機能性(新觀)	167
相片 四 二十  常青集團主席也是聯合會兩任會長張曉卿先生	178
相片 四 二十一  聯合會領導層之一劉會幹先生	180
相片 四 二十二  作者與聯合會第八屆會長陳仁華先生	182
相片 四 二十三  劉賢英會長於任期內建樹良多	186
相片 五 一  作者與砂州政黨人士合影於人聯黨總部前	194
相片 五 二  聯合會首份機關報「華團之聲」	200
相片 五 三  內容豐富的「新里程」為聯合會第一份定期刊物	201
相片 五 四  聯合會組團訪問加拿逸與華社及社團人士座談	201
相片 五 五  早期的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網頁	202
相片 五 六  改版後的聯合會網站提供多元便捷的資訊服務	202
相片 五 七  拜訪達雅長屋	205
相片 五 八  會長陳仁華帶領理事成員向馬來同胞拜年	206
相片 五 九  首任會長錢惠光帶團拜訪長屋	206
相片 五 十  中國海外交流協會致函感謝聯合會的熱情款待	214
相片 五 十一  來訪的福州同鄉於婆羅洲文化節時致贈聯軸予華團(2004)	214
相片 五 十二  聯合會舉辦「華團如何參政」政治座談會	225
相片 五 十三  常識比賽鼓勵成員吸收新知(1986)	226
相片 五 十四  社團辯論比賽訓練人才增進屬會交流(1989)	226
相片 五 十五  學子們於中學辯論會習得思辯技巧	227
相片 五 十六  作者與華教鬥士太平局紳沈慕羽先生	234
相片 五 十七  詩巫獨中籌款千人宴上沈慕羽先生激昂的演說	234
相片 五 十八  聯合會致力於推動講華語運動	237
相片 五 十九  「杏壇揚芬」獎表揚華族最傑出教師	239
相片 五 二十  華團屬會代表亦是華社各領域精英	240
相片 五 二十一  詩巫民眾大會堂華族文物展覽館豐富當地藝文生活	242
相片 五 二十二  劉候欽醫院曾是詩巫醫療中心之一	243
相片 五 二十三  聯合會獎貸學金申請文件	246
相片 五 二十四  林連玉講座:現在價值觀的重建(1996)	249
相片 五 二十五  龔鵬程講座:台灣高教改革的啟示	249
相片 五 二十六  聯合會十分關注詩巫的醫療重鎮:「詩巫醫院」	251
相片 五 二十七  警民座談會促進華社與警務人員的互動(1985)	253
相片 五 二十八  聯合會於1984年舉辦「集團結婚」是第一也是惟一	256
相片 五 二十九  華團現任會長錢本統	258
相片 五 三十  克紹箕裘的第十一任會長劉利民市議員	259
相片 五 三十一  書法是藝術也是文化精神的象徵	262
相片 五 三十二  婆羅洲文化節時搭起的華人文化街牌樓	264
相片 五 三十三  砂州首席部長所書之「忠」字	265
相片 五 三十四  三種文字呈現的文化節布條象徵砂拉越社會的多元與豐富	267
相片 六 一  打造詩巫水岸都市的願景	273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史料與工具書
1.	〈一九六二年馬來西亞各政府委員會報告書〉,收於《南洋文摘》,第四卷,第六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3年6月),頁67-72。
2.	〈柯波特委員會報告書〉,收於《南洋文摘》,第三卷,第十一、十二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2年6月),(第十一期),頁45-72;(第十二期)頁54-72。
3.	〈英馬聯合公報全文〉,收於《南洋文摘》,第三卷,第二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2年2月),頁6。
4.	〈馬來西亞協定全文〉,收於《南洋文摘》,第四卷,第十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3年10月),頁1-3。
5.	〈馬來西亞協定往來函牘彙集〉,收於《南洋文摘》,第四卷,第十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3年10月),頁6-9。
6.	〈馬來西亞聯邦各州的事實與數字〉,收於《南洋文摘》,第四卷,第十二期(香港:南洋文摘社,1963年12月),頁10-11。
7.	《砂撈越教育指南》(出版地不詳,砂撈越新聞處,1961年)。
8.	《莆田仙游縣志合訂本》(台北:台北市莆仙同鄉會,1963年)。
9.	王振寰,翟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出版社,2000年)。
10.	王雲五,《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一冊,社會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11.	王雲五,《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十二冊,歷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12.	王雲五,《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十冊,人類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13.	王雲五,《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三冊,政治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14.	朱浤源,張存武主編,《台灣地區華僑華人著述資料目錄》(台北: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03年)。
15.	朱敏華,《砂拉越歷史文件集》(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2002年)。
16.	宋鎮照,《社會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17.	周南京,《世界華僑華人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18.	周惠民主編,《台灣地區館藏華僑華人研究中文書目彙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2001年)。
19.	約翰斯頓(R. J. Johnston)等著,柴彥威等譯,《人文地理學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20.	郁樹錕,《南洋年鑑》(新加坡:郁樹錕,1951年),共三冊。
21.	徐元福、蔡宗祥,《美里省社會發展史料集》(美里:美里筆會,1997年)。
22.	國史館編,《國史擬傳》,第十輯(台北:國史館,2001年)。
23.	許思聰,《英屬婆羅洲年鑑(1952)》(新加坡:新加坡文藝印務公司,1952年)。
24.	華僑華人百科全書社團政黨卷編輯委員會編,《華僑華人百科全書》卷三,社團政黨卷(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9年)。
25.	華僑華人百科全書歷史卷編輯委員會編,《華僑華人百科全書》卷八,歷史卷(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2年)。
26.	黃 平、羅紅光、許寶強,《當代西方社會學、人類學新詞典》(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7.	奧斯汀.倫尼(Austin Ranny)著,倪達仁譯,《政治學》(台北:雙葉書廊,1995年)。
28.	賈 里(Daivd Jary)、賈 娌(Julia Jary)編,周業謙,周光淦譯,《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0年)。
29.	潘翎主編,崔貴強編譯,《海外華人百科全書》(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
30.	蔡存堆、朱敏華等編,《詩巫華族史料集》(詩巫:砂撈越華族文化協會,1992年)。
31.	蔡增聰、陳錫監等著,《詩巫舊影像》(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2002年)。


二、專書
1.	今堀誠二,劉果因譯,《馬來亞華僑社會》(檳城:檳城加應會館擴建委員會,1974年)。
2.	巴 素(Purcell Victor)著,郭湘章譯,《東南亞的華僑》,共二冊(台北:正中書局,1966年)。
3.	巴 素(Purcell Victor)著,劉前度譯,《馬來亞華僑史》(檳榔嶼:光華日報有限公司,1950年)。
4.	文崇一,《歷史社會學:從歷史中尋找模式》(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
5.	方雄普、許振禮,《海外僑團尋蹤》(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5年)。
6.	方雄普、謝成佳,《華僑華人概況》(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3年)。
7.	王名,劉國翰等著,《中國社團改革:從政府選擇到社會選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8.	王國璋,《馬來西亞的族群政黨政治(1955~1995)》(台北:唐山出版社,1997年)。
9.	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局,1994年)。
10.	王賡武著,張奕善譯,《南洋華人簡史》(台北:水牛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11.	古鴻廷,《東南亞華僑的認同問題:馬來亞篇》(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12.	弗里德曼(Freedman Maurice)著,劉曉春譯、王銘銘校,《中國東南的宗族組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3.	本迪克斯(Reinhard Bendix)著;劉北成等譯;劉北成校訂;顧忠華審閱,《韋伯:思想與學說》(台北:桂冠出版社,1998年)。
14.	田 農,《森林裡的斗爭:砂撈越共產組織研究》(香港:東西文化事業公司,1990年)。
15.	田汝康,《中國帆船貿易和對外關係史論》(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16.	田英成,《砂拉越華人社會的變遷》(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9年)。
17.	田英成,《砂撈越華族社會的結構與形態》(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1991年)。
18.	田紹熙,《一路走來:田紹熙回憶錄》(古晉:婆羅洲印務有限公司,2003年)。
19.	田農,《砂華文學史初稿》(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5年)。
20.	朱自存,《多元種族政治及其他》(吉隆坡:十方出版社,1990年)。
21.	朱杰勤,《東南亞華僑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22.	朱浤源主編,《東南亞華人社團及其文化活動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23.	朱敏華,《詩巫廣東墾場史》(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8年)。
24.	江炳倫,《亞洲政治文化個案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年)。
25.	江嶧琴,《南洲新廣東沙濂開闢記》(詩巫:出版者不詳:1917年)。
26.	何啟良編著,《當代大馬華人政治省思》(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1994年)。
27.	吳 華,《馬來西亞華族會館史略》(新加坡: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1980年)。
28.	吳 華,《新加坡華族會館志》共三冊,(新加坡:南洋學會,1975年)。
29.	吳主惠著,蔡茂豐譯,《華僑本質的分析》(台北:黎明文化,1983年)。
30.	吳鳳斌,《契約華工史》(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31.	吳劍雄,《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台北:允晨出版社,1993年)。
32.	宋哲美,《北婆羅洲、婆羅乃、沙勞越華僑經濟》(台北:海外出版社,1957年)。
33.	宋哲美,《馬來西亞華人史》(香港:中華文化事業公司,1964年)。
34.	希克林,《砂撈越與其政府》(古晉:前鋒日報社,1954年)。
35.	李一文,《人聯風雨二十年》(吉隆坡:輝煌出版社,出版時間不詳)。
36.	李亦園,《一個移殖的市鎮:馬來亞華人市鎮生活的調查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0年)。
37.	李亦園,《文化與行為》(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38.	李亦園、文崇一等著,《東南亞華人社會研究》,共二冊(台北:正中書局,1985年)。
39.	李明歡,《當代海外華人社團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年)。
40.	李長傅,《中國殖民史》(台北:台灣商印書館,1990年)。
41.	李南林、田 農,《砂撈越華族史論集》(古晉:砂撈越第一省華人社團總會史學組,1985年)。
42.	李威宜,《新加坡華人游移變異的我群觀:語群、國家社群與族群》(台北:唐山出版社,1999年)。
43.	李恩涵,《東南亞華人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
44.	李振源,林家昌等著,《砂撈越歷史回顧》(古晉:國際時報有限公司,出版時間不詳)。
45.	周丹尼(Deninal Chew)著,黃順柳譯,《砂撈越鄉鎮華人先驅》(古晉:譯者出版,1990年)。
46.	周宗賢,《血濃於水的會館》(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5年)。
47.	房漢佳,《砂拉越巴南河流域發展史》(古晉:砂拉越人民聯合黨總部研究與資料中心,2001年)。
48.	房漢佳,《砂拉越拉讓江流域發展史》(詩巫:詩巫民眾會堂民族文化遺產委員會,1996年)。
49.	房漢佳,林韶華,《英雄的故事:砂拉越華僑抗日機工》(古晉:國際時報,1998年)。
50.	房漢佳、林韶華,《世界著名攝影家黃杰夫》(福州: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1995年)。
51.	林水檺、何啟良等著,《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共三冊(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1998年)。
52.	林水檺、駱靜山,《馬來西亞華人史》(吉隆坡: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1984年)。
53.	林孝勝,《東南亞華人與中國經濟與社會》(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南洋大學華業生協會,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1995年)。
54.	林孝勝,《新加坡的華社與華商》(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9年)。
55.	林孝勝、張夏幃等著,《石叻古蹟》(新加坡:南洋學會,1975年)。
56.	林廷輝、宋婉瑩,《華人社會觀察》(吉隆坡:十方出版社,1999年)。
57.	林宜慧,《砂拉越詩巫福州人領導層之研究》(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9年)。
58.	林昌平,《社團的品質.管理.體系》(吉隆坡:雪隆海南會館;華社研究中心,1999年)。
59.	林若雩,《馬哈迪主政下的馬來西亞:國家與社會關係(1981~2001)》(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2年)。
60.	林開忠,《建構中的『華人文化』:族群屬性、國家與華教運動》(吉隆坡: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1999年)。
61.	林遠輝、張應龍,《新加坡馬來西亞華僑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62.	施正鋒,《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
63.	查特著,房漢佳譯,《砂撈越掌故》(古晉:砂撈越沙巴州政府機構,1976年)。
64.	約翰.奈斯比(John Nasbet)著,林蔭庭譯,《亞洲大趨勢》(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1996年)。
65.	孫春德,《六四後的中國》(詩巫:拉讓書局,1990年)。
66.	郝時遠,《海外華人研究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67.	馬哈迪(Mohammed, Datuk Seri)著,劉鑑銓譯,《馬來人之困境》(馬來西亞:世界書局,1981年)。
68.	馬爾科夫,雒啟珂等譯,《社會生態學》(台北:地景出版社,1993年)。
69.	高 延(De Groot J. J. M.)著,袁冰凌譯,《婆羅洲華人公司制度》(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
70.	崔貴強,《新馬華人國家認同的轉向(1945-1959)》(新加坡:南洋學會,1990年)。
71.	崔貴強、古鴻廷,《東南亞華人問題之研究》(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8年)。
72.	張承漢,《社會組織與社會關係》(台北:幼獅文化,1998年)。
73.	張華葆,《歷史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
74.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譯》(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年)。
75.	梁英明,《戰後東南亞華人社會變化研究》(北京:昆崙出版社,2001年)。
76.	莫里斯.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著,劉曉春譯,《中國東南的宗族組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77.	莊國土,《中國封建政府的華僑政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9年)。
78.	莊國土,《華僑華人與中國的關係》(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79.	許烺光著,黃光國譯,《宗族、種姓與社團》(台北:南天書局,2002年)。
80.	郭梁等編,《21世紀初的東南亞社會與經濟》(福州: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
81.	陳 達,《南洋華僑與閩粵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1939年)。
82.	陳亞才,《有所不為,有所為》(吉隆坡:大將出版社,1999年)。
83.	陳約翰(Chin John. M.),梁元生譯,《砂撈越華人史》(台北:正中書局,1985年)。
84.	陳烈甫,《東南亞洲的華僑華人與華裔》(台北:正中書局,1983年)。
85.	陳烈甫,《華僑學與華人學總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86.	陳國賁、張齊娥,《出路:新加坡華裔企業家的成長》(北京:中國社會科會出版社,1996年)。
87.	陳祥水,《紐約皇后區新華僑的社會結構》(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0年)。
88.	陳鴻瑜,《東南亞各國的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渤海堂文化公司,1992年)。
89.	陳鴻瑜,《華裔東南亞人》(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1998年)。
90.	雪蘭莪中華大會堂,《馬來西亞全國華團民權委員會:貫徹華團宣言第一階段九大目標》(吉隆坡:雪蘭莪中華大會堂,1986年)。
91.	麥留芳,《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5年)。
92.	麥留芳,《島嶼東南亞人名與稱謂》(台北: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計畫,2003年)。
93.	麥留芳,張清江譯,《星馬華人私會黨的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85年)。
94.	傅利曼(Maurice Freedman)著,郭振羽,羅伊菲譯,《新加坡華人的家庭與婚姻》(台北:正中出版社,1985年)。
95.	湯.哈里遜(Tom Harrison)編,黃俊賢譯,《砂撈越民族叢談》(古晉:婆羅洲文化出版局,1962年)。
96.	華僑志編纂委員會,《華僑志:北婆羅洲、婆羅乃、砂勞越》(台北:華僑志編纂委員會,1963)。
97.	華僑志編纂委員會,《華僑志馬來亞》(台北:華僑志編纂委員會,1959年)。
98.	華僑志編纂委員會,《華僑志總志》(台北:華僑志編纂委員會,1978年)。
99.	華僑協會總會,《華僑與抗日戰爭論文集》,共二冊(台北:華僑協會總會,1999年)。
100.	馮承鈞,《中國南洋交通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101.	黃 堯,《星馬華人志》(香港:明鑑出版社,1967年)。
102.	黃世廣,《華僑在詩巫》(台北:出版者不詳,1954年)。
103.	黃生光,蔡增聰編,《爭鳴集》(詩巫:砂拉越留台同學會詩巫分會,2000年)。
104.	黃建淳,《砂拉越華人史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
105.	黃建淳,《晚清新馬華人對國家認同之研究:以賑捐、投資、封爵為例》(台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1993年)。
106.	黃偉雯,《砂拉越留台同學會之研究(1964-1996)》(詩巫:砂拉越留台同學會,2002年)。
107.	黃國煌,《砂拉越州華社人物誌》(古晉:出版者不詳,1997年)。
108.	黃耀明,《沙羅越風土誌》(沙羅越:黃耀明,1961年)。
109.	楊 畯,《干戈歲月》(古晉:砂撈越華文作家協會,1992年)。
110.	楊文波,《華團漫步》(吉隆坡:楊文波,1989年)。
111.	楊建成,《中國國民黨海外工作的理論與實踐1924-1991》(台北:楊氏台灣現代史資料出版屋,2001年)
112.	楊建成,《馬來西亞華人的困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113.	楊建成主編,《三十年代南洋華僑團體調查報告書》(台北: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1984年)。
114.	楊兼俊,《橫眉集:田紹熙三十年言論集》(古晉:婆羅洲印務有限公司,1992年)。
115.	楊國樞,《中國人的社會取向》(台北:桂冠圖書,1992年)。
116.	楊進發,《戰前星華社會結構與領導層》(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學會,1977年)。
117.	楊謙俊,《華工起義:1857年砂撈越石隆門華工推翻白人統治始末》(詩巫:砂撈越華族文化協會,1996年)。
118.	溫雄飛,《南洋華僑通史》(上海:東方印書館,1929年)。
119.	葉鍾鈴,《黃乃裳與南洋華人》(新加坡:亞洲學會,1995年)。
120.	葛惠良(Cartwright, Frank. T.)著,許世韜譯,《富雅各傳》(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6年)。
121.	詹冠群,《維新志士、拓荒者、革命黨人:黃乃裳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122.	詹冠群,《劉會幹與啟德行:一個華人企業家的奮鬥歷程》(香港:商務印書館,1996年)。
123.	詹運豪著,劉務求編譯,《90年代大馬政治》(古晉:Impact Managfement,1997年)。
124.	鄒震嶽,《北婆羅洲華僑史話》(台北:海外文庫出版社,1956年)。
125.	劉 強,《婆羅洲一瞥》(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學會,1966年)。
126.	劉子政,《砂拉越一百三十年大事記》(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2001年)。
127.	劉子政,《砂拉越史事論叢》,共四冊(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9年)。
128.	劉子政,《砂拉越百年紀略》(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6年)。
129.	劉子政,《砂拉越華族史論集》(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2001年)。
130.	劉子政,《砂羅越五十年代史事探微》(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2年)。
131.	劉子政,《砂撈越散記》(新加坡:青年書局,1964年)。
132.	劉子政,《英國殖民地時期的砂拉越》(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2000年)。
133.	劉子政,《風下雜筆》(新加坡:群島文化社,1980年)。
134.	劉子政,《婆羅洲史話》(古晉:拉讓書店,1964年)。
135.	劉子政,《黃乃裳與新福州》(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學會,1979年)。
136.	劉子政,《詩巫劫後追記》(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6年)。
137.	劉文榮,《馬來西亞華人經濟地位之演變》(台北:世華經濟出版社,1988年)。
138.	劉必權,《世界列國志(馬來西亞)》(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139.	劉伯奎,《十九世紀中葉砂撈越華人的兩大公司》(新加坡:南洋學會,出版時間不詳)。
140.	劉伯奎,《抗日時期砂撈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實錄》(新加坡:長夏出版社,1983年)。
141.	劉伯奎,《河婆史話》(古晉:劉伯奎,1978年)。
142.	劉其偉,《文化人類學》(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4年)。
143.	劉芝詠,《鐵蹄下的詩巫》(香港:上海印書館,1969年)。
144.	劉繼宣、束世溦,《中華民族拓殖南洋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145.	慕倫著,朱洪聲譯,《砂撈越簡史》(古晉:婆羅洲文化出版局,出版時間不詳)。
146.	蔡存堆,《怒海揚帆》(詩巫:蔡存堆,2000年)。
147.	蔡存堆,《漳泉人物小傳》(詩巫:蔡存堆,1996年)。
148.	蔡增聰,《歷史與鄉土》(詩巫:砂拉越留台同學會詩巫分會,1998年)。
149.	蔡增聰,《邊站.硝煙.貿易:十九世紀砂拉越堡的研究》(詩巫,:砂拉越留台同學會詩巫分會,2001年)。
150.	蔡增聰編,《砂拉越華人研究譯文集》(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2003年)。
151.	鄭赤琰編,《客家與東南亞:第三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專輯》(香港:三聯書店,2002年)。
152.	鄧倫奇、蔡存堆等著,《回望人聯三十年》(古晉:出版者不詳,1989年)。
153.	錢 杭,《血緣與地緣之間:中國歷史上的聯宗與聯宗組織》(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1年)。
154.	駱靜山主編,《馬來西亞華人問題論叢》(玻璃市:玻璃市廣東公會獎助學金委員會,出版日期不詳)。
155.	薛君度、曹云華,《戰後東南亞華人社會變遷》(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29年)。
156.	薛曉華,《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
157.	謝 劍,《香港的惠州社團:從人類學看客家文化的持續》(香港:中文大學,1981年)。
158.	謝詩堅,《馬來西亞華人政治思潮演變》(檳城:作者出版,1984年)。
159.	韓方明,《華人與馬來西亞現代化進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160.	薩德賽(D. R. SarDesai)著,蔡百銓譯,《東南亞史》,共二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161.	顏清湟,《海外華人史研究》(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2年)。
162.	顏清湟著,粟明鮮譯,《新馬華人社會史》(北京:中國華橋出版公司,1991年)。
163.	饒尚東,《汶淶華族會館史論》(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1年)。
164.	饒尚東,《落地生根:海外華人問題研究文集》(詩巫:砂羅越華族文化協會,1995年)。
165.	饒尚東、田英成合編,《砂撈越華族研究論文集》(詩巫:砂撈越華族文化協會,1992年)。

三、社團出版品
(一)	報告書、會議(活動)文件
1.	《「美化詩巫,你我責任」運動》(詩巫:詩巫省華青團,1990年)。
2.	《反毒運動週節目表》(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華青團,1988年)。
3.	《全國華人思想興革大會總結報告書》(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出版時間不詳)。
4.	《砂華文化研討會報告書》(詩巫:砂撈越華族文化協會,1991年)。
5.	《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2002年度會員代表大會文件冊》(雪蘭莪:中華大會堂總堂,2002年)。
6.	《啟航號:詩巫華文學會姐妹會五周年特輯》(詩巫:華文學會姐妹會,2003年)。
7.	《第一屆全砂巾幗風華之夜暨詩巫省華總婦女組成立六周年紀念》(詩巫:詩巫省華團婦女組,1995年)。
8.	《第七屆華青迷你運動會:主題:「砂州瀟灑30年、詩巫邁向新紀元」》(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華青團,1993年)。
9.	《第二屆砂勞越華族文化研討會報告書》(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5年)。
10.	《華語聲處處聞》(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1995年)。
11.	《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婦女組組員代表大會報告書》「一至七屆」(詩巫:詩巫省華團婦女組,1990-2000年)。
12.	《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婦女組組員代表大會暨組委選舉大會報告書》「一至六屆」(詩巫:詩巫省華團婦女組,1992-2002年)。
13.	《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會員代表大會報告書》「六到十四屆」(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1989-2004年)。
14.	《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會員代表大會暨理事選舉大會報告書》「八到十四屆」(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1993-2004年)。
15.	《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屬下婦女組「團結女性服務社會」》(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婦女組,1990年)。
16.	《詩巫省華青團第九屆團員代表大會暨選舉大會報告書》「一至九屆」(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華青團,1991-2004年)。
17.	《詩巫省華青團團員代表大會暨選舉大會報告書》「二至九屆」(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華青團,1990-2004年)。
18.	《資訊工藝與我》(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2000年)。
19.	《學生假日營:誰的未來是夢?》(詩巫:詩巫華青團,1992年)。
20.	《總秘書黃錫昌先生提呈華總會務報告》(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出版時間不詳)。

(二)刊物
1.	《乙亥年詩巫永安亭大伯公千秋聖誕紀念刊》(詩巫:永安亭大伯公廟,1995年)。
2.	《古晉州公會創會一百二十五週年紀念特刊》(古晉:古晉潮州公會,1990年)。
3.	《古晉福建公會一百二十週年紀念特刊》(古晉:福建公會,1991年)。
4.	《古晉福建公會成立130週年青年團成立二十週年暨婦女組成立十二週年紀念特刊》(古晉:福建公會,2001年)。
5.	《沙拉越基督教衛理公會五十週年紀念冊》(詩巫:衛理公會,出版時間不詳)。
6.	《拉讓江(詩巫)大埔同鄉會》(詩巫:大埔同鄉會,1999年)。
7.	《社團指南》(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聯合會,1996年)。
8.	《客鄉》,第五-七期(古晉:砂撈越客屬公會,1995-2000年)。
9.	《砂沙政商社團領袖生平列傳(1988-1991)》(古晉:出版者與時間不詳)。
10.	《砂拉越中華工商聯合會會訊》,「一至八期」(古晉:砂拉越中華工商聯合會,1996-2003年)。
11.	《砂拉越州華社人物志》(古晉:出版者不詳,1997年)。
12.	《砂拉越社團工商人物志(一九九八年)》(古晉:出版者與時間不詳)。
13.	《砂拉越華人社團聯合總會》(詩巫:砂拉越華人社團聯合總會,1999年)。
14.	《砂羅越中區江夏黃氏公會30週年紀念特刊》(詩巫:砂羅越中區江夏黃氏公會,1990年)。
15.	《砂羅越中區江夏黃氏公會創會40週年紀念特刊》(詩巫:砂羅越中區江夏黃氏公會,2000年)。
16.	《砂羅越張氏公會雙慶特刊》(詩巫:砂羅越張氏公會,1992年)。
17.	《砂羅越張氏青年團「張青之夜」紀念特刊》(詩巫:砂羅越張氏公會,1993年)。
18.	《砂羅越第三省華人社團聯合會成立四週年紀念特刊》(詩巫:第三省華人社團聯合會,1982年)。
19.	《砂羅越華人社團聯合總會手冊》(美里:砂羅越華人社團聯合總會,1995年)。
20.	《砂撈越中華商會聯合會主辦馬來西亞中華工商聯合會第四十屆代表大會紀念特刊》(古晉:砂撈越中華商會聯合會,1986年)。
21.	《砂撈越古晉潮州公會百年紀念特刊》(古晉:潮州公會,出版時間不詳)。 
22.	《砂撈越客屬公會六十週年銀禧紀念特刊》(古晉:砂撈越客屬公會,1994年)。
23.	《砂撈越客屬公會金禧紀念特刊》(古晉:砂撈越客屬公會,1983年)。
24.	《砂撈越美里省廣惠肇公會40週年慶典紀念特刊》(美里:廣惠肇公會,1993年)。
25.	《美里省華人社團聯合會會員資料彙編》(美里:美里省華人社團聯合會,1994年)。
26.	《美里華人社團聯合會2000年20週年》(美里:華人社團聯合會,2000年)。
27.	《晉漢省華人社團簡史》(古晉:晉漢省華總,1999年)。
28.	《馬來西亞華團簡史》(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1999年)。
29.	《婆羅洲文化節華族節目特輯》(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2003年)。
30.	《第二十八屆海南聯會代表大會亞答街天后廟重建落成古晉海南公會一○八周年紀念特刊》(古晉:海南公會,1993年)。
31.	《第十八屆全國華人文化節紀念特刊》(詩巫:砂拉越華人社團聯合會,2001年)。
32.	《第三十八屆砂拉越留台同學會文華之夜紀念特刊》(詩巫:砂拉越留台同學會,2003年)。
33.	《第四省華人社團聯合會會員資料彙編》(美里:第四省華人社團聯合會,1987年)。
34.	《華文教師培訓計劃手冊》(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2001年)。
35.	《華團二十年:二十週年慶典紀念特刊》(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1997年)。
36.	《華聲:砂撈越華人社團聯合總會會訊》「一至五期」(古晉:砂撈越華人社團聯合總會,1989-1996年)。
37.	《新里程:砂拉越華人社團聯合會會訊》「一至五期」(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1997-2004年)。
38.	《詩巫工商業指南》(詩巫:出版者不詳,1955年)。
39.	《詩巫中華總商會成立30週年紀念慶典暨砂拉越中華工商聯合會第33屆理事就職典禮特輯》(詩巫:中華總商會,1998年)。
40.	《詩巫中華總商會成立十週年暨新大廈落成開幕紀念特刊》(詩巫:詩巫中華總商會,1979年)。
41.	《詩巫中華總商會會訊》,第十期(詩巫:詩巫中華總商會,1999年)。
42.	《詩巫五金入口商公會成立十五周年紀念特刊》(詩巫:詩巫五金入口商公會,1977年)。
43.	《詩巫永安亭大伯公新廟落成紀念特刊》(詩巫:永安亭大伯公廟,1980年)。
44.	《詩巫省中學華文學會締結姐妹會紀念特輯》(詩巫:出版者及時間不詳)。
45.	《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創會銀禧紀念暨新會所落成開幕雙慶大典》(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2002年)。
46.	《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新會所落成典禮》(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2002年)。
47.	《詩巫省華青團-成長的歲月紀念特刊》(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華青團,1996年)。
48.	《詩巫省華團手冊2002-2003》(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2003年)。
49.	《詩巫海南會館60周年紀念特刊》(詩巫:海南會館,1995年)。
50.	《詩巫華人社團聯合會創會銀禧紀念暨新會所落成開幕雙慶大典》(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2002年)。
51.	《詩巫漳泉公會成立六十週年紀念特刊》(詩巫:漳泉公會,1997年)。
52.	《詩巫漳泉公會金禧紀念特刊》(詩巫:漳泉公會,1987年)。
53.	《詩巫福州公會創會五十週年紀念刊》(詩巫:福州公會,出版時間不詳)。
54.	《詩巫福州墾場一百周年紀念特刊》(詩巫:福州公會,2001年)。
55.	《詩巫福州墾場九十周年紀念會刊》(詩巫:福州公會,1991年)。
56.	《詩巫福州墾場八十周年紀念刊》(詩巫:福州公會,1981年)。
57.	《詩巫福州墾場五十周年紀念刊》(詩巫:福州公會,1951年)。
58.	《詩巫福州墾場六十周年紀念刊》(詩巫:福州公會,1961年)。
59.	《詩巫興化莆仙公會慶祝墾荒八十週年紀念(1912-1992)馬來西亞》(詩巫:興化莆仙公會,出版時間不詳)。
60.	《詩巫興化莆仙公會慶祝墾荒六十週年紀念刊》(詩巫:興化莆仙公會,出版時間不詳)。
61.	《詩巫興化莆仙公會慶祝墾場九十週年紀念刊》(詩巫:興化莆仙公會,2002年)。
62.	《認識詩巫華青團手冊》(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2002年)。
63.	《劉欽侯醫院紀念館開幕典禮》(詩巫:劉欽侯醫院紀念館籌建會,1996年)。
64.	《墾荒七十年》(詩巫:福州公會,1971年)。
65.	房年勝主編,《詩巫華人社團大觀》(詩巫: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1995年)。



四、期刊及研討會
1.	Eda Green著,劉強譯,〈婆羅洲小志〉,收於《南洋學報》,第七卷,第二輯(新加坡:南洋學會,1951年11月),頁13-32。
2.	乃  可,〈北婆羅洲小史〉,收於《南洋文摘》,第二卷,第一期(香港:南洋文摘社,1961年1月),頁41-43。
3.	山下清海著,潘明智譯,〈福建省僑鄉地區的地理學考察:其地區特色和海外移居地的相互關係〉,收於《亞洲文化》,第17期(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3年6月),頁176-186。
4.	不  爭,〈舊話重提的北婆主權問題〉,收於《南洋文摘》,第三卷,第五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2年5月),頁5-7。
5.	元  良,〈英馬關係的演變〉,收於《南洋文摘》,第一卷,第三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0年3月),頁14-15。
6.	文銘權,〈論砂撈越的民族教育問題〉,收於《南洋文摘》,第二卷,第五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1年5月),頁27-28。
7.	古鴻廷、張震東,〈論:南洋華人民族主義運動之研究〉,收於《南洋學報》,第二十九卷,第一、二期合輯(新加坡:南洋學會,1974年12月),頁1-10。
8.	田英成,〈戰後砂勞越華人政治的發展(1945-1970)〉,收於《資料與研究》,第14期(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1995年3月1日),頁88-95。
9.	安煥然,〈鄭和有到過砂勞越嗎?〉,收於《資料與研究》,第10期(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1994年7月1日),頁52-57。
10.	朱  誠,〈砂撈越的首府:古晉〉,收於《南洋文摘》,第四卷,第一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3年1月),頁52。
11.	朱浤源,〈清末以來海外華人的民族主義〉,收於《思與言》,第三十一卷,第三期(台北:思與言雜誌社,1993年9月),頁1-66。
12.	朱敏華,〈詩巫三大墾場史新資料的發現〉,收於《文海》,第三期,(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2000年5月),頁45-48。
13.	佚  名,〈砂撈越獨立運動中的若干問題〉,收於《南洋文摘》,第二卷,第九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1年9月),頁1-3。
14.	佚  名,〈馬來西亞建國經過〉,收於《南洋文摘》,第四卷,第十二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3年12月),頁4-10。
15.	佚  名,〈聯合邦緊急狀態十二年大事記〉,收於《南洋文摘》,第一卷,第十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0年10月),頁10-11。
16.	利亮時,〈馬來亞獨立初期的教育政策與華人社會的反應〉,收於《亞洲文化》,第25期(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2001年6月),頁158-166。
17.	吳西賓,〈砂撈越的貿易概況〉,收於《南洋文摘》,第四卷,第二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3年2月),頁26。
18.	吳西賓,〈砂撈越第二代拉查:查理士布律克〉,第四卷,第二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3年2月),頁49。
19.	吳西賓,〈黃乃裳與新福州〉,收於《南洋文摘》,第四卷,第二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3年2月),頁46-48。
20.	宋鎮照,〈東南亞金融風暴與我國南向政策發展〉,《東亞季刋》,第二十九卷第三期(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1998年7月),頁38。
21.	李今再,〈戰後星馬華僑教育〉,收於《南洋學報》,第十卷第一輯(新加坡:南洋學會,1954年6月),頁22-38。
22.	李明歡,〈華人『利益集團』剖析〉,收於《八桂僑史》,第22期(南寧:八桂僑刊編輯部,1994年),頁31-33。
23.	李明歡,〈當代海外華人社團發展之前瞻〉,收於《八桂僑史》,第24期(南寧:八桂僑刊編輯部,1994年),頁1-4。
24.	李明歡,〈當代海外華人社團領導層剖析〉,收於《華僑華人歷史研究》第2期(北京:中國華僑歷史學會,1995年),頁1-9。
25.	李明歡,〈構築華人族群與當地國大社會溝通的橋梁:試論當代海外華人社團的社會功能〉,收於《華僑華人歷史研究》,第2期(北京:中國華僑歷史學會,1995年),頁32-40。
26.	李祥鱗,〈馬來西亞計劃〉,收於《南洋文摘》,第二卷,第十期(香港:南洋文摘社,1961年10月),頁1。
27.	李登科,〈南向政策與務實外交〉,《問題與研究》,第三十三卷第六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4年6月),頁3。
28.	念  燕,〈砂撈越的木材〉,收於《南洋文摘》,第四卷,第七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3月7月),頁32。
29.	房漢佳,〈砂撈越打馬庚華人社會之變遷〉,收於《亞洲文化》,第12期(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88年12月),頁56-63。
30.	東 林,〈聯合邦憲制談判的經過〉,收於《南洋文摘》,第一卷,第三期(香港:南洋文摘社,1960年3月),頁10-13。
31.	東姑阿都拉曼,〈馬來西亞聯邦計劃〉,收於《南洋文摘》,第三卷,第一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2年1月),頁1-4。
32.	林開忠,〈砂勞越石隆門客家人的十二公司:問題與討論〉,收於《海華與東南亞研究》,第三卷,第二期(台北:陳鴻瑜,2003年4月),頁20-60。
33.	林開忠,〈砂勞越的一般概況〉,收於《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第四期(台北:中研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1998年6月),頁32-38。
34.	林源福,〈宗鄉會館與戰前新加坡華族的禮俗改革運動〉,收於《亞洲文化》,第13期(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89年8月),頁66-71。
35.	邱炫煜〈中國海洋發展史上『東南亞』名詞溯源的研究〉,收於《資料與研究》,第2期(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1992年11月16日),頁28-35。
36.	雨  辰,〈砂撈越經濟況〉,收於《南洋文摘》,第二卷,第十二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1年12月),頁11-12。
37.	施振民,〈菲律濱華人文化的持續:宗親與同鄉組織在海外的演變〉,收於《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第42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7年),頁119-206。
38.	胡衍南,〈前進東南亞:專訪黃建淳教授〉,收於《文訊雜誌》(台北:文訊雜誌社,2000年一月),頁106-109。
39.	唐鳳鳴,〈新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問題〉,收於《南洋文摘》,第一卷,第九期(香港:南洋文摘社,1960年9月),頁17-19。
40.	翁  明,〈確定一個譯名:馬來西亞邦聯〉,收於《南洋文摘》,第二卷,第十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1年10月),頁4。
41.	馬  默,〈馬來人特權問題〉,收於《南洋文摘》,第十卷,第一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70年1月),頁9-11。
42.	崔貴強,〈新加坡華人社團與政治:回顧與前瞻〉,收於《南洋學報》,第四十五、六卷合輯(新加坡:南洋學會,1992年3月),頁93-111。
43.	張丹農,〈砂撈越探秘〉,收於《南洋文摘》,第一卷,第九期(香港:南洋文摘社,1960年9月),頁57-64。
44.	張文奎、鄭子瑜,〈砂羅越讓渡之經過〉,收於《南洋學報》,第八卷,第一輯(新加坡:南洋學會,1952年6月),頁29-50。
45.	張存武、王國璋,〈菲華商聯總會之興衰與演變 (1954-1998)〉(台北: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計畫,2002年)。 
46.	張華葆,〈歷史學與社會學的交錯及歷史社會學之興起〉,收於《東海學報》,第34卷,1993年),頁463-476。
47.	許肇琳,〈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思想觀念變化看海外華僑華人社會的演變和發展〉,收於《亞洲文化》,第17期(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3年6月)頁149-167。
48.	郭俊麟,〈戰後新馬華人與台海兩岸(1956-1957)之互動:以新加坡民間自組訪華工商考察團為例〉,收於李元謹主編,《新馬華人: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2002年),頁259-294。
49.	陳志明,〈華人與馬來西亞民族的形成〉,收於《亞洲文化》,第九期(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87年4月),頁54-68。
50.	陳志明,〈華裔族群關係的研究:從若干族群關係的經濟理論談起〉,收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0年),頁1-26。
51.	陳亞才,〈馬來西亞宗鄉社團發展動向的觀察與探討〉,收於《資料與研究》,第8期(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1994年),頁39-47。
52.	陳叔甫,〈中國正史上所記的婆羅乃〉,收於《南洋文摘》,第九卷,第六期(香港:南洋文摘社,1968年8月),頁405。
53.	陳劍虹,〈檳城華人社會組織的歷史演變〉,收於《資料與研究》,第32期(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1998年),頁23-27。
54.	陳鴻瑜,〈南向政策與區域經濟整合〉,《中山社會科學學報》,第八卷第三期(高雄:國立中山大學,1996年),頁5。
55.	麥留芳,〈方言群的分化與整合〉,收於《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第六十九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所研究所,1990年6月),頁27-44。
56.	麥留芳,〈星、馬華族移民的階級與方言群意識:研究資料與趨向〉,收於《海外華人研究》,第一期(台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1989年),頁137-148。
57.	麥留芳,龔宜君,〈海外華人網絡:在東南亞的形式與實踐〉,「東南亞研究論文系列」,第26號(台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劃,1999年),頁1。
58.	黃建淳,〈星洲邱菽園與維新派的關係199-1911〉,收於張希哲,陳三井主編,《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1997年),頁45-62。
59.	黃建淳,〈砂拉越華人社會組織史的調查與研究〉,收於《淡江史學》,第十期,(台北:淡江大學歷史系,1999年6月),頁203-226。
60.	黃建淳,〈黃乃裳與新加坡和砂拉越的歷史關係(1899-1904)〉,收於《淡江史學》,第11期(台北:淡江大學歷史系,2000年6月),頁203-216。
61.	黃貴煥,〈砂撈越之行〉,收於《南洋文摘》,第2卷,第5期(香港:南洋文摘社,1961年),頁47-49。
62.	楊謙俊,〈砂撈越的華商商會〉,收於《亞洲文化》,第13期(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89年8月),頁58-65。
63.	萬  里,〈世外桃源砂撈越〉,收於《南洋文摘》,第二卷,第七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1年7月),頁63。
64.	葉春榮,〈人類學的海外華人研究:兼論一個新的方向〉,收於《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第七十五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3年12月),頁171-201。
65.	詹冠群,〈試談資料的搜集、考証與利用:撰寫《黃乃裳傳》心得體會〉,收於《亞洲文化》,第20期(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6年6月),頁189-197。
66.	誥  賜,〈砂州華裔政治:歷史的沉思與尋路〉,收於《資料與研究》,第18期(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1995年),頁42-47。
67.	劉  向,〈汶萊史〉,收於《南洋文摘》,第四卷,第三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3年3月),頁17-19。
68.	劉  宏,〈新加坡華人社團與教育:變遷中的互動關係(1945-1954)〉(台北: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計畫,2003年)。 
69.	劉  強,〈砂羅越新福州墾場志〉,收於《南洋學報》,第六卷,第二輯(新加坡:南洋學會,1950年12月),頁9-13。
70.	劉子政,〈砂撈越華族的出版事業〉,收於《南洋學報》,第二十卷,第一輯,(新加坡:南洋學會,1966年),頁1-12。
71.	蔡維衍,〈『新經濟政策』下馬來西亞華人經濟狀況〉,收於《亞洲文化》,第九期(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87年4月),頁69-73。
72.	鄭志明,〈砂拉越華人社團與宗教的互動關係〉。宣讀於「國科會87至90年度人類學門研究成果發表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2003年9月26-27日。
73.	鄭德坤,〈砂撈越考古觀感:由考古學看華人開發砂撈越的歷史〉,收於《南洋學報》,第二十二卷第一、二輯合輯,(新加坡:南洋學會,1969年)頁21-25。
74.	盧明仕,〈英屬北婆三邦的經濟聯繫與投資〉,收於《南洋文摘》,第二卷,第八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1年8月),頁16-17。
75.	蕭新煌、龔宜君,〈東南亞台商與華人之商業網絡關係〉,收於《華商經貿》,第381期,(台北:世界華商經貿會議總聯絡處,1998年5月),頁19-38。
76.	謝 劍,〈試論香港客家社團的本土化及其意義〉,收於《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學刊》,第47期(台北: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1991年12月),頁84-104。
77.	謝 劍、陳美萍,〈族群認同與文化適應:以馬來西亞吉隆坡及雪莪地區客家社團的發展為例〉,收於《第四屆世界海外華人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台北:世界海外華人研究學會,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01年4月),頁101-120。
78.	顏清湟,〈從歷史角度看新馬宗親會的發展和前途〉,收於《亞洲文化》,第15期(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1年6月),頁59-64。
79.	難  先,〈從面積及人口看馬來西亞聯邦組成力量〉,收於《南洋文摘》,第三卷,第一期(香港:南洋文摘出版社,1962年1月)。頁6。
80.	難 先,〈馬來西亞藍圖之演變〉,收於《南洋文摘》,第二卷,第十期(香港:南洋文摘社,1961年10月),頁2。
81.	饒尚東,〈東馬客家移民史略〉,收於《亞洲文化》,第17期(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3年6月),頁187-195。
82.	顧忠華,〈對歷史社會學的幾點思考〉,收於《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25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 ,1990年1月),頁15-21。
83.	龔宜君主持,陳琮淵、彭聖助理,〈戰後砂拉越客家族群的社團組織與政治參與〉(台北:行政院客委會客家學術研究計畫,2004年12月),頁27-39。
84.	龔鵬程,〈東南亞華人社會的文化變遷〉,宣讀於「台灣與東南亞:文化文學與社會變遷研討會」(檳城:2004年4月1日)。

五、學位論文
1.	李建堂,〈山地保留地土地利用變遷之研究:屏東縣霧臺鄉個案分析〉(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2.	林宜慧,〈砂勞越詩巫福州人領導層之研究〉(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3.	張淑華,〈砂勞越州人口的增長與分佈1947-1970〉(馬來西亞大學榮譽學士學位論文,1973年)。
4.	郭玉文,〈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的調整對馬來族群經濟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5.	陳美萍,〈馬來西亞華巫族群關係〉,(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6.	黃偉雯,〈「砂拉越留台同學會」之研究(1964-1996)〉(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7.	楊昇龍,〈砂拉越華人的抗日活動(1937-1945)〉(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8.	蕭靜淑,〈砂拉越興化族群行業發展史之研究(1912~1990)〉(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六、華文報刊
1.	《中華日報》(Chinese Daily News)(古晉)1977-2003 
2.	《民眾報》(詩巫)1960-1963
3.	《星洲日報》(Sin Chew Jit Poh)(砂拉越)1977-2003
4.	《美里日報》(Miri Daily News)(美里)1977-2003
5.	《馬來西亞日報》(Malaysia Daily News)(詩巫)1977-2000 
6.	《國際時報》(International Times)(古晉)1977-2003
7.	《詩華日報》(See Hua Daily News)(詩巫)1977-2003

貳、英文部分

一、專書
1.	Abdul Majid Mat Salleh, Hatta Solhee, and Mohd Yusof Kasim.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arawak: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1990s. Kuching: AZAM, 1990. 
2.	Abrams, Philip. Historical Sociology. Near Shepton Mallet, Somerset, England : Open Books, 1982. 
3.	Anonymous. Our Sarawak. Sarawak : Sarawak Literary Society, 1983. 
4.	Barnes, Harry Elmer. Historical Sociology : its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 New York :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48. 
5.	Brooke, Margaret Lady B. My life in Sarawak. Oxford ; Singapore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6.	Burke, Peter. History and Social Theory. Ithaca, N.Y.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7.	Cheng, Te-kun. Archaeology in Sarawak. Cambridge: Heffer;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69.
8.	Chin Ung-Ho. Chinese Solitics in Sarawak : A Study of the Sarawak United People's Party. Kuala Lumpur, Malaysia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9.	Chin, John M. The Sarawak Chinese. Kuala Lumpur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10.	Crisswell, Colin N. Rajah Charles Brooke : monarch of all he surveyed. Kuala Lumpur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11.	Cushman, Jennifer W. and  Wang Gungwu. Changing identit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since World War II. Hong Kong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88.
12.	Delanty, Gerard and Isin, Engin F. ed.. Handbook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London ; Thousand Oaks : SAGE, 2003.
13.	Engelstad Fredrik  and Kalleberg Ragnvald, ed.. Social Time and Social Change : Perspectives on Cociology and History.Oslo : Scandinavian University Press, 1999.
14.	Fong Hon Kah, A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ajang Basin in Sarawak. Sibu Sarawak, Malaysia : Cultural Heritage Committee, Sibu, 1996.
15.	Halib Mohammed  and Huxley Tim. An Introduction to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London ; New York : Tauris Academic Studies, 1996.
16.	Ho Ah Chon. Sarawak Historical Events, 1946-1960. Kuching : Ho Ah Chon, 1992.
17.	Ho Ah Chon. Sarawak Historical Events, 1963-1972. Kuching : Ho Ah Chon, 1973.
18.	Hooker M. B. Adat law in modern Indonesia. Kuala Lumpur,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19.	Howard, Michael C. Contemporary Cultural Anthropology. Boston : Little, Brown, 1986.
20.	Jayum A. Jawan. The Ethnic Factor in Modern Politics : the Case of Sarawak, East Malaysia. Hull: Centre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c1991.
21.	Jitab Kris and Ritchie James. Sarawak Awakens : Taib Mahmud's Politics of Development. Petaling Jaya,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 Pelanduk Publications, 1991.
22.	Ju-kang Tien. The Chinese of Sarawak : A Study of Social Structure. Kuching: SUPP Headquarters, 1997. 
23.	Kendrick Stephen, Straw Pat , and  McCrone David, ed.. Interpreting the Past,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1990.
24.	Kiu Mee-Kuok . The Diffusion of Foochow Settlement in Sibu-Binatang area, Central Sarawak 1901-1970. Sibu : Sarawak Chi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1997.
25.	Lee Kam Hing and Tan Chee Beng, ed.. The Chinese in Malaysia.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6.	Leigh Micheal B.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 in Sarawak, East Malaysia. Ithaca, N.Y. : Cornell University, 1971.
27.	Leong Sow-Theng.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as,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8.	Lockard Craig A. Chinese Immigration and Society in Sarawak 1868-1917. Sibu: Sarawak Chi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2003.
29.	McDougall, Henriette. Sketches of our life at Sarawak. Singapore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30.	Morrison, Hedda. Sarawak. London : Macgibbon & Kee, 1957.
31.	Ongkili, James P. Modernization in East Malaysia, 1960-1970. Kuala Lumpur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32.	Payne, Robert. The white rajahs of Sarawak. Singapore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33.	Porritt, Vernon L. British colonial rule in Sarawak, 1946-1963. Kuala Lumpur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34.	R.A. Cramb and R.H.W. Reece. Development in Sarawak :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Australia: Centr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Monash University, 1988.
35.	Reid, Anthony. Sojourners and Settlers : Histories of Southeast Asia and the Chinese.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1.
36.	Runciman Steven, The white rajahs: a history of Sarawak from 1841 to 1946. Cambridge : University Press, 1960.
37.	Searle, Peter. Politics in Sarawak, 1970-1976 : the Iban Perspective. Kuala Lumpur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38.	Siemens, Robert.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Historical Sociology. Lewiston, N.Y. ; Lampeter : The Edwin Mellen Press, 1998.
39.	Skinner, G. William. Leadership and Power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of Thailand. Ithaca, N.Y. , Published for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b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8. 
40.	Skinner, G. William. Report on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 Ithaca, N.Y. : Southeast Asia Program, Dept. of Far Eastern Studies, Cornell University , 1951.
41.	Skocpol, Theda ed.. Vision and Method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42.	Smith, Dennis. The Rise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Philadelphia :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1.
43.	Tarling, Nicholas,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44.	Vatikiotis, Michael R.J. Political Change in Southeast Asia : Trimming the Banyan Tree.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1996.
45.	Verma, Vidhu. Malaysia,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in Transition. Boulder, Colo. : Lynne Rienner, 2002.
46.	Wang Gungwu. China and the Chinese Overseas. Singapore : Times Academic Press, 1991.
47.	Weiss, Elford Stephen. Conflict and Compromise :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a Chinese Community in America. Ann Arbor, Michigan : University, 1974.

二、期刊及研討會
1.	Cheng Lim Keak. 'Reflections on the Changing Roles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 in Singapore ' Asian Culture(亞洲文化) 14 (Singapore: Society of Asia Studies, 1990 )pp.57-71.
2.	Chu Hung Sheng, Ting Tung Ming. The Role of Sarawak Chinese Associa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Malaysia.
3.	Crissman Lawrence W. 'The Segmentary Structure of Urban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 Man, 2:2 (London,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1967)pp.185-204.
4.	Frnacis Jana Lian. 'Ethnic and Socio-economic Divisions and Relationships among Minority Ethnic Groups in Sarawak ' Asian Culture 12 (Singapore: Society of Asia Studies, 1988)pp.37-45.
5.	James Chin. "The Sarawak Chinese Voters and their support for the Democratic Action Party (DAP)". In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Vol. 34 No. 2.(京都市: 京都大學東南研究所, 1996)pp.387-401.
6.	Lam Chee Kueung. 'Marriage and Fertility of Women' Asian Culture 12 (Singapore: Society of Asia Studies, 1988)pp.46-55.
7.	Li Yih-yuan. "The dynamics of the dialect group among the Chinese in Sarawak "Hong Kong :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64.pp.1-4.
8.	Liu Hong. 'Old Linkages, New Network: The Globaliz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Voluntary Associta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155(London : Contemporary China Institute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London University, 1998)pp.582-609.
9.	Lockard, Craig. A. 'Voluntary Associations and Chinese Society in Sarswak1870-1941' Journal of the South Sea Society(南洋學報) 32: 1~2 (Singapore: South Sea Society, 1977)pp.1-29.
10.	Mak lau-fong "Chinese Locality and Dialect Groups in the 19th-Century Straits Settlements"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mia Sinica(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63(Taipei: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mia Sinica, 1987)pp.87-108.
11.	Milne, R. S. and Ratnam, K. J. “The Sarawak Elections of 1970: An Analysis of the Vote”.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3(1)(Singapore :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972)pp.111-122.
12.	Sangren, Steven P. 'Traditional Chinese Corporations: Beyond Kinship'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3:3(Ann Arbor, Mich. :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1984)pp.391-415.
13.	Sharon Siddique and Leo Suryadinata. 'Bumiputra and Pribumi: Economic Nationalism(Indiginisim)in Malaysia and Indonesia' Pacific Affairs 5:4 (Vancouver, B.C., Canada: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981)pp.662-687.
14.	Strauch Judith. ' Multiple Ethnicities in Malaysia: The Shifting Relevance of Alternative Chinese Categories' Modern Asian Studies 15:2(Lond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pp.235-260.
15.	Tan Chee-Beng. 'Chinese Associations in Kapit' Asian Culture 19 (Singapore: Society of Asia Studies, 1995)pp.29-43.
16.	Yao Souchou. "Why Chinese Voluntary Associations Structure or Function' Journal of the South Sea Society 39: 1~2 (Singapore: South Sea Society, 1984)pp.75-87.
17.	Yen Ching Hwang. 'Class Structure and Socail Mobility in the Chinese Communtiy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1800-1911' Modern Asian Studies 21:3(Lond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pp.417-445.
18.	Yuen-fong Woon. 'The Voluntary Sojourner among the Overseas Chinese: Myth or Reality?' Pacific Affairs 5 6:4 (Vancouver, B.C., Canada: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983)pp.673-690.


參、日文部分
1.	井出季和太,《南洋と華僑》(東京:三省堂,1941年)。
2.	井出季和太,《馬來統計書》(東京:國際日本協會,1942年)。
3.	台灣總督官房外事課,《南洋各地統治組織及土民運動》(台北:台灣總督官房外事課,1935年)。
4.	台灣總督府外事部,《華僑概說》(台北:台灣總督府外事部,1942年)。
5.	中島宗一,《英領馬來.緬甸及濠洲に於ける華僑》(東京:滿鐵東亞經濟調查局,1941年)。
6.	南洋協會,《南方の華僑》(東京:東京都南洋協會,1941年)。
7.	臺灣拓殖株式會社調查課,《南洋華僑と其の對策》(台北:臺灣拓殖株式會社,1942年)。
8.	臺灣南方協會,《南方讀本》(東京:三省堂,1942年)。
9.	臺灣南方協會,《南洋地名集成》(台北:臺灣南方協會,1941年)。
10.	臺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南洋華僑調查》,第一輯(台北:三和印刷所,1939年)。

肆、田野調查及訪談

一、	第一次田野訪查紀錄表(2003/8/9-2003/8/21),見附錄一。
二、	第二次田野調查訪談紀錄表(2004/6/24-2004/7/15),見附錄二。
三、	哈佛大學東亞語文暨文明系主任(Harvard University History and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Director)孔復禮(Philip, Kuhn)教授訪問記錄(2003/7/25),見附錄三。
四、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East Asian Institute, EAI)所長王賡武教授訪問記錄(2004/1/13),見附錄四。
五、	田野調查訪談大綱,見附錄五。
六、	東、西馬路標差異,見附錄六。
七、詩巫華人社團聯合會理事會會務活動紀要,見附錄七。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