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302200920011500
DOI 10.6846/TKU.2009.00071
論文名稱(中文) 新世紀中共能源戰略
論文名稱(英文) China's Energy Strategy In The New Centur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1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高士桓
研究生(英文) Shih-Huan Kao
學號 79533005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1-12
論文頁數 20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介正(AHuang@csis.org)
委員 - 曹雄源
委員 - 常四偉
關鍵字(中) 能源
能源戰略
能源外交
能源安全
關鍵字(英) energy
energy strategy
energy diplomacy
energy safe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隨著中共經濟蓬勃發展,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目前能源已成為影響和制約中共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中共的能源戰略也正面臨著重大轉型。而轉型的關鍵在必先解決兩大難題,一為如何在經濟發展中找到更充分的能源供應,另一為如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資源損耗。因應中共能源問題,中共能源戰略勢必要轉型,其方向應為將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效作為基本國策、大力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及實施石油安全戰略。
    過去幾年,中共經濟以驚人的速度成長,也使得中共從自給自足的能源體系逐漸轉向為仰賴進口能源的國家。為了滿足快速增加的能源需求及經濟成長,中共近年來即不斷積極全球尋找能源供應來源、參與能源投資開發,以確保其國內能源安全。因此,在確保國家能源安全之能源政策規劃主軸下,能源成為國際戰略及政治外交之重要籌碼。是以,近年來中共大力開展政治、外交、軍事及經濟等手段之能源外交,推動與國際政經情勢密不可分得能源合作,此舉不但牽動世界能源進出口國間的競合關係,也讓全球能源結構進一步重組。
    中共能源需求在經濟發展帶動下快速成長,未來消費量難以再壓縮。國際代表性機構預測到2020年中共石油消費仍將成長一倍,但尚有潛在因素很可能使其需求遠超過此量,如此勢將使其石油進口大幅成長。台灣戰略位置重要,兩岸關係特殊,台灣安危深刻影響區域之穩定與和平,追求區域和平發展亦應積極加強軍備因應未來可能衝擊,若區域穩定受到破壞將影響包括兩岸之亞太各國繁榮發展。
英文摘要
The demand of energy for the PRC raises more and more along with its prosper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Nowadays energy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factor which influences and control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PRC, and thus its energy strategy also faces the major transformation. The key of transformation is to figure out two difficult problems. One is to find more sufficient supply of energy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other i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use and to decrease its waste. Therefore, PRC must transform its strategy for the energy problem. The direction is to take energy saving and efficiency rising as basic national policy, to actively adjust and improve energy structure, and to implement petroleum safety strategy.
In the past recent year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PRC has grown with surprising speed, and thus PRC transforms from a self-sufficient energy system to a country which depends on energy import.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rapidly increasing demand of ener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cently PRC has searched actively the source of energy supply in the world and invited them join the energy invest to ensure its national energy safety. Thus, under the energy strategy which ensures national energy safety, energy becomes the important counter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y and political diplomacy. In the past recent years, PRC has actively launched the energy diplomacy which combines politics, diplomacy, military and economy, and has pushed the energy cooperation which closely connects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s. It not only influences the relationship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countries which import and export energy in the world, but also re-organizes further the global energy structure. 
The demand of energy for the PRC has been growing rapidly along with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the future consumptive amount will be very hard to compress.The international representative energy institutions forecasted that in the year 2020, PRC's demand for petroleum will be doubled its present volume, yet, there are still implied factors which may make this amount to be exceeded by far.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the import of Petroleum will definitely grow largely.Taiwan is located in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and such special relation betwee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is also difficult to deal with. Thus,Taiwan's safety deeply affects the stability and tranquility of this region.In order to seek for the peaceful development in this region,the armaments must be actively reinforced,and ready to respond the possible impact in the future.IF the regional stability is interrupted, that dangerous situation shall not only affect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but also will certainly influence on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all other countries in the same reg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目錄…………………………………………………………………………………………………I
圖表目錄………………………………………………………………………………………….IV
圖目錄………………………………………………………………………………………………IV
表目錄………………………………………………………………………………………………V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壹、	研究動機……………………………………………………………….1
貳、	研究目的……………………………………………………………….3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4
壹、	研究途徑……………………………………………………………….4
貳、	研究方法……………………………………………………………….5
參、	研究流程及章節安排………………………………………………….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壹、	研究範圍……………………………………………………………….8
貳、	研究限制……………………………………………………………….9
第四節	文獻回顧……………………………………………………………….9
第五節	概念界定………………………………………………………………13

第一章	新世紀中共能源環境與戰略………………………………16
   
  第一節  中共能源發展回顧……………………………………………………17
壹、	恢復重建時期…………………………………………………………17
貳、	高速發展時期…………………………………………………………18
參、	穩定發展時期…………………………………………………………19
肆、	能源進口時期…………………………………………………………20
第二節	中共能源儲量、生產和供應現況及現存問題………………………22
  壹、  能源儲量、生產和供應現況…………………………………………22
    貳、  能源供應現存問題……………………………………………………25
  第三節  新世紀中共能源戰略構想……………………………………………28
    壹、  中共能源戰略規劃……………………………………………………28
    貳、  中共能源戰略目標……………………………………………………31
第四節  中共保障能源戰略措施………………………………………………31
    壹、  節能降耗,提高能效…………………………………………………32
    貳、  建立健全石油儲備……………………………………………………33
    参、  發展替代能源…………………………………………………………34
    肆、  進行能源合作…………………………………………………………36
  伍、  保障海上能源運輸線安全……………………………………………42
  陸、  分散石油運輸管道……………………………………………………45
第五節  小結……………………………………………………………………51
 

第二章	中共能源外交演進與挑戰…………………………………53

第一節  中共能源外交策略……………………………………………………54
壹、	政治方面………………………………………………………………54
貳、	外交方面………………………………………………………………55
參、	軍事方面………………………………………………………………59
肆、	經濟方面………………………………………………………………62
伍、	軟實力的滲透…………………………………………………………63
第二節	中亞與俄羅斯…………………………………………………………64
壹、	對中亞地區的能源外交………………………………………………64
貳、	對俄羅斯的能源外交…………………………………………………66
參、	中共與「上海合作組織」……………………………………………68
  第三節  中東與非洲地區………………………………………………………70
壹、	對中東地區的能源外交………………………………………………70
貳、	對非洲地區的能源外交………………………………………………75
第四節  東南亞地區與澳洲……………………………………………………82
壹、  中共能源安全與東南亞及澳洲能源…………………………………82
    貳、  中共對東南亞國家的能源外交策略-以緬甸為例………………….84
    叁、  中共與東南亞國協……………………………………………………86
  第五節  拉丁美洲地區…………………………………………………………89
壹、  中共能源安全與拉丁美洲能源………………………………………89
    貳、  中共對拉丁美洲的能源外交策略-以委內瑞拉為例.………………91
    叁、  中共與拉丁美洲區域組織……………………………………………93
第六節  小結……………………………………………………………………95

第三章	中共推動能源戰略面臨的國際競爭壓力…………………98

第一節  大國能源競爭…………………………………………………………98
    壹、  美國的箝制……………………………………………………………99
    貳、  日本的競爭……………………………………………………………105
    叁、  俄羅斯的戒心…………………………………………………………112
    肆、  印度的崛起……………………………………………………………118
  第二節  跨國石油公司的擠壓…………………………………………………123
壹、  跨國石油公司的發展…………………………………………………123
    貳、  跨國石油公司的競爭…………………………………………………124
    叁、  跨國石油公司的優勢…………………………………………………126
  第三節 《京都議定書》時代的挑戰………………………………………….128
    壹、  全球氣候變遷與二氧化碳減排及經濟發展之關係…………………129
    貳、  中共溫室氣體排放現狀………………………………………………130
    叁、 《京都議定書》通過對中共之影響.…………………………………131
  第四節  小結……………………………………………………………………134
 

第四章	中共能源戰略的評估………………………………………140

第一節	天然資源因素的評估…………………………………………………140
第二節	經濟增長因素的評估…………………………………………………143
第三節	運輸安全因素的評估…………………………………………………145
第四節	政治局勢因素的評估…………………………………………………149
第五節  小結……………………………………………………………………152

第五章	中共發展能源戰略對台海安全之影響……………………157

第一節	中共確保海上能源運輸威脅台灣國防安全…………………………157
  壹、  中共能源安全與海上運輸通道關係…………………………………157
  貳、  中共海軍現代化確保海上能源運輸安全……………………………159
  叁、  中共海軍現代化對台灣之威脅………………………………………162
第二節	中共能源外交擠壓台灣外交空間……………………………………165
  壹、  中共在非洲的能源外交………………………………………………165
  貳、  中共在拉丁美洲的能源外交…………………………………………166
  叁、  中共在拉丁美洲與非洲能源外交壓縮台灣外交空間………………167
第三節	中共能源戰略對台灣能源安全影響…………………………………169
  壹、  台灣能源消費現狀……………………………………………………169
  貳、  影響台灣能源安全……………………………………………………171
第四節  新形勢下的兩岸關係對台灣能源影響評析…………………………175
  壹、  兩岸能源發展可能的演變與展望……………………………………177
  貳、  因應兩岸新情勢變化的台灣能源發展策略…………………………179
第五節  小結……………………………………………………………………181

結論……………………………………………………………………186

第一節  研究發現………………………………………………………………186
    壹、  獲取能源穩定供應,維持中共經濟發展及統治權…………………186
    貳、  發展能源外交,提升國際影響力……………………………………186
    叁、  發展能源戰略,影響台灣國防、外交、能源安全…………………187
    肆、  透過能源外交佈局,突破美國「圍堵」……………………………190
  第二節  政策建議………………………………………………………………193
壹、  國防政策建議…………………………………………………………194
    貳、  外交政策建議…………………………………………………………195
    叁、  能源政策建議…………………………………………………………196
  第三節  後續研究方向…………………………………………………………197

參考書目………………………………………………………………198
    
壹、  中文部分………………………………………………………………198
    貳、  英文部分………………………………………………………………208
 
圖表目錄

圖目錄
圖1:本文研究流程圖………………………………………………………………6
圖1-1:中國400萬噸級以上大中型煉油廠分佈圖………………………………23
圖1-2:中共海上主要運輸通道圖…………………………………………………28
圖1-3:中共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基地位置圖………………………………………34
圖1-4:中共全球能源策略版圖……………………………………………………37
圖1-5:三條亞歐大陸橋位置圖……………………………………………………47
圖1-6:中共珍珠鏈戰略部屬圖……………………………………………………49
圖1-7:中共海南島三亞潛艦基地衛星圖…………………………………………50
圖2-1:中哈石油管道與中土天然氣管道圖………………………………………66
圖2-2:中共天然氣管道聯外路線圖………………………………………………67
圖2-3:湄公河國際航道位置圖……………………………………………………88
圖3-1:安納線、安大線、泰納線油管路線圖……………………………………108
圖3-2:中日東海主權爭議圖………………………………………………………109
圖3-3: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泰納線」中國支線示意圖………….115
圖3-4:「麥克馬洪線(McMahon Line)」示意圖-中印邊界領土爭議圖………122
圖5-1:「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示意圖…………………………………….164
圖5-2:台灣能源消費結構圖………………………………………………………170
圖5-3:南日島位置圖………………………………………………………………176
 
表目錄

表1:文獻種類分類表…………………………………………………………………5
表2:文獻綜整表…………………………………………………………………….10
表1-1:2000年- 2006年中共石油儲量、產量和消費量……………………………22
表1-2:1999年- 2005年中共原油進口來源…………………………………………24
表1-3:中共石油需求預測比較………………………………………………………24
表1-4: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預測比較………………………………………………25
表1-5:中共石油海上主要運輸路線表………………………………………………27
表1-6:中共能源戰略相關規劃要項表………………………………………………29
表1-7:中共分散石油運輸管道方案表………………………………………………45
表1-8:中共「珍珠鏈」的重點港口…………………………………………………48
表2-1:胡錦濤能源外交活動一覽表…………………………………………………55
表2-2:中共藉由區域組織推動能源外交活動一覽表………………………………57
表2-3:中東探明油氣蘊藏量、儲量及預估可開採年限表…………………………70
表2-4:亞太地區石油探明儲量表……………………………………………………82
表2-5:亞太地區天然氣探明儲量表…………………………………………………83
表2-6:拉丁美洲探明石油儲量表……………………………………………………89
表4-1:石油對外依存度安全評估表………………………………………………142
表4-2:能源消費彈性係數安全評估表……………………………………………144
表4-3:輸油管線能力與石油進口量安全評估表…………………………………148
表4-4:戰略石油儲備天數安全評估表……………………………………………151
表4-5:石油安全權重分數總合評估表……………………………………………152
表4-5:中共石油安全基本指標體系評估表………………………………………153
表5-1:中華民國在拉丁美洲及非洲邦交國……………………………………….168
表5-2:中共與世界各國戰略石油儲備比較表…………………………………….173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專書:
丁麗莉。2007。〈非洲安全形勢〉。《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崔立如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2006。《2006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中國產業地圖編委會、中國經濟景氣研究中心編。《中國能源產業地圖》。2006。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國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2002。《中國百科全書》。北京:光明日報。
王金南、曹東。2004。《能源與環境:中國2020》。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王德華。2007。〈日顯重要的非傳統安全問題-兼論中印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國際戰略縱橫》。夏立平等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石寶珩等著。1999。《能源資源與可持續發展》。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刑廣程編 。2007。《俄羅斯東歐中亞國家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朱成虎編。2007。《十字路口:中亞走向何方》。北京:時事出版社。
朱浤源編。2006。《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
江時學編。2007。《2006-07年拉丁美洲與加勒比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何中順。2007。《新時期中國經濟外交》。北京:時事出版社。
余建華。2007。〈大國在中亞里海能源競爭的新發展及對我國之影響〉。《國際戰略縱橫》。夏立平等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吳大輝。2007。〈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十年實踐的歷史考察〉。《國際戰略縱橫》。夏立平等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吳宏傳。2007。〈中亞國家發展現狀及中國關係〉。《俄羅斯東歐中亞國家發展報告》。刑廣程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吳磊。2003。《中國石油安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吳钟瑚編。2006。《中國能源法律體系研究》。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宋國濤、金歌。2002。《中國國際形勢問題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中海。2007。〈從戰略缺失到戰略清晰〉。《俄羅斯東歐中亞國家發展報告》。刑廣程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少軍編。2005。《國際戰略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傳建。2007。《伊斯蘭文化與阿拉伯國家對外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
李江勝。2007。〈分析美軍未來介入台海衝突兵力部屬〉。《國際戰略縱橫》。夏立平等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吳福成。2007。〈「天然氣OPEC」中亞國家之影響-兼述其對台灣之衝擊〉。
李景治、羅天虹。2003。《國際戰略學》。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
周密。2007。〈中國與西亞非洲貿易關係〉。《中東非洲發展報告》。楊光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孟祥青。2007。〈跌宕起伏的2006〉。《國際戰略形勢分析》。楊毅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易君博。1991。《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
姜毅、張聰明。2007。〈2006年的中俄關係〉。《俄羅斯東歐中亞國家發展報告》。刑廣程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胡仕勝。2005。〈印度洋與中國海上安全〉。《海上通道安全與國際合作》。楊明杰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胡鞍鋼。2007。《中國崛起之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志勇、黃仁傳等著。2007。〈龍象共舞:中印共同崛起影響多極體系〉。《2007中國國際地位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倪健民。2005。《國家能源安全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唐志超。2005。〈能源外交與國際關係〉。《全球能源大棋局》。陳鳳英、趙宏圖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唐昀。2004。《大搏殺:世紀石油之爭》。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徐小杰。2006。《沙漠黃昏:即將來臨的沙特石油危機與世界經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徐云編。2006。《誰能驅動中國:世界能源危機和中國方略》。北京:人民出版社。
浩君。2005a。〈石油效應:全球石油危機的背後〉。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
浩君。2005b。「石油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關於石油的50個知識」。臺北:海鴿文化出版社。
袁方。2002。《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翁明賢編。2007。《新戰略論》。台北:五南文化事業。
張歷歷。2007。《外交決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張永蓬。2007。〈國際社會繼續重視非洲〉。《中東非洲發展報告》。楊光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崔民選編。2006。《2006年中國能源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崔民選編。2007。《2007年中國能源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崔立如編。2007。《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北京:時事出版社。
張沛。2007。〈能源安全與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國際戰略縱橫》。夏立平等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康邵邦 宮力。2006。《國際戰略新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張運成。2005。〈能源安全與海上通道〉。《海上通道安全與國際合作》。楊明杰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陳立等編。2002。《中國國家戰略問題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陸忠偉編。2003。《 非傳統安全論》。北京:時事出版社。
陳沫。2007。〈全球化與中東石油工業〉。《中東非洲發展報告》。楊光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陳勇編。2007。《中國能源與可持續發展》。北京:科學出版社。
陳鳳英。2005。〈中國能源安全的戰略思考〉。《全球能源大棋局》。陳鳳英、趙宏圖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陳鳳英。2005。《國際戰略資源調查》。北京:時事出版社。
郭學堂。2005〈非傳統安全與中國崛起〉。《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
郭曉兵。2005。〈亞太海上軍事合作與軍備競賽〉。《海上通道安全與國際合作》。楊明杰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賀雙榮。2007。〈2006年拉美國家的對外關係〉。《2006-2007年拉丁美洲與加勒比發展報告》。江時學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鈕先鍾。1998a。《戰略研究入門》。台北:麥田出版社。
鈕先鍾。1998b。《戰略研究與軍事思想》。台北:軍事譯粹社。
馮昭奎、林昶 。2007。《中日關係報告》。北京:時事出版社。
馮躍威。2003。《石油博弈》。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
楊國樞編。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
楊毅編。2007。《國際戰略形勢分析》。北京:時事出版社。
葛東升編。2006。《國家安全戰略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趙宏圖。2005a。〈跨國石油公司的全球佈局戰略〉。《全球能源大棋局》。陳鳳英、趙宏圖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趙宏圖。2005b。〈運輸通道與能源安全〉。《全球能源大棋局》。陳鳳英、趙宏圖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趙宏圖。2007a。〈國際能源安全形勢〉。《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崔立如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趙宗九。2007。〈21世紀出印度軍事戰略調整與軍事力量建設〉。《國際戰略縱橫》。夏立平等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劉靜波、閻文虎。2007。〈趨向穩定的世界石油安全形勢〉。《國際戰略形勢分析》。楊毅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鄭羽 龐昌傳。2003。《俄羅斯能源外交與中俄油氣合作》。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錢學文等著。2007。《中東里海油氣與中國能源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
閻學通。2007。〈中國國家利益的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
魏ㄧ鳴等著。2006。《中國能源報告(2006):戰略與政策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期刊:
2004。〈中國大陸能源安全需求情勢分析〉。《大陸瞭望》。第14期。
2004。〈中國大陸現今能源安全對策〉。《大陸瞭望》。第3期。
2006。〈我國石油石化業競爭適度〉。《中國石化》。第1期。
2007。〈全球變暖升溫「氣候外交」〉。《大陸瞭望》。第17期。
2007。〈游擊戰突破西方能源圍堵〉。《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1期。
刁秀華。2006。〈俄羅斯與東北亞地區的能源合作〉。《東北亞論壇》。第15卷第4期。
于有慧。2005。〈胡溫體制下的石油外交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8卷第3期。
尹玉剛。2006。〈中俄印在中亞的競爭與合作〉。《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3期。
尹曉亮、安成日。2006。〈中日俄在東北亞地區的能源博弈 〉。《日本學論壇》。第6期。
王洪一。2008。〈中國與非洲經濟合作的現狀挑戰與機遇〉。《當代世界》。第318期。
王南林。2007。〈中國石油安全脆弱性問題分析〉。《當代亞太》。第10期。
王春燕。2005。〈《京都議定書》的生效及其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法律研究》。
王軍等。2007。〈中國能源安全與石油運輸通道分析〉。《集團經濟研究》。第29期。
王海濱、李彬。2007。〈中國對能源安全手段的選擇與新安全觀〉。《當代亞太》。第5期。
王健民。2005。〈曾慶紅扮演能源外交推手〉。《亞洲週刊》。19卷6期。
王逸舟。2002。〈國家利益的再思考〉。《中國社會科學》。第2期。
王進東。2005。〈我國石油企業對外投資的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經濟師》。第2期。
王新新。2007a。〈中國的能源安全與能源戰略選擇〉。《中國科技論壇》。第1期。
王新新。2007b。〈中國的能源戰略選擇〉。《中國科技論壇》。第2期。
王慶一。2007a。〈可再生能源的現狀和前景(上)〉。《電力技術經濟》。第3期。
王慶一。2007b。〈可再生能源的現狀和前景(下)〉。《電力技術經濟》。第3期。
王曉梅。2007。〈美國對中國加強與拉美合作的認識與政策〉。《教學與研究》。第2期。
王曆榮、陳湘舸。2007。〈中國和平發展的海洋戰略構想〉。《求索》。第7期。
王禮茂、郎一環。2002。〈中國資源安全研究進展及問題〉。《地理科學進展》。第21卷4期。
王禮茂。2002。〈資源安全的影響因素與評估指標〉。《自然資源學報》。第17卷第4期。
王鵬。2005。〈2004 年中拉關係回顧〉。《拉丁美洲研究》。第5期。
王麗娟。2007。〈中國的發展與國家安全面臨的挑戰〉。《世界經濟與政治》。第2期。
田春榮。2006。〈2005年中國石油進出口狀況分析〉。《國際石油經濟》。第3期。
田春榮。2007a。〈2006年中國石油進出口狀況分析〉。《國際石油經濟》。第3期。
史永謙、曹健。2007。〈解析中國的核能戰略〉。《能源工程》。第5期。
田春榮。2007b。〈基本面和政治因素可能驅使油價繼續走強—2007 年上半年國際石油市場回顧和下半年展望〉。《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分析》。第15期。
田曉耕。2007。〈借鑒國際經驗建立我國石油儲備體系研究〉。《遼寧工學院學報》。第9卷第4期。
伍福佐。2005。〈中日能源競爭與合作之結構現實主義詮釋〉。《國際論壇》。第7卷第5期。
朱鳳嵐。2005。〈中日東海爭端及其解決的前景〉。《當代亞太》。第7期。
何秉浩。2005。〈中國石油工業現況與問題解決之道〉。《北市教大社教學報》。第4期。
吳文盛。2002。〈我國石油資源安全評價與預警研究〉。《地質技術經濟管理》。第24卷1 期。
吳建德、張蜀誠。2007。〈中國的石油安全戰略〉。《全球政治評論》。第17期。
吳洪英。2007。〈淺析拉丁美洲的發展與挑戰〉。《現代國際關係》。第2期。
吳玲君。2005。〈中國與東亞區域經貿合作:區域主義與霸權之間關係〉《問題與研究》。第44第5期。
吳晨輝譯。2007。〈斬斷中共珍珠串〉。《國防譯粹》。第34卷第1期。
呂松澤。2005。〈中俄能源合作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黑龍江對外經貿》。第9期。
呂建良。2006。〈東海石油能源與中日衝突〉。《復興崗學報》。第88期。
宋鵬等。2007。〈油價升高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應對措施〉。《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1期。
李才義。2005。〈石油利益與中美關係〉。《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第10期。
李文志、蕭文軒。2005。〈大湄公河流域爭霸戰:大湄公河經濟合作的推展及期戰略意涵〉。《台灣東南亞學刊》。第2卷第1期。
李少軍。2003。〈論國家利益〉。《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
李仕婷、王欣。2007。〈中國石油安全現狀及戰略分析〉。《西北工業大學報》。第27卷5期。
李志堯。2006。〈中共整修「瓦亞格號」航空母艦織戰略涵義〉。《國防雜誌》。第21卷6期。
李格琴。2008。〈中國能源外交的新問題及其對策〉。《當代世界》。第316期。
李果仁。2006。〈21世紀我國石油安全的戰略對策〉。《石油科技論壇》。第1期。
李偉建。2004。〈中東在中國戰略中的重要性及雙邊關係〉。《西亞非洲》。第6期。
李國選。2007。〈中國經濟安全中的南海問題〉。《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第3期。
李雲崗等。2007。〈中國的石油安全問題與對策研究〉。《科技情報開發》。第17卷7期。
杜傳。2007。〈二戰後中日間能源關係的變遷與相關分析〉。《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3期。
李福川。2005。〈影響中俄石油管道項目兩個重要因素〉。《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第1期。
李鳳儀 。2007。〈能源安全工程的體系與含意〉。《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報》。第26卷第1期。
李磊。2007。〈中國加入美洲開發銀行的前景分析〉。《東南亞縱橫》。第7期。
汪開宏。2006。〈中日石油戰略之角力:俄羅斯欲建泰納線油管政策分析〉。《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6期。
邢廣程。2007。〈中哈經貿合作成果豐碩、前景廣闊〉。《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第8期。
初立忠。2007。〈淺析地緣政治中的石油因素〉。《學術交流》。第4期。
周天勇、夏徐遷。2007〈什麼樣的體制才能保證我國的能源安全〉。《財經問題研究》。
周任等。2006。〈中國和印度開展國際石油市場合作的博弈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2期。
周志華。2005。〈我國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思考〉。《中國安全科學學報》。第15卷11期。
周鳳起。2001。〈中國石油供需展望及對策建議〉。《國際石油經濟》。第5期。 
周鳳起。2007。〈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中國建設動態》。第1期。
周繼紅。2005。〈伊拉克戰爭與中國的能源安全〉。《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3期。
金三林。2007。〈我國石油儲備體系建設的戰略構想〉。《宏觀經濟研究》。第8期。
邵允、傅義強。2005。〈東盟崛起與中國東盟關係的重構〉。《東南亞縱橫》。第9期。
金同義。2006。〈中國石油企業海外投資的策略研究〉。《東嶽論叢》。第27卷第6期。
邵育群。2007。〈美國與上海合作組織:認知、關系和未來〉。《美國研究》。第3期。
金榮勇。2005。〈形成中的東亞共同體〉。問題與研究》。第44第3期。
金榮勇。2007。〈美國在東亞戰略角色之調整〉。《國際關係學報》。第23期。
姜少慧。2006。〈對中國石油企業海外投資的思考〉。《天然氣經濟》。第5期。
查道炯。2005。〈從國際關係角度看中國的能源安全〉。《國際經濟評論》。第11期。
查道炯。2006a。〈中國在非洲的石油利益:國際政治課題〉。《國際政治研究》。第4期。
查道炯。2006b。〈能源依賴進口不可怕〉。《世界知識》。第9期。
胡慶亮。2005。〈能源三角地區與中印能源競爭和合作〉。《國際論壇》。第7卷第5期。
胡興軍。2007。〈石油儲備:國家的能源安全防線〉。《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分析》。第9期。
胡寶明。2005。〈試論發展中巴關係的重要性〉。《南亞研究季刊》。第1期。
孫冰冰。2005。〈論中日東海爭端與能源合作〉。《太平洋學報》。第6期。
孫希良、張愛軍。2007。〈中國與拉美關係:以經濟全球化為視角〉。《學術探索》。第5期。
孫璐。2005。〈中國海權內涵探討〉。《太平洋學報》。第10期。
宮豔華。2005。〈石油在俄羅斯經濟中的作用〉。《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第11期。
徐文榮。2005。〈中國石油企業跨國經營戰略選擇〉。《天然氣工業》。第25卷第12期。
徐文榮。2006。〈我國石油企業走出去的戰略選擇〉。《企業活力》。第5期。
徐祗坤。2007。〈中俄能源合作存在問題及對策〉。《集團經濟研究》。第26期。
徐錠明。2007。〈中國能源發展的未來—清潔高效多元可持續〉。《電器工業》。第8 期。
秦曉。2004。〈中國能源安全戰略中的能源運輸問題〉。《中國能源》。第24卷第7期。
袁燕。2007。〈中國石油安全困境與中國海外石油戰略解析〉。《中國科技資訊》。第1期。
袁燕等。2007。〈中國海外石油戰略解析〉。《中國科技資訊》。第1期。
郝吉。2007a。〈中國石油安全的測度分析〉。《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分析》。第2期。
郝吉。2007b。〈美國石油安全的測度分析及其對我國的啟示〉。《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分析》。第5期。
郝吉。2007c。〈日本石油安全的測度分析及其對我國的啟示〉。《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分析》。第7期。
郝望。2005。〈比較台海兩岸石油資源及其對兩岸的戰略影響〉。《石油大學學報》。第21卷第5期。
馬玉霞。2006。〈京都模式對中國經濟貿易發展的影響及應對措施〉。《環球經濟》。第2期。
馬茁卉等。2007。〈應對能源安全挑戰 構建能源安全體系〉。《中國國土資源經濟》。6期。
馬振坤。2006。〈中共軍力的擴張與限制〉。《國防雜誌》。第21卷第6期。
馬馳、邵梅麗。2006。〈清潔發展機制對我國可持續能源供應的影響淺析〉。《經濟論壇》。第22期。
崔大滬。 2005。〈中國能源問題及能源戰略的轉型〉。《中國經濟》。第8期。
張文木。1998。〈美國的石油地緣戰略與中國西藏新疆地區安全—從美國南亞外交新動向談起〉。《戰略與管理》。第2期。
張心怡。2006。〈評析當前東亞區域經濟整合與台灣因應之道〉。《歐洲國際評論》。第2期。
張立凡、鞏在武。2006。〈我國石油企業的競爭環境及競爭戰略分析〉。《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第22卷第4期。
張立偉。2007。〈中國石油安全問題及對策〉。《經濟研究導刊》。第7 期。
張忠潮、白宏兵。2006。〈《京都議定書》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啟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第6卷第4期。
張東江、武偉麗。2006〈論中日東海海域劃界問題及解決〉。《世界政治與經濟》。第4期。
張昌兵、王卉。2005。〈淺析中國獲取海外石油的困境與對策〉。《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4期。
張明德。2004。〈淺析拉美國家政治、經濟形勢和對外關係〉。《國際問題研究》。第2期。
張建榮。2006。〈中俄能源合作中的問題及對中國的影響〉。《社會科學》。第1期。
張胤鴻。2005。〈世界主要油氣產區的大國爭奪〉。《國際資料資訊》。第10期。
崔海寧。2007。〈中國國家利益及其在中國—東盟關系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南洋問題研究》。第2期。
張華林、劉剛。2005。〈我國石油安全評價指標體系初探〉。《國際石油經濟》。第13卷5期。
張華明。2007。〈俄羅斯的能源大國戰略〉。《科學決策》。第2期。
張蜀誠 。2006。〈從軍事觀點論中共石油安全戰略〉。《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5期。
張磊等。2007。〈中國石油業的安全形勢分析與發展策略選擇〉。《現代財經》。第27卷3期。
張靜。2007。〈天然氣與中國能源發展前景〉。《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分析》。第12期。
張殿文。2008。〈兩岸中油建立合作模式〉。《亞洲週刊》。第22卷25期 。
曹小奇、郭焦鋒。2007。〈我國石油(成品油)供需形勢及石油安全對策〉。《天然氣技術》。第1卷第5期。
曹雄源。2007。〈中共全球尋找石油及強權間的潛在衝突〉。《國防雜誌》。第22卷第5、6期。
梁啟源。2006。〈國際石油價格變動對經濟之影響〉。《石油策略研究中心時事月報》。16 期。
盛曉萍 。2007。〈21世紀初我國能源安全的戰略選擇〉。《電力技術經濟》。第2期。
莊貴陽。2005。〈中國經濟低碳發展的途徑與潛力分析〉。《太平洋學報》。第11期。
莫神星 。2006。〈談突破能源瓶頸的法律調控機制〉。《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第21卷4期。
郭天勇。2006。〈中亞棋盤:美、中、俄的利益競合〉。《國防雜誌》。第21卷第2期。
陳甲斌等。2007。〈能源消費結構分析及政策研究〉。《中國煤炭》。第5期。
陳昆泉。2006。〈臺灣能源與太陽能產業市場〉。《中國建設動態陽光能源》。第1期。
郭武平、劉蕭翔。2005。〈上海合作組織與俄中在中亞競和關係〉。《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3期。
郭武平等。2006。〈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歐洲國際評論》。第11期。
陸俊元。2001。〈界定中國國家安全利益〉。《江南社會學院學報》。第3卷第2期。
陳俊清、鍾堅 。2004。〈中共能源政策初探〉。《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2期。
陳海可。2006。〈由地緣戰略觀點研析中共當前能源安全策略-兼論對我之影響〉。《國防雜誌》。第21卷第6期。
郭壽禮。2005。〈中俄能源合作及大陸新能源戰略〉。《中共研究》。第39卷第3期。
陳憲良 張振國。2004。〈國家利益與誠信:淺析充滿變數的中俄石油管線〉。《黑龍江教育學院學》。第23卷第6期。
郭豐愍譯。2006。〈新飛彈威脅〉。《國防譯粹》。第33卷第2期。
單洪青等。2004。〈世界主要跨國石油石化公司的發展之路〉。《石油化工技術經濟》。第20卷第5期。
程超澤。2007。〈中國崛起的石油安全〉。《中共研究》。第41卷第7期。
焦玉奎。2006。〈伊朗核危機與中國石油安全〉。《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第22卷第6期。
童生、成金華。2005。〈中國石油公司跨國經營的政治風險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1期。
舒先林、李代福。2004。〈中國石油安全與企業跨國經營〉。《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5期。
舒先林、陳松林。2004。〈非洲石油與中國能源安全〉。《石油大學學報》。第20卷第5期。
舒先林。2004。〈中日石油博弈與競爭下的合作〉。《東北亞論壇》。第13卷第1期。
舒先林等。2006。〈中美關係中的石油因素〉。《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第22卷第4期。
馮本超。2004。〈中國東部能源結構的分析與調整〉。《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第33卷3期。
楊力明。2006。〈中國大陸石油政策之探討〉。《黃埔學報》。第5期。
楊文武 戴江濤。2006。〈中印在海外石油能源供給中的競合態勢及博弈分析〉。《生態經濟》。第4期。
楊利。2007。〈中美在中東石油上的利益衝突及中國的石油戰略〉。《遼寧行政學院學》。第9 卷第2 期。
楊興。2005。〈《《京都議定書》對國際政治和國際經濟的潛在影響〉。《時代法學》。3期。
董秀成。2002。〈中國「石油航空母艦」進一步實施「跨海作戰」戰略是大勢所趨〉。《石油大學學報》。第18卷第3期。
解曉燕。2006。〈石油:中日關係提升的助推劑還是絆腳石〉。《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第22卷第5期。
賈大山等。2006。〈中國石油海運通道安全評價與對策〉。《大連海事大學學學報》。第32卷第2期。
賈致中。2006。〈中共未來經濟環境之限制因素研析〉。《國防雜誌》。第21卷第3期。
聞忠林。2006。〈試析當前美國在中東、中亞的在對國軍軍事中國的軍事、能源與外交之影響〉。《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第8卷第2期。
趙宇鑫。2007。〈中俄石油產業合作的基礎、契機和模式〉。《商業經濟》。第1期。
趙宏圖。2007b。〈麻六甲困局與中國能源安全再思考〉。《現代國際關係》。第6期。
劉強。2006。〈中亞地區的能源爭奪與中國能源安全〉。《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6期。
趙青等。2005。〈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對我國貿易的影響及對策〉。《經濟縱橫》。第6期。
劉渝梅。2007。〈軟實力與中非關係發展〉。《國際問題研究》。第3期。
第6卷第1期。
劉軼群。2006。〈淺析《京都議定書》對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濰坊學院學報》。
劉瑩等。2007。〈石油市場的金融支持體系研究〉。《資源科學》。第29卷第1期。
歐陽承新。2005。〈因應短缺大陸推展能源外交〉。《海峽評論》。第175期。
蔣忠良。2003。〈中國之石油戰略與其對非洲關係〉。《問題與研究》。第48卷第3期。
蔡娟、楊中強。2006。〈中國能源外交與地緣政治〉。《社會主義研究》。第3期。
蔡娟。2006。〈中國能源外交與地緣政治-以石油為例〉。《社會主義研究》。第4期。
蔣新衛。2007。〈中亞石油地緣政治與新疆建設能源安全大通道探析〉。《新疆社會科學》。第1 期。
鄭翰深。2006。〈機遇與挑戰:中國的海外油氣資源戰略〉。《高科技與產業化》。8期。
鄭勵。2005。〈印度的海洋戰略及印美在印度洋的合作與矛盾〉。《南亞研究季刊》。第1期。
遲春潔、黎永亮。2002。〈能源安全影響因素及測度指標體系的初步研究〉。《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第6卷第4期。
錢娟、範瑞傑。2007。〈中亞與東南亞: 中國石油安全的地緣戰略選擇〉。《新疆大學學報》。第35 卷第2 期。
錢學文。2006。〈中國能源安全戰略和中東、裏海油氣〉。《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46卷第2期。
謝天虎。2007。〈石油市場的金融支持體系研究〉。《消費導刊》。第5期。
韓立華。2006。〈中俄能源合作若干問題探索〉。《西伯利亞研》。第33卷第2期。
韓立華。2007。〈中印能源:需求與合作的前景〉。《對外經貿實務》。第4期。
韓兵。2007。〈中國走向大海軍時代〉。《科技潮》。第3期。
韓璐。2007。〈2007年度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研討會綜述〉。《國際問題研究》。第4期。
羅佐縣。2007。〈中國石油企業「走出去」的成敗得失分析〉。《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分析》。第21期。
魏書傑。2006。〈中國與委內瑞拉石油合作淺析〉。《綏化學院學報》。第26卷第2期。
羅春等。2006。〈石油能源安全戰略分析〉。《市場週刊》。第10期。
譚詠哲、吳潤青。2007。〈中國的石油安全問題與對策分析〉。《法制與社會》。第7期。
嚴震生。2007。〈當前中國對非洲的能源戰略與外交〉。《國際關係學報》。第24期。

報紙:
王亞賢。2007。〈中共「珍珠鏈」戰略佈局之軍經圖謀〉。《韜略談兵》。青年日報編。青年日報編。台北:青年日報。
王崑義。2007。〈中共發展航母衝擊亞太安全〉。《韜略談兵》。青年日報編。臺北:青年日報。
吳克帆。2007。〈中共潛艦擴散及我應有認知與對策〉。《韜略談兵》。青年日報編。臺北:青年日報。
呂炯昌。2007。〈中共發展航母衝擊美國亞太戰略主導權〉。《韜略談兵》。青年日報編。臺北:青年日報。
施孝瑋。2007。〈美太平洋軍演展線區域維安決心〉。《韜略談兵》。青年日報編。臺北:青年日報。
陳海可。2007。〈中共能源策略加劇亞太緊張關係〉。《韜略談兵》。青年日報編。臺北:青年日報。
蔡裕明。2007a。〈透析中共發展航母的戰略意圖與威脅〉。《韜略談兵》。青年日報編。臺北:青年日報。
蔡裕明。2007b。〈美千艦海軍戰略作為與意涵〉。《韜略談兵》。青年日報編。臺北:青年日報。
朱建陵。2008。〈俄油管設中國支線,兩國達協議〉。中國時報:臺北。

論文:
林典龍。2002。〈中國能源安全戰略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正平。2005。〈中國能源安全政策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克威。2006。〈中國對非洲石油外交之研究─以蘇丹為例〉。私立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雨君。2006。〈中國大陸石油企業海外投資的發展及挑戰〉。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學術研討會專文:
于有慧。2007。〈胡溫體制下中共新外交〉。「新安全觀下的亞太戰略發展」。2007年4月12日-13日。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二研究所。
王崑義。2007。〈中國的中亞能源外交〉。「大國及中亞能源政策學術會議」。2007年9月27日。中壢:清雲科技大學歐亞研究中心。
朱志群。2007。〈中國大陸對中東之能源外交及其策略〉。「中國大陸對非西方世界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2007年5月25日。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
吳永蘭。2007。〈中國中亞能源政策〉。「大國及中亞能源政策學術會議」。2007年9月27日。中壢:清雲科技大學歐亞研究中心。
吳玲君。2007。〈中國與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東亞區域意識下的亞太戰略發展》。金榮勇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李明。2007。〈中國與東北亞地區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中國大陸對非西方世界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2007年5月25日。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
李國雄。2007。〈中國對東南亞的能源外交策略與外交〉。「中國大陸對非西方世界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2007年5月25日。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
周耿生、張豐財 。2007。〈中亞能源俱樂部〉。「大國及中亞能源政策學術會議」。2007年9月27日。中壢:清雲科技大學歐亞研究中心。
周耿生。2005。〈中亞相關區域組織對上海合作組織的影響〉。「第五屆台灣與中亞論壇國際學術會議」。2005年11月23日-24日。中壢:清雲科技大學歐亞研究中心。
姜書益。2007。〈中哈油管的興建及期面臨的挑戰〉。「大國及中亞能源政策學術會議」。2007年9月27日。中壢:清雲科技大學歐亞研究中心。
柯玉枝。2007。〈美、中、台三邊關係中的拉美因素〉。《東亞區域意識下的亞太戰略》。金榮勇編。臺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連弘宜。2007。〈中國大陸對俄羅斯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中國大陸對非西方世界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2007年5月25日。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
陳文生。2007。〈中國對伊朗之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中國大陸對非西方世界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2007年5月25日。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
傅順榮。2007。〈日本中亞能源政策〉。「大國及中亞能源政策學術會議」。2007年9月27日。中壢:清雲科技大學歐亞研究中心。
彭慧鸞。2007。〈亞太能源安全的政治經濟分析〉。《東亞區域意識下的亞太戰略發展》。金榮勇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黃錦軍。2007。〈美國中亞能源政策〉。「大國及中亞能源政策學術會議」。2007年9月27日。中壢:清雲科技大學歐亞研究中心。
趙志凌、林明章。2007。〈中國能源政策發展中的中亞因素〉。「大國及中亞能源政策學術會議」。2007年9月27日。中壢:清雲科技大學歐亞研究中心。
劉祥妹。2006。〈中亞相關區域組織對上海合作組織的影響〉。「第六屆台灣與中亞論壇國際學術會議」。2006年11月23日-24日。中壢:清雲科技大學歐亞研究中心。
鄧中堅。2007。〈中國大陸對拉丁美洲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中國大陸對非西方世界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2007年5月25日。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
魏百谷。2007。〈中國大陸對中亞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中國大陸對非西方世界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2007年5月25日。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
羅勝雄。2006。〈中亞相關區域組織對上海合作組織的影響〉。「第六屆台灣與中亞論壇國際學術會議」。2006年11月23日-24日。中壢:清雲科技大學歐亞研究中心。

網路資料:
《經濟部》。http://www.moea.gov.tw
《中華民國經濟部能源局》。http://www.moeaboe.gov.tw
《台灣經濟研究院》。http://www.tier.org.tw
《國防事務研究中心》。http://www.rcnda.nccu.edu.tw
《中華中華歐亞基金會》。http://www.fics.org.tw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old.npf.org.tw
《台灣石油公會》。http://www.tpwu.org.tw
《東森新聞網》。http://www.ettoday.com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聯合新聞網》。http://mag.udn.com
《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libertytimes.com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
《BBC中文網》。http://news.bbc.co.uk
《美國之音中文網》。http://www.voafanti.com
《世界石油網訊》。http://finance.sina.com.cn
《中共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
《中共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
《海峽評論》。http://www.adanstar.com 
《國政評論》。http://old.npf.org.tw
《中國石油網》。http:// www.oilnews.cn
《中國經濟網》。http://intl.ce.cn
《中國能源網》http://www.newenergy.org.cn
《中國經濟報刊網》。http://www.jjbk.cn 
《中國網》。http://big5.china.com.cn
《人民網》。http://theory.people.com.cn
《資源網》。http://big5.lrn.cn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
《新浪網》。http://chanye.finance.sina.com.cn
《南方網》。http:// www.southcn.com
《大公網》。http://www.takungpao.com 
《環球能源網》。ttp://oilningxia.mofcom.gov.cn
《海峽資訊網》。http://www.haixiainfo.com.tw/1190.html
《多維新聞網》。http://libertytimes.com


貳、英文部分:

專書:
Angang, Chen. “Malacca: America’s Coveted Strategic Outpost” Modern Ships, December 2004.

Eisenman﹐Joshua.2007. “China's Post-War Strategy in Africa:Examing Beijing's Methods and Objectives”.China and The Developing World:Beijing's Strateg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ry. Eisenman﹐Joshua.et al.NY:M.E Sharpe Press .

Ericson﹐Andrew and Gabe﹐Collins.“Beijing Energy Security Strategy:The Significance of a Chinese state-Owned Tanker Fleet”Orbis﹐A Journal of World Affairs﹐Fall 2007.

Figueiredo﹐Joseph.“U.S Foreign Policy in Latin America::Time for a Change”Orbis﹐A Journal of World Affairs﹐Fall 2007.

Liu﹐Xuecheng.“Chinas Energy Seurity and Its Grand Strategy”The Stanely Foundation﹐﹐Fall 2007.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8,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Oresman﹐Matthew.2007. “Repaving the Silk Road:China 's Emergence in Central Asia”.China and The Developing World:Beijing's Strateg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ry. Eisenman﹐Joshua.et al.NY:M.E Sharpe Press .

Pehrson﹐Christopher J“String of Pearls: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China’s Rising Power Across the Asian Littoral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July 2006.

Penh﹐Phnom. “MRC Navigation Strategy".Mekong River Commission.Auguest 2003.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SIPRI YEARBOOK 2007 CHAPTER SUMMARIES.

Yoshihara﹐Toshiand Holmes﹐James.“Command of the Sea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Orbis﹐Fall 2005.

Yufeng﹐Mao.2007. “China's Interest and Strategy in the Middle east and Arab World”.China and The Developing World:Beijing's Strateg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ry. Eisenman﹐Joshua.et al.NY:M.E Sharpe Press .


網路資料:
ASIA TIMES. http://www.atimes.com
Association for Asia Research. http://www.asianresearch.org
BBC News. http://www.uofaweb.ualberta.ca.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7. http://www.bp.com
China Economic Review. http://www.chinaeconomicreview.com 
Commentary Magazine. http://www.commentarymagazine.com
Defense News com. http://www.opendemocracy.net
Foreign Affairs. http://www.foreignaffairs.org
Herritage Foundation.http://www.heritage.org
Jamestown Foundation. http://jamestown.org
Military Review .http://findarticles.com 
National Interest. http://www.nationalinterest.org
New York Times. http://query.nytimes.com
Oil & Gas Journal . http://www.ogj.com
PINR. http://www.pinr.com
Reuters News. http://uk.reuters.com
The Hindu. http://www.hindu.com
The Times of India. http://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
The Washington Times. http://www.wmdterror.co
YaleGlobal. http://yaleglobal.yale.edu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