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209201602050000
DOI 10.6846/TKU.2016.00075
論文名稱(中文) 地方感的研究與縫補─以台北大橋町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Research of “Sense of Locale” and Mending - A Case Study of Da-Qiao-Ding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2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廖斐昭
研究生(英文) Fei-Chao Liao
學號 60136059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7-05
論文頁數 11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劉欣蓉
委員 - 賴仕堯
委員 - 宋立文
關鍵字(中) 地方感
集體記憶
日常生活
認同
關鍵字(英) Sense of Locale
Collective Memory
Daily Life
Identific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都市中的老社區常有許多問題需要面對,像是人與人間冷漠疏離的關係、舊有核心家庭的瓦解、面臨急需都更的現象,城市中不同族群常依地理區分各自階層與文化,而弱勢的老舊社區因族群龐雜、邊緣、租屋者眾的關係,較難有認同與共享的觀念,造成地方認同分裂的問題,因此先研究地方感及提供解決的方向,將社區過往的記憶與現今問題做縫補。

    首先,從大橋町的歷史去理解社區脈絡,對應各階段的治理,因身處在全球資本市場下時代產生的社會變遷,瞭解居民的生活處境與庶民文化,像是清茶館、傳統粿行、營造業的勞動者、歌仔戲戲曲文化…等等,再者,觀察地方居民每日的日常行為,如何透過身體實踐去建構場所,例如街角的聚集聊天、長期擺放在相同位置的椅子、老人每日喝茶的清茶館及外推的攤車,使各場所成為「地方感」的一部分,最後,調查社區空間現況與社區議題,因社區高齡化人口眾多,並有族群間排擠的問題,因此提出社區時間銀行概念,使部分弱勢居民能用時間換取服務,將現況議題作為社區地方感的延伸,空間上加入社區廚房、書坊、孩童玩樂區、農園、清茶館、攤商家、街角改造等不同議題做設計,因議題位於同個街廓,因此不同族群在此將更有機會交流,也更有彼此對話與理解的可能。

    大橋町具有歷史的集體記憶,因此活動上選擇將看戲的共享文化再現成今日的社區電影院,透過日常生活實踐去認同地方,將家的觀念延伸,對城市新的共享「大家庭」再定義。
英文摘要
Old communities have many problems to face in cities, such as the modern society are full of apartness, core family disruption, facing the phenomenon of urban renewal, many different groups often distinguish society hierarchy and culture by geography, the vulnerable old community lacks the perception of identification and sharing, because of massive groups, marginalization, result in the division of place identification, so I try to research “sense of locale” and provide a solution to mend all issues from past to present.

First of all, to understand the context of Da-Qiao-Ding Community from its history, corresponding to the administration for each phase. Under the social changes in an era of global capitalism market, to know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residents and the cultures of the common people, such as tea houses, traditional workshops of fried rice noodle, construction workers, Taiwanese opera etc. Moreover, observe the local people’s daily behaviors, how to practice to construct places through bodies, such as chatting in the street corners, chairs being positioned in the same place for a long time, tea houses the old people visit daily, and wheeled stalls outside, to make each place as a part of “sense of locale”. Finally, survey the special present situations and issues of community. Since the large population of elders, with the repelling problem among groups, hence propose the concept of “bank of community time”, to permit some vulnerable residents to get services by changing time, to extend the sense of locale involved with present issues. In term of space, input community kitchen, library, playground for children, garden, tea house, stalls, street corner innovation etc. as the design to different issues. Since the issues are in the same street, different groups will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communicate, and increase the possibility to talk and understand.

Da-Qiao-Ding have collective memory of history, hence in term of activity, transfer sharing culture of theatergoing into community theater nowadays, to identify the place through daily life practice, extending home perception, redefining new sharing “big home” in citi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一、流變的地方	2
二、情感理性與地方	3
三、大橋町的優勢	4
四、老社區的問題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背景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8
一、研究方法	8
二、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歷史回顧	10
第一節 往來的商運之路(1895-1945)	10
一、水運興起的移工文化	10
二、地圖研究	12
三、小結	13
第二節 人力市場與庶民文化(1945-1990)	14
一、台北橋下挑工與大橋市場	14
二、閒暇的茶室文化	16
三、庶民的大橋戲院	17
四、小結	18
第三章 大橋町生活研究	19
第一節 地方小型商業聚集點	19
一、菜市場	20
二、延三夜市	20
三、小型米食產業	21
四、清茶館	22
五、.雜貨店	23
六、.小結	24
第二節 街角生活聚集	25
第三節 地方空間現象	29
一、歷史巷弄紋理	29
二、社區內的閒置歷史空屋	31
三、攤販門口堆置許多備料設備	32
四、孩童街巷穿梭	33
五、老人街角的聊天	34
六、長者群聚的清茶館	35
七、綠意點綴的場所	35
八、種菜行為	37
九、小結	37
第四章 案例研究	40
第一節、共享的綠帶空間	40
第二節、具地方感受的場所	42
第三節、歷史的記憶空間活化	43
第四節、共享的社區廚房與農園	44
第五節、孩童玩樂的空間	46
第五章 地方議題與基地策略	48
第一節 議題一、破敗的歷史老屋	48
一、策略	48
二、基地選擇	49
第二節 議題二、社區老人眾多,有照護需求,並缺乏老人與居民間的聚會場所	52
一、策略	57
二、基地選擇	58
第三節 議題三、清茶館隱身在巷弄中過於封閉	58
一、策略	59
二、基地選擇	59
第四節 議題四、攤商門口備料空間未妥善區隔造成空間問題	61
一、策略	61
二、基地選擇	62
第五節 議題五、缺乏開放的綠帶活動空間	63
一、策略	63
二、基地選擇	64
第六節 議題六、缺乏孩童遊戲場所與放學後休憩空間	65
一、策略	66
二、基地選擇	66
第七節 議題七、老人街角聚集的空間問題	68
一、策略	68
二、基地選擇	69
第八節 基地議題與計畫	70
一、社區社會計畫	70
二、議題對應基地位置	71
第六章 基地調查與分析	72
第一節 基地歷史調查	72
第二節 基地分析	77
第七章 設計執行	82
第一節  全區配置	82
第二節 設計議題執行	85
一、基地A	86
二、基地B	91
三、基地C	93
四、基地D	95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97
參考書目	98
附錄一 台北都市發展史	99
附錄二 居民訪談	101
附錄三 地方空間型態	106

表目錄
【表一、大橋町的歷史巷道】本研究拍攝整理	29
【表二、大橋町的閒置歷史空屋】	31
【表三、攤商家門前堆置的被料設備】	32
【表四、孩童在巷弄間玩樂的景象】	33
【表五、老人街角聚集的聊天場所】	34
【表六、巷弄內的清茶館】	35
【表七、綠意點綴的場所】	35
【表八、綠意點綴的場所】	37
【表九、共享綠帶案例】	40
【表十、同安街社區周邊】	42
【表十一、鹿港九曲巷】	43
【表十二、PRINZESSINNENGARTEN】	44
【表十三、英國TRJFP CAFÉ】	45
【表十四、ALDO VAN EYCK作品】	46
【表十五、台北市97年各行政區人口特質】	52
【表十六、台北市96年各行政區家庭收支特性】	53
【表十七、社區長者資源】	55
【表十八、大橋國小家長職業】	65
【表十九、 議題對應的基地】	71
【表二十、歷史街廓的路徑變化】	74

 
圖目錄
【圖1大橋町鳥瞰圖】 	7
【圖2研究流程圖 】	9
【圖3 1905年台北市區改正圖】	11
【圖4 1905年台北市區改正圖】	12
【圖5日治時期人口分布圖】	13
【圖6台北大橋】	14
【圖7 大橋戲院舊址】	17
【圖8 台北大橋下活動中心位置】	17
【圖9 草埔仔市場】	20
【圖10 延三觀光夜市】 	21
【圖11 小型米食產業】 	21
【圖12 社區內雜貨店A】	23
【圖13 社區內雜貨店B】 	23
【圖14 地方居民聚集的場所】	25
【圖15 群聚街角的老人】 	26
【圖16 路口街角聚集的老人】	26
【圖17 里長辦事處前聚集的老人】	27
【圖18 理髮店中聚集的老人】	27
【圖19 市場街角聚集的老人】	28
【圖20 清茶館內喝茶的老人】	28
【圖22地方街角聚集的生活】	39
【圖23 台北市國興水漾社區農園】	44
【圖24 台北市國興水漾社區農園】	50
【圖25 歷史空屋基地】	51
【圖26 台北大橋下活動中心位置】	56
【圖27公共空間基地】	58
【圖28迪化街二段附近清茶館所在位置】	59
【圖29清茶館基地】	60
【圖30空地堆置情況】	61
【圖31 攤商家門前改善基地】	62
【圖32 居民與攤商家門前改善基地】	62
【圖33 空地內老樹現況】	63
【圖34空地內空間現況】	64
【圖35妙兔文理短期補習班】	65
【圖36孩童放學路徑】	66
【圖37孩童玩樂基地】	67
【圖38 老人街角聊天聚集位置】	69
【圖39議題對應之基地位置】	71
【圖40基地街廓】	72
【圖41基地現況手繪	76
【圖42基地現況老屋位置】	76
【圖43歷史空屋現況】	77
【圖44基地閒置現況】	77
【圖45基地雜物現況】	78
【圖46基地現況】	78
【圖47人行動線】	79
【圖48汽機車動線】	79
【圖49樓層高度】	80
【圖50老人居住位置】	80
【圖51基地剖面使用現況】	81
【圖52老人常去地點】	81
【圖53全區配置圖】	82
【圖54長向立面圖】	83
【圖55短向立面圖】	84
【圖56基地A想像與活動】	85
【圖57社區照護中心一樓平面圖】	86
【圖58社區照護中心二樓平面圖】	87
【圖59社區分享中心一樓平面圖】	88
【圖60社區書坊二樓平面圖】	89
【圖61基地B想像與活動】	90
【圖62攤商與清茶館空間改善】	91
【圖63基地C想像與活動】	92
【圖64社區餐廳平面圖】	93
【圖65孩童玩樂區與農園平面圖】	94
【圖66基地D街角空間改善圖】	95
【圖67基地D街角空間改善圖】	96
參考文獻
中譯書目
Zygmunt Bauman
2003 《工作、消費與新貧》,王志弘譯,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David Harvey 
2003《後現代的狀況》,周憲.許鈞主編,阎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George Kated
1980《現代人論烏托邦》,孟祥森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Josef Piepr
2003《閒暇文化的基礎》,劉森堯譯,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Hilde Heynen
2012《建築與現代性》,台北:國立台灣博物館.台灣現代建築學會。
Tim Cresswell
    2007《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王志弘徐苔玲譯,台北:群學出版有限 
         公司。

中文書目
葉肅科
1993 《日落台北城》,台北:自立晚報社。
黃武達
1997 《臺北市之近代都市計畫》,台北:台灣都市史研究室。
劉懷玉
   2006《現代性的平庸與神奇》,張一兵主編,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陳其澎
   2011《身體與空間》,台北:暢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萬傳
   1990 大同區專輯開發史,《台北文獻》,  91期,頁1-40。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