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208200715270600
DOI 10.6846/TKU.2007.00077
論文名稱(中文) 以廢墟為媒介之自然與人造的對話
論文名稱(英文) Dialogue between Artificial and Nature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Ruin Plac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2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翁偉真
研究生(英文) Wei-Chen Weng
學號 69430036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7-03
論文頁數 10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珍誠(097016@mail.tku.edu.tw)
共同指導教授 - 劉綺文
委員 - 施弘晉
委員 - 江冠勳
關鍵字(中) 廢墟
地景
生態浩劫
永續
後工業
仿生
綠設計
關鍵字(英) Ruin
Landscape
Eco-Havoc
Sustainability
Post-Industrial
Imitat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針對由於後工業、泡沫化、過度開發等社會文化發展進程,所產生的建築遺跡、棄置建築、廢棄廠房等所謂的廢墟為對象。使用模仿、學習、連結、整合等概念,以設計為媒介,探討廢墟於環境中之再生,並且重新詮釋自然與人造相依的意義,研究自然與人工相互交織的設計系統。以建築與環境之共構,向大自然學習的永續建築設計手法,探討真自然、人為、人造自然等層級如何交織於環境之中。
  經過自然重新覆蓋之後的廢墟,我們能發現許多的故事存在於其中。廢墟空間與環境中包含多層次的訊息可供拆解與探索,以空間與環境中所透露的訊息作為線索,設計出新的元素來回應與覆蓋舊有的元素。最後的整體設計中運用了視覺、功能、與想像等元素來構成。設計操作以詮釋、轉化與再生的方式,使用既有結構體來處理環境中透露的訊息,並且與自然產生對話的想法。
  在本研究中將上述設計流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中,進行第一代、第二代與第三代之廢墟設計實驗探討,藉由環境中之現象觀察,執行最符合現有環境之設計操作。第二階段以地景藝術操作,探討存在於環境中之人造自然,以最低限的手法在自然中置入人造物來詮釋自然環境。第三階段以一、二階段之經驗進入都市,企圖將自然帶入以人類活動為主的都市,探討自然在都市中重新產生之可能。希望能以此為都市帶來與自然對話之機會,期待在不同的環境與人工交織程度下,找出以新造物對應環境現況之法則。以此法則解決在人類行為影響下,存在於環境或都市中為數不少的廢墟問題,當這些為數不少的廢墟形成連鎖後,將成為都市中的新介面、新層級。這樣的人造與自然對話,將會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出現。將一群原本零散於環境中的人為廢棄物重新組織與定義,並且符合自然,是一種符合生物法則的有機轉換。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social culture develop progress such as post-industrial, bubblier and over-development which generate ruins as architectural ruin, abundant building and abundant factory as subject. Using the concepts of simulation, learning, inter-relationship and integration, discussing the design as a media for the ruins reborn in environments, re-interpreting the meaning of artificial and nature cling each other, and researching the design system of co-effecting of nature and artificial.  Using the architecture to construct with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which learned from the nature to confer how the layers of nature and artificial effecting each other in the environment.

We can find a lot of stories in ruins, which recovered by nature.  Ruin spaces and environments contain layers of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dismounting and discovery.  Using the information talked by the spaces and environment as clue to design new elements to reply, interpret original elements.  The complete design works with elements of vision, function and imagination to construct.  Design operation by transform, interpret and relive, using existing structure to deal with information given by the environment and to have dialogue with nature. 

In this research diving the design process into three sections.  In the first section, proceeding consists of 1st generation, 2nd generation and 3rd generation ruin design experiments, are from the observ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phenomena to enforce the most suitable design operation for existing environment.  In 2nd section, using land-arts to confer existing artificial nature in environment and to re-interpret the nature by implant limited artificial objects.  In 3rd section, applying the experiences from the 1st and 2nd sections and bring these experiences into the city which mainly activated by human.  Confer the new possibilities of nature in the city and hope to start new dialogue between nature and city.  Find out the order of new builds respond to the environment in common for different artificial and environments.  By this order to solve the ruins in the city which generate by the human behave.  By the time these ruins chain up in the city, it would become a new layer in the city, and this kind of dialogue in between nature and artificial will show up in our lives.  Re-organized and re-interpret a group of unstructured abundant objects and to make them follow the order of nature, which follow the biological natural transform.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動機…1
1-1.1  對自然與生物的喜好…1
1-1.2  跟隨Marco Casagrande教授的經驗…2
1-1.3  生活型態所形成的環境意識之反省…3
1-2  研究目的…4
1-2.1  探討資本主義後的空間與環境意識…4
1-2.2  探討廢棄地景對於環境與文化之重構…5
1-2.3  工業後思維…5
1-3  研究背景…7
1-4  預期成果…8
1-5  研究流程架構…10

第二章   文獻與案例分析…11
2-1  自然環境…11
2-1.1  自然美學…11
2-1.2  生態浩劫…13
2-1.3  環保與永續…14
2-1.4  綠設計…15
2-2  人文地景…16
2-2.1  自然地景之於人類行為…16
2-2.2  後工業地景…18
2-3  廢墟地景之定位與背景…19
2-3.1  資本主義後建築觀(綠色資本主義)…19
2-3.2  第三空間與廢墟…21
2-3.3  廢墟與地方…22
2-4  相關案例…24
2-4.1  60分鐘人…24
2-4.2  波坦金禪公園…25
2-4.1  杜依斯堡景觀公園…26
2-4.4  豬舍再利用…28
2-5  個人經驗…29
2-5.1   老家與廢墟…29
2-5.2   寶藏巖…30
2-5.3   萬華406號展場…31
2-5.4   第十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台灣館…32

第三章   第一階段設計操作…33
3-1  前言…33
3-2  第一階段操作基地分析…34
3-3  小廢墟第一代…36
3-1.1  廢墟拉鍊…37
3-3.2  廢墟紐扣…37
3-3.3  廢墟口袋…38
3-3.4  光影柱…38
3-3.5  人工步道系統…39
3-3.6  樹塔…40
3-3.7  自然培育槽…41
3-3.8  環境實驗體…41
3-4  小廢墟第二代…42
3-4.1  一樓部分…43
3-4.2  二樓部分…46
3-5  小廢墟第三代…50
3-5.1  圍塑性配置…51
3-5.2  二樓開放平台…52
3-5.3  工業意象…53
3-5.4  整合後鏈結…54
3-5.5  廢墟第三代結論…55

第四章   第二階段設計操作…56
4-1  前言…56
4-2  基地現象…57
4-3  基地活動前置研究…59
4-4  基地內活動重點區域分析…60
4-5  沙崙海水浴場新建設施設計…61
4-5.1  沙灘鞋櫃…62
4-5.2  沙灘碼頭…64
4-5.3  牽引塔…66
	
第五章   第三階段設計操作…69
5-1	前言…69
5-2	基地現況與分析…70
5-3	設計概念拼貼…71

第六章   結論…72
6-1  設計模型回顧…72
6-1.1  第一階段操作模型分析…73
6-1.2  第二階段操作模型分析…74
6-1.3  第三階段操作模型分析…75
6-2  三階段設計後結論與建議…76
6-2.1  第一階段…76
6-2.2  第二階段…77
6-2.3  第三階段…78
6-3  三個研究後的對話…79
6-3.1  綠設計之於綠建築與舊建築再利用…79
6-3.2  人造與自然對話…81
6-3.3  視覺與非視覺…83
6-4  兩年研究過程中對廢墟的體認…85
6-4.1  廢墟角色…85
6-4.2  廢墟意義…85
6-4.3  廢墟之美…86
6-5  後續發展與建議…87

參考文獻…88
翻譯書籍…88
中文書籍…89
英文書籍…90
碩博士論文…90
中文期刊…91
參考網站…91

附錄…92
第一階段設計版面…93
第二階段設計版面…97
第三階段設計版面…101







圖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
圖1-1.1-1      自然生物型態…1
圖1-1.1-2      地球地表之自然地景 -1…2
圖1-1.1-3      地球地表之自然地景 -2…2
圖1-1.2-1      衛武營未來館參展…2
圖1-1.2-2      衛武營未來館…2
圖1-1.2-3      寶藏巖地景設計The Printing of Treasure Hill…3
圖1-2.3-1      SLUM改善概念圖…6
圖1-2.3-2      SLUM週遭經濟活動…6
圖1-2.3-3      印度孟買SLUM區意象…6
圖1-2.3-4      自然生存機制…6
圖組1-3-1~4	  原始環境地表至廢棄建築地景之時代演進過程…8

第二章   文獻與案例分析
圖2-1.1-1      自然美學之比例法則 (費波拉其數列) …11
圖2-1.1-2      向日葵花結構可發現費波拉其數列值…12
圖2-1.1-3      柯比意模數表…12
圖2-1.1-4      黃金矩形與螺線…12
圖2-1.1-5      恰似黃金比例之黃金矩形…12
圖2-1.2-1      人類行為所造成的生態浩劫…13
圖2-1.3-1      環境的轉變將危害到人類活動…14
圖2-1.3-2      資源的大量消耗…14
圖2-1.4-1      人類過度開發自然將得到嚴重後果…15
圖2-2.1-1      自然紋理與人造紋理…16
圖2-2.1-2      在地表上所留下的各式人造紋理 …17
圖2-2.2-1      工業地景…18
圖2-2.2-2      廢棄工業地景…19
圖2-4.1-1      船體內部橡樹園…24
圖2-4.1-2      船體內部空間…24
圖組2-4.2-1~3  波坦金禪公園空間…25
圖2-4.3-1      杜依斯堡景觀公園一角…26
圖2-4.3-2      工業廠房與植物之鍊結…26
圖2-4.4-1      豬舍新空間置入過程…28
圖2-5.1-1      老家前樓現況…29
圖2-5.1-2      老家前樓內部…29
圖2-5.1-3      自然與時間所形成的痕跡…29
圖2-5.2-1      寶藏巖聚落共生機制…30
圖2-5.2-2      植物與廢棄空間關係…30
圖2-5.2-3      廢棄空間…30
圖2-5.2-4      寶藏巖…30
圖2-5.2-5      概念拼貼…30
圖2-5.3-1      施工現場…31
圖2-5.3-2      施工過程…31
圖2-5.3-3      展示架局部…31
圖2-5.3-4      萬華406號廣場競圖展示架…31
圖2-5.4-1      第十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展間…32
圖2-5.4-2      禪園內部…32
圖2-5.4-3      於雙年展中所發行的IL UOMO報刊…32

第三章   第一階段設計操作
圖3-1-1        研究所一年級下學期之操作階段小結…33
圖3-2-1        基地現況…34
圖3-2-2        基地區位俯視圖…34
圖3-2-3        基地周遭…34
圖3-2-4        基地內現象觀察…35
圖3-3.1-1	  廢墟拉鍊…37
圖3-3.2-1	  廢墟鈕釦…37
圖3-3.2-2	  廢墟鈕扣現場合成示意圖 -1…37
圖3-3.2-3	  廢墟鈕扣現場合成示意圖 -2…37
圖3-3.3-1	  廢墟口袋…38
圖3-3.4-1    光影柱使用說明…38
圖3-3.4-2    自然用光與人類用光…38
圖3-3.4-3    光影系統透視…38
圖3-3.5-1    概念分析…39
圖3-3.5-2    樹木生長遇到結構轉向使用上段階梯生長情形…39
圖3-3.5-3    植物現象…39
圖3-3.5-4    人工步道系統…39
圖3-3.6-1    結構體下歪扭生長…40
圖3-3.6-2    人與自然共處系統…40
圖3-3.6-3    樹塔系統…40
圖3-3.6-4    樹視角…40
圖3-3.6-5    概念說明…40
圖3-3.6-6    樹塔…40
圖3-3.7-1    壁緣現況…41
圖3-3.7-2    苔類生長情形…41
圖3-3.7-3    Step 1:懸掛培育槽…41
圖3-3.7-4    Step 2:植物種植…41
圖3-3.7-5    Step 3:自然培育…41
圖3-3.8-1    東西、南北向開窗單元空間…41
圖3-3.8-2    環境實驗體透視…41
圖3-4.1-1    一樓平面圖…43
圖3-4.1-2    進口位置…44
圖3-4.1-3    樓梯與半透空走廊…44
圖3-4.1-4    半透空走廊…44
圖3-4.1-5    半透空走廊位置…44
圖3-4.1-6    臥房及抬升樓板…45
圖3-4.1-7    客廳與週遭景觀…45
圖3-4.1-8    客廳外環境現況…45
圖3-4.1-9    廚房及附屬景觀…45
圖3-4.1-10   廚房位置現況…45
圖3-4.2-1    二樓平面圖…46
圖3-4.2-2    二樓俯視圖…47
圖3-4.2-3    起居室位置…47
圖3-4.2-4    書房及前側大露台…47
圖3-4.2-5    起居室位置…47
圖3-4.2-6    起居室室內模擬…47
圖3-4.2-7    大露台與書房及臥室關係圖…47
圖3-4.2-8	大露台現況…47
圖3-4.2-9	 以極簡對應環境…48
圖3-4.2-10	 植物攀附路徑…48
圖3-4.2-11	 廢墟第二代設計結論…48
圖3-4.2-12	 廢墟第二代設計結論…48
圖3-4.2-13	 廢墟現況…48
圖3-4.2-14 	 各向剖面說明…49
圖3-5.1-1	 圍塑性配置推演…51
圖3-5.1-2	 縱向圍塑配置説明…51
圖3-5.1-3	 平向圍塑配置說明…51
圖3-5.2-1	 廢墟二樓現況…52
圖3-5.2-2	 平台空間…52
圖3-5.3-1	 魯爾工業區意象…53
圖3-5.3-2	 魯爾工業區意象…53
圖3-5.3-3	 工業意象…53
圖3-5.4-1	 外牆系統發展圖…54
圖3-5.4-2	 雨水轉換外牆系統剖面圖…54
圖3-5.4-3	 雨水轉換外牆系統位置…54
圖3-5.5-1	 廢墟第三代圖組…55
圖3-5.5-2	 廢墟第二代與第三代結論比較…55

第四章   第二階段設計操作
圖4-2-1 	 沙崙廢棄碼頭…57
圖4-2-2 	 人類異想行為…57
圖4-2-3 	 多元使用平台…57
圖4-2-4 	 地形所創造的豐富活動形態…57
圖4-2-5 	 豐富的人類活動行為…57
圖4-2-6		 基地現況圖組A-D…58
圖4-3-1 	 環境調查…59
圖4-3-2 	 遊客行為調查…59
圖4-4-1		 基地內活動重點區域分析…60
圖4-5.1-1	 金屬材質實驗…62
圖4-5.1-2	 一套幫助您玩海的傢俱設計…62
圖4-5.1-3	 單元組成方式…63
圖4-5.1-4	 視覺辨識說明…63
圖4-5.2-1	 外灘碼頭預告漲潮時的樣貌…64
圖4-5.2-2	 天色昏暗時的碼頭結構…65
圖4-5.2-3	退潮時的結構形態…65
圖4-5.2-4	漲潮時的結構形態…65
圖4-5.2-5	海水退潮時的現場地形…65
圖4-5.2-6	海水漲潮時的現場地形…65
圖4-5.2-7	全時待命的外灘碼頭…65
圖4-5.3-1	牽引塔…66
圖4-5.3-2	觀看牽引塔視角由下而上…67
圖4-5.3-3	視角分析…67
圖4-5.3-4	人造地景上由視角所構成的震撼…67
圖4-5.3-5	牽引塔面海向…67
圖4-5.3-6	塔上牽引機具…68
圖4-5.3-7	牽引塔背海向與牽引機具…68

第五章   第三階段設計操作
圖5-2-1 	基地現況…70
圖5-2-2 	基地週遭…70
圖5-2-3 	基地週遭都市涵構…70
圖5-3-1 	設計概念拼貼…71

第六章   結論
圖6-1.1-1 	第一階段操作模型…73
圖6-1.1-2 	人造後自然之基地涵構…73
圖6-1.1-3 	第一階段設計結論…73
圖6-1.2-1 	第二階段操作模型…74
圖6-1.2-2 	沙崙廢棄地景…74
圖6-1.2-3 	海水浴場傢俱系列之一…74
圖6-1.3-1 	第三階段操作模型…75
圖6-1.3-2 	複雜的都市涵構…75

表目錄
表1-4-1 	本研究流程三階段之分類依據與現有涵構比較…9
參考文獻
翻譯書籍
Alain de Botton , 2006 , The Architecture of Happiness ; 陳信宏 譯,2007,《幸福建築》,台北:先覺。
Alicia Imperiale , 1996 , NEW FLATNESS : Surface Tension in digital Architecture ; 邱信賢 譯,2002,《建築新表面》,台北:旭營文化。
David Gissen , 2005 ,Big & Green ; 呂奕欣 譯,2005,《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永續建築》,台北:木馬文化。
David Pearson , 2005 ,Design your Natural Home ; 洪世民 譯,2007,《設計自然屋》,台北:日月文化。
David Suzuki , 1997 , The Sacred Balance ; 何穎怡 譯,2000,《神聖的平衡》,台北:商周出版。
Edward Relph , 1987 , The Modern Urban Landscape ; 謝慶達 譯,2002,《現代都市地景》,台北:田園城市。
Edward W. Soja , 1996 ,Thirdspace ; 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 譯,2004,《第三空間》,台北:桂冠圖書。
Earth Pledge , 2001 ,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White Papers ; 陳重仁 譯,2006,《永續建築白皮書》,台北:積木文化。
George F. Thompson & Frederick R Steiner , 1997 , Ecological Design and Planning ; 洪得娟、顏家芝 譯,2000,《生態設計和規劃》,台北:六和。
Gillian Rose , 2001 , Visual Methodologies ; 王國強 譯,2006,《視覺研究導論》,台北:群學。
James Gleick , 1987 , Chaos ; 林和 譯,1991,《渾沌》,台北:天下文化。
John Gribbin , 2004 , Deep Simplicity ; 馬自恆 譯,2006,《深奧的簡潔》,台北:商周出版。
Janine M. Benyus , 1997 , Innovation Inspired by Nature Biomimicry ; 張曌菲 譯,1998, 《人類的出路》,台北:胡桃木。
Mark Buchanan , 2002 ,Nexus;胡守仁 譯,2003,《連結》,台北:天下文化。
Mario Livio , 2002 , The Golden Ratio , Mario Livio ; 丘宏義 譯,2004,《黃金比例》,台北:遠流。
Paul Hawken , 2002 , Natural Capitalism ; 吳信如 譯,2006,《綠色資本主義》,台北:天下文化。
Philip Smith , 1995 , Cultural Theory : An Introduction;林宗德 譯,2004,《文化理論的面貌》,台北:偉伯文化。
Richard Sennett , 1994 , Flesh and Stone;黃煜文譯,2003,《肉體與石頭》,台北:麥田出版。
Stanley Abrcrombie , 1993 , Architecture As Art ; 吳玉成 譯,2004,《建築之藝術觀》,台北:建築情報。
Steven Vogel , 1998 , Cats Paws and Catapults : Mechanical Worlds of Nature and People ; 楊永鈺譯,2004,《貓掌與彈弓》,台北市:先覺。
Tim Cresswell , 2004 ,Place ; 徐苔玲、王志弘 譯,2006,《地方》,台北:群學。
蘆原義信,1989,「隱藏的秩序」;常鍾巂 譯,1995,《隱藏的秩序》,台北:田園城市。

中文書籍
褚瑞基,1999,《人與自然》,台北:田園城市。
姚瑞中,2004,《台灣廢墟迷走》,台北:田園城市。
蔡錚雲,2006,《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文化》,台北:邊城。
陳郁秀,2002,《文化空間創意再造》,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英文書籍
Alex S. Maclean , 2003 , Design on the land , New York : Thames & Hudson.
Hugh Aldersey-Williams , 2003 , Zoomorphic , London : Laurence King.
Julius Wiedemann , 2006 , London : TaschenAdvertising Now. Print , 
Mike Hansell , 2005 , Animal Architecture , New York : Oxford Press.
Tom Porter , 2004 , Archispeak , New York : Spon Press.

碩博士論文
李馬文,2005,《空間延異探討》,碩士論文,淡江建築研究所。
簡煥章,2004,《空間的原型與改寫》,碩士論文,淡江建築研究所。
張銘政,2004,《都市裡的水》,碩士論文,淡江建築研究所。
朱弘,2003,
《綠與生活事件:空間組構與效能提升在綠與生活事件上的運用》,碩士論文,淡江建築研究所。
蔡易霖,2002,《非公園》,碩士論文,淡江建築研究所。
蕭佳佳,2001,《自然紀念公園》,碩士論文,淡江建築研究所。
陳科吉,2000,《有機建築在電腦輔助設計下的建築設計操作》,碩士論文,淡江建築研究所。

中文期刊
施向誠,2003,<Third (Other) World>,《dA 夯》,02:pp.66-85。
陳艾薇,2005,<舊建築。新空間>,《建築Dialogue》,96:pp.20-75。
陳艾薇,2006,<第十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Ⅱ>,《建築Dialogue》,108:pp.54-59。

參考網站
Casagrande Laboratory:http://www.clab.fi
準建築手札:http://forgemind.net/xoops/modules/news
廢墟佔領計畫:http://www.wretch.cc/blog/Bbrother&category_id=2245599
穿越-廢墟與文明視覺藝術展:http://ruins.bluecircus.net/archives/001983.html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