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207201921432600
DOI 10.6846/TKU.2019.00051
論文名稱(中文) 影像的知識與建構-來自心理距離與視線熱區的證據
論文名稱(英文) The Construction of Image Knowledge - Evidence from Psychological Distance and Sight Hot Zon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林資婷
研究生(英文) Tzu-Ting Lin
學號 60505004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6-25
論文頁數 9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唐大崙
委員 - 莊賢智
委員 - 楊明昱
關鍵字(中) 眼球運動測量儀
攝影作品
藝術鑑賞
視覺知覺
關鍵字(英) eye movement measuring instrument
photography
art appreciation
visual percep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將採用眼球運動記錄儀器紀錄具體思考攝影專長人士、抽象思考攝影專長人
士、具體思考非攝影專長人士、抽象思考非攝影專長人士四個族群在觀看複雜的攝影作
品時的數據,並且從中窺探藝術鑑賞在不同的族群中如何形成脈絡,最終歸類出在教育
與創作方面能夠改善的淺見,一為加強背景知識,從基本的工具操作,到理解歷史脈絡
並從中學習各種創作者的意念脈絡,二為調整心理距離,自如地切換抽象與具體之間的
觀察模式,便能夠好的組織敘事結構。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will use eye movement recording instruments to record data from specific groups of people who think about photography expertise, abstract thinking photography expertise, people who think non-photographic expertise, and abstract non-photographing expertise, and look at the complex photography. How art appreciation forms a context i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finally categorizes the insights that can be improved in education and creation. One is to strengthen background knowledge, from basic tool operations, understanding historical contexts and learning the creators of various creators. Second, in order to adjust the psychological distance and freely switch the observation mode between abstraction and concrete, we can organize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well.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壹章、緒論……………………………………………………………………………1
一、研究動機與背景…………………………………………………………………1
二、研究目的與問題…………………………………………………………………4
三、研究流程……………………………………………………………………………6
第貳章、文獻探討………………………………….…………………………………7
一、攝影藝術………………………………………..…………………………………7
(一)攝影藝術的鑒賞…………………………….....……………………………8
(二)古典攝影藝術……………………………………....………………………10
(三)當代攝影藝術……………………………………….....……………………11
二、攝影的專業知識…………………………………………………………..……15
三、具體思考與抽象思考…………………………………………………………21
四、眼球運動紀錄儀………………………………………………………………22
(一)eye link 1000眼動儀………………………………………………...…25
(二)Tobii glasses 2……………………………………………………………26
(三)商業科技應用……………………………………………………………..27
(四)教育方面應用…………………………………………………………..…27
第參章、研究方法…………………………………………………………………28
一、研究架構…………………………………………………………………….…28
二、研究素材………………………………………………………………..………29
三、研究對象…………………………………………………………………………35
四、研究設計…………………………………………………………………………36
五、實驗對象訪談………………………………………………………………..…37
六、研究假設…………………………………………………………………………37
第肆章、資料分析……………………………………………………………….…39
第伍章、結論…………………………………………………………………………49
引用文獻…………………………………………………………………………………51
附錄………………………………………………………………………………………55
附錄一 問卷一 攝影專長與否分組問卷………………………………………55
附錄二 問卷二 圖像思考程度高低分組問卷……………………………….58
附件三 受訪者實驗過程訪談問卷………………………………………………61
附件四 實驗素材的主效果分析與交互作用分析………………………….62
附件五 實驗素材彩色版本………………………………………………………..95
表次
表1 專家與生手之差異……………………………………………………………16
表2 攝影專有名稱說明……………………………………………………………17
表3 攝影構圖與觀者感受…………………………………………………………19
表4 we kung 分組後抽象與具體共識區(各組為16人)……………40
表5 Mozart分組後生手與專家共識區(各組為16人)………………40
表6 hand專家生手/具體抽像後共識區 (各組為8人)………………42
表7 one shot分組後有意識感興趣區域(各組為8人)………………42
表8 Tajitu分組後有意識感興趣區域(各組為8人)……………………43
表9 Tajitu 分組後抽象與具體共識區(各組為16人)…………………44
表10 Tajitu分組後生手與專家共識區(各組為16人)…………………44
表11  Tajitu專家生手/具體抽像後共識區 (各組為8人)……………45
表12 共識區、共識區廣度與訪談字句抽象度比較(各組為16人).47圖次
圖1 研究架構…………………………………………….....…………………………6
圖2 「f/64」攝影圖例……………………………………………………………10
圖3 當代攝影藝術圖例……………………………………………………………12
圖4 日本攝影藝術圖例……………………………………………………………13
圖5 中國攝影藝術圖例……………………………………………………………13
圖6 eyelink1000 眼動儀監視系統…………………………………………..25
圖7 eyelink1000眼動儀操作狀況……………………………………………25
圖8 Tobii 眼動儀分析系統Tobii pro lab…………………………………..26
圖9 Tobii glasses 2眼動儀操作狀況……………………………………….26
圖10 實驗架構………………………………………………………………………28
圖11 施盈廷作品We Kung………………………………………………………30
圖12 施盈廷老師作品 Mozart…………………………………………………30
圖13 施盈廷老師作品 Iron Door………………………………………………31
圖14 施盈廷老師作品 pineapple……………………………………………..31
圖15 施盈廷作品 Balloon Sky…………………………………………………32
圖17 施盈廷老師作品 Inherited………………………………………………33
圖18 施盈廷作品 Mirror…………………………………………………………33
圖19 施盈廷作品 Pearl…………………………………………………………..34
圖20 施盈廷作品 One Shot …………………………………………………..34
圖21 施盈廷作品 Taijitu…………………………………………………………35
圖22 photoshop色階分佈圖工具……………………………………………39
參考文獻
Berger John (1926)《Ways of seeing》《 觀看的方式》吳莉君 譯 (2010)出版社:麥 田。
Charlotte Cotton (2011)《這就是當代攝影》張世倫 譯 出版社:大家出版。
Eamonn Mccabe(2013)《解讀經典攝影》張思婷 譯 出版社:木馬文化。
google、皮尤研究所(Our Mobile Planet)(2017)《各國智慧型手機普及率列表》。
取 自 : https://sylvialu.wordpress.com/2018/06/30/2018- %E5%90%84%E5%9C%8B%E6%99%BA%E6%85%A7%E6%89%8B%E6%A9%9F%E6%99%AE %E5%8F%8A%E7%8E%87/
Harald Szeemann (1969) 英國倫敦當代藝術研究所(ICA)展覽圖錄 《Live in Your Head: When Attitudes Become Form–words – concepts – processes – situation – information》(翻譯自:當態度變成形式:作品-觀念-過程-情境-訊息)。
Ian Jeffery(2015)《讀 攝影》吳莉君 譯 出版社:原點。
John Pick (1980 )《藝術與公共行政 》(Arts Administration)江靜玲 譯(1995) ,出 版社:桂冠。
Lev Nikolayevich Tolstoy(1972)《What is Art?》《藝術論》古曉梅 譯 (2013)出版 社:遠流。
Liz Wells(2005)《攝影學批判導讀》鄭玉菁 譯 出版社:韋伯。 Michael Freeman(2011)《攝影師之心》甘錫安 譯 出版社:大家出版。
Steven Connor(1989)《Postmodernist Culture》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Terry Barret(2008)《攝影評論學》陳敬寶 譯 出版社:影像視覺藝術事業有限公司。
Tobii pro 眼動儀官方教學。 取自:https://www.tobiipro.com/zh/product-listing/tobii-pro-classroom/
Tobii glasses 2 操作說明。 取自:HTTPS://WWW.TOBIIPRO.COM/ZH/PRODUCT-LISTING/TOBII-PRO- GLASSES-2/
王文方(2013)<抽象與具體事物的區分>。《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四十六期,p.53- 80。
王富虹、戴孟宗(2008)<眼球控制電子書的初探>。《中華印刷科技年報》刊,p.447- 463。
井上 裕珠(2015)<「特性」としての解釈レベルを考える ─ BIF尺度に注目して ─ >。        
 《Japan Marketing Academy》 Vol.34 No.3 p.83-98。 (說明等級的特性-以B.I.F為例)
伍振榮(1983)《攝影,藝術什麼》。出版社:博藝出版(2011)。 李江山等(主編於1999)《視覺與認知 :視覺知覺與視覺運動系統》。出版社:遠流。
何婉臻(2015)《漫畫閱讀的歷程初探:來自眼動儀追蹤的證據》。(淡江大學,大眾傳播所 碩士論文)
呂滋益、戴孟宗( 2008 )<西方藝術流派的分析與應用>。《數位科技與創新管理研討會》 p.1105-1120。
吳嘉寶(1993)〈台灣攝影簡史〉。 香港、中港台兩岸三地攝影研討會,香港藝術中心。 取 自 : http://www.fotosoft.com.tw/book/papers/library-1-1005.htm
吳嘉寶(1998) 〈台灣的攝影教育1930-1998〉。台北、中華攝影教育學會年度會員大會。 取自:https://www.tofotosoft.com/about-us/ %E8%A6%96%E4%B8%98%E7%B7%9A%E4%B8%8A%E5%9C%96%E6%9B%B8%E 9%A4%A8/wujiabao-articles/65- %E5%8F%B0%E7%81%A3%E7%9A%84%E6%94%9D%E5%BD%B1%E6%95%99%E 8%82%B2-1930-1998.html
卓展正 (2003)<理性與感性對視覺藝術設計者之影響>。《造型藝術學刊》,民92.06, P.65-76。
林素惠(2012)《當代藝術與傳播媒介關係之研究:以法國藝術家馬修‧羅罕特(Matthieu Laurette)和閱聽人互動的作品為例》。
林盈銓(2015)《美學形式與內容之關係:以攝影為例》。(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
林成賢(2004)<近五年來台灣傳播學界博碩士論文使用網路問卷研究方法之後設分析>。 《資訊社會研究》第六期 p.25-58。
邱上芬(2004)《商品陳列位置與注意力之關係研究 》。(南台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 系,碩士論文)
周佩儀、閻璽如(2009)〈以藝術元素統整之藝術鑑賞課程對學生鑑賞能力的表現影響〉。 。《藝術教育研究》 ; 17期 (2009 / 05 / 01) , P71 - 103。
紀金慶(2017)《消逝的「靈暈」:詮釋班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的兩種可能》。 (原著出版於1935)
WALTER BENJAMIN (1935)《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柯舜智 主編(2017)《資訊傳播概論》出版社:翰蘆。
施芳婷、李冠瑢、葉瀞憶 (2015)<具象與抽象-線條潘朵拉>。《104年教材教案推薦計畫》。
陳曉開(1997) <新聞編輯的解題表現-專家與生手的比較>。《新聞學研究學刊》 第54卷 86/01期 P.237-268。
陳學志、賴惠德、邱發忠( 2010 ) <眼球追蹤技術在學習與教育上的應用> 。《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第55卷 第4期p.39-68。
陳百齡(1994)臧國仁編,<圖像、基模、學與術:關於報紙圖像設計的理論與實踐 >。《新 聞「學」與「術」的對話》,P.89-108,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唐思郁 (2014)《不同構念階層下價格對產品評價的影響歷程》 。(東吳大學,心理學系, 碩士論文)
唐大崙、賴仕哲(2015)<影片節奏與解釋水準對電影觀看模式的影響初探:來自眼球追蹤的 證據>。《藝術教育研究》,p.69-98。
徐詠絮(2012)yahoo!網路新聞 <網路購物先看哪?臺師大眼動儀解析>。 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 %E7%B6%B2%E8%B7%AF%E8%B3%BC%E7%89%A9%E5%85%88%E7%9C%8B%E 5%93%AA- %E8%87%BA%E5%B8%AB%E5%A4%A7%E7%9C%BC%E5%8B%95%E5%84%80% E8%A7%A3%E6%9E%90-063613875.html
許峻誠、陳韋呈(2017)<利用眼動追蹤技術探討版式設計與 美感情緒之關聯性>。《藝術教 育研究》第33期, P33 - 67。
視丘攝影藝術學院(1987)課程教材〈專業攝影師的定義〉(2002)。 取自:http://www.fotosoft.com.tw/about%20us/aboutus-1-1.htm
教育部 編寫 (2011) 《台灣教育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綱要》。 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10466,c1174-1.php?Lang=zh-tw
曾士誠( 2015)《頭戴式眼動儀之頭動補償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士論 文)。
鈴木知子 (2010)《攝影構圖力》駱香雅譯 出版社:天下文化。
劉洪瑞、邱文信、劉貞勇(2012)<眼動儀在運動研究之應用>。《屏東教大體育》,第15 期, P154 - 165。
趙惠玲、高震峰(2017)<視覺藝術教育領域之熱門及前瞻研究議題分析:2006 至 2016>。 《藝術教育研究》,第33期,P.1-31。
鄭義宣(2007)《攝影藝術簡史》 出版社:藝術家。
謝朝宗(2013)《以眼動儀探討大學生辨識複雜生物圖形之歷程-以植物組織為例》 。 ( 國 立 彰 化 師 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毅(2014)《電視台國際新聞編譯的專家生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 學程,碩士論文)
魏利真(2011)《圖像組織仲介閱讀理解策略之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事業創 新經營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陳順孝(1996)<新聞記者知識的本質:專家與生手的比較〉。(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韓笑(2015)《後期植入性行銷於視頻節目內容之知覺初探》。(淡江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