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207201311551700
DOI 10.6846/TKU.2013.00049
論文名稱(中文) 中國近代海權思想研究—以甲午海戰為核心之析論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sea power,Sino–Japanese war as the core of the analysi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歷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Histor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1
學期 2
出版年 102
研究生(中文) 楊偉成
研究生(英文) Wei-Cheng Yang
學號 79406014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3-06-26
論文頁數 12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王樾(053997@mail.tku.edu.tw)
委員 - 韓秀利(090024@mail.hwu.edu.tw)
委員 - 吳明勇(132920@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甲午戰爭
李鴻章
海防
海權
關鍵字(英) The Sino-Japanese War
Li- Hong-zhang
Seaward
Sea power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人類自古以來,跟海洋的關係就是密不可分。從古代的維京海盜以至於地理大發現,人類對於海洋的利用更是與日並進。而以戰爭的觀點而言,人類第一場決定性的海戰「李班多會戰」,是西歐海上霸權興起的轉捩點,從此海權一直掌握在歐洲三百多年之久,是一場決定性會戰更是自此決定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方向。所以誰能夠掌握海洋,誰就能夠主導世界。
    中國不但有遼闊的疆土,還有遼闊的海域與漫長的海岸線,中華民族與海洋的接觸,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先民的海洋活動,史書已有許多的記載。翻閱近代中國的歷史,海洋的發展與我國運的興衰,實有密切的關連。但因為幾千年來中國人根深蒂固逐鹿中原、自我中心、萬方來朝的思想,壓根就不重視海洋,中國的傳統裏沒有海權的觀念,直到十九世紀英國的鐵甲軍艦開進中國的港口與江河後始發覺。
    中日甲午海戰,是世界近代海戰史上非常重要一場戰役,東西方史學者都認為他在世界近代史海戰中佔了非常重要地位,但是錯誤的海權觀念致使海戰失敗決定了近代中日兩國截然不同的歷史命運。這場戰爭,也為世界近代海軍及其裝備的發展,提供了十分寶貴的實戰經驗。
    無論從海權對歷史或歷史對海權的相互影響,都可以讓我們從古代到現代的歷史脈絡中,得到許多寶貴和慘痛的經驗與教訓。
英文摘要
Since ancient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 being and the ocean was bound together. From the Vikings to the Age of Discovery, the use of ocean wa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dvanc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war, the first decisive naval battle “Battle of Lepanto” was the turning point of maritime supremacy in Western Europe. Since then,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human history has been decided and sea power has been under control in Europe for up to three hundred years. In other words, the person who can master the ocean is enough to dominate the world.
  There is not only the vast sea but also a long coastline in China’s vast territory. Some history books have record that Chinese ancestors contacted with the ocean and engaged in maritime activities at least three thousand years. Read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cean and the rise and fall fortune of the country are closely related. For thousand of years, the deep-rooted and self-centeredness thought caused the Chinese not to lay stress on the ocean. In traditional China, they didn’t have the concept of the sea power. They have become aware of the concept since the warships of the British pulled into the Chinese ports in 19th century.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 is one of the most impartant warfares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maritime power. Historians agree that i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following different national developments of both countries because of China's suffering the serious defeat,which was caused by the false nation of China dynasty on sea power. The warfare also provides precious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vy as well as its equipment.
  No matter what influence between the sea power and the history, people can get valuable and painfu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from the ancient to modern histor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海權與歷史的關係  ………………………………………11
第一節 海權對歷史的重要性  ……………………………………13
一、海權的歷史意義  ………………………………………………13
二、國家發展海權的重要性  ………………………………………15
三、中西方海權思想的差異  ………………………………………18
第二節 中國古代海權歷史的脈絡  ………………………………21
一、中國歷代海權發展史實  ………………………………………22
二、以儒家思想為中心的海權思想  ………………………………24
三、封閉自守觀念守舊的海權思想  ………………………………26
第三節  中國古代海權發展與地緣關係  …………………………29
一、地緣環境因素  …………………………………………………29
二、傳統文化因素  …………………………………………………31
三、自然經濟的因素  ………………………………………………32
四、傳統軍事思想的因素  …………………………………………32
第三章 中國近代海權思想產生與發展  …………………………35
第一節 中國近代海防思想的產生  ………………………………36
一、明清禁海政策觀念影響  ………………………………………36
二、近代海防意識的覺醒及其探索  ………………………………39
第二節 近代海防思想的發展  ……………………………………46
一、洋務派海防思想的產生  ………………………………………46
二、海防與塞防之爭海防議  ………………………………………49
三、近代海防思想與傳統觀念的衝突  ……………………………54
第四章  清廷海權喪失與中國歷史命運  …………………………59
第一節  甲午戰爭前中日海軍發展及影響  ………………………62
一、中日共同建軍背景  ……………………………………………62
二、日本大陸政策及海軍的擴充  …………………………………65
三、甲午戰爭前中國的海軍  ………………………………………68
第二節  甲午海戰的經過  …………………………………………72
一、甲午戰爭的爆發  ………………………………………………72
二、豐島海戰  ………………………………………………………74
三、黃海海戰  ………………………………………………………77
四、威海衛海戰  ……………………………………………………86
第三節  海戰挫敗始知海權重要  …………………………………87
一、漠視海權喪失海上優勢  ………………………………………88
二、海軍發展用之於防而非爭奪「海權」  ………………………89
三、清廷對於海軍發展缺乏經費資助  ……………………………90
第五章  近代中國海權思想的轉變與影響  ………………………93
第一節  晚清海權思想的意義與價值  ……………………………93
一、促進了中國近代化  ……………………………………………94
二、推進了西學東進  ………………………………………………95
三、加速了中國海軍的建設  ………………………………………96
第二節  甲午海戰改變近代海戰思維  ……………………………99
一、從裝備技術來看  ………………………………………………100
二、從海上作戰來看  ………………………………………………101
三、從海戰戰術來看  ………………………………………………102
第三節  對近代海權國家發展重要借鑒與意義  …………………103
一、海權思想發展的重要性認知  …………………………………103
二、影響近代世界各國海軍發展方向  ……………………………105
三、二十世紀初海權論在中國的傳播及其影響  …………………108
第六章  結論  ………………………………………………………112
參考書目  ……………………………………………………………117

圖   次
圖4-1  列強從海上侵入中國位置圖   ………………………………………………60
圖4-2  日人所繪黑船圖   ……………………………………………………………62
圖4-3  黃海海戰北洋艦隊   …………………………………………………………79
圖4-4  黃海海戰日本艦隊   …………………………………………………………81-82
圖4-5  中日雙方艦隊進入砲火決戰時之陣形   ……………………………………83
圖4-6  日本艦隊正在調整隊形迎戰北洋水師   ……………………………………83
圖4-7  日軍第一游擊隊繞至清艦隊前隊形   ………………………………………84
圖4-8  甲午戰爭中的黃海海戰示意圖   ……………………………………………	85

表   次
表4-1  豐島海戰中日雙方海軍實力比較表   ………………………………………75
表4-2  甲午海戰中國北洋艦隊艦艇資料表   ………………………………………78
表4-3  日本海軍主要艦艇資料表   …………………………………………………	80
參考文獻
一、史料
(南朝梁)沈約,《宋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
(唐)歐陽詢著、汪紹楹校,《藝文類聚‧卷七十一》舟車部,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宋)朱熹《論語集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95。
(明)楊士奇,《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所,1984。
(明)陳邦瞻,《元史紀事本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明)《明太宗實錄‧卷10》,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84。
(明)明太祖敕撰,《明律集解附例》(影光緒二十四年重刊本)卷
  15,臺北:成文出版社,1969。
(明)戚繼光,《紀效新書‧總序》。
(明)鄭若曾,《籌海圖編》卷12御海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1。
《大明歷朝皇帝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清史料》,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97。
(清)陳鴻墀,《全唐文紀事》,上海:世界書局,1900。
(清)魏源,《增廣海國圖志‧籌海篇》臺北:珪庭出版社,1948。
(清)魏源撰,陳華、常紹溫、黃慶雲、張廷茂、陳文源注釋,《海
  國圖志》,長沙:岳麓書社,1998。
(清)魏源,《聖武記‧卷13‧武事餘記》臺北:中華書局,1971。
(清)梁廷枏,《夷氛紀聞》,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
(清)包世臣,《安夷四種》,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
(清)夏燮,《中西紀事》,臺北:文海出版社,1962。
(清)丁日昌,《撫吳公犢》,廣洲:廣洲古籍書店,1909。
(清)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
(清)林則徐,《林文忠公政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清)李鴻章,《李文忠公全集奏稿》,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
(清)文慶,《籌辦夷務始末》,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清)托津,《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臺北:文海出版社,
  1991。
(清)張廷玉,《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
(清)趙爾巽,《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
(清)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清)穆彰阿,《大清一統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清)《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七百七十六,刑部,兵律關津,違
  禁下海條,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清高宗乾隆實錄》卷602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大清會典則例.乾隆朝》,180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
《大清歷朝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北京:檔案出版社,1984。
《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
《欽定福建省外海戰船則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欽定福建省外海戰船則例》23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858冊。
吳汝綸,《李文忠公全集》,台北:文海書局,1905。
《清末海軍史料》,北京:海洋出版社,1982。

二、專書
三軍大學《中國歷代戰爭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
文廷式,《中日甲午戰爭》,台北:廣文出版社,1981再版。
方一鳴,《甲午戰爭之戰爭指導》,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5。
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李守孔,《李鴻章與甲午戰爭》,台北:國家建設文教基金會,1994。
王壽南主編,〈清季對外交涉(二)俄、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王家儉,《中國近代海軍史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
王家儉,《李鴻章的海軍知識與海權思想》,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5。
王家儉,《李鴻章與北洋艦隊—近代中國創建海軍的失敗與教訓》,台北:國立編譯館,2000。
王家儉,《魏源對西方的認識及其海防思想》臺北:大立出版社,1984。 
王家儉,〈清季的海防論〉,《中國近代現代史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王生榮,《海權對大國興衰的歷史影響》,北京:海潮出版社,2009。
王生榮,《海權論的鼻祖馬漢》,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
王英男,〈北洋艦隊與甲午海戰〉,《甲午戰爭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卷25,臺北:台灣師範大學,1972。
王信忠,《中日甲午戰爭之外交背景》,臺北:文海出版社,1964。
牛俊法等著,《軍制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海防檔甲‧購買船礮》,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影印,1957。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海防檔乙‧福建船廠》,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影印,1957。 
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中國第一檔案館編,《光緒朝硃批奏摺》,北京:中華書局,1995。 
日本參謀本部編纂,《明治二十七八年日清戰史》,東京:東京印刷株式會社,1904。
左舜生,《中國近百年史資料續編》,臺北:中華書局,1958。
石加鑄,《海權與中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
世續等修,《清德宗實錄》,臺北,華文書局,1964。
包滄瀾,《日本近百年史》,臺北:實踐學社印刷所,1958。
包遵彭等編纂,《中國近代史論叢》,臺北:正中書局,1956。
包遵彭,《中國海軍史》,臺北:海軍出版社出版,1970。
吳杰章,蘇小東,程志發編,《中國近代海軍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
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1999。
吳汝綸,《李文忠公全集(奏稿)》,臺北:文海書局,1965。
田汝康,〈17—19世紀中葉中國帆船在東南亞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池仲祐,《海軍大事記》,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編委會編《洋務運動》第八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呂實強,《中國早期的輪船經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
呂理州,《明治維新.日本邁向現代化的歷程》,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
李永熾,〈日本帝國主義思想的形成〉,《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十一編》,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李則芬,《中外戰爭全史第六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5。
李守孔,《李鴻章傳》,臺北:學生書局,1978。
李抗和主編,《甲午戰爭與日本據台》,臺北:鄉村出版社,1981。
林崇墉,《林則徐傳》,臺北:商務印書館,1968。
林子侯,〈甲午戰爭前列強之調停與動向〉,戚其章,王如繪編,《甲午戰爭與近代中國和世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汪大鑄,《世界軍略地理(地緣政治學)》,臺北:陸軍指揮參謀學校,1957。
汪毅、張承棨編纂,《清末對外交涉條約輯》,臺北:國風出版社影印,1964。 
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編,《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79。
胡小園,〈海權與近代中國的歷史命運〉,《歷史月刊》2004。
梁嘉彬,〈李鴻章外交與中日間朝鮮交涉〉,《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十一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黃遵憲,《日本國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姜鳴,《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姜鳴,《中國近代海軍史事日誌(1860-1911)》,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
屈萬里,〈殷周篇〉,《中國歷史地理》,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現代國民基本知識叢書,1952。
齊鴻章,〈海權與國防建設之研究〉,《國防建設論文集》,臺北:國防研究院,1967。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第一冊—第五冊,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8。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9。
郭廷以,《近代中國的變局》,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
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
鈕先鍾,〈海洋與戰略〉,《西方戰略思想史》,臺北:麥田出版社,1973。
鈕先鍾,《中國歷史中的決定性會戰》,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
鈕先鍾,《西方戰略思想史》,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
鈕先鍾,《中國戰略思想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2。
戚其章,《甲午戰爭威海之戰》,山東:人民出版社,1978。
戚其章,《甲午戰爭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戚其章,《晚清海軍興衰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曹永和,《中國海洋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
秦天、霍小勇,《中華海權史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
許華、姜鳴,〈甲午海戰的歷史地位與軍事意義〉,《甲午海戰與中國海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5。
許華,《甲午海祭》,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
湯毅,〈海權與國運〉,《海洋學術研究叢書》,臺北:新華出版社,1963。
郝陪藝,《中國海軍史》,南京:學武書館,1929。
蕭曦清,《鄭和船隊創世奇航:中國海權崛起與沒落》,臺北:牧村圖書,2006。
陳水逢,《日本文明開化史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
陳舜臣原著,謝文文、蔡宗明譯,《小說甲午戰爭》,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94。
陳鵬仁,《從甲午戰爭到中日戰爭》,臺北:國史館,1997。
陳民本、陳汝勤,《中國的海洋》,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
陳霞飛主編,《中國海關密檔:赫德、金登幹函電匯編(1874-1907)》,北京:中華書局,1990。
楊東梁,《氣壯山河的甲午戰爭》,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5。
楊家駱主編,《中日戰爭文獻彙編》,臺北:鼎文書局,1973年。
楊金森、范中義著,《中國海防史上冊》,北京:海軍出版社,2005。
楊國禎,《林則徐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傅樂成,《中國通史》下冊,臺北:弘揚圖書,2009。
廖和永,《晚清自強運動軍備問題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蔡東杰,《李鴻章與清季中國外交》,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
駱地,〈中日甲午海戰是世界近代化艦隊首次海戰〉《甲午海戰與中國海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5。
孫克復、關捷《甲午中日海戰史》,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1。
孫毓棠編,《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第一輯》,臺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68。 
孫中山,《孫中山全集》,臺北:中華書局,1981。
張墨、程嘉禾,《中國近代海軍史略》,北京:海軍出版社,1989。
張玉坤、靳懷鵬編著,《海界軍武發展史.水面艦艇篇》,臺北:世潮出版公司,2003。
張俠等編,《清末海軍史料》,北京:海洋出版社,1982。 
張煒、鄭宏,《影響歷史的海權論︰馬漢海權對歷史的影響》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
張世賢,〈清代治臺政策的發展〉,《臺灣史論叢》第一輯,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0。
張鐵牛、高曉星,《中國古代海軍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
張豈之,《中國歷史.晚清民國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張勝凱,〈中日甲午海戰北洋艦隊守勢戰略研究〉,《中日甲午戰爭論文專輯》,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館,1995。
戴逸,《北洋海軍》,臺北:中華書局,1963。
錢鋼,《大清海軍與李鴻章》,香港:中華書局,2004。
樊有謙,〈九零年代亞太海權情勢展望〉,《第二屆二十一世紀海權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國戰所,1992。
羅雲,《細說清代國防》,臺北:祥雲出版社,1975。
羅爾綱,《晚清兵志,第五卷、第六卷》,北京:中華書局,1999。
鐘叔河,《從東方到西方:走向世界叢書敘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蔣天樞,《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蔣君章,《中國邊疆與國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5。 
鄭學稼,《日本史第四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7。
鄭天杰、趙梅卿,《中日甲午戰爭與李鴻章》,臺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1979。
鄭樑生,《日本通史》,臺北:明文書局,1993。
鄭天杰、趙梅卿,《中日甲午海戰與李鴻章》,臺北:華欣書局,1979。
國防部編譯局,《日本明治時代海軍建設史》,臺北:國防部編譯局,1971。
國家建設文教基金會,《中日甲午戰爭一百週年學術研討會暨史料展覽會資料》,臺北:國家建設文教基金會,1994。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甲午戰爭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5。
國家檔案局明清檔案館編,《戊戌變法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58。 
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輯,《袁世凱奏摺專輯》,臺北:廣文書局,1970。 
劉心顯,〈中國外交制度的沿革〉,《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一輯自強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56。
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59。
劉石吉,〈清季海防與塞防之爭的研究〉,《中國近代現代史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蕭曦清,《鄭和船隊創世奇航:中國海權崛起與沒落》,臺北:牧村圖書,2006。
聶吉生,《中日甲午戰爭敗因之檢討》,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5。
寶鋆等修,《籌辦夷務始末》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
(日)外山三郎,龔建國、方希和譯,《日本海軍史》,北京:解放軍出版,1988。
(日)外山三郎,龔建國、方希和譯,《日本海軍史》,北京:解放軍出版,1988。
(日)外山三郎,龔建國、方希和譯,《日本海軍史》,北京:解放軍出版,1988。
(日)信夫清三郎著,周啓乾譯,《日本近代政治史》第一卷,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
(日)日本參謀本部編纂,《明治二十七年日清戰史》,東京:果承印刷株式會杜,1904。
(英)J.F.C.Fuller著,紐先鍾譯,《西洋世界軍事史》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
(英)斐格萊(Fairgrieve  James),張富康譯《 地理與世界霸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
(美)馬漢,安常容等譯,《海權對歷史的影響》,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8。
(美)馬漢著,范利鴻譯,《海權論》,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美) Benjamin Schwartz著,葉鳳美譯,《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0。
(美)John B.Hattendorf、Robert S. Jordoan合著,鈕先鍾譯,《海洋戰略與權力平衡》,臺北:海軍學術月刊,1994。

四、學位論文
王曾才,〈自強運動時期中國外交制度的發展〉,《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88。
王仲孚,《甲午戰爭中文論述索引》,臺北:國立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印,1994。
吳正男,《中日甲午戰爭之海戰研究》,臺北:北市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馬幼垣,〈甲午戰前旅順威海衛大連等地之經營〉,《中國近代現代史論文集》第八編:自強運動(三)軍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翁喬梧,《清朝海軍戰略之研究—兼論甲午海戰的海軍戰略作為》,臺北: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1997。
劉石吉,〈清季海防與塞防之爭的研究〉,《中國近代現代史論文集》第八編:自強運動(三)軍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洪子杰,《1875-1881年海關購艦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五、網路資源
北洋水師—中國近代海軍史研究會http://www.beiyang.org/index1.htm,2012年7月20日。
中國海軍史研究會
http://www.cnhi.org/,2012年3月12日。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一覽
http://ja.wikipedia.org/wiki/%E5%A4%A7%E6%97%A5%E6%9C%AC%E5%B8%9D%E5%9B%BD%E6%B5%B7%E8%BB%8D%E8%89%A6%E8%89%87%E4%B8%80%E8%A6%A7,2012年8月20日。
姜鳴,〈北洋海軍經費初探〉http://www.beiyang.org/wenku/jingfei.htm,2012年6月11日。
陳悅,〈十九世紀中後期的世界軍艦〉http://www.beiyang.org/wenku/fz01.htm,2012年 6月20日。
中國古代船舶  http://www.chiculture.net/0813/html/0813a00/0813a00.html,2012年3月2日
中國古代交通
http://www.chiculture.net/php/sframe.php?url=http://hk.chiculture.net/0904/html/c16/0904c16.html,2012年7月20日。
中國古代明船http://www.chinaculture.org:81/gb/cn_madeinchina/2005-06/22/content_69920.htm,2012年3月6日。
宋代常見船艦  
http://www2.tku.edu.tw/~tahx/class/sc,2012年3月6日。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