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206201509372900
DOI 10.6846/TKU.2015.00044
論文名稱(中文) 終須一別─一場在喪友之後展開的探尋之旅
論文名稱(英文) After She Died: A Self Narrative Research of a Woman Who Has Lost a Friend to Suicid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何端容
研究生(英文) Tuan-Rong Ho
學號 69969021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5-22
論文頁數 17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明磊
委員 - 成虹飛
委員 - 洪瑞斌
關鍵字(中) 自我敘說
同儕自殺者
死亡
生命意義
關鍵字(英) self-narrative
peer survivors of suicide
death
the meaning of lif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這是一篇記述著死亡與道別的自我敘說研究。本研究訂出的幾個目標為:忠實的呈現故事、對死亡有新的理解,以及產生新的自我等。在論文的第一、二章裡,我以遭遇朋友自殺的經驗為出發,提出了自己對死亡與生命的困惑,與想要說故事的心情。在故事呈現的部分,我採用的是自由書寫時自然產生的時序,同時也盡可能的保留了文本中各種主題交錯出現的特性,呈現的是較原始的歷程變化。
論文的第三、四章,是故事的文本部分,我的角色從一位研究者變成了敘說者與探究者。第三章談的是我在喪友前後的心境變化,以及事件帶給我的認知衝擊,第四章則有較多對生命的感受與體會。寫作過程中,我的書寫重心逐漸由從特定的、朋友死亡事件,轉向普遍的、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死亡,然後在死亡的對照之下,回到了現有的生活,重新看見自己的「餘生」。
論文的第五章,我讓自己成為了一位讀者,與身為敘說者的自己進行對話,檢視了自己的書寫風格、研究目標的達成度、額外的收穫以及書寫歷程。第六章是一個暫時性的結論,呈現了我對這份研究的部分的反思。第七章是在論文口試後新增的章節,補充了在口試現場的進一步反思,包括對生死的新觀點、自我概念變化、寫作動機與專業態度的調整,另外也加入了讀者回應。
英文摘要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personal narrative. The aims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 telling the story honestly, finding new points toward death, and generating a “new me”. In the first two chapters of this thesis, I shared a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s on the suicide of a friend, and the motivations of this research. In order to keep the content and the writing process intact, the original free-writing style are preserved on purpose.
In the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 I became a storyteller and explorer. The story began with the event of the friend’s death, then shifted to the concerns of my own death. At last, the story ended with the thoughts toward the rest of my life.
In the fifth chapter, I became a reader. By checking up the style, aims, gains and the writing process of the narrative, I came to a temporary conclusion in chapter 6. However, the conclusion is immature. After the oral presentation, chapter 7 was added as a further reflection, including the new point of view about life and death, the changing of self-concept, writing motivations, professional attitude and reader feedback.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為什麼我要談論死亡?	1
第二節 在死亡的裂縫中尋找意義	3
第三節 為什麼是說我的故事,不是別人的?	4
第二章 研究方法	7
第一節 如何說故事	7
第二節 故事的真實性與實用性	11
第三節 預計達成的目標	19
第三章 死亡	21
第一節 現形	21
第二節 裂口	29
第三節 擺盪	41
第四節 飄浮	53
第五節 仁慈	60
第六節 消融	63
第四章 關於我這個人	67
第一節 焦躁不安	67
第二節 母親	72
第三節 母親帶來的課題	75
第四節 口試後	79
第五節 一點意義	85
第六節 法不責眾	89
第七節 對文明倒退的想法	98
第八節 家人	102
第九節 朋友	106
第十節 小咪	115
第十一節 典型又非典型的兩天	120
第五章 對話	133
第一節 故事的基調	133
第二節 尋找敲鐘人	137
第三節 預想外的東西	142
第四節 書寫歷程	14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53
第七章 重回口試現場	157
第一節 書寫後弄懂的幾件事	158
第二節 自我概念的變化	162
第三節 動機的重新檢視	166
第四節 專業態度的調整	168
第五節 讀者回饋	169
第六節 終須一別	171
參考文獻	173

圖目次
圖 1 伊登十二色相環	12
圖 2 人眼的可見光範圍	12
圖 3 絕望的人	21
圖 4 荒唐室裡的情景	33
圖 5 不對稱的樹	83
圖 6 推石頭的人	85
圖 7 聚會時畫的圖(上)	89
圖 8 聚會時畫的圖(下)	90
圖 9 土地上的魚池	120
圖 10 蘋果樹	135
圖 11 維修員與齒輪	147
圖 12 理論與理論外的東西	154
圖 13 創作者或是欣賞者?	158
圖 14 自殺是一條通向死亡的「捷徑」?	159
圖 15 犧牲背後的東西	160
圖 16理性自殺存在嗎?	160
圖 17 兩種不同的選擇	161
圖 18準備與摸索階段	162
圖 19情緒抒發階段	163
圖 20探索與發現階段	163
圖 21反思階段	164
圖 22事隔一個月的我	164

表目次
表 1故事中的幾個道德情境	144
表 2書寫時經歷的階段	150
參考文獻
中文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原作者:C. K. Riessman)。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3)
成虹飛(2014)。行動/敘說探究與相遇的知識。課程與教學季刊,17(4),1-24。
吳汝鈞(2001)。胡塞爾現象學解析。台北:台灣商務。
吳紅鑾(譯)(2001)。死亡與喪慟:青少年輔導手冊(原編者 Charles A. Corr, David E. Balk)。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9)
沈清松(1983)。詮釋學的變遷與發展。鵝湖月刊,99,18-24。
余德慧、石佳儀(2003)。生死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
呂欣芹、方俊凱、林綺雲(2007)。自殺者遺族悲傷調適之任務—危機模式初步建構。中華輔導學報,22,185-221。
李伯黍、楊爾衢、孫名之、陳則穿、袁軍、張榮華、…李正雲(譯)(2003)。心理學辭典(原作者A. S. Reber)。台北:五南。
李佳馨(譯)(2008)。哲學詮釋學Ⅰ:早期海德格,以及施萊爾瑪赫和狄爾泰的初步回顧(原作者 Richard E. Palmer)。哲學與文化,35(2),45-68。
杜小真(1988)。一個絕望者的希望─薩特引論。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易之新(2003)。存在心理治療(原作者:I. D. Yalom)。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80)
易之新(譯)(2005)。超個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靈性的整合(原作者 B.  Cortright)。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7)
周志建(2013)。擁抱不完美:認回自己的故事療癒之旅。台北:心靈工坊。
姜秀惠(2010)。青少年經歷失落事件的因應行為與生命意義之相關研究─以台中縣市高中職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洪瑞斌、陳筱婷、莊騏嘉(2012)。自我敘說研究中的真實與真理:兼論自我敘說研究之品質參照標準。應用心理研究,56,19-53。
倪梁康(譯)(1986)。現象學的觀念(原作者 E. Husserl)。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73)
翁開誠(2011)。敘說、反映與實踐:教學、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哲學與文化,38(7),75-92。
陳怡靜(2005)。大學生面對同儕死亡的悲傷轉化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淑惠(2009)。同儕自殺者遺族的悲傷反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慶餘、邱泰源、釋宗惇(2003)。921震災前後民眾死亡概念與態度之改變。安寧療護雜誌,8(4),353-363。
張慧芝(譯)(2006)。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原作者Diane E. Papalia, Sally Wendkos Olds, Ruth Duskin Feldman)。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2001)
張燦輝(1996)。海德格與胡塞爾現象學。台北:東大。
程景琳(譯)(2008)。發展新理學理論:從過去到現在(原作者 Patricia H. Miller)。台北: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2001)
黃錦鋐(1994)。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楊明磊(2001)。資深諮商工作者的專業發展--詮釋學觀點(博士論文)。取自 http://ir.ncue.edu.tw/ir/handle/987654321/4076。
廖世德(譯)(2001)。凱利:個人建構理論創始人。台北:生命潛能。(原著出版年:1995)
鄭希付(譯)(1998)。個人結構心理學(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原著出版年:1955) 
鄧明宇(2005)。從沉淪走向能動:一個諮商實務工作者的自我敘說到社會實踐。應用心理研究,25,115-142。
鄭曉江(2006)。生死學。台北:揚智文化。
潘德榮(1992)。當代詮釋學的發展及其特徵。鵝湖學誌,9,131-162。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3)。死因統計(97~101年)【原始數據】。取自 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1610
魏文君(2009)。追尋完整自己—一位國小初任女教師卸下生命框架的自我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英文
Mathes, R. & Shamblin, A. (2009). Why [Recorded by Rascal Flatts]. On Why [CD]. U.S.A: Lyric Street.
Strobe, M. & Schut, H. (1999). The dual process model of coping with bereavement: rationale and description, Death Studies, 23, 197-224.
Strobe, M. & Schut, H. (2010). The dual process model of coping with bereavement: A decade on. OMEGA – Journal of Death and Dying, 61(4), 273-289.
Why (Rascal Flatts song) (2013). In Wikipedia. Retrieved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Why_(Rascal_Flatts_song)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