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203201711131100
DOI 10.6846/TKU.2017.00022
論文名稱(中文) 中國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對中亞安全情勢影響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China 's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on the Security Situation in Central Asi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1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湛忠吉
研究生(英文) CHUNG CHI CHAN
學號 70333016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1-13
論文頁數 15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翁明賢(wongmh@mail.tku.edu.tw)
委員 - 沈明室(msshen@ndu.edu.tw)
委員 - 洪陸訓
關鍵字(中) 一帶一路
貿易壁壘
修斯底德定律
西部大開發
關鍵字(英) the Belt and Road
Trade barrier
Imperial edict rule
Daihatsu West Branch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於2013年9月7日,訪問哈薩克時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而這項倡議也是中國21世紀初為因應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發展出現停滯,且各國開始築起貿易壁壘來保護自身國內經濟發展,而部分國家甚至採取貨幣寬鬆政策來擺脫國內低迷的經濟發展;為打破各國這種自掃門前雪的作法,同時解決中國內部經濟問題、強化對沿線國家的影響力,打破以往由西方國家主導經貿發展的模式,提出中國方案,帶領世界突破現今經濟困境,而達成中國和平崛起目的。
「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是中國21世紀陸上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也是攸關中國能否和平崛起的重要關鍵,更是影響中美經濟戰略轉移的重要關鍵; 由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雖然目標宏大,而其所面對的問題相對較為複雜,而未來的該倡議的推進,也考驗著中國領導階層的智慧。
英文摘要
When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visited Kazakhstan, September 7, 2013, he raised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it’s also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in response to the 2008 world financial crisis, the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d, many countries began to build trade barriers to protect their own domestic economic development, even some countries take monetary easing policy to get rid of the domestic downtur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n order to break the country's practice of sweeping the door, at the same time to solve China's internal economic problems, to strengthen the influence of countries along the line, breaking the past by the Western countries dominate the economic and trade development model, put forward the Chinese program, leading the world to break through the current economic difficulties, and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hina's peaceful rise.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initiative is the key to China's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key to the peaceful rise of China.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key to the strategic transfer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Silk Road Economic Zone Although the initiative is ambitious, and its problems are relatively complex, and the future of the initiative to promote, but also test the wisdom of the Chinese leadership.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5
第三節 文獻評析………………………………………………………………10
第四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21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及章節安排…………………………………………22
第二章	中國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緣起、目標與過程……………………… 27
第一節「絲綢之路經濟帶」緣起…………………………………………… 27
第二節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目標…………………………………………39
第三節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過程……………………………………50
第三章	影響中亞安全情勢發展現況…………………………………………… 55
第一節 強權在中亞的利益與作為…………………………………………  55
第二節 九一一事件後美國中亞戰略………………………………………  75
第三節 美國亞太再平衡下中亞情勢…………………………………………83
第四章「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海合作組織」的角色…………………………87
第一節 「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在中亞地區的功能與角色…………………87
第二節 「上海合作組織」對中亞地區影響……………………………… 98
第三節 「上海合作組織」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未來合作前景與矛盾103
第五章「絲綢之路經濟帶」對中亞經濟安全戰略之影響……………………111
第一節 「絲綢之路經濟帶」對中亞經濟整合影響……………………… 111
第二節 「絲綢之路經濟帶」對中亞區域安全的影響…………………… 116
第三節「絲綢之路經濟帶」對中亞地區大國勢力變化……………………120
第六章結論………………………………………………………………………133
一、研究總結與檢討……………………………………………………………133
二、研究心得與啟示……………………………………………………………137
三、未來發展與建議……………………………………………………………139
參考書目…………………………………………………………………………142

圖表目錄
圖1-1 中國一帶一路涵蓋版圖示意圖…………………………………………… 6
圖1-2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圖…………………………7
圖1-3研究架構……………………………………………24
圖2-1古絲綢之路地圖…………………………………………………………… 27


表格目錄
表3-1 俄羅斯與中亞貿易…………………………………………………………59
表3-2俄羅斯對中亞的投資………………………………………………………59
表3-3 1992~2010年中國與中亞五國貿易額…………………………………………68
表3-4 1997年日本在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雙邊政府開發援助中的主導地位………71
參考文獻
一、中文專書:
1.	王義桅(2015年)。一帶一路機遇與挑戰。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
2.	王維然(2014年)。中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3.	毛振華、閻衍、郭敏(2015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權信用風險報告。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4.	朱浤源(2010年)。撰寫碩博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出版社。
5.	徐裕軒(2016年)。中亞市場商機探索。台北市:外貿協會、台灣貿易中心。
6.	馮斌(2015年)。一帶一路:全球發展的中國邏輯。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7.	孫力、吳宏偉、張宇、楊進(2015年)。中亞國家發展報告。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8.	新玉言、李克(2015年)。崛起大戰略-一帶一路戰略全剖析。北京市:台海出版社。
9.	楊承翰(2013年)。冷戰後中亞安全戰略環境的變遷與限制。台北市:致知學術出版社。
10.	楊恕(2005年)。轉型的中亞與中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11.	趙常慶(2012年)。中國與中亞國家合作析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2.	趙憶寧(2015年)。大戰略:「一帶一路」五國探訪。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13.	鄭羽(2007年)。中美俄在中亞:合作與競爭。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二、翻譯書:
1.Zbigniew Brzezinski(2014年),大棋盤。林添貴(譯)。新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三、中文期刊
1.	丁志剛(2014年)。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背景下的中國中亞外交。社會科學家,第209期。頁13-15。
2.	于倩(2013年)。古絲綢之路貿易規律探析。時代經貿,第277期。頁199。
3.	于津平、顧威(2016年)。「一帶一路」建設的利益、風險與策略。南開學報,第1期。頁68。’
4.	王松、劉光遠、劉希真(2016年)。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戰略研究。中華文化論壇,第6期。頁170。
5.	王之泰(2014年)。絲綢之路經濟帶:絲綢之路的升華。中國流通經濟,第5期。頁12。
6.	王瑜賀(2014年)。新情勢下的上海合作組織安全合作機制。淮南師範學院學報,第5期。頁22-23。
7.	王金存(2001年)。具有歷史意義的跨越-從「上海五國」到「上海合作組織」。世界經濟與政治,第9期。頁76-77。
8.	卡什巴耶夫·卡尤哈克,塔季揚娜·費利-波娃(2015年)。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中亞發展。石河子大學學報,第5期。頁1-2。
9.	邱林森(2005年)。美國的中亞戰略及前景。蘭州:外交評論,第84期。頁73。
10.	伍福佐(2008年)。試析日本能源戰略中的中亞。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5期。頁60-61。
11.	朱長征(2015年)。絲綢之路的價值與分析。物流工程與管理,第10期。頁108。
12.	朱永彪、尹舒陽(2010年)。「美國大中亞戰略進入新階段」。國際觀察,第5期。頁29-31。
13.	宋蕾(2005年)。淺析冷戰後美國進軍中亞的原因。陰山學刊,第1期。頁65。
14.	杜蘭(2015年)。「一帶一路」倡議美國認知和可能應對。新視野,第2期。頁111。
15.	呂亞楠(2016年)。俄羅斯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態度分析。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頁142。
16.	李同昇、龍冬平(2014年)。中亞國家地緣位置與中國地緣戰略的若干思考。地理科學進展。第33期,頁303。
17.	李建民(2014年)。絲綢之路經濟帶合作模式研究。青海社會科學,第5期。頁57-58。
18.	李新(2012年)。中國與俄羅斯在中亞的經濟利益評析。俄羅斯與中亞東歐研究,第5期。頁39-42。
19.	阿姆列巴耶夫(2015年)。「上海合作組織」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前景。俄羅斯研究,第6期。頁9-30。
20.	武珺歡、孫凱(2016年)。在競爭中合作:中美兩個「絲綢之路」計畫的碰撞。江南社會學院學報,第2期。頁39。
21.	周杰(2014年)。上海合作組織內部的矛盾探析。前沿,總第367期。頁118-119。
22.	吳宏偉(2011年)。中國與中亞國家政治與經濟關係:回顧與展望。新疆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頁39-42。
23.	哈艷秋、焉晨(2005年)。略論「古絲綢之路」的華夏文明傳播。國際新聞界,第5期。頁14-15。
24.	金勇強(2016年)。古絲綢之路的功能演化及對構建新時期「一帶一路」的啟示意義。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第1期。頁48。’
25.	郭力宏、任保平、宋文月(2015年)。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國家意願與策略選擇。西北大學學報,第4期。頁12-17。
26.	封永平、姚志鵬(2009年)。中亞地緣政治經濟博弈與中國的戰略選擇。上海商學院學報,第6期。頁38-39。
27.	胡延新(2001年)。從「上海五國」到「上海合作組織」。當代世界,第7期。頁31。
28.	郭菊娥、王樹斌、夏兵(2015年)。絲綢之路經濟帶-能源合作的現狀與路徑研究。經濟縱橫,第3期。頁88-89。
29.	姚勤華、戴軼塵(2004年)。中國與中亞地緣政治關係新析。俄羅斯研究,第1期。頁89。
30.	秦放鳴、孫慶剛(2010年)。美俄中亞戰略研究-基於中國。新疆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頁49-52。
31.	徐建華(2007年)。日本的中亞戰略-基於地緣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深圳大學學報,第2期。頁67。
32.	徐文佳(2015年)。絲綢之路經濟帶對西部經濟發展戰略的影響。商界論壇,第24期。頁265。
33.	陳瑞欣、劉思懿(2010年)。中國與上海合作組織的歷史沿革。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第1期。頁33。
34.	陳舟、張建平(2011年)。上海合作組織十年發展回顧及思考。和平與發展,第5期。頁32。
35.	張杰(2013年)。「21世紀美俄中亞地緣戰略及其對中國西部大開發的影響」。社科縱橫,第8期。頁73-74。
36.	張國峻(2012年)。上海合作組織合作發展回顧與思考。理論觀察,第4期。頁54。
37.	陳瑞欣、劉思懿(2010年)。中國與上海合作組織的歷史沿革。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第1期。頁34。
38.	唐立新(2008年)。美俄在中亞的鬥爭。雲南行政學院學報,第4期。頁127-129。
39.	張友國(2004年)。淺論中亞五國的國際戰略地位。新疆職業大學學報,第1期。頁1-3。
40.	高亞濱、祝政宏(2005年)。911后美國中亞政策及其影響。新疆財經學院學報,第1期。頁30-31。
41.	馬媛(2007年)。俄羅斯與中亞地區安全。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第1期。頁6-8。
42.	馬榮久(2016年)。論中國「上海合作組織」中的國家角色。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第3期。頁29。
43.	袁勝育、汪偉民(2015年)。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中國的中亞政策。世界經濟與政治,第5期。頁22。
44.	許濤(2005年)。中亞區域合作與上海合作組織。現代國際關係,第11期。頁25-26。
45.	曾向紅(2015年)。中國的中亞外交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建。上海交通大學學報,第3期。頁7-13。
46.	曾向紅(2008年)。「重塑中亞地緣政治環境:2005年以來美國中亞政策的調整」,外交評論,第103期。頁66。
47.	靳會新(2016年)。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上海合作組織的關係研究。知與行,第8期。頁41。
48.	楊闖(2004年)。試論中亞的安全問題及中國與中亞關係。外交學院學報,第77期。頁43。
49.	楊鴻玺(2011)。,20年來美國中亞戰略的基本路徑,國際展望,第3期。頁21-27。
50.	孫先民(2015年)。論古代絲綢之路貿易維持體系。學術交流,第11期。頁136。
51.	馬偉、鄢一龍(2014年)。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內涵、定位和實現路徑。新疆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頁1-2。
52.	凌勝利(2015年)。地緣關係變動與上海合作組織的發展。戰略決策研究,第2期。頁60-61。
53.	葉秋蘭(2007年)。日本的中亞能源外交戰略。淡江日本論叢,第15期。頁92。
54.	賈春陽(2007年)。中亞美軍何去何從。哈爾濱學院學報,第4期。頁31-32。
55.	趙華勝(2014年)。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關注點與切入點。新疆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頁27-28。
56.	趙華勝(2002年)。中亞情勢變化與上海合作組織。東歐中亞研究,第6期。頁54-59。
57.	趙樹梅(2016年)。絲綢之路經濟帶互聯互通戰略研究。中國流通經濟,第4期。頁62-69。
58.	趙常慶(2014年)。大國博弈與中亞國家立場。新疆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頁71-72。
59.	趙天睿、孫成伍、張富國(2015年)。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區域經濟發展機遇與挑戰。經濟問題,第12期。頁20。
60.	趙飛(2009年)。近來俄美在中亞軍事方面的角逐。赤峰學院學報,第10期。頁46。
61.	趙偉明(2013年)。上海合作組織與美國關係評析。和平與發展,第4期。頁94。
62.	德全英、江淑娟(2013年)。美國大中亞安全戰略規劃評析。俄羅斯中歐東亞研究,第1期。頁76-77。
63.	潘光(2011年)。當前中亞經濟安全形勢及其對上海合作組織影響。國際問題研究,第6期。頁62-68。
64.	潘光(2005年)。911事件前後美國與中亞關係:變化與挑戰。上海:復旦學報,第6期。頁29。
65.	劉新華(2004年)。試論中亞對中國地緣戰略的重要性。武漢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2期。頁21-22。
66.	劉豐華(2007年)。俄羅斯在中亞政策的演變。國際政治研究,第2期。頁160。
67.	劉雲中(2015年)。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戰略構想。經濟縱橫,第7期。頁18-21。
68.	厲聲(2016年)。絲綢之路經濟帶安全保障機制的對接合作。中國法律評論,第2期。頁30。
69.	樊兆善、蔡志銓(2015年)。中共推動「一帶一路」的戰略意涵。國防雜誌,第6期。頁51。
70.	鮑志成(2015年)。古絲綢之路的歷史作用概論。文化藝術研究,第3期。頁21-29。
71.	鄭晨(2015年)。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中國軟實力的增長。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第174期。頁28-32。
72.	鄭小龍、王文余(2013年)。「美國亞太再平衡對中國週邊的挑戰與應對」。重慶行政,第5期。頁106。
73.	鄭周勝(2015年)。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趨勢、影響及對策。理論研究,第9期。頁22。
74.	鍾磊(2016年)。古絲綢之路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啟示。西安財經學院學報,第6期。頁46-50。
75.	蘇俊峰(2015年)。中國中亞安全戰略的構建。新疆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4期。頁31。
76.	魏百谷(2008年)。中國與中亞的能源關係:合作與挑戰。國際關係學報,第25期。頁45-61。
77.	韓隽(2008年)。「安集延事件後美國中亞政策的調整及影響分析」。新疆社會科學,第6期。頁50-54。
四、網路資料
1.	水志偉(2016年)。非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實惠巨。經濟日報。2015年12月8日取自http://ourhkfoundation.org.hk/index.php/2015-04-25-06-37-18/2015-04-25-06-40-22/689-2016-01-07-04-06-22。
2.	林文程(2011年)。中國全球佈局中的海洋戰略。全球政治評論。2015年11月25日取自file:///C:/Users/readm/Downloads/%E6%9E%97%E6%96%87%E7%A8%8B.pdf
3.	吳銘彥(2014年)。凱瑞亞洲行與亞洲再平衡戰略。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5年11月25日取自http://www.npf.org.tw/3/13302?County=%25E8%2587%25BA%25E6%259D%25B1%25E7%25B8%25A3&site=。
4.	洪銘德(2015年)。美國重返亞洲之研究。全球政治評論。2016年7月16日取自file:///C:/Users/king/Downloads/%E6%B4%AA%E9%8A%98%E5%BE%B7.pdf。
5.	段小梅,黃志亮(2015年)。新常態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新機遇、新挑戰及新趨勢。中國權威論文庫。2016年8月26日取自http://202.119.108.161:93/modules/showContent.aspx?title=&Word=&DocGUID=0ac9e67c1fee415aab63c8899be4528b。
6.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2015年)。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中國國務院授權發布。2016年8月15日取自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28/c_1114793986.ht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