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202201219340600
DOI 10.6846/TKU.2012.00033
論文名稱(中文) 捷運月台旅客交織行為模式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Passengers Weaving Behavior Model for Platform in Mass Rapid Transit Station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運輸管理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1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葉壅
研究生(英文) Yung Yeh
學號 69766024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01-04
論文頁數 19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范俊海
委員 - 吳水威
委員 - 曾平毅
關鍵字(中) 交織行為
旅客模擬
動態細胞自動機
旅客衝突
擁擠現象
關鍵字(英) Weaving behavior
passenger simulation
dynamic cellular automata
passengers conflict
crowd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捷運月台最主要的功能為進行旅客轉乘與等候,其動線交織程度相較於捷運內其他地點密集。一般月台動線或月台設施的規劃,較少從人的行為角度進行考量。因此,本研究建立一套旅客交織行為模式,來描述捷運月台內旅客行走過程,並反映人群間的衝突與延滯。
   根據本研究觀察,擁擠現象為影響捷運車站服務品質原因之一,動線空間配置與旅客行為因素造成捷運車站內的一處人群密度會無法事先預測的提升,而產生擁擠現象,並導致旅客移動速度呈延滯狀態。本研究嘗試從旅客行為因素角度,建構交織行為模式,以探討旅客衝突與擁擠現象。
   研究結果顯示:(1)以細胞自動機的概念建立之動態網格平台,其結果證明此方法可以將行人移動描述得更為詳細,並可依據描述環境的不同使用多平台處理,或發展不同行為模式。(2)旅客行走行為過程之產生與影響因素,其結果說明可藉由三部分進行描述,即為期望路徑模式,修正路徑模式與衝突處理模式。(3)旅客動線交織方面,其研究結果發現90 度的動線交織呈現較多旅客衝突及延滯,180 度則較少發生旅客衝突及延滯。其主要原因為模擬之旅客在處理視距前方旅客相對於處理視距邊緣旅客其所受之影響程度不同,即模擬之旅客在處理視距前方旅客之反應能力較佳。也因此接近90 度的旅客動線交織較容易發生擁擠現象而導致整體月台旅客行走速度延滯。
英文摘要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MRT platform for passengers to ride and waiting, and the dynamic of interwoven lines compared to other locations within the MRT-intensive. General platform moving line or platform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l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behavior to consider. Therefore, this study established a set of mixed passenger behavior, to describe the MRT passengers to walk within the platform process, and reflect the conflict between people and dela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observation, crowding to affect the metro station, one of the reasons of service quality, circulation space allocation factors and passenger behavior of an MRT station will be unable to predict in advance the population density enhancement, arising from congestion and lead to speed of the passengers was delay state. In this study, behavioral factors from the passengers point of view, construct interwoven patterns of behavior, to explore the conflict and crowding passengers.
    The results showed: (1)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cellular automata dynamic grid platform, and the results proved that this method can be described in greater detail the pedestrian movement, and describes the environment based on multi-platform deal with different uses, or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patterns of behavior. (2) Passenger travel behavior and influence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an be described by three parts, namely the desired path model, modified path model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mode. (3) moving lines intertwined aspects of passengers, the study found that 90 showed more dynamic lines interwoven conflicts and delay passengers, 180 passengers are less likely to conflict and delay.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simulation of the passengers in the front passenger processing line of sight line of sight relative to the treatment suffered by the edge of the impact of its passengers in varying degrees, the simulation horizon in dealing with tourists in front of visitors, ability to respond better. Nearly 90 passengers and therefore moving lines intertwined congestion caused more platform travel speed passenger dela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課題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四節 研究內容	4
第五節 理論方法與架構	5
第六節 研究流程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0
第一節 行人特性與設施規劃	10
第二節 捷運車站規劃設計	15
第三節 行人行為理論	20
第四節 行人模擬理論模型	25
第五節 行人模擬軟體簡介	35

第三章 捷運月台動線與旅客行為之描述	36
第一節 捷運月台介紹及分類	36
第二節 捷運月台動線分析	39
第三節 捷運月台旅客行為分析	44

第四章 旅客交織行為模式之構建	50
第一節 模式構建想法	50
第二節 交織行為模式假設	51
第三節 交織行為模式架構	53
第四節 子模式-期望路徑模式	54
第五節 子模式-修正路徑模式	60
第六節 子模式-衝突處理模式	70
第七節 旅客行走規則	74
第八節 交織行為模擬程式	76

第五章 研究資料調查 	86
第一節 調查地點選擇	86
第二節 調查方式介紹	86
第三節 調查項目說明	87
第四節 調查資料模擬	91

第六章 模式參數校估 	94
第一節 旅客半徑校估	95
第二節 旅客速度校估	103
第三節 旅客視距校估	110

第七章 模式驗證 	116
第一節 群體特性驗證	116
第二節 交織動線角度驗證	116
第三節 資料調查分析驗證	118

第八章 模式應用 	120
第一節 應用方向與探討	120
第二節 月台環境假設	121
第三節 旅客特性假設	122
第四節 出口選擇模式說明	123
第五節 情境假設與限制條件	126
第六節 情境分析一-基本出口位置分析	127
第七節 情境分析二-單側出口位置分析	130
第八節 情境分析三-月台兩側旅客數分析	131
第九節 模式應用結論	135

第九章 結論與建議	13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2

參考文獻	144
附錄A-模式流程圖	149
附錄B-部分模組程式	151

表目錄
表2-1 行人自身特性	11
表2-2 行人所需空間衡量標準	11
表2-3 人與人之空間距離特性	12
表2-4 速率特性	12
表2-5 Fruin 行人步道服務水準等級	14
表2-6 行人移動狀態特性	14
表2-7 台北火車站動線績效評估指標與權重表	16
表2-8 安全疏散及緊急逃生的區別	17
表2-9 逃生路徑配置及設計原則	17
表2-10 美國國家消防協會NFPA130之相關規定	18
表2-11 各變數之間相互關係說明	24
表2-12 行人疏散模型分類	29
表2-13 疏散行為模式說明	30
表2-14 行為模式對吸引力採取依據	31
表2-15 行為模式說明	33
表2-16 行人移動模型分類	34
表3-1 月台安全設備	37
表3-2 巨觀與微觀動線探討	39
表3-3 列車車門與動線關係	41
表3-4 電扶梯與動線關係	42
表3-5 手扶梯與動線關係	42
表3-6 行為假設(一)	47
表3-7 行為假設(二)	47
表3-8 行為假設(三)	47
表4-1式子(1)(2)符號說明	67
表4-2式子(3)符號說明	67
表4-3式子(4)符號說明	67
表5-1調查項目	87
表5-2月台空間調查	88
表5-3列車進站旅客數	89
表5-4 月台門啟閉時間	90
表5-5旅客行走速度	90
表6-1 模式參數校估項目	94
表6-2假設旅客半徑	96
表6-3 資料項目說明	96
表6-4 旅客半徑與空間分析結果	101
表6-5 旅客速度與空間分析結果	108
表6-6視距倍數	110
表8-1 月台假設項目設定	121
表8-2 旅客假設項目設定	122

圖目錄
圖1-1 研究架構圖	7
圖1-2 研究流程圖	9
圖2-1 電扶梯流量研究	19
圖2-2 個體刺激與反應模式架構	20
圖2-3 理性行為理論架構圖	21
圖2-4 計畫行為理論架構圖	22
圖2-5 行人模型關係圖	25
圖2-6 行人模型分類圖	26
圖2-7 行人排斥力	27
圖2-8行人摩擦力	27
圖2-9 出口在同一側時的部分疏散過程	32
圖2-10 出口在相對時的部分疏散過程	32
圖3-1 中央島式月台	38
圖3-2 側向式月台	38
圖3-3 島側式月台	38
圖3-4電扶梯與手扶梯關係(1)	43
圖3-5電扶梯與手扶梯關係(2)	43
圖4-1模式架構圖	53
圖4-2期望路徑平台	55
圖4-3期望路徑模式	56
圖4-4方位圖	58
圖4-5最近方向	59
圖4-6修正路徑平台	61
圖4-7象限劃分	63
圖4-8旅客定位	64
圖4-9定位修正	65
圖4-10衝突處理平台	71
圖4-11 基本細胞自動機網格	77
圖4-12 基本細胞自動機鄰近區	77
圖4-13移動平台	78
圖4-14方向格與方向線	79
圖4-15 visual studio(1)	81
圖4-16 visual studio(2)	81
圖4-17主程式位置	82
圖4-18視窗設計介面(1)	83
圖4-19視窗設計介面(2)	83
圖4-20旅客行走速度情況(1)	84
圖4-21旅客行走速度情況(2)	84
圖4-22擁擠現象	85
圖5-1調查地點	86
圖5-2 列車往板橋方向角度拍攝	88
圖5-3 列車往南港方向角度拍攝	88
圖5-4月台構建座標圖	89
圖5-5月台動線配置圖	91
圖5-6月台旅客模擬圖	92
圖5-7月台旅客數據圖	92
圖6-1 假設空間 	95
圖6-2旅客大小假設	95
圖6-3 假設旅客半徑之模擬時間	97
圖6-4 假設旅客半徑之模擬時間(趨勢線) 	97
圖6-5 假設旅客半徑之滯留人數	98
圖6-6 假設旅客半徑之滯留人數(趨勢線) 	98
圖6-7 假設旅客半徑之離去人數	99
圖6-8 假設旅客半徑之離去人數(趨勢線) 	99
圖6-9 假設旅客半徑之衝突次數 	100
圖6-10 假設旅客半徑之衝突次數(趨勢線)	100
圖6-11 假設空間 	103
圖6-12 假設旅客速度之模擬時間 	104
圖6-13 假設旅客速度之模擬時間(趨勢線) 	104
圖6-14 假設旅客速度之滯留人數	105
圖6-15 假設旅客速度之滯留人數(趨勢線) 	105
圖6-16 假設旅客速度之離去人數	106
圖6-17 假設旅客速度之離去人數(趨勢線) 	106
圖6-18 假設旅客速度之衝突次數	107
圖6-19 假設旅客速度之衝突次數(趨勢線)	107
圖6-20視距倍數8至14模擬圖  	111
圖6-21視距倍數8至14數據圖	112
圖6-22(a)旅客滯留數累計圖	113
圖6-23(b)旅客滯留數平均圖 	113
圖6-24視距倍數8與14模擬圖(上)	114
圖6-25視距倍數8與14數據圖(左)	114
圖6-26視距倍數7、8、9數據圖	115
圖7-1 動線角度45 度之模擬圖	116
圖7-2 動線角度90 度之模擬圖	116
圖7-3 動線角度180 度之模擬圖	117
圖7-4動線角度模擬數據蒐集範圍	117
圖7-5動線角度模擬數據圖	118
圖7-6動線角度模擬平均滯留人數	118
圖8-1假設月台模擬環境	122
圖8-2 假設月台模擬環境	125
圖8-3 最短距離模式	125
圖8-4 隨機選擇模式	125
圖8-5 情境分析一:六種情境	128
圖8-6 情境分析一:平均模擬時間(T:秒) 	128
圖8-7 情境分析一:平均每秒滯留人數(P:人) 	128
圖8-8 平均每秒衝突次數(C:次) 	129
圖8-9 情境分析二:四種情境	130
圖8-10 情境分析二:平均模擬時間(T:秒)、滯留數(P:人)與衝突數(C:次) 	130
圖8-11 情境分析三:假設月台環境	131
圖8-12 情境分析三:月台上下兩側人數調整	132
圖8-13 情境分析三:六種情境	133
圖8-14 情境分析三:平均模擬時間(T:時間)	133
圖8-15 情境分析三:平均每秒滯留人數(P:人) 	133
圖8-16情境分析三:平均每秒衝突次數(C:次)	134
圖8-17 情境模擬實際情況	135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杜鈺錚,「捷運車站內人行系統服務水準之研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
碩士論文,民國95 年。
2. 陳文彬,「地下車站乘客動線服務績效衡量之研究」,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
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2 年。
3. 謝育錚,「捷運車站人行系統模擬模式之建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
士論文,民國97 年。
4. 林廉凱,「捷運車站乘客動線人流模式與干擾量度之研究」,交通大學運輸科
技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1 年。
5. 張思、吳文娟、張寬勇、鄭國雄、鍾維力、魏文雋,「軌道運輸隧道安全疏
散系統-以台北捷運為例」,隧道建設,第S2 期,2007。
6. 吳健生、王愛禎、陳俊穎、林士鈞、楊心喬,「台北捷運車站內進出電扶梯
流量控制之研究」,都市交通季刊,第二十卷,第三期,民國九十四年十月,
17-29 頁。
7. 蕭禎祥,「行人流行 人移動行為之超越移動特性與模式之研究」,交通大學運
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8 年。
8. 楊雅婷,「以理性行為理論 和科技接受模型來探討消費者對創新科技智慧型
手機的購買意願行為之研究」,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士論文,民
國98 年。
9. 余宗樺,「由計畫行為理論 分析影響國小教師使用自由軟體之因素-以彰化縣
為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教學科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國99
年。
10. 王正坤,「整合理性行為理論 、組織環境與產品價格探討醫學美容消費者行

為意圖」,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國100 年。
11. 陳素琴,「生態旅遊者環境行為模式之探討~以洲仔濕地公園為例」,國立高
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6 年。
12. 郭謹一、劉 爽、陳紹寬、毛保華,「行人運動仿真研究綜述」,系統仿真學
報,第20 卷第9 期,2008 年5 月。
13. 宋衛國、于彥飛、范維澄、張和平,「一種考慮摩擦與排斥的人員疏散元胞
自動機模型」,中國科學E 輯工程科學材料科學,35(7): 725~736,2005。
14. 翁文國、袁宏永、范維澄,「一種基於移動機器人行為的人員疏散的元胞自
動機模型」,科學通報,第 51 卷 第 23 期 2006 年 12 月。
16. 岳昊、邵春福、姚智勝,「基於元胞自動機的行人疏散流仿真研究」,物
理學報,第58 卷第7 期,2009 年7 月。
17. 楊立中、李 健、趙道亮、方偉峰、范維澄,「基於個體行為的人員疏散微
觀離散模型」,中國科學E 輯工程科學材料科學,34(11): 1264~1270,2004。
18. 李 強、崔喜紅、陳 晉,「大型公共場所人員疏散過程及引導作用研究」,
自然災害學報,15 卷4 期,2006 年8 月。
19. 朱 藝、楊立中、李 健,「不同房間結構下人員疏散的CA模擬研究」,火
災科學,第16 卷第3 期,2007 年7 月。
20. 郭占軍、秦文虎、舒 鑫,「緊急狀態下虛擬人群行為仿真」,計算機技術
與發展,第19 卷第6 期,2009 年6 月。
21. 陳正德,「空間結構與行人移動之模擬擬 以西門徒步區為例 」,國立臺灣
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七月。
22. 遊文霞、王先甲,「StarLogo 在基於agent 複雜系統建模與仿真中的應用」,
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第39 卷第3 期,2006 年6 月。
23. 「NetLogo 4.0.2 用戶手
冊」。http://ccl.northwestern.edu/netlogo/4.0.4/docs/NetLogo_manua
l_chinese.pdf

24. 蘇育興、杜維昌,「使用細胞自動機於群體行為動畫模型與模擬方法」,義守
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8 年12 月。
35. 「台北捷運公司全球資訊網」。http://www.trtc.com.tw/MP_122031.html
英文部分:
15. Blue V J, Embrechts M J, Alder J L, “Cellular Automata modeling of
Pedestrian Movements”, USA:IEEE.3:2320~2323, 1997.
25. Ren-Yong Guo, S.C. Wong, Hai-Jun Huang, Peng Zhang, William H.K. Lam,
“A microscopic pedestrian-simulatio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intersecting flows”, Physica A 389 (2010) 515-526.
26. “Highway Capacity Manual”,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Washington, D.C. 2000.
27. Hao Yue, Hongzhi Guan, Juan Zhang, Chunfu Shao, “Study on
bi-direction pedestrian flow using cellular automata simulation”,
Physica A 389 (2010) 527_539.
28. Eleonora Papadimitriou , George Yannis, John Golias,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pedestrian behaviour model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 12 (2009) 242–255.
29. Daniel R. Parisi, Marcelo Gilman, Herman Moldovan, “A modification
of the Social Force Model can reproduce experimental data of
pedestrian flows in normal conditions”, Physica A 388 (2009)
3600_3608.
30. Fruin, Pedestrian Planning and Design, “Metropolitan Association of
Urban Designers and Environmental Planners”, New York,1971.
31. William H.K. Lam, John F. Morrall, and Herbert Ho, “Pedestrian Flow

in Hong Kong”,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1487,pp.56-62,1995.
32. William H.K. Lam, Chung-yu Cheung, “Pedestrian Speed/Flow
Relationship for Walking Facilities”,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p.45-50,2000.
33. Victor J. Blue, Jeffrey L. Adler, “Cellular Automata
Microsimulation of Bi-Directional Pedestrian Flow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1678, pp.135-141, 2000.
34. Lorenza Mondada, “Emergent focused interactions in public places: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multimodal achievement of a common
interactional space”, Pragmatics 41 (2009) 1977–1997.
36. Victor J. Blue, Jeffrey L. Adler, “Cellular automata
microsimulation for modeling bi-directional pedestrian walkway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35 (2001) 293-312.
37. J. Izquierdo , I. Montalvo, R. Perez, V.S. Fuertes, “Forecasting
pedestrian evacuation times by using swarm intelligence”, Physica
A 388 (2009) 1213_1220.
38. Masakuni Muramatsu, Takashi Nagatani, “Jamming transition in
two-dimensional pedestrian traffic”, Physica A 275 (2000) 281-291.
39. Huan-huan Tian,Hong-di He,Yan-fang Wei,Xue Yu,Wei-zhen Lu,
“Lattice hydrodynamic model with bidirectional pedestrian flow”,
Physica A 388 (2009) 2895_2902.
40. Colin M. Henein, Tony White, “Macroscopic effects of microscopic
forces between agents in crowd models”, Physica A 373 (2007) 694–
712.
41. Zheng Xiaoping , ZhongTingkuan, LiuMengting, “Modeling crowd
evacuation of a building based on seven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44 (2009) 437– 445.
42. Rui Jiang, Qing-Song Wu, “Pedestrian behaviors in a lattice gas
model with large maximum velocity”, Physica A 373 (2007) 683–693.
43. Kazuhiro Yamamoto, Satoshi Kokubo, Katsuhiro Nishinari,
“Simulation for pedestrian dynamics by real-coded cellular automata
(RCA) ”, Physica A 379 (2007) 654–660.
44. Takashi Nagatani, “Freezing transition in bi-directional CA model
for facing pedestrian traffic”, Physics Letters A 373 (2009) 2917–
2921.
45. Weiguo Song, Xuan Xu, Bing-Hong Wang, Shunjiang Ni, “Simulation of
evacuation processes using a multi-grid model for pedestrian
dynamics”, Physica A 363 (2006) 492–500.
46. X. Xu, W.G. Song, H.Y. Zheng, “Discretization effect in a multi-grid
egress model”, Physica A 387 (2008) 5567–5574.
47. Gianluca Antonini, Michel Bierlaire, Mats Weber, “Discrete choice
models of pedestrian walking behavio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40 (2006) 667–687.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