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110201523224900
DOI 10.6846/TKU.2015.00031
論文名稱(中文) 高成就女性眼中的婚姻未來
論文名稱(英文) The Futures of Marriage in the Eyes of High Achieving Wome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未來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Futures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劉薇蓮
研究生(英文) Wei-Lien Liu
學號 60170001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5-28
論文頁數 11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宋玫玫(song@mail.tku.edu.tw)
委員 - 陳國華(sochen@mail.tku.edu.tw)
委員 - 方顥璇(hsfang.contact@gmail.com)
關鍵字(中) 高成就
女性
婚姻
未來
關鍵字(英) High Achieving
Female
Marriage
Future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女性與婚姻,是社會一直在討論的議題。婚姻,是人們視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過去許多人在一定年紀後未來的走向,少有無婚姻狀態的少數人存在,而這些人也被冠上汙名化的封號。然而,在過去的工業時代中,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不婚的行列,在千禧年後的時代仍在增加當中,女性從家庭中的出走,也引發女性對婚姻的問號,因此,過去視為社會安定的婚姻制度產生變化時,未來的婚姻又是會朝向甚麼方向發展呢?在許多高成就女性不斷出現的今時代社會,婚姻中的權力也產生微妙變化,如透過她們的視角,台灣社會婚姻未來的可能性又是如何?
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式訪談,分別訪談8位高成就女性,將訪談分析逐字稿後,透過其觀點並結合未來學方法,建構臺灣社會可能的婚姻未來。使用受訪者所認為影響婚姻未來的因素,發展女性在婚姻未來中的主、客體的轉換以及婚姻意義的轉變之未來圖像。
英文摘要
More and more people joined the Never-Marry Group after the millennial age.
When the industrial age came, women left their home and started to join the workforce which had drown a big question for these women if marriage really mattered. Marriage was regarded as a force to stabilize the society but it had a drastic change due to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oday, there are so many outstanding career
women and the power within marriage also has some changes. Through these women's point of view, we are given the answer some hints about the future trend of
marriage in Taiwan.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by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of eight high-achieving women. These  interviewees’ perspectives were further analyzed
through futures methods. Possible futures of marriage include shifting men and women’s roles in marriage life thus to provide a picture of the changes in marriage
relationship.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婚姻意義的變遷因素	6
第二節	高成就女性之研究	1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2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2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25
第四章	研究發現	27
第一節	高成就女性對婚姻想像的未來與過去	27
第二節	婚姻意義的改變	51
第三節	可能影響婚姻未來的議題	74
第四節	未來三角法:婚姻未來	81
第五節	因果層次分析法:婚姻未來	8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9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99
第二節	建議	103
參考文獻	105
附錄	113

表目錄
表 1、受訪者資料表	26
表 2、因果層次分析法運用於解構婚姻現在	90
表 3、因果層次分析法運用於重構婚姻未來	94
 
圖目錄
圖 1、大學以上女性學生比率	17
圖 2、研究架構圖	22
圖 3、未來三角	24
圖 4、因果層次分析	24
圖 5、2035台灣婚姻未來之未來三角	8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Asbell, B.(1999)。改變世紀的藥丸(林文斌、廖月娟,譯)。台北:天下。(原著出版於1995年)
Dychtwald, M., & Larson, C.(2010)。W效應(張美惠,譯)。臺北:時報。(原著出版於2010年)
Giddens, A.(2001)。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周素鳳譯)。台北:巨流。(原著出版於1992年)
Penn, M. J., & Zalesne, E. K. (2008)。微趨勢(潘勛,譯)。台北市:雅言文化(原著出版於2007)
Sax, L.(2008)。浮萍男孩(洪蘭,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2007年)
王道還。(2006)。男性避孕丸。科學發展,408,頁81。
孔祥明。(1999)。婆媳過招為哪樁?婆婆、媳婦與兒子(丈夫)三角關係的探討。應用心理學,4,頁57-96。
古春勻。(2010)。喚醒沈睡的女權運動  貝蒂傅瑞丹 Betty Friedan。國際性別通訊,4,頁5。
古芸妮。(2005)。未婚男女婚姻信念、婚姻態度與婚姻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伍維婷、陳瓊芬。(2003)。孤娘廟 女人祭祀 殘缺的價值。婦女新知通訊,250,頁7-8。
吳珮瑀、吳佳慧、蕭高明。(2013)。博士媽媽向前走—女性多重角色與進修博士的困境與進路。應用心理研究,57,頁31-75。
吳淑敏。(2008)。傑出女性科學家成功因素與性別議題之探討。資優教育研究,8(1),頁19-46。
吳凱琳。(2007)。男人,你為什麼結不了婚?Cheers 雜誌,469。2014年5月25日,取材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5329
吳美連。(1998)。高成就婦女的身心特徵、壓力知覺與工作—家庭衝突之探討。中原學報,26(2),頁1-10。
呂姿瑩。(2010)。高學歷女性生涯發展歷程極其重要他人之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呂秀蓮。(2008)。新女性主義。臺北:聯合文學。
邱懷瑤。(2014)。人工伴侶未來狂想—從ACG迷的觀點出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利翠珊。(1998)。三代同堂家庭中的代間關係與婚姻關係。家庭教育,2,頁 1-9。
周倩漪。(2001)。照見單身女人-不婚.離婚.與女同志族群的生存境況及生活視野(未出版)。
胡幼慧。(2008)。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3-19頁)。台北:巨流。
胡淑雯。(1996)。婚姻中的在地抗爭─專訪蘇芊玲。2014年5月25日,取材自http://www.frontier.org.tw/bongchhi/archives/4445
胡藹若。(2006)。台灣婦女教育之探討—就兩性平權的觀點而言(1949~2005)。復興崗學報,87,頁307-330。
陳宜倩。(2013)。尊重生命尊嚴、墮胎全與女性人權之論述生產與社會變革:美國最高法院Gonzales v. Carhart 一案評析。歐美研究,43(3),頁595-635。
陳玉華、陳信木。(2012)。初婚年齡的變動趨勢:出生年代、教育程度與省籍背景之間的差異。載於伊慶春、章英華(主編),臺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家庭與婚姻,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系列三之1(229-276頁)。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陳正合。(2011)。婚姻與總生育率的關聯:第二次人口轉型理論與第二現代理論整合研究。2011年台灣人口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之發表論文,台灣人口學會。
陳凱琦。(2011)。「敗犬」或「海蒂」?婚姻對高學歷單身女性的意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陳信木、陳雅琪。(2007)。教育對於結婚的影響:教育程度別女性初婚年齡分佈模式。台灣人口新情勢與對策:國民健康與社會安全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昭如。(1997)。離婚的權利史:臺灣女性離婚權的建立及其意義。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
陳皎眉。(1987)。性別角色態度,個人現代性與逃避事業成就傾向及工作滿意程度關係。婦女研究報告第一輯。台北:台大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
高旭繁、陸洛。(2006)。夫妻傳統性/現代性的契合與婚姻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25,頁47-100。
高淑貴。(1991)。家庭社會學。台北:黎明。
孫德剛。(2013)。原來門當戶對是這麼回事。臺北:人類智庫。
桑東輝。(2005)。從墮胎權之爭看美國憲政及美國社會—以“羅伊訴偉德案”為例。中華女子學院學報,17(5),頁55-59。
張思嘉。(2006)。家庭與婚姻:台灣心理學研究的現況與趨勢。本土心理學研究,26,頁3-34。
張思嘉、周玉慧。(2004)。緣與婚前關係的發展。本土心理學研究,21,頁85-123。
張思嘉。(2001)。婚姻早期的適應歷程:新婚夫妻之質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4(4),頁1-29。
張榮富。(2007)。學歷對網路男女結婚機會之影響。淡江人文社會學刊,30,頁132-150。
許瑞娥、柳雪雯、鄭美英、江淑玲、陳翠茜。(2011)。國小未婚教師之婚姻態度對其擇偶偏好影響之研究。國小主任儲訓班專題研究集,105,頁345-362。
婦女新知。(1998)。單身女人社會處境調查報告。取材自http://awakening.lib.tku.edu.tw/resources/everything/aw_2011_R_Article_1998_1_28_0047.pdf
教育部統計處。(2013)。 歷年校數,教師,職員,班級,學生及畢業生數(39~102 學度)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4075&Page=20046&Index=5&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黃惠如。(2013)。新家人關係:老了就和外人住一起。康健雜誌,177,頁250-254。
黃文齡。(2004)。另類的婦女運動—從紐約市婦女俱樂部爭取女性高等教育受教權談起。歐美研究,34(2),頁307-355。
黃琴雅。(2002)。台灣客家族群婚姻觀與家庭之探討-以客家女性為例。中華家政學刊,32,頁123-134。
黃幸美。(1994)。女性教育與勞動參與的發展、現況與問題。婦女與兩性學刊,5,頁133-163。
彭嚴燕。(2010)。避孕藥發明、演進及現況發展。2014年10月24日,取材自http://cdnet.stpi.narl.org.tw/techroom/market/bio/2010/bio_10_006.htm
賀照緹。(1996)。「高貴」不貴 只是過渡?—主流媒體對單身女性的再現。騷動,2,頁36-41。
雷文玫。(1999)。一九九九台灣女權報告婚姻與家庭篇。2013年11月5日,取材自http://www.scu.edu.tw/hr/document_imgs/documents/d6_2.htm
曾昭旭。(1983)。中國文化傳統下的婚姻觀。鵝湖,9(1),頁31-33。
楊文山。(2008)。年輕人為什麼不結婚:台灣社會未來的婚姻趨勢研究。2014年6月1號,取自http://www.yct.com.tw/life/97drum/97drum14.pdf
楊靜利、陳寬政。(2004)。台灣教育擴張與婚姻變遷。陳小紅(主持人),台灣人口學會2004年年會暨「人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發表之論文。
楊國樞。(1997)。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的運作特徵與歷程:夫妻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5-2417-H-002-028-G6),未出版。
楊美慧。(1991)。單身女性之婚姻觀ㄧ現象學方法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趙淑珠。(2003)。未婚單身女性生活經驗之研究:婚姻意義的反思。教育心理學報,34(2),頁221-246。
滕淑芬。(1998)。單飛—女人造家困境。台灣光華雜誌。2014年10月25日,取材自http://www.taiwanpanorama.com/tw/show_issue.php?id=1998108710103C.TXT&cur_page=8&distype=text&table=1&h1=&h2=&search=&height=&type=&scope=&order=&keyword=&lstPage=&num=&year=1998&month=10
蔡珮芸。(2008)。女性壽險業務人員之家庭婚姻狀況和業務績效關係之再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
蔡淑鈴。(1994)。臺灣之婚姻配對模式。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6(2),頁335-371。
蔣侃學。(2007)。台灣地區婚姻狀態別預期壽命變遷。國際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聯合國。(2000)。The World’s Women Trends and Statistics。2014年10月25日,取材自http://unstats.un.org/unsd/demographic/products/indwm/wwpub2000.htm
戴明鳳。(2008)。女性學者面臨各種抉擇之間的得與失?台灣女科技人電子報,007期—科技人論壇。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幼獅。
瞿海源。(1991)。社會心理學新論。台北:巨流。
蘇永明。(2010)。社會正義與教育。載於伍振鷟(主編),教育哲學(頁304-350)。台北:五南。



 
英文部份
Allen, S. M., & Kalish, R. A. (1984). Professional women and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6(2), 375-382.
Blossfeld, Hans-Peter. (1995). The new role of women: Family formation in modern societies. Boulder, CO: Westview.
Gordon, A. P. (2003). The decision to remain single: Implications for women across cultures.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25(1), 33-44.
Greenstone, M., & Looney, A. (2012). The marriage gap: the impact of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on marriage rates. Retrived from http://www.brookings.edu/blogs/jobs/posts/2012/02/03-jobs-greenstone-looney
Graves, T. (2012). SCAN and Causal Layered Analysis. Retrieved from http://weblog.tetradian.com/2012/10/24/scan-and-causal-layered-analysis/
Hewlett, S. (2002). Creating a life: Professional women and the quest for children. New York: Miramax.
Inayatullah, S. (2008). Six pillars: Futures thinking for transforming. Foresight, 10(1), 8.
Inayatullah, S. (2004). Causal layered analysis: Theory, historical context, and case studies. In Inayatullah, S. (Ed), The Causal Layered Analysis (CLA) Reader (pp. 1-52). Tamsui: Tamkang University Press.  
Levs, J., & Martinez, M. (2013, June). Wendy Davis: From teen mom to Harvard Law to famous filibuster. CNN. Retrieved from http://edition.cnn.com/2013/06/26/politics/wendy-davis-profile/
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370-396.
Raymo, J. M., & Iwasawa, M. (2005). Marriage market mismatches in Japan: An alternative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s education and marria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0(5), 801-822.
Raymo, J. M. (2003).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the rransition to first marriage among Japanese women. Demography, 40(1), 83-103.
Schwartz, C., & Hongyun, Han. (2014). The reversal of the gender Gap in education and trends in marital Dissolu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9(4), 605-29. 
Yu, Wei-Hsin. (2009). Gendered Trajectories: Women, work, and social change in Japan and Taiwan.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Zimbardo, P. (2011, March 11). The demise of guys. [Radio podcast]. Retrieved from http://www.ted.com/talks/zimchallenge?language=zh-tw#t-6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