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110201512221300
DOI 10.6846/TKU.2015.00030
論文名稱(中文) 氣候變遷對移民之影響-兼論對臺灣之啟示
論文名稱(英文)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Migration and its inspiration to Taiw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鄭宗仁
研究生(英文) Tsung -Jen Cheng
學號 79933029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6-22
論文頁數 11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翁明賢
委員 - 汪毓瑋
委員 - 高佩珊
關鍵字(中) 氣候變遷
遷徙
臺灣
移民
氣候難民
關鍵字(英) Climate Change
Migration
Immigration
Climate Refuge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人口為國家基本要素之一,其組成、素質、分布、發展及遷徙等面向,關係國家之發展與社會福祉。越來越多的證據及研究顯示,今後的全球氣候變遷可能越來越嚴重,而氣候變遷將如何影響人口移動,將是個人生命與國家社會安全之嚴肅課題。
    本研究首先闡述氣候變遷目前全球主要氣候變遷的現象及影響,如溫度及海平面的上升,再談臺灣觀察之主要氣候變遷的現象及影響,觀察是否有相同或相異的氣候變遷。其次,並分析目前全球移民主要趨勢與原因,同時討論包括氣候難民,並以氣候變遷在過去及今日實際案例討論氣候改變如何影響移民;再將對臺灣的移民啟示做一分析。
    最後,氣候變遷的觀察及預估(重大影響及災難),將是決策者未來調適策略或政策(包含移民)之制定及施行重大挑戰。
英文摘要
Population is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country. Its composition, quality,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and migration,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 and social welfare. More and more evidence and research shows that in the near future, global climate change may be more serious so that the Influence of how climate change to population movement, will be an important issue for individual safety and national and social security.
   The study first describes the phenomenon of climate change and its major effects to the earth, such as the rice of temperature and sea level. It then compares the main phenomena and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to Taiwan. Secondly, it will talk about the world's major trends and motivation of migration while discuss the situation of climate refugees. The paper will also discuss current and past examples on climate change to migration. 
   Finally, analysis and consideration on climate change will be a major challenge for Policymakers to develop and adjust strategies or policies of migra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第二節、文獻探討	8
第三節、名詞解釋	10
第四節、研究目的	11
第五節、研究、方法及步驟	11
第貳章、氣候變遷之主要現象與影響	17
第一節、全球之主要現象	20
第二節、全球之主要影響	33
第三節、臺灣主要現象與影響	37
第四節、小結	49
第參章、全球移徙主要趨勢與原因	50
第一節、全球移徙主要趨勢	50
第二節、全球移徙主要原因	55
第三節、氣候難民的探討	60
第四節、小結	63
第肆章、氣候變遷對移民影響之探討	65
第一節、對全球影響	65
第二節、對臺灣影響	70
第三節、小結	90
第伍章、結論	94
第一節、心得與啟示	98
第二節、總結與檢討	100
第三節、未來研究與建議	103
參考資料	115
圖目錄
圖1-1、筆者家建築物前方由內往外看:道路明顯高於庭院。	2
圖1-2、筆者家建築物前方:庭院與道路落差已達十數公分(磚塊高約3-5公分)。	2
圖1-3、筆者家鄰居正面照:地基故意建築高於道路路面。	3
圖1-4、筆者鄰居建築物45度角看:地基與道路只剩不到半公尺。	3
圖1-5、在吐瓦魯(Tuvalu)將種植紅樹林幼苗作為課堂專案(Planting mangrove seedlings as a classroom project in Funafala, Tuvalu)。	5
圖1-6、本研究邏輯圖。	12
圖1-7、本研究之研究步驟圖。	14
圖2-1、過去1000年至100萬年的全球溫度變化。	20
圖2-2、1850年至2012年全球平均地表與海表溫度距平的變化。	22
圖2-3、1850年至2012年全球平均地表與海表溫度距平的變化。	24
圖2-4、自 1958 年起在 夏威夷 Mauna Loa (19°32′N, 155°34′W - 紅色) 和南極 (89°59′S,24°48′W - 黑色) 測量到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	25
圖2-5、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增加與全球二氧化碳總累積排放量的關係圖(從最輕情境到最嚴重情境推估)。	26
圖2-6、(a) 北半球三、四月份(春季)平均的雪覆蓋面積,(b)北極七至九月份(夏季) 平均的海冰範圍。	28
圖2-7、IPCC推估出的二十一世紀平均海平面上升情況。	30
圖2-8、臺灣年平均溫度之時間序列與變化趨勢。	41
圖2-9、臺灣年總降雨日數 (日雨量≧0.1mm)。	43
圖2-10、極端強降雨颱風發生頻率統計。	43
圖3-1、2013年全球移民人數統計分布圖。	53
圖3-2、莫拉克颱風國軍膠舟、機具支援撤離情形(2009年8月8日至10日)。	63
圖4-1、美國阿拉斯加12個搬遷的原住民社區。	69
圖4-2、臺灣鄉鎮市區人口及都會區人口統計。	72
圖4-3、臺灣與世界各國每人年平均分配雨量比較。	74
圖4-4、臺灣移民六大對策目標。	84
圖4-5、在天氣及氣候事件的影響下,暴露量及脆弱度如何決定衝擊以及可能的災害 (災害風險)。	87
圖4-6、變動氣候下的調適以及災害風險管理方法。	88
圖4-7、我國男性人口數(期底) (人) -1992年1月(10,64萬7,066人)至2015年1月(11,69萬9,917人)。	92
圖4-8、我國女性人口數(期底) (人) -1992年1月(9,97萬1,481人)至2015年1月(11,74萬0,361人)。	93
圖5-1、全球10座最容易遭受天災的城市。	97
圖5-2、2009至2013年度,五年間山羌被相機拍攝記錄之海拔高度變化。	107
圖5-3、2006年美國獵人Jim Martell(最左邊)與他射殺的混種熊。	108
圖5-4、加拿大沃珀斯克國家公園9次確認目擊灰熊的地點(Locations of the nine confirmed Grizzly Bear sightings in Wapusk National Park)。	109
圖5-5、「火星一號」火星殖民假想圖。	112
圖5-6、NASA到火星旅程概況示意圖。	112
圖5-7、克卜勒望遠鏡的構造。	113
圖5-8、克卜勒將研究在天鵝座和天琴座星座星系附近超過10萬顆恆星。	114


表目錄
表2-1、二十一世紀不同模式個案之推估全球平均地表暖化及海平面上升。	30
表2-2、近來趨勢、人類活動對趨勢影響評估、和二十世紀後期已觀測趨勢之極端天氣事件的推估。	32
表2-3、最容易受到多種自然危害的國家。	38
表2-4、多種自然危害死亡率相對較高風險的國家。	39
表3-1、2013年按原籍區域和目的地區域分列的全球移民者人口統計。	51
表3-2、2005-2014各年度我國學生赴主要留學國家留學簽證人數統計表。	57
表4-1、2004-2013年糧食自給率(Food Self-sufficiency Ratios)。	74
表4-2、我國移出人口地區別(統計1989-2011年)。	76
表4-3、臺灣近2003-2012年國際戶籍遷入遷出人數。	78
表4-4、臺灣地區居留外僑人數統計(統計至2012年12月底)。	79
表4-5、海外華人人數(發佈時間:2014/09/23)。	82
表4-6、海外臺灣僑民人數(發佈時間:2014/09/23)。	83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專書
1.	翁明賢。《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臺北市:創世文化,2003年。
2.	林淑馨。《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高雄市:巨流圖書,2010年。
3.	內政部。《人口政策白皮書--針對少子女化、高齡化及移民問題對策》。臺北市:內政部,2008年5月。
4.	內政部。《人口政策白皮書:少子女化高齡化及移民》。臺北市:內政部,2013年9月。
5.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移民行政白皮書》。臺北市: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09年3月。
6.	中央災害防救會報。《災害防救基本計畫》。臺北市:行政院,2013年8月。
7.	內政部消防署。《中央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調整規劃及災害救助與災後復原重建體制之研究》。臺北市:內政部消防署2012年12月。
8.	內政部消防署。《災害應變中心與現地指揮官之指揮、協調權限探討之研究》。臺北市:內政部消防署2012年12月。
9.	林中斌。《大災變》。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2010年。
10.	陳泰然、包宗和主編。《全球風險環境的形構 : 氣候變遷對臺灣總體安全的衝擊》。臺北市:遠景基金會出版,2010年。
11.	彭明輝。《糧食危機關鍵報告:臺灣觀察》。臺北市:商周出版,2011年4月。
12.	郭箴誠。《暖化戰爭: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臺北市:商鼎數位,2011年4月)。
13.	柳中明。《臺灣環境變遷解密:改變未來的12堂課》。臺北市:日月文化,2010年10月)。
14.	劉昭民。《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7月再版)。
專書譯著
1.	Laurence c. smith、羅倫思•史密斯著;廖月娟譯。《2050人類大遷徙》。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2012年。
2.	Kenneth J. Hsu、許靖華著;甘錫安譯。《氣候創造歷史》。臺北市:聯經出版,2012年。
3.	Climate Central、美國氣候中心編;丁惠民譯。《氣候變遷的關鍵報告:人類會繼續存活,只是你得學會適應過程》。臺北市:大是文化出版,2014年4月。 
4.	Gwynne Dyer、格溫•戴爾著;林聰毅譯。《氣候戰爭2.0》。臺北市:財信出版,2010年。
5.	Anthony Giddens、安東尼•紀登斯著;黃文、高忠義譯。《氣候變遷政治學》。臺北市:財信出版,2011年。
6.	Thomas L.Friedman、湯馬斯•佛里曼著;丘羽先、李欣容、許貴運、童一寧、黃孝如、楊舒、蔡菁芳、顧淑馨等譯。《世界,又熱,又平,又擠》。2版,臺北市:財信出版,2009年。
7.	Judith Bloom Fradin & Dennis Brindell Fradin、朱迪•弗雷丁、丹尼斯•弗雷丁著;陳曦、許一妮、高天羽譯。《直擊大災難》。臺北市:大石國際文化,2012年。
8.	Raj Patel、拉吉•帕特爾著;高薏涵、葉家興、謝伯讓、謝佩妏譯。《糧食戰爭》。臺北市:聯經出版,2012年。
9.	Co+Life A/S編;李芳齡譯。《100個即將消失的地方》。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2010年3月。
10.	田家康著;歐凱寧譯。《氣候文明史:改變世界的攻防八萬年》。臺北市:臉譜文化出版,2012年。
期刊
1.	楊惟任。「氣候變遷對國家和全球安全的影響」。《展望與探索》,第12期,2014年2月,頁63-80。
2.	柳中明等。「IPCC第二工作分組之第四次評估報告:影響、調適與脆弱性」。《全球變遷通訊雜誌》,第58期,2008年7月,頁1-74。
3.	吳立華。「2003-2008年異常氣候事件/現象整理」。《全球變遷通訊雜誌》,第57期,2008年4月,頁1-15。
4.	趙家緯、謝雯凱。「臺灣氣候變遷政策的回顧與展望」。《全球變遷通訊雜誌》,第56期,2007年12月,頁16-23。
5.	徐千偉。「我國政府因應氣候變遷的治理政策」。《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第15期,2014年3月,頁25-32。   
6.	李玫憲、洪銘德。「當前歐盟氣候治理策略的發展與挑戰--從氣候難民問題分析」。《政治學報》,第52期,2011年12月,頁1-28。  
學位論文
1.	邱智祥。《美國歐巴馬政府因應全球暖化之氣候政策研究》。臺北市: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2.	莊惠如。《國際環境難民之研究-從京都議定書談起》。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外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3.	林慧雯。《雨驟水急,山的子民何去何從?以八八風災後的大鳥部落為例》。臺東市: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4.	李岳霖。《氣候變遷下極端事件之淹水災害風險分析》。臺北市: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5.	郭翡玉。《因應氣候變遷調適之國土空間規劃制度分析》。臺北市: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網際網路
1.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Fifth Assessment Report (AR5).”<http://ipcc.ch/>(Accessed:April 14,2014).
2.	「氣候變遷年代改善臺灣脆弱的糧食安全刻不容緩」。《臺灣環境資訊中心網站》,<http://e-info.org.tw/node/97419>(檢索日期:2014年5月10日)。
3.	「吐瓦魯」。《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boca.gov.tw/ct.asp?xItem=829&ctNode=753&mp=1>(檢索日期:2014年4月14日)。
4.	「邦交國」。《中華民國外交部》,<http://www.mofa.gov.tw/Official/Regions/AlliesIndex/?opno=777f1778-f578-4148-b22a-b62f81be5f57>(檢索日期:2014年4月14日)。
5.	「外交可休兵 抗暖不能停」。《低碳生活部落格網站》,<http://lowestc.blogspot.tw/2008/08/blog-post_22.html>(檢索日期:2014年4月1日)。
6.	(NOAA),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http://oceanservice.noaa.gov/facts/cyclone.html>(Accessed:April 14,2014).
7.	「WMO關於2013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世界氣象組織網站》,<https://docs.google.com/a/wmo.int/file/d/0BwdvoC9AeWjUa0l6cWE0eGxucGs/edit?pli=1>(檢索日期2014年5月12日)。
8.	「工業革命」。《維基百科網站》,最後修訂日期,2014年4月8日,<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7%A5%E4%B8%9A%E9%9D%A9%E5%91%BD>(檢索日期:2014年4月19日)。
9.	「馬仕朗海障(The Maeslant Barrier)」。《維基百科網站》,最後修訂日期2014年4月8日<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7%A5%E4%B8%9A%E9%9D%A9%E5%91%BD>(檢索日期:2014年4月19日)。
10.	「世界第一的日本防波堤在海嘯面前不堪一擊」。《新華網》,2011年3月14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3/14/c_121186207.htm>(檢索日期:2014年4月19日)。
11.	「移民」。《中華民國教育部全球資訊網》,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http://dict.concised.moe.edu.tw/cgi-bin/jdict/GetContent.cgi?DocNum=40349&GraphicWord=&QueryString=移民>(檢索日期:2014年5月9日)。
12.	「氣候難民」。《臺灣大百科全書網站》,<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00629>(檢索日期:2014年5月12日)。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