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108201612430600
DOI 10.6846/TKU.2016.00029
論文名稱(中文) 問題解決能力、自我效能、合作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關聯性之研究-以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專題導向課程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orrelations among Problem Solving Abilities, Self-Efficacy, Satisfaction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aking a Project-Based Learning Program in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t TamK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2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藍雅芸
研究生(英文) Ya-Yun Lan
學號 60073003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6-14
論文頁數 8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鄭宜佳
委員 - 何俐安
委員 - 李佳玲
關鍵字(中) 問題解決能力
自我效能
合作學習滿意度
學習成效
專題導向課程
關鍵字(英) Problem Solving Abilities
Self- Efficacy
Satisfaction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cademic Achievement
Project-Based Learning Progra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專題導向課程對於學習者問題解決能力以及自我效能的影響,並進一步探究問題解決能力、自我效能、合作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間的關係。研究方式為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103學年度下學期至104學年度上學期修習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畢業專題課程之學習者,課程共分為三班,分組方式為2至4人為一組之自由分組,由兩位老師帶領授課,三班除教學者與學習者不同,進度與評量方式皆相同。資料蒐集包括問題解決能力之前後測問卷、自我效能前後測問卷、合作學習滿意度後測問卷與學期成績,總計回收64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顯示:
1.	經過專題導向課程,學習者的問題解決能力無顯著提升。
2.	經過專題導向課程,學習者的自我效能無顯著提升。
3.	在專題導向課程背景下,學習者的問題解決能力對學習成效無顯著預測力。
4.	在專題導向課程背景下,學習者的自我效能對學習成效無顯著預測力。
5.	在專題導向課程背景下,學習者的合作學習滿意度對學習成效有顯著正向預測力。
(1)	學習者對其他小組成員的主觀知覺對學習成效無顯著預測力。
(2)	學習者對合作歷程的主觀知覺對學習成效無顯著預測力。
(3)	學習者對合作結果的主觀知覺對學習成效無顯著預測力。
  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討論與建議,以供未來相關單位實施專題導向課程或進行相關研究之參考。
英文摘要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on students’ problem solving abilities and self-efficacy. Additionally, correlations among problem solving abilities, self-efficacy, satisfaction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were also examined. 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during spring and fall 2015 in “Key Issues in Career Planning”, a project-based learning course. Subjects were three classes of students enrolled in the course, and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of two to four. Except two different instructors who taught the classes,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 among the classes with regard to course progress and assessment. Data collect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 problem solving pre- and post-questionnaires, self-efficacy pre- and post-questionnaires, and a post-questionnaire regarding satisfaction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 total of 64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revealed that:
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tudents’ problem solving abilities in project-based learning. 
2.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tudents’ self-efficacy in project-based learning. 
3. Problem solving abilities did not have significant predictive power toward academic achievement. 
4. Self-efficacy did not have significant predictive power toward academic achievement. 
5. Satisfaction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had significant predictive power toward academic achievement.
	
(1) Students’ subjective perceptions of other group members did not have significant predictive power toward academic achievement.
(2) Students’ subjective perception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process did not have significant predictive power toward academic achievement.
(3) Students’ subjective perception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outcome did not have significant predictive power toward academic achievement.

Discussions based on the findings in this study were presented. Furthermore, suggestions for authorities who wish to carry out project-based learning or conduct future research were provid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三節	名詞解釋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專題導向學習	12
第二節	問題解決能力、自我效能、合作學習滿意度、學習成效	26
第三節	研究變項間關係之相關研究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4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0
第五節	研究流程	52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6
第一節	敘述性統計分析	56
第二節	學習者經過專題導向課程前後在問題解決能力與自我效能之差異分析	63
第三節	學習者的問題解決能力、自我效能、合作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間之關係分析	65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7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2
參考文獻		74
一、中文部分	74
二、英文部分	83
附錄 問題解決能力、自我效能、合作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關係之調查問卷86

表次
表2-1-1專題導向學習成果內涵與契合之核心就業力對照表	22
表2-2-1高自我效能者與低自我效能者之行為表現對照表	30
表2-3-1合作學習實施模式之綜整	35
表3-1-1實驗設計模式	48
表3-3-1各班組數與人數分配	49
表4-1-1問卷樣本基本資料	56
表4-1-2問題解決能力構面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58
表4-1-3自我效能構面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60
表4-1-4合作學習滿意度構面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61
表4-2-1問題解決能力之成對樣本t檢定	63
表4-2-2自我效能之成對樣本t檢定	63
表4-3-1相關係數值與相關程度表	65
表4-3-2各研究構面之相關分析表	66
表4-3-3 合作學習滿意度之子構面與學習成效之相關分析表	66
表4-3-4合作學習滿意度對學習成效之迴歸分析	67
表4-3-5合作學習滿意度三因素對學習成效之迴歸分析	68

圖次
圖2-1-1專題設計的必備要素-PBL黃金準則	15
圖2-1-2網路專題式學習模式PIPER流程圖	17
圖2-2-1 Bandura自我效能影響模式圖.	31
圖3-1-1研究架構圖	47
圖3-5-1研究流程圖	5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Cheers雜誌(2014年2月)。2014年企業最愛大學生。Cheers雜誌。取自http://www.nfu.edu.tw/files/news/443_d062f62e.pdf
Cheers雜誌(2015年2月)。2015企業最愛大學畢業生。Cheers雜誌。取自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5072
Wager, W.(2003)。闡明學習成效-傳達您對學生的期望:臺灣高等教育部分主題探討。通識教育季刊,10(3-4),101-114。
牛亞琪(2009)。台灣大一學生之英文自我效能和英文學習年限以及英文成績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王大成(2015)。大學生專題導向學習之學習成果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王文科(1991)。學習心理學-學習理論導論。臺北市:五南圖書。
王岱伊(2002)。小組合作學習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王金國(2005)。共同學習法之教學設計及其在國小國語科之應用。屏東師院學報,22,103-130。
王家健(2011)。淡江大學學生學習投入與學習信心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王湘君(2012)。大學生學業自我效能量表之編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台灣國際教育資源網學會編譯小組(譯)(2007)。專案式學習手冊(原著者:Markham, T., Mergendoller, J., Larmer, J., and Ravitz, J.)。高雄市:台灣國際教育資源網學會。(原著出版年:2007)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1)。大學法(2011年1月26日修正)。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30001
江文慈(1998)。一個新評量理念的探討-多智力取向的評量。教育資料與研究,20,6-12。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4)。103年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dgbas.gov.tw/ct.asp?xItem=36761&ctNode=4987&mp=1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5)。104年9月人力資源調查統計結果。取自https://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532018517RP37PKRX.pdf
吳木崑(2009)。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0(1),35-54。
吳孟璋(2003)。網路專題學習歷程中各項功能使用時間與專題學習成果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吳宗霖(2007)。運用專題導向學習策略與無所不在學習環境於國小六年級生態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吳青宜(2003)。運用專題導向學習提昇國小五年級學生資訊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台中市。
吳惠卿、楊舜臣(2002)。論農業知識管理。技術服務季刊,51,1-4。
吳毓瑩(2003)。多元評量之解毒與解讀。課程與教學季刊,6(1),133-154。
李杏美、李柏英(2006)。任務小組教學法在會計教學成效之探討。財金論文叢刊,4,129-137。
李坤崇(2012)。大學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的檢核機制。教育研究月刊,218,5-25。取自http://hss.edu.tw/wSite/public/Attachment/f1350093222233.pdf
李建霖(2010)。學習滿意度之定義及相關理論研究。屏東教大體育,13,101-107。
李啟嘉(2012)。ADDIE教學設計模式融入專題導向學習對大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及自我導向學習傾向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台北市。
李婉瑜(2014)。不同分組方式進行專題導向學習之研究-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詠秋(2001)。原住民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生涯自我效能與其生涯阻礙因素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杜英儀、吳惠林(2014)。臺灣高等教育的迷思:高學歷高失業率的真相。教育政策論壇,17(4),1-32。
汪書琦(2011)。以專題導向學習融入教學媒體與科技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汪慧玲、沈佳生(2013)。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大專學生之學習成效與學習態度之影響:以兒童發展評量與輔導課程某單元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7(1),57-76。
周怡君(2014)。不同學習風格學生在專題導向學習中的心流經驗與學習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周鳳文(2002)。以專題導向的教學來提昇國小學童基本能力的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岳修平、鐘婉莉(2005)。專題式學習小組網路溝通互動之研究。教育學刊,25,1-23。
林生傳(1992)。新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市:五南圖書。
林妙影(2006)。高等教育當務之急提升畢業生就業力。高教簡訊,186,2-5。
林佩璇(1992)。「合作學習方法簡介」。教與愛,39,11-13。
林宜樺(2002)。網路學習環境中國小學生專題探討能力發展特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林素微(2000)。數學科評量的新願景:談多元評量。研習資訊,17(3),31-42。
林達森(1999)。合作學習在九年一貫課程的應用。教育研究資訊,10(2),87-103。
林適湖(2011)。台灣高等教育之發展與省思。教育資料集刊,52,1-22。
邱女玲(2010)。專題導向學習方案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自主學習與批判思考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邱俊榮(2011)。經濟變遷下青年就業力之重要性。就業安全半年刊,1。http://www2.evta.gov.tw/safe/docs/safe95/userplane/half_year_display.asp?menu_id=3&submenu_id=511&ap_id=1299
邱貴發(1992)。電腦輔助教學成效探討。視聽教育雙月刊,33(5),11-18。
侯龍躍(2003)。不同學習風格對大學專題製作課程學生團隊運作與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施文玲(2007)。以學習理論為基礎的數位化教學策略。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0(2),32-41。
洪浚翔(2014)。專題導向學習應用於JAVA程式設計課程對科技大學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學習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計惠卿(2005)。PBL 專題導向式學習。取自http://www.nhcue.edu.tw/~jih/epbl.htm
唐偉成、江新合(1998)。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教學理念與模式。屏師科學教育,8,12-28。
孫春在、林珊如(2007)。網路合作學習:數位時代的互動學習環境、教學與評量。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徐惠琳(2005)。建構取向生命教育融入國文課程教學影響之探討—以技職校院五專部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徐新逸(2001)。如何利用網路幫助孩子成為研究高手-網路專題式學習與教學創新。台灣教育,607,25-34。
秦夢群、莊清寶(2010)。大專生求學經歷與就業力關係。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4,85-112。
高申春(2000)。自我效能理論述評。心理發展與教育,63(1)。
高建江(1992)。班杜拉論自我效能的形成與發展。心理科學,6,39-43。
張中騏(2010)。運用ACA國際標準探討台灣大學生電腦影像處理學習成效與其影響因素─以開南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市。
張永福(2008)。實作評量的特性及其理論基礎。研習資訊,25(3),79-85。
張育禎(2008)。國中生之經驗學習歷程與科技問題解決能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2008)。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凱涵(2006)。合作學習應用在視覺藝術課程對國小低年級學童創造力與繪畫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教科畢展作品受青睞威秀影城簽約合作(2008年3月)。淡江時報。取自http://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17836
教科畢展產學合作誠品等企業爭相採用(2009年3月)。淡江時報。取自http://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19739
莊乃欣(2011)。我國青年就業能力評估之研究─以大專校院青年為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許喬雯、岳修平、林維真(2010)。專題式學習小組溝通行為與成員角色之研究。圖書資訊學刊,8(1),137-164。
陳彥廷、姚如芬(2004)。合作學習模式中學生學習表現之探討。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1),127-166。
陳美芳(1994)。「學生因素」與「題目因素」對國小高年級兒童乘除法應用問題解題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韋銘(2005)。生涯規劃課程學習檔案的教學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雅紋(2014)。國小四年級學童數學成就表現及問題解決能力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慧珍(2007)。淺談合作學習教學與成效。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5。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htm
陳誼娉(2008)。專題導向學習運用在國中生活科技創造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彭美惠(2013)。大專學生運動頻率與運動自我效能對學習成果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彭森明(2010)。美國公立研究型大學學生學習成效評估計畫之實施。評鑑雙月刊,27。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0/09/01/3333.aspx
曾芳代、胡均立、陳韻宇(2011)。人力資本或是信心資產?自我效能對大學畢業生的學習經驗與就業力間之中介效果。長庚人文社會學報,4(2),335-356。
曾碧淵(2009)。提振青年就業力,從教育開始。台灣勞工季刊, 18,80-85。
曾薰霆(2009)。玩興、情緒調節能力、親子互動關係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鈕方頤、蓋浙生(2007)。大學畢業生在進入勞動市場前就業力之研究。2008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發表之論文,中國上海。
黃俊傑(2004)。全球化時代大學通識教育的新挑戰。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黃建瑜(1999)。國中理化教師試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臺北市:五南圖書。
黃茂在、陳文典(2004)。「問題解決」的能力。科學教育月刊,273,21-41。
黃淑玲(2013)。從知識到可觀察的能力:評估學習成效的策略與建議。評鑑雙月刊,44。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3/06/25/6025.aspx
黃淑玲、池俊吉(2010)。如何評估學生學習成效-以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系所訪視與測量中心之經驗為例。評鑑雙月刊,28。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0/11/01/3683.aspx
黃詠仁、王美芬(2002)。國小自然科合作學習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8,1-20。
黃毓華、鄭英耀(1996)。一般性自我效能量表之修訂。測驗年刊,43,279-285。
新聞稿(2015年2月)。2015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遠見雜誌。取自http://www.gvm.com.tw/webonly_content_4458_1.html
楊曼禎(2013)。大專生企業實習方案與成效評估之探討- 以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實習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詹秀美、吳武典(1991)。問題解決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
甄曉蘭、曾志華(1997)。建構教學理念的興起與應用。國民教育研究學報,3,179-208。
劉丙燈(2003)。高職機械科「專題製作」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劉兆漢(2005)。對臺灣高等教育發展的一些看法。載於黃俊傑(主編),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新挑戰(21-28頁)。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劉孟奇、邱俊榮、胡均力(2006)。在正式教育中提升就業力: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報告。臺北市: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原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禚建茹(2014)。問題解決能力及形成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蔡小婷(2014)。第二週期系所評鑑「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內涵分析。評鑑雙月刊,50。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4/07/01/6191.aspx
蔡文榮(2004)。師資培育的另類教學取向:三重省思的挑戰。教育科學期刊,3(2),124-136。
蔡明學(2007)。我國大專校院學生素質之探究。研習資訊,24(3),135-144。
鄭仁偉(2011)。提升青年就業力計畫成效評估暨就業力調查研究。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委託之研究報告。臺北市: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原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鄭玉杏(2007)。運用合作學習於高職學生專題製作課程之學習成效及學習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盧瑞珍(2013)。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以2005至2012年之學位論文與期刊為範圍(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蕭克昌(2011)。國小陶藝校本課程發展與學童學習成效研究─以高雄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謝依婷(2009)。專題導向學習對大學生創造力之研究—以運動指導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謝和鈞、楊鎮豪、廖佩芬(2010)。專題導向學習對國小三年級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動機之影響。屏東教大科學教育,31,70-81。
謝書旻(2014)。自我效能、成就目標、考試焦慮、學習策略對數學學習成就的影響- 以中央大學微積分聯合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簡瑋成(2012)。學習自我效能、學習投入與學習成就之後設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簡瑋成、張鈿富(2011)。臺灣地區大學生學習態度與核心就業力之相關性探究。教育研究月刊,211,77-93。
蘇英子(2004)。專題導向式學習應用於國小藝術鑑賞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二、英文部分
Bandura, A. (1994). Self-efficacy. In V. S. Ramachaudran (Ed.), Encyclopedia of human behavior(Vol. 4, pp. 71-81).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Reprinted in H. Friedman [Ed.],Encyclopedia of mental health.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8).
Bandura, A. (2009). Cultivate self-efficacy for personal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E.A. Locke (Ed).Handbook of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2nd Ed.), (pp.179-200). New York: Wiley.
Barak, M., & Zadok, Y.(2009). Robotics projects and learning concepts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problem solv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 19(3), 289-307.
Blumenfeld, P. C., Soloway, E., Marx, R. W., Krajcik, J. S., Guzdial, M., & Palincsar, A. (1991). Motiva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Sustaining the Doing, Supporting the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6 (3 & 4), 369-398.
Brown, J. S., Collins, A.,&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18(1), 32-42.
Duxbury, J. G., & Tsai, L. L. (2010). The Effects of Cooperative on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iwanese and American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 3(1),3-18.
Gagne, R. M.(1985).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4th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Winston.
Harvey, L., Locke, W., Morey, A. (2002). Enhancing employability, recognising diversity. London, UK: Universities UK.
Hoover-Dempsey, K. V., &Sandler, H. M. (1997).Why do parents become involved in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7(1), 3-42.
Jabri, M. (1991). The development of conceptually independent subscales in the measurement of modes of problem solving.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51(4),975-983. doi: 10.1177/001316449105100417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94).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4th ed). Needham Heights, Massachusetts: Allyn and Bacon.
Krajcik, J,. Blumenfeld, P., Marx, R., & Soloway, E. (1994). A Collaborative Model for Helping Middle Grade Science Teachers Learn Project-Based Instruct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4(5), 483-497.
Krajcik, J.S., Czerniak, C., & Berger, C. (1999). Teaching Children Science: A Project-Based Approach. McGraw-Hill: Boston, MA.
Larmer, J. & Mergendoller, J. R. (2015). Gold Standard PBL: Essential Project Design Elements. Retrieved from 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website: http://bie.org/blog/gold_standard_pbl_essential_project_design_elements
Moursund, D. (1999). Project-based learning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ugene,OR: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Books and Courseware Department.
Perkins, D. (1992). Smart Schools: Better Thinking and Learning for Every Child. New York: Free Press.
Piccoli, G., Ahmad, R., & Ives, B. (2001). Web-based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a research framework and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effectiveness in basic IT skill training. MIS Quarterly, 25(4), 401-426.
Reisberg, R., Raelin, J., Bailey, M., Whitman, D., Hamann, J., Pendleton, L.(2012). The Effect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on the Self-Efficacy of Students in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nual Conference & Exposition, San Antonio, TX.
Slavin, R. E. (1995).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2ndEd.).Massachusetts: Allyn & Bacon.
Thomas RE (1997).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asurable outcomes. Medical Education, 31(5), 320-329. doi: 10.1046/j.1365-2923.1997.00671.x
Thomas, J. W. (2000).A REVIEW OF RESEARCHON PROJECT-BASED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www.bobpearlman.org/BestPractices/PBL_Research.pdf
Thomas, J. W., Mergendoller, J. R., and Michaelson, A. (1999). Project-based learning: A handbook for middle and high school teachers. Novato, CA: The 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Tough, A. (1982). Some major reasons for learn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033251).
Tsay, M. &Brady, M. (2010). A case study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pedagogy: Does working in teams make a difference? Journal of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10(2), 78-89.
Wiburg, K., & Carter, B. (1994). Thinking with computers. The Computing Teacher, 22(1), 7-10.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