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107201910292100
DOI 10.6846/TKU.2019.00010
論文名稱(中文) 使用問題中心雙環教學對國中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國中數學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udents' mathematical learning outcome of PCDC in a cla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吳忞蓉
研究生(英文) Min-Rong Wu
學號 60475003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6-13
論文頁數 10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儒傑
委員 - 賴光真
委員 - 陳瑞貴
關鍵字(中) 問題中心雙環教學
學習成就
學習動機
關鍵字(英) Problem Centered Double Cycle
Learning Achievement
Learning Motiv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數學」這堂課是每一位學生不願面對的一門科目,在教學現場的老師應該盡快讓學生對於「數學」有所改觀,因此本研究使用問題中心雙環教學,讓學生對於課堂的知識與生活能夠在學習一開始就做連結,從課堂的任務當中激發學生們數學學習動機,透過教師的引導與同學間相互討論,讓「數學」課與以往不大一樣。本研究探討實施問題中心雙環教學前、後學生數學學習成效的變化,比較有實施班級與未實施班級的差異。本研究資料經分析後結果如下:
一、實施班級的學習動機前、後測有顯著差異。
二、實施班級的學習成就前、後測無顯著差異。
三、實施班級與未實施班級的學習動機無顯著差異。
四、實施班級與未實施班級的學習成就無顯著差異。
英文摘要
For all of students, mathematics is a horrible subject. Teachers have to let student not afraid of math, in this research we use a teaching method of PCDC. Let the knowledge of class connect with life before student learned. For inspirting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in class, the teacher guide students to discuss with classmates. Make it different with previous math class. This results of this reaearch showed that:
1.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f the PCDC teaching on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the the students in the PCDC group.
2.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f the PCDC teaching on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the the students in the PCDC group.
3.There was no signig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the PCDC group and that of the non-PCDC group.
4.There was no signig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the PCDC group and that of the non-PCDC group.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謝誌……………………………………………………………………………………………………………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目次……………………………………………………………………………………………………………iv
表目錄………………………………………………………………………………………………………vi
圖目錄………………………………………………………………………………………………………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5
第三節 研究流程…………………………………………………………………………………………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五節 名詞解釋………………………………………………………………………………………………8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問題中心雙環教學……………………………………………………………………………11
第二節 學習成效………………………………………………………………………………………………2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31
第一節 研究脈絡概述………………………………………………………………………………………31
第二節 教學活動設計………………………………………………………………………………………35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	流程………………………………………………………………………………………37
第四節 資料蒐集分析……………………………………………………………………………………………4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結論………………………………………………………………………………………51
第一節 問題中心雙環教學於數學課程中的設計………………………………………51
第二節 設計問題中心雙環教學於課程中遇到的困境………………………………62
第三節 實施問題中心雙環教學的學習成效…………………………………………………66
第四節 實施PCDC教學與未實施班級學習成效差異………………………………7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7
第一節 結論………………………………………………………………………………………………………………87
第二節 建議………………………………………………………………………………………………………………89
參考文獻	………………………………………………………………………………………………………………92
附錄一 數學學習動機問卷…………………………………………………………………………………96
附錄二 數學成就測驗……………………………………………………………………………………………98

表 3 1班級描述表……………………………………………………………………………………………………33
表 3 2班級人數表……………………………………………………………………………………………………34
表 3 3教學內容要點…………………………………………………………………………………………………35
表 3 4準實驗設計表…………………………………………………………………………………………………37
表 3 5實驗研究變項表……………………………………………………………………………………………38
表 3 6三心概念就測驗題目分配表……………………………………………………………………41
表 3 7試題信度表……………………………………………………………………………………………………42
表 3 8試題相關係數表……………………………………………………………………………………………43
表 3 9試題答對率、鑑別度、難易度………………………………………………………………45
表 3 10動機問卷信度考驗(資料來源:引自秦爾聰等人,2015)……47
表 4 1單元教學目標……………………………………………………………………………………………………52
表 4 2外心教案……………………………………………………………………………………………………54
表 4 3內心教案……………………………………………………………………………………………………55
表 4 4實驗組動機前後測分數整理表………………………………………………………67
表 4 5實驗組動機前後測的差異分析結果………………………………………………………68
表 4 6教學介入後數學學習動機分析表………………………………………………………69
表 4 7不同學習成就學生數學學習動機分析結果………………………………………70
表 4 8性別學習動機統計量…………………………………………………………………………………73
表 4 9性別學習動機獨立樣本檢定…………………………………………………………………74
表 4 10性別學習成就分析…………………………………………………………………………………76
表 4 11性別學習成就後測差異分析………………………………………………………………77
表 4 12實驗組及控制組學習成就前測平均數與標準差………………………78
表 4 13實驗組及控制組學習成就前測獨立樣本T檢定………………………78
表 4 14實驗組及控制組學習成就後測平均數與標準差………………………79
表 4 15實驗組及控制組學習成就後測獨立樣本T檢定………………………79
表 4 16實驗組及控制組學習成就迴歸同質性檢定………………………80
表 4 17實驗組及控制組學習成就共變數分析…………………………………………81
表 4 18實驗組及控制組數學學習動機前測平均數與標準差………………82
表 4 19實驗組及控制組數學學習動機前測獨立樣本T檢定………………83
表 4 20實驗組及控制組數學學習動機後測平均數與標準差………………84
表 4 21實驗組及控制組數學學習動機後測獨立樣本T檢定………………84


圖目錄

2 1問題中心教學模式(資料來源:WHEATLEY,1991)………………12
2 2問題中心雙環教學(資料來源:張靜嚳,1995C)………………19
3 1教學流程圖………………………………………………………………………………………………40
參考文獻
石中英(2006)。哲學視野中的學習成就。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3,1-10。
余民寧(2006)。影響學習成就因素的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3,11-24。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李昌平(2014)。融入分數五大子概念於APOS理論和PCDC教學模式以改進國中資源班學生的數學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林怡如、何信助(2004)。提升數學學習動機的教學策略。師友月刊,440,43-47。
邱偉誌(2013)。PCDC融入數學建模教學於七年級數學課室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侯志欽(1992)。教學設計的哲學省思-由客觀主義到建構主義。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223,221-231。
柯怡君、張靜嚳(1995)。以問題中心的數學教學策略在資優班與普通班實施之比較。科學教育學刊,183,181-207。
秦爾聰、劉致演、張克旭、段曉林(2015)。數學臆測探究教學對商職學生數學學習成就與動機之影響。台灣數學教育期刊,53-83。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49/pta_17220_2245818_14826.pdf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8)。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家銘(2018)。5E探究式教學融入高中數學多元選修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靜嚳(1995a)。何謂建構主義。建構與教學,3。取自www.dyjh.tc.edu.tw/~t02007/1.htm
張靜嚳(1995b)。採用建構主義,如何教學。中部地區科學教育簡訊,7,1。
張靜嚳(1995c)。問題中心教學在國中發展之經過、效果及可行性之探討。科學教育學刊,3-2,139-165。
張靜嚳(1999)。國中低學習成就的雙環數學教學。科學教育學刊,7-3,199-216。
張鎮華(2017)。數學學科知識也是數學素養。高中數學學科中心電子報,1。
粘孝瑲(2004)。落實PCDC於國中數學課室之行動研究-以RME與APOS理論為基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郭文隆、陳淑惠、陳淑珠(2011)。學生人格特質與學習動機對化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崇仁學報,91,88-101。
陳金尚(2016)。國中數學素養之數位評量設計與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宥儒等(譯)(2008)。教育心理學:教與學的理論與實踐(原著者:Robert J. Sternberg & Wendy M. William)。台北市:禾楓。
陳曉慧(2003)。落實PCDC教學於國中數學課室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傅紅(2005)。論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136-138。
蔡青田(2012)。素養課程改革的DNA。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蔡清田(2011)。課程改革中的「素養」。幼兒教保研究期刊,7,1-13。
蔡慶鴻(2017)。數學一點也不無聊。取自:http://mathisnothorrible.blogspot.com/。
簡順樑(2002)。落實PCDC於高職數學課室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魏慧美、黃家溱(2009)。大一新生學習策略與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高學師大學報,26,1-27。
Brown, A. L. , Campione, J. C., & Day, J. D.(1981). Learning to learn: On training student to learn from texts. Educational Research, 10, 14- 20.
Ernest, P. (1991). The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Freudenthal, H. (1991). Revisiting Mathematics Education: China Lectures. Dordrecht: Kluwer.
Hakan Kog ̆ar(2015). Examination of factors affecting PISA 2012 mathematical literacy through mediation model. Education and Science, 46, 45-55.
Jan de Lange.(1992) . Assessment of authentic performance in school mathematics. Advancement of Science,195, 195-214。
Karikj,J. & Radovanovikj V. S. (2010) . Mathematics language in-class instruction.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11(3-4),43-56.
Melek Gülşah Şahin , Yıldız Yıldırım(2016). The examination of the variables affecting mathematics behavior and mathematics literacy by multi-group hybrid model in the sample of PISA 2012 Turkey. Education and Science, 194, 181-198.
NCTM.(1989).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VA:Author.
Tsai, C. H.,Cheng, C. H., Yeh, D.Y., Lin, S. Y.(2017). Can learning motivation predict learning achievement? A case study of a mobile game-based English learning approach.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22(5),2159-2173.
Ugurel,I.& Morali, S. (2010). A short view on the relationship of mathematics and game from literature contest and concept of the (educational) mathematics game. World Applied Science Journal, 9(3),314-321.
Wheatley, G. H.(1991).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s o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learning. Science Education, 75(1), 9-21.
Xiang,P., McBride, R., & Guan, J.M.(2004). Children’s motivation in elementary physical educ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Research Quarterly for Sport and Exercise, 75, 71-80.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