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107201910023700
DOI 10.6846/TKU.2019.00009
論文名稱(中文) 離家、回家:一條來來回回的成長之路
論文名稱(英文) Leaving Home and Going Home: A Way of Back-and- forth Growth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高紅梅
研究生(英文) Hong-Mei Gao
學號 60469402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6-18
論文頁數 13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明磊
委員 - 丁興祥
委員 - 劉亞蘭
關鍵字(中) 自我敘說
分化
連結
三角關係
關係中自我
關鍵字(英) self-narrative
differentiation
connection
triangulation
self-in-rel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這篇自我敘說的背景是一位大陸已婚有子的近中年女性在台灣學習諮商專業的過程。故事伊始,敘說者因與母親衝突、情感失落而決定離家,踏上追求獨立自我之旅。
       敘說者在台灣諮商專業的受訓過程中,不斷產生新的學習經驗、人際關係及種種感悟、感觸。這些經驗也不斷促進著敘說者與母親反復的分化與連結。歷經敘說的探索,敘說者也逐漸發現父親對母女關係、對自我「隱而未現」的影響。
       敘說者歷經在生活中、在敘說中重新與父母產生連結的行動,逐漸看見、理解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並對於自我的追尋產生新的理解。
       至此,離家與回家,不再是一次行動、一個選擇,而成為一條向遠方延伸, 也向內在紥根的來來回回的成長之路。
英文摘要
The background of this self-narrative is about a married middle-aged woman with a son in mainland China who came to study counseling in Taiwan and the process the underwent.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the narrator decided to leave home due to having conflict with her mother, experiencing emotional loss, and thus set foot on a journey to pursue her independence.
        During the process of her counseling training in Taiwan, the narrator constantly had new learning experienc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various feelings and insights. These experiences also promoted the repeated differentiation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narrator and her mother.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narration, the narrator gradually discovered the influence of the father on the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and on the self, though implicit for the latter.
         Through the reconnecting with parents in real life and narration, the narrator gradually saw and understood the significant others in life, and develope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herself.
         At this point, leaving home and going home, is no longer an action or a choice, but a way of back-and-forth growth, that stretches into the distance and also roots inward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迷霧中的摸索	1
第二章	研究方法	4
第一節	從「故事(story)」到「敘說(narrative)」	4
第二節	自我敘說中的「真實」與「知識」	7
第三節	理論在敘說中的位置	10
第四節	自我敘說中的三度再現與五層結構	12
第五節	研究工具與研究歷程	17
第三章	家庭及個人背景	19
第一節	我的父親母親	19
一、我的母親	19
二、我的父親	25
第二節	我的成長背景	29
一、從出生到小學	29
二、初(國)中:花季雨季	33
三、高中:烏雲壓頂	33
四、大學:和「好前景」格格不入	35
第三節	我的婚戀史	36
第四節	我的工作史	38
第四章	出發:猶豫與歸屬	40
第一節	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40
第二節	我能做什麼?	41
第三節	溫情滿滿中,安營紥寨	42
第五章	衝突與修復、分化與連結	43
第一節	最初的人際衝突	43
一、第一個寒假,母親要「死」了!	43
二、和好友的兩次摩擦	45
第二節	實習:很多個「應該」需要鬆動	47
第三節	惡夢變花朵之後,看到母親的「恐懼」	49
一、關於母親的惡夢	49
二、惡夢變花朵	50
三、母親也會「恐懼」	51
第四節	被操弄中長出界限	52
第五節	踉踉蹌蹌中,當上「好媽媽」	55
一、同理另一位母親	55
二、和母親隔空較勁兒	56
三、粉紅泡泡破了,和母親「分道揚鑣」	58
四、和小個案「在一起」的啟發	59
五、從「懂」開始,漸變「好媽媽」	59
第六節	親密關係中的親密與自主	61
一、學習伴侶諮商,練習持續溝通	61
二、放鬆抓緊孩子的手	62
第七節	姥爺去世,是告别也是连結	64
第八節	最後的擺蕩:表妹更像母親的女兒	67
第九節	親密加權威,我的罩門	69
第六章	提要口試「撞牆」之後的 「轉身」與「向前」	72
第一節	論文期間第一次回家:寒假裡的新發現	72
一、那一次早起的「陪伴」	72
二、又見衝突	73
三、糖醋蝦球和蕾絲內衣	74
四、衝衝打打的鐵女人哪去了?	74
五、原來,和父親開口好難	75
六、「媽媽,他們好像距離好遠」	76
七、先生愛做早餐?	76
八、精進還是敗興的媽?	77
第二節	論文期間第二次回家: 我的父親母親之前傳	78
第三節	相遇輔心系	86
第四節	開始為父親流淚	87
第五節	成為自己的來源	90
第七章	來來回回、分分合合中成長	92
第一節	50年,兩代人的四次離家	92
第二節	我對父親母親的再理解	95
一、母親:各種「角色」裡的「好」女性	95
二、父親:部隊的好兒子,疏遠的丈夫與沉默的父親	98
三、母親與父親,情感的追與逃	100
第三節	家庭「雙三角」關係的發展與轉化歷程	103
一、兒時,我是母親的「貼心小棉襖」	103
二、青春期始:反感母親,和父親暗結盟	104
三、育兒期:和母親激烈衝突	106
四、來臺前後:與母親的兩次情緒切割與再度連結	108
五、台灣讀書前至今	109
第四節	結尾	115
第八章	故事之外的故事	117
第九章	後記-論文口試之後的補充與回應	122
參考文獻		128
中文文獻	128
英文文獻	132

圖目錄
圖 1 自我敘說中的再現歷程模型	13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丁興祥(2012)。自我敘說研究:一種另類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56,15﹣18。
江文賢等人(譯)(2012)。Bowen家庭系統理論之八大概念:一種思考個人 與群體的新方式。(原作者:G. Roberta)。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
江傳月(2009)。論當代中國大陸家庭倫理觀。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6(1),37﹣41。
余德慧(2000)。父母眼中的離合處境與現代倫理意涵。應用心理研究,6,173﹣211。
利翠珊(2004)。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21,49﹣83。
吳芝儀譯(2005)。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原著作者:A. Lieblich, R. Tuval-Mashiach, & T. Zilber)。雲林縣: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吳麗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91﹣123。
吳麗娟、蔡秀玲、杜淑芬、方格正、陳品惠(譯)(2012)。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整合模式(原作者:E. Teyber & F. H. McClure)。臺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
宋文里(譯)。成為一個人。(原作者:C. R. Rogers)。臺北:左岸文化。(原著出版年:1961)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
李銀河(2005)。女性主義。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臺北:心靈工坊。
林仁廷(2001)。「尋」與「逃」:一個失聲男性對「力」與「情」的辯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市。
林仁廷、丁興祥(2012)。男性情感初探:一位失婚男性的生命困局。載於丁興祥(主編),應用心理研究(99﹣132頁)。臺北:五南圖書。
林芳玫(2005)。權利與美麗──超越浪漫說女性。臺北:九歌。
林郁慈(譯)。婦女人權學習手冊:在地行動與全球聯結(原作者:Mertus, Flowers & Dutt)。臺北:心理。(原著出版年:2004)
林麗純、楊淑智(譯)(2007)。家庭與伴侶評估四步模式(原作者:S. Minuchin, M. P. Nichols & W. Y. Lee)。台灣:張老師文化。
邱珍婉(2010)。已婚女性在婚姻中的自我轉變──一位女性的觀點。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4(1),25﹣47。
邱惟真、丁興祥(1999)。朱光潛多重自我的對話與轉化:一種敘說建構取向。應用心理研究,2,211﹣249。
洪瑞斌、陳筱婷、莊騏嘉(2012)。自我敘說研究:一種另類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56,19﹣54。
胡幼慧(2010)。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3﹣19頁)。臺北:巨流圖書。
唐子俊、唐慧芳、黃詩殷(譯)(2004)。青少年與家族治療:衝突與控制的解套方案(原作者:J. A. Micucci)。台灣:張老師文化。
夏林清等(譯)(2004)。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原   作者:D.A. Schön)。臺北:遠流。
孫世維(1998)。大學生的分離﹣個體化與相關家庭因素。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1(2),21﹣58。
孫隆基(2004)。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中國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孫蒨如、王崇信(2005)。華人的自我評價與自我肯定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24,139﹣187。
孫蒨如、陳政裕(2018)怎樣的「我」才真實?關係對華人真實自我展現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49,157﹣206。
秦美珠(2002)。困境與選擇──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的走向。華東理工大學學    報(社科版),68,8﹣11。
翁開誠(2011)。敘說、反映與實踐:教學、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哲學與文   化月刊,38(7),75﹣95。
高達觀(1978)。中國家庭社會之演變。臺北:九思。
畢恒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8),224-259。
莊慧美(2005)。自我分化與界限概念在家族治療上的運用及比較。諮商與輔導,236,20﹣28。
許育光(2013)。自我敘說探究的善、美、真、聖等人生處境面對與追尋。應用心理研究,57,8﹣20。
郭怡君(2016)孤獨未必寂寞──碩士級研究生心理分離個體化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獨處的中介預測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榮華(2011)。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論。臺北:三民。
陸洛(2003)。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20,139﹣207。
黃宗堅、李佳儒、張勻銘(2010)。代際關係中親職化經驗之發展與自我轉化:以成年初期女性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33,59﹣106。
黃宗堅、周玉慧(2009)大學生親子三角關係類型與親密關係適應之研究。中華心理學刊,51(2),197﹣214。
楊明磊(2001)。資深諮商工作者的專業發展──詮釋學觀點(未出版之博士 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楊明磊(2013)。你期望從敘說研究中看到什麼?說服還是感動?應用心理研究,57,4﹣8。
楊國樞(1993)。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本土心理學研究,1,6﹣88。
楊國樞(2004)。華人自我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22,11﹣80。
葉光輝(2005)。華人的孝道心理與行為。華人本土心理學,上冊,293﹣330。臺北:遠流。
熊曣(2018)。「自我敘說」研究的信與美──從一個論文指導者與助人工作者的觀點敘說。國教新知,65(1),103﹣124。
趙文滔、徐君楓、張綺瑄、徐蕾、謝宜芳、呂伯杰等人(2016)。在關係中,讓愛流動:華人家庭關係的評估與修復。台灣:張老師文化。
趙文滔、許皓宜(2012)。關係的評估與修復──培養家庭治療師必備的核心能力。台灣:張老師文化。
劉惠琴(1999)。青少女在母女關係中的個體化模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53﹣91。
劉惠琴(2005)親子關係中“多元個體化”歷程的內涵與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4),55﹣92。
蔡素琴(2009)。從女性主義觀點解讀親子衝突歷程中的母職經驗──以一位家有青少年子女的母親為例。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20,71﹣111。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作者:D.J. Clandinin, &F.M. Connelly)。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0)
鄧筑霞(2017)。父母自我分化程度與家庭空巢期適應。諮商與輔導,377,35﹣38。
鄭涵芸(2012)青年前期獨處經驗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賴誠斌、丁興祥(2005)。自我書寫與生命創化:以蘆荻社大學員蕃薯的故事為例。應用心理研究,25,73﹣114。
魏宏晉(譯)(2013)。中年之旅:自性的轉機(原作者:M. Stein)。臺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83)
 
英文文獻
Bowen,M.(1976).Theory and practice in psychotherapy. In P. J. Guerin(Ed.), Family therapy. New York:Gardner Press.
Bruner, J.(1992). Narrativ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n H. Beilin & P. Pufall(Eds.), Prospects and possibilities. Hillsdale, NJ:LEA.
Carr, D(1986)Time, Narrative and Histor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Gergen, K.J.& Gergen, M.M.(1988).Narrative and the self as relationship.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1.NY:Academic Press.
Gilligan, C.(1993).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offman, E.(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Kerr,M.,& Bowen,M.(1988).Family evaluation. New York:Norton.
Minuchin,Salvador.(1974). 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 London and New York.
Polkinghorne, D.E.(1998).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New York,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icoeur, P.(1984).Time and Narrative, Vol. I.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Spence, D.P.(1982).Narrative Truth and Historical Truth:Meaning and Interpretation in psychoanalysis. NY:Norton.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