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107200916580000
DOI 10.6846/TKU.2009.00022
論文名稱(中文) 即時通訊使用與組織溝通及線上領導效能相關性之研究 -以MSN Messenger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An Empirical Study of Instant Messaging Users for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An Example of MSN Messenger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全球華商經營管理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E-Learning Executive Master's Program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in Global Chinese Management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吳紫誠
研究生(英文) Tzu-Chen Wu
學號 79667008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06
論文頁數 8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李雅婷
委員 - 陳正綱
委員 - 趙慕芬
關鍵字(中) 組織
溝通
領導
MSN
關鍵字(英)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Leadership
MS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線上新式溝通方式的崛起,溝通聯繫的管道也有不同的取代與變化,相關國內外研究議題日趨增多,但對於新式多媒體互動即時通軟體-MSN使用所產生的線上領導溝通,尚未有相關探討。基於前述的背景與動機,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即時通訊的溝通媒介,對於組織線上領導溝通所產生的效能與影響。因此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有以下幾項:1.企業組織員工職場使用MSN即時通訊的使用狀況。2.MSN即時通訊使用行為及動機是否因個人特徵而有差異?組織溝通與線上領導效能是否因個人特徵而有差異?3.MSN即時通訊使用與組織溝通及線上領導效能之間的關聯為何?本研究彙集即時通訊使用對組織溝通與線上領導效能影響之研究,本研究問卷共發放200份,剔除漏填或填答不完全之問卷50份,共計有效問卷150份進行統計分析,經由前章各項資料統計分析,可以得知影響即時通訊使用對組織溝通與線上領導效能影響的因素,此結果可作為企業組織溝通與線上領導之依循,經由統計分析後,歸納出以下的研究結論:
一、不同年齡、教育程度、擔任的職階的MSN使用者在MSN使用行為及動機構面中的MSN使用功能、使用對象完整性、使用時間頻率、多元技術使用能力有顯著差異。二、不同年齡、教育程度、擔任的職階的MSN使用者在組織溝通與線上領導構面中的整體展望、個人回饋、組織整合、上行溝通、溝通氣候、平行溝通溝通成熟度、跨部門溝通的順暢度、領導滿意度及績效、組織目標達成度、組織資源運用程度有顯著差異。本研究結果期望可以提供給後續研究者作為未來相關性研究的參考,因此,本研究在此提出一些後續研究可以參考的建議。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This study collects empirical data from business employees using MSN in the workplace. A total of 150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Results of statistical analyses provid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s following:1. The organizations’ staffs use the MSN immediate communication in the office.2. Whether to have the difference in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 of MSN immediate communication used behavior and motive? Whether to have the difference in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 of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and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on-line? 3. What kind of relationship in MSN immediate communication used,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and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on-line?From these findings, 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Mainly, organization should enforce the training on employees who use IM in the workplace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and satisfac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目 錄	VI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4
第四節 預期成果與貢獻	4
第五節 研究流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即時通訊介紹	7
第二節 溝通及組織溝通相關文獻	11
第三節 領導相關文獻	17
第四節 即時通訊與溝通領導之相關文獻研究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說	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27
第三節 問卷設計	27
第四節 研究方法	28
第五節 問卷預試分析	29
第四章 資料分析	35
第一節 背景變項分析	35
第二節 背景變項在MSN使用行為及動機構面之差異分析	36
第三節 背景變項在組織溝通與線上領導構面之差異分析	46
第四節 MSN使用行為及動機與組織溝通及線上領導之相關分析	6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5
第一節 結論	65
第二節 小結	68
第三節 建議	69
中文部分	71
英文部分	73
附錄一 預試問卷	76
附錄二 正式問卷	80

表目錄
表2-1 溝通的定義及相關文獻彙整	11
表2-2 組織溝通的相關文獻	15
表2-3 領導效能的相關文獻	18
表2-4 即時通訊與溝通領導之相關研究整理	23
表3-1 MSN使用行為及動機問卷內容預試問卷項目分析摘要表	30
表3-2 組織溝通效能問卷內容預試問卷項目分析摘要表	31
表3-3 線上領導效能問卷內容預試問卷項目分析摘要表	33
表3-4 量表之Cronbach’s α	34
表4-1 背景變項分部資料統計表	35
表4-2-1 不同性別之MSN使用者在MSN使用行為及動機各構面之t檢定表	37
表4-2-2 是否為需要帶人的管理職之MSN使用者在MSN使用行為及動機各構面之t檢定表	38
表4-2-3 不同年齡之MSN使用者在MSN使用行為及動機各構面的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39
表4-2-4 不同年齡之MSN使用者在MSN使用行為及動機構面的變異數分析表	40
表4-2-5 不同教育程度之MSN使用者在MSN使用行為及動機各構面的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42
表4-2-6 不同教育程度之MSN使用者在MSN使用行為及動機構面變異數分析表	43
表4-2-7 不同擔任的職階之MSN使用者在MSN使用行為及動機各構面的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44
表4-2-8 不同擔任的職階之MSN使用者在MSN使用行為及動機構面變異數分析表	45
表4-3-1 不同性別之MSN使用者在組織溝通與線上領導各構面之t檢定表	46
表4-3-2 是否為需要帶人的管理職之MSN使用者在組織溝通與線上領導各構面之t檢定表	47
表4-3-3 不同年齡之MSN使用者在組織溝通與線上領導各構面的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48
表4-3-4 不同年齡之MSN使用者在組織溝通與線上領導構面的變異數分析表	50
表4-3-5 不同教育程度之MSN使用者在組織溝通與線上領導各構面的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55
表4-3-6 不同教育程度之MSN使用者在組織溝通與線上領導構面的變異數分析表	57
表4-3-7 不同擔任的職階之MSN使用者在組織溝通與線上領導各構面的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59
表4-3-8 不同擔任的職階之MSN使用者在組織溝通與線上領導構面變異數分析表	60
表4-4-1 MSN使用行為及動機各構面與組織溝通線上領導效能各構面之相關分析表	63

圖目錄
圖1-1 Kusos網友目前有使用的IM軟體(複選題)	2
圖1-2 研究流程	6
圖3-1 研究架構圖	2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CNET 台灣科技資訊網(2005),http://taiwan.cnet.com
2.王佳玉(2000) ,「轉換型領導與領導效能關聯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為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3.王怡雰(2004),「電腦溝通媒介與任務型態對媒介認知之影響」。中華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4.王泳貴 (2002) ,「國小教師人際依附風格、人際溝通能力與人際溝通滿意度之關係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5.王彥程 (2000),「臺灣企業員工人際溝通能力之衡量及其量表發展之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6.古明泓(2004),「探討即時通訊之使用動機、使用行為與滿足之關係」。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7.江明修(1997),「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上)(下)」,人事管理,第33 卷第10 期,頁4-13。
8.江宥蓁(2004),「EIM 企業即時傳訊 -- ICQ、MSN 即時傳訊為何要企業化」,資訊與電腦288 期,2004 年7 月,P.88-91。
9.何文榮(1996),「領導的新趨勢-轉型領導」,人力發展,第34期,頁13-21。
10.吳明隆(2008),「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1.呂欣茹(1998),護理主管的「轉化型領導」特質探討及其教育訓練介入成效之評值 –以某地區教學 醫院為例,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李元墩(1999),「組織溝通研究之回顧與展望」,長榮管理學院學報,第59 期,頁357-383。
13.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譯,Stephen P. Robbins 著「組織行為學」 (Robbin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1/e),華泰文化。
14.林侑民(2006),「企業員工MSN自我效能影響即時通訊使用行為與溝通滿意之研究」。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5.孫秀英 (2001),「網際網路使用者溝通才能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6.商業周刊(2008),刊載。
17.張文華(1999),「基層行政人員組織信任之研究─以台北市區公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18.張鈞垣(2004),「影響組織內工作者採用即時通訊軟體因素之研究」,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9.陳定國 (2005),現代企業管理,三民書局
20.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08),MSN暱稱大調查。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3_31_08.html
21.黃心怡 (2006),「即時通訊軟體使用對溝通滿足與個人績效影響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2.楊宜哲(2002),「資訊電子業、鋼鐵業、紡織業之企業文化與組織溝通關係實證比較研究」,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3.楊堤雅 (2000),「網際網路虛擬社群成員之角色與溝通互動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4.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B3%E6%99%82%E9%80%9A%E8%A8%8A
25.劉昱志(2007),「即時通訊軟體使用對於組織溝通滿意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26.蔡燕平(2004),「組織採用即時通訊軟體與組織溝通之研究 ─以MSN Messenger 為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7.鄭瑞城(1990),組織傳播,台北:三民書局。
28.戴坤輝(2002),「轉換型領導、交易型領導、信任、工作滿足及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組織自尊的干擾效果」,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9.魏碧梅(2003),「台灣網際網路使用者對即時通訊之認知與實際使用狀況」,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1.Bennis, W., & Nanus, B. (1985). Leaders:The strategies for taking charge. New York:Haper & Row.
2.Cook, J., and Wall, T. D. (1980). New work attitudes measures of trust,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personal need non-fulfillment.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53(1): 39-52.
3.Dennis, H., (1972),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of Managerial Communication Climate in Complex Organiz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Purdue University.
4.Downs, C. & Hazen, M. D., (1977), “A Factor Analysis Study of 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14, p.63-73.
5.Gibson, W. J. and Hodgetts, M. R. (1991)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a Managerial Perspective. NY: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6.Hung, Y. T., Kong, W. C., Chua, A. L., and Hull, C. E..(2006) " Reexamining Media Capacity Theories using Workplace Instant Messaging ". In Proceedings of the 34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 2006.
7.Howell, J. & Avolio, B. (1992)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Focus of Control , and Support for Innovation: Key Predictors of Consolidated Business Unit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Vol. 78, pp. 891-902.
8.Johnson, J. D., Donohue, W. A., Atkin, C. K. and Johnson, S., (1994), “Differences Between Formal and Informational Communication Channel,”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31(2), p.111-126.
9.Jung, D. & Avolio, B. (1999) “Effects of Leadership Style and Followers’ Cultural Orientation on Performance in Group and Individual Task Condi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 42, No. 2, pp. 208-218.
10.Knowles, R. (1998). Effective Management in Local Government: An Introduction to Current Practice, Cambridge: ISCA Publishing.
11.McGrath, J.E. and Hollingshead, AB.. (1993), Putting the Group Back in Group Support Systems:Some Theoretical Issues About Dynamic Processes in Group with Technological Enhancements, Group Support Systems:New Perspectives, Macmillan, New York, pp.78-96.
12.Peterson, B. D. & Pace, R. W., (1976), “Communication Climate and Organizational Satisfaction,” Unpublished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Provo, Utah.
13.Pincus, J. D., (1988), “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Performance,”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2(3), p.395-419.
14.Redding, W. C., (1972),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Organization,”NY: Industrial Communication Council.
15.Roberts, K. H. and O’Reilly III, C. A., (1974),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9(3), p.321-326.
16.Robbins, S. P. (2007). Organization behavior. New York:Prentice-Hall Inc.
17.Shiu, E., and Lenhart, A.. (2004) "How Americans use Instant Messaging". Pew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 Washington, D.C.
18.Sproull, L., & Kiesler, S.,(1986)  ”Reducing social context cues: electronic mail i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cience, Vol.32, No.11, pp.1492-1512.
19.Yukl,Gary. A(2001).”.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5th ed”.Pretice-Hall, Inc.,Upper Saddle River,New Jersey,07458.
20.Zorn, Theodore E., (2002), “Converging with divergence: Overcoming the Disciplinary Fragmentation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Relations,” Busine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65(2), p.44-53.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