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103201000314100
DOI 10.6846/TKU.2010.00003
論文名稱(中文) 各國個人化大學排名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Personalized College Ranking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高等教育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1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林書瑜
研究生(英文) Shu-Yu, Lin
學號 69571008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1-15
論文頁數 16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侯永琪
委員 - 邵曰仁
委員 - 楊瑩
關鍵字(中) 個人化大學排名
傳統大學排名
關鍵字(英) Personalized College Ranking
Traditional Rank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有鑒於傳統的大學排名在技術上有許多無法克服的問題,因此產生一種新型的、以使用者為導向的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本研究旨在探索傳統大學排名遭遇的挑戰,以及新型的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所能突破的排名困境,並以全球八大主要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進行分析與比較,最後綜合研究發現,對於相關主管單位、大學選校互動系統及未來研究提出數項建議。此八大分別為德國高等教育發展中心建置的個人化排名系統「大學排名」、加拿大麥克林的「個人化排名工具」、荷蘭的「選擇就讀大學」、美國教育統計中心「大學瀏覽系統」、英國的「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加拿大「漫遊大學系統」、美國富比士「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我國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的「大學選校互動系統」。本研究主要發現有:
一、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的指標數量多在二十項以上,甚至達一兩百項。
二、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服務系統,指標資料來源多以學生意見調查為主。
三、學術機構與政府部門投入經費建置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
四、相較於傳統大學排名,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試著將決定高等教育品質的權力交到使用者手中。
英文摘要
Due to traditional college rankings with many fatal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which could not be solved at present, a new type of user-based ranking, called “personalized college ranking” is developed.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therefore, is to explore what challenges ar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college ranking nationally and globally, which is expected to be improved by establishing a new type of ranking system. First, this paper starts by introducing traditional college rankings and discussing their pitfalls and criticisms on methodologies and controversy. Next, the eight major personalized college rankings, including CHE University Ranking, The Maclean’s personalized University Ranking Tool, Studychoice.nl, College Navigator in America, Push, Campus Navigator, Do It Yourself Ranking and College Navigator In Taiwan,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Final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mong the eight systems, the main findings are provided as the following:
1.The number of indicators used personalized college ranking systems is from 20 to 200.
2.Personalized college ranking systems are user-oriented, and the main sources of indicators is student opinion survey.
3.Most personalized college ranking systems are funded and established by research institutions or government.
4.Compared to the fixed ranking outcomes produced via indicators and weightings by traditional college rankings, the personalized college ranking systems give rights to the users to select indicators and decide the weightings according to their various preferences to produce a ranking fit for the users’ needs through the web-based platform.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謝誌 iii
中文摘要 v
英文摘要 vii
目次 ix
表次 xi
圖次 x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大學排名的興起 7
第二節 大學排名的原理 13
第三節 高等教育國際化與大學排名的發展 19
第四節 主要傳統大學排名 23
第五節 柏林原則與大學排名之關聯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4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4
第三節 研究者角色 46
第四節 研究步驟 47
第四章 各國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 49
第一節 個人化大學排名的興起 50
第二節 個人化大學排名的原理 52
第三節 各國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 57
第四節 各國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之比較分析 131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3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7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147
第二節 結論 149
第三節 建議 152
參考文獻 156
壹、中文部份 156
貳、英文部分 158
   
 
表次
表2-1 2009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全美大學排行榜」之指標與權重 27
表2-2 2008年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之指標與權重 31
表2-3 2008年英國《時報高等教育增刊》世界大學排行之指標與權重 35
表3-1 研究對象資料表-目前世界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一覽表 45
表4-2 德國「大學排名」(University Ranking)的指標設計 60
表4-3 德國高等教育發展中心「大學排名」之特性分析 77
表4-4 加拿大麥克林「個人化排名工具」之特性分析 83
表4-5 荷蘭的「選擇就讀大學」之特性分析 88
表4-6 英國「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之特性分析 97
表4-7 美國教育統計中心的「大學瀏覽系統」之特性分析 101
表4-8 加拿大「大學瀏覽系統」之特性分析 113
表4-9 美國富比思的「個人化大學排名」之特性分析 117
表4-10 我國「大學選校互動系統」之指標定義 120
表4-11 我國「大學選校互動系統」之指標內容與意義 121
表4-12 我國「大學選校互動系統」之特性分析 131
表4-13 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之機構背景分析比較 132
表4-14 排名系統之指標設計與資料來源比較一覽表 134
表4-15 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之特色及問題比較一覽表 134

 
圖次
圖2-1  Usher & Savino修正指標分類模式 17
圖3-1 研究歷程圖 48
圖4-1 德國我的大學排名(My Ranking for Universities)操作步驟圖1 64
圖4-2 德國我的大學排名(My Ranking for Universities)操作步驟圖2 64
圖4-3 德國我的大學排名(My Ranking for Universities)操作步驟圖3 65
圖4-4 德國我的大學排名(My Ranking for Universities)操作步驟圖4 65
圖4-5 德國我的大學排名(My Ranking for Universities)操作步驟圖5 66
圖4-6 德國我的大學排名(My Ranking for Universities)操作步驟圖6 66
圖4-7 德國我的大學排名(My Ranking for Universities)操作步驟圖7 67
圖4-8 德國我的大學排名(My Ranking for Universities)操作步驟圖8 67
圖4-9 德國我的大學排名(My Ranking for Universities)操作步驟圖9 68
圖4-10 德國我的大學排名(My Ranking for Universities)操作步驟圖10 68
圖4-11 德國我的大學排名(My Ranking for Universities)操作步驟圖11 69
圖4-12 德國我的大學排名(My Ranking for Universities)操作步驟圖12 70
圖4-13 德國我的大學排名(My Ranking for Universities)操作步驟圖13 70
圖4-14 德國我的大學排名(My Ranking for Universities)操作步驟圖14 71
圖4-15 德國我的大學排名(My Ranking for Universities)操作步驟圖15 71
圖4-16 德國CHE大學排名之快速排名操作步驟圖1 72
圖4-17 德國CHE大學排名之快速排名操作步驟圖2 73
圖4-18 德國CHE大學排名之快速排名操作步驟圖3 73
圖4-19 德國我的排名(My Ranking)操作步驟圖1 74
圖4-20 德國我的排名(My Ranking)操作步驟圖2 75
圖4-21 德國我的排名(My Ranking)操作步驟圖3 76
圖4-22 德國我的排名(My Ranking)操作步驟圖4 77
圖4-23 加拿大麥克林的「個人化排名工具」操作步驟圖1 80
圖4-24 加拿大麥克林的「個人化排名工具」操作步驟圖2 81
圖4-25 加拿大麥克林的「個人化排名工具」操作步驟圖3 82
圖4-26 加拿大麥克林的「個人化排名工具」操作步驟圖4 83
圖4-27 荷蘭「選擇就讀大學」(Studychoice.nl)系統操作步驟圖1 86
圖4-28 荷蘭「選擇就讀大學」(Studychoice.nl)系統操作步驟圖2 87
圖4-29 荷蘭「選擇就讀大學」(Studychoice.nl)系統操作步驟圖3 87
圖4-30 荷蘭「選擇就讀大學」(Studychoice.nl)系統操作步驟圖4 88
圖4-31 英國「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PUSH)系統操作步驟圖1 90
圖4-32 英國「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PUSH)系統操作步驟圖2 91
圖4-33 英國「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PUSH)系統操作步驟圖3 91
圖4-34 英國「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PUSH)系統操作步驟圖4 92
圖4-35 英國「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PUSH)系統操作步驟圖5 92
圖4-36 英國「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PUSH)系統操作步驟圖6 93
圖4-37 英國「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PUSH)系統操作步驟圖7 94
圖4-38 英國「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PUSH)系統操作步驟圖8 94
圖4-39 英國「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PUSH)系統操作步驟圖9 95
圖4-40 英國「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PUSH)系統操作步驟圖10 96
圖4-41 英國「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PUSH)系統操作步驟圖11 96
圖4-42 英國「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PUSH)系統操作步驟圖12 97
圖4-43 美國「大學瀏覽系統」(College Navigator)操作步驟圖1 99
圖4-44 美國「大學瀏覽系統」(College Navigator)操作步驟圖2 100
圖4-45 美國「大學瀏覽系統」(College Navigator)操作步驟圖3 100
圖4-46 加拿大「大學瀏覽系統」(Campus Navigator)操作步驟圖1 105
圖4-47 加拿大「大學瀏覽系統」(Campus Navigator)操作步驟圖2 106
圖4-48 加拿大「大學瀏覽系統」(Campus Navigator)操作步驟圖3 107
圖4-49 加拿大「大學瀏覽系統」(Campus Navigator)操作步驟圖4 107
圖4-50 加拿大「大學瀏覽系統」(Campus Navigator)操作步驟圖5 108
圖4-51 加拿大「大學瀏覽系統」(Campus Navigator)操作步驟圖6 108
圖4-52 加拿大「大學瀏覽系統」(Campus Navigator)操作步驟圖7 109
圖4-53 加拿大「大學瀏覽系統」(Campus Navigator) 大學全覽介面圖 110
圖4-54 加拿大「大學瀏覽系統」(Campus Navigator)大學基本資料圖 111
圖4-55 加拿大「大學瀏覽系統」(Campus Navigator) 教學品質指標圖 112
圖4-56 加拿大「大學瀏覽系統」(Campus Navigator) 學生花費指標圖 112
圖4-57 美國富比思(Forbes)「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登入介面圖 115
圖4-58 美國富比思(Forbes)「個人化大學排名」系統大學基本資訊圖 116
圖4-59 我國「大學選校互動系統」操作步驟圖1 127
圖4-60 我國「大學選校互動系統」操作步驟圖2 128
圖4-61 我國「大學選校互動系統」操作步驟圖3 129
圖4-62 我國「大學選校互動系統」操作步驟圖4 129
圖4-63 我國「大學選校互動系統」操作步驟圖5 130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文科(199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大學選校互動系統(2009)。大學選校互動系統簡介。2009年11月29日,取自http://cnt.heeact.edu.tw/index.asp?method=intro。
李振清(民92年8月10日)。推動教育國際化,提升競爭力。中央日報,第四版。
周佳瑜(2004)。國內大學國際化學習環境之研究:研究生觀點。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TNTC576009。
侯永琪(2006a)。誰是全球第一?解讀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排名。評鑑雙月刊,3,32-36。
侯永琪(2006b)。「世界大學排行榜」龍頭寶座爭奪戰──英國「時報高等教育增刊」。評鑑雙月刊,4,26-30。
侯永琪(2007a)。全球與各國大學排名研究。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侯永琪(2007b)。誰才是研究型大學?美國佛羅里達中心「全美頂尖研究大學」排名。評鑑雙月刊,5,46-51。
侯永琪(2007c)。以顧客為導向的加拿大Maclean's個人化大學排名。評鑑雙月刊,6,44-52。
侯永琪(2007d)。突破大學排名的新思維-德國高等教育發展中心學門排名。評鑑雙月刊,9,44-49。
侯永琪(2008)。大學排名問題的解藥-柏林原則。評鑑雙月刊,12,32-37。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洪葉文化。
黃政傑(2001)。高等教育的發展。師友,409,5-10
黃瑞琴(2002)。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
楊國賜(2006)。新世紀高等教政策規劃與改革動向。教育資料集刊,31,157-179。
楊德廣、王勤(2001)。從經濟全球化到教育國際化的思考。民國98年2月5日,取自http://www.edu.cn/20010823/207500.shtml
戴曉霞(2000)。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回顧與前瞻。教育研究集刊,44, 35-59。
戴曉霞(2001)。全球化及國家/市場關係之轉變:高等教育市場化之脈胳分析。 教育研究集刊,47,301-327。
Federkeil, G.(2009)。個人化大學排名的興起及在歐洲的發展。評鑑雙月刊,22,23-26。
Morse, R.J.(2009)。《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大學排名之影響與個人化排名在臺、美扮演之角色。評鑑雙月刊,22,27-30。
Salmi, J. & Bassett, R. M.(2009)。大學排名與排行榜:全球觀點。評鑑雙月刊,22,17-22。
 
貳、英文部分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2008). Ranking methodology. Retrieved January 16, 2009, from http://www.arwu.org/rank2008/ARWU2008Methodology(EN).htm
Altbach, P. G. (2002). Perspectives on internationalizing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27, 2-7.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Canada (1995). AUCC statement 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Canadian universities. Retrieved February 6, 2009, from http://www.aucc.ca/publications/statements/1995/intl_04_e.html.
College Navigator, NCES(2007). College Navigator. Retrieved January 3, 2009, from http://nces.ed.gov/collegenavigator/
Dill, D. D. & Soo, M. (2004). Is there a global definition of academic quality? 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of university ranking system. Retrieved January 3, 2009, from http://www.unc.edu/ppaq/docs/LeagueTables2004.pdf
Eccles, C. (2002). The use of university rankings in the United Kingdom.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 27 (4), 423-432.
Ehrenberg, R. G. (2005). Method or madness?Inside the U.S. News & World Report college rankings. Journal of College Admission, 189(29), 7-14. 
Finnie, R. & Usher, A. (2005).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post-seconary education: Concepts, current practices and a strategic plan. Toronto: Educational Policy Institute.
Federkeil, G. (2002). Some aspects of ranking methodology-The CHE-Ranking of German universities.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 27(4).
Forbes(2009). What's The Best College For You?.Retrieved November 24 2009, from http://www.forbes.com/2009/08/05/best-colleges-ranking-screener-opinions-colleges-09-tool.html
Globecampus(2008). Compare schools side by side. Retrieved September 25 2009, from http://www.globecampus.ca/navigator/
Globecampus(2008). Methodology. Retrieved September 25 2009, from http://www.globecampus.ca/methodology/
Hazelkorn, E. (2007). The impact of league tables and ranking systems on higher education decision making.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Policy, 19(2).
Knight, J. (1999). Issues and trend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Bond, S. (Eds.), New world of knowledge: A Canadian universities and globalization (pp. 201-238). Ottawa: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Leach, J. (November 29, 2005). Tables: They may be flawed but they're here to stay. Guardian. Retrieved January 3, 2009, from http://www.guardian.co.uk/education/2005/nov/29/universityguide.highereducation
Maclean’s (2005).  About Maclean’s.  Retrieved September 20, 2009, from  http://www.macleans.ca/about/index.jsp
Maclean’s (2008). Maclean’s Ranking Indicators. Retrieved September 20, 2009, from http://oncampus.macleans.ca/education/2008/02/11/macleans-ranking-indicators/
Merisotis, J. (2002). On the rank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27(4), 361-363.
Merisotis, J. & Sadlak, J. (2005). Higher education ranking: Evolution, acceptance, and dialogue.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 30(2), 97-101. 
Merisotis, J. P. (2007). International center on academic ranking. Shanghai: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Proulx, R. (2007). Higher education ranking and leagues tables: Lessons learned from benchmarking.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 32(1), 71-82.
Push(2008). Puch Ratings. Retrieved November 18, 2009, from ttp://www.push.co.uk/Uni_Profile.aspx?id=FDE10C81-B636-438C-8935-64B77C2B8A39
Salmi, J. (2007). The challenge of establishing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Retrieved January 3, 2009, from http://portal.unesco.org/education/en/files/55825/12017990845Salmi.pdf/Salmi.pdf
Salmi, J., & Saroyan, A. (2007). League tables as policy instruments: Uses and 
   misuses.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Policy, 19(2), 31-68.
The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2009). CHE University Ranking 2009/10.  Retrieved November 18, 2009, from http://www.daad.de/deutschland/hochschulen/hochschulranking/06543.en.html?module=Show&show=info.catalogue-of-criteria 
Trow, M. (1973).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Berkeley, CA:Carnegie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
Scott, P. (1998). Massifi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n P. Scott (Ed.), The glob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pp. 108-129). SRHE: Open University Press.
Studychoice.Nl(2007). About Studychoice123. Retrieved Novemver 20, 2009, from http://www.studychoice123.nl/web/site/default.aspx?m=about
Studychoice.Nl,(2007). Choose criteria. Retrieved Novemver 20, 2009, from http://www.studychoice123.nl/web/site/default.aspx?l=sk123_en&m=t&a=s3_ba
The 2nd International Ranking Expert Group (2006). The Berlin Principle on rank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Retrieved January 24, 2009, from http://www.che.de/downloads/Berlin_Principles_IREG_534.pdf
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2008). The methodology: A simple overview. Retrieved January 16, 2009, from http://www.topuniversities.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methodology/simple_overview/
Usher, A. & Savino, M. (2006). A world of difference: A global survey of university league tables. Toronto: Educational Policy Institute.
Usher, A. (2008). Ranking 2.0: The future of university rankings.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Ranking in Higher Education on the Global and National Stages, Taipei, Taiwan (pp.67-88).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 Accreditation Council of Taiwan, Taiwan.
U.S. News & World Report (2008a). How we calculate the rankings. Retrieved January 15, 2009, from http://www.usnews.com/articles/education/best-colleges/2008/08/21/how-we-calculate-the-rankings.html
U.S. News & World Report (2008b). Undergraduate ranking criteria and weights. Retrieved January 15, 2009, from http://www.usnews.com/articles/education/best-colleges/2008/08/21/how-we-calculate-the-rankings.html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1998). Education services: Background note by the secretariat. WTO Council for trade in services.
Cheng, Y. & Liu, N.C. (2008). Examining major rankings according to the Berlin Principles.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 33(2-3), 201-208.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